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手把手教你写《个人销售目标计划书》,(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2 23:12

手把手教你写《个人销售目标计划书》,(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个人销售目标计划书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目标:首先,要确保你的销售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衡量性。例如,将目标设定为“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将销售额提高20%”。
2. 分析市场:在制定销售目标计划书之前,要对市场进行充分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目标客户、市场趋势等信息。这将有助于你制定更有效的销售策略。
3.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PI):在计划书中,要明确关键绩效指标,如销售额、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等。这些指标将帮助你评估销售目标的实现情况。
4. 制定销售策略:根据市场分析和关键绩效指标,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包括以下内容:
a. 产品或服务介绍:详细描述你的产品或服务,包括特点、优势、适用场景等。
b. 目标客户群体:明确目标客户群体,包括行业、地域、规模等。
c. 销售渠道:确定销售渠道,如直销、代理商、电商平台等。
d. 销售方法:制定销售方法,如电话销售、网络营销、线下活动等。
5. 制定销售计划:根据销售策略,制定详细的销售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a. 销售目标分解:将销售目标分解为季度、月度、周度等不同时间段的指标。
b. 销售任务分配:明确销售

回归茅台满一周年,张德芹缘何走近这名经销商?

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冯营镇李寨村的文化展馆中,亿星集团荣誉董事长、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向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介绍着村里的土布、果蔬等产品致富的情况。听完介绍后,张德芹说:“类似这种纺织产品,贵州有花溪苗绣、马尾绣很多种,我们也要考虑怎么让老百姓通过这个致富。”

4月26日,回归茅台一周年之际,张德芹率队走进李寨村调研, 一同前往的还有茅台集团其他多位高管,以及河南、山东等七个省区的负责人、经销商。

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还有另一重身份:与茅台合作30多年的经销商。将亿星集团发展壮大后,出生于李寨村的李士强也决意不让自己的乡亲们在当年的脱贫攻坚战中掉队落伍。如今,李寨村已成周边村民谈起来“竖大拇指”的村子。

张德芹选择在这个距离茅台总部1400多公里的村子进行调研,自然有所思考。“希望茅台的经销商将社会责任融入经营,共同维护品牌声誉。”

从李寨村调研以及一场近3个小时的座谈会上传递出来的声音来看,茅台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茅台将如何为消费者服务,或许从李士强的经历中能得到答案。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率队走进李寨村调研。企业供图

张德芹选择在李寨村看什么?

2024年4月,张德芹回归茅台。与本次调研李寨村时间间隔正好一年。2024年4月27日,张德芹率队深入制酒车间和勾贮车间,实地调研茅台酒生产质量情况,这也是他履新后的第一次调研。

不同于履新后首次调研车间,此次调研李寨村,他更注重的是乡村振兴。

在茅台的基因里,乡村振兴一直是应有之义。茅台“根在农业、生产在工业、销售在服务业”,“反哺农业”就是对“根”的培育,就是积极履行好自身对行业产业、对乡亲父老、对社会大众的责任担当。

在乡村振兴方面,茅台集团在贵州仁怀,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数十万亩的糯红高粱种植基地。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不仅确保了茅台酒高品质原粮的稳定供应,还通过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效率和收益。这种模式不止提升了农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冯营镇李寨村。企业供图

来李寨村的两个月前,张德芹还调研了茅台在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的帮扶工作。自2015年帮扶道真以来,茅台累计捐资1.32亿元帮扶食用菌项目,实现年产值1.2亿余元,带动群众就业超1000余户,户均增收5万余元。同时,大力扶持精深加工业和高附加值产品,积极推进食用菌科研合作,协调循环产投公司、 茅台学院和道真同辉公司探索酒糟制作菌棒,菌棒转化为有机肥,打造白酒生产和食用菌种植生态循环链,持续助推食用菌产业经济效益提升。

今年4月,贵州茅台连续第四年主动披露ESG,这份报告也折射出茅台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重要探索。在4月26日的座谈会上,张德芹表示,未来茅台的社会责任报告,将会把经销商社会责任领域做的事情放进去,作为民族品牌,作为茅台在社会上的责任担当,“我反复讲的是,茅台的身后,是大山里面上百万的父老乡亲靠这个品牌过日子。”

大规模调研为何选在李寨村?

1957年,李士强出生于李寨村,打小靠吃野菜、树皮、红薯秧、麦麸皮充饥,十几岁就当过纤夫、挑粪工、造林工。26岁时因在乡采购员岗位上表现出色而入党,后来先后调任县农产品公司、县麻纺厂厂长、周口地区盐业副食品公司。

与茅台结缘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3年,李士强所在的周口盐业副食品公司还不是茅台的直供商,李士强为了提升公司竞争力决定争取厂家直供,最终经过筛选加入茅台直供体系。2000年,顺应改革发展大势,盐业副食品公司改制为河南亿星商业副食有限公司。

历经发展,亿星曾多年成为茅台全国排名前十的经销商,2001年茅台股份上市招股说明书披露全国五大经销商,亿星排名第一。亿星还曾获得了“茅台风雨同舟奖”等奖项。

张德芹来到李寨村,李士强最先向他介绍的,就是在公司发展壮大后,对李寨村的帮扶成果。2013年起,李士强创办的亿星集团,与李寨村结对帮扶,同时李士强也回村做起了村里的第三任村支书。

10多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2亿元,每年办理“惠民十件实事”,至今已办理130多件。经过10多年的改变,让一个地处豫皖两省交界,2013年帮扶之初有着3200多人、贫困人口达680人、人均收入不足2700元、集体经营性资产为零的深度贫困村,迅速蝶变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全国改善人居环境示范村、全国农村产业强镇(村)等。亿星集团10多年帮扶李寨村的实践,取得了让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7100元实现9倍增长、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由零到超亿元的系列巨大成就。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左)与亿星集团荣誉董事长、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右)。企业供图

通过帮扶贫困村实现商业与社会责任双赢,李士强的案例已经被茅台视为样板。正如张德芹所说,“今天为什么我要到这里来,坦诚讲,李士强董事长我在2011年、2012年就知道他,那时候他在这里就已经有一定的口碑了。所以今天到这里,也是向社会发出一个信号:未来什么样的经销商能够和茅台同步,能够并行,茅台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

茅台需要什么样的经销商?

茅台生在大山,就注定要有山一样的担当与责任。经销商是茅台重要的合作伙伴,与包括经销商在内的各渠道伙伴共同构建“厂商命运共同体”,是茅台在2024年着力推动的工作。

2025年,将品牌形象与经销商行为深度绑定,是茅台与经销商、渠道商进一步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新起点。

在接受采访时,李士强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亿星集团时刻跟随茅台集团的脚步,通过学习茅台的管理体制,才能带领亿星集团发展起来。“正是受益于与茅台30多年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的合作历程,才奠定了亿星发展的根基、赋予了民生事业集团化发展的空间。”

回看李士强的经历,与茅台同频,积极承担责任是不变的主题。“只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践行共同富裕理念的经销商,才能与茅台长期合作。”在张德芹看来,茅台与经销商是“命运共同体”,经销商积极投身公益、助力社会发展,既能为茅台品牌的长久发展贡献力量,也能为自身开拓出更广阔、更持久的发展空间。广大经销商必须顺应国家大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推动富民增收,践行共同富裕理念,才是茅台需要的合作伙伴。

李士强说,“茅台已然成为一个有着巨大影响力、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行业符号和品牌。亿星作为茅台经销商,是茅台的忠实学习者、茅台文化的深入践行者,我深知企业财富来自社会当回报社会,绝不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百倍努力做有良心、有担当、有作为、得人心的茅台经销商。”

希望经销商将社会责任融入经营,共同维护品牌声誉,成为茅台从“产商命运共同体”进而发展成“产商价值共同体”的追求进化。“要建立公开监督机制,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宣传推广经销商的工作成果,形成各方合力,共同推动茅台品牌的长远发展。此外,经销商联谊会要发挥区域组织优势,促进经销商之间的经验分享与合作学习,提升整体素质,营造稳定、可持续的市场环境。”张德芹说。

茅台将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白酒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消费者关系重构”成为经济新周期的“必选题”。这次李寨村调研和座谈,茅台就发出了要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生态的声音。

座谈会上,张德芹提到前不久消博会上,消费者积极排队购买1000ml装茅台酒、茅台生肖酒、精品茅台酒的事情。这说明茅台酒的市场需求依然存在,只是需要经销商重新定位消费目标,认真思考销售场景。在他看来,企业需要促进渠道变革,更深入地触达消费者,建立起与消费端的直接连接,始终把尊重消费者、服务消费者作为立身之本,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倾心的产品、更加舒心的体验、更加暖心的服务。

重回茅台一年,“整个公司怎么去服务经销商、服务消费者”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尊重消费者,重视消费者真实需求,是茅台的价值逻辑。

张德芹提到,时代在变化,未来消费趋势更注重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消费者不仅需要产品,还渴望得到尊重与情谊。茅台未来的市场拓展,在巩固传统核心客群的同时,要主动适应消费逻辑的转变,探索以情感联结为纽带的新路径,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引领发展。

“茅台在消博会上的销售火热,这说明我们找到了一些客户,这个场景也需要大家一块来认真思考。每一个购酒的客户我们都要重视,每个经销商都要认真思考怎样增强服务意识,去做真正的消费场景转型。”

事实上,茅台未来的市场拓展,在巩固传统核心客群的同时,要主动适应消费逻辑的转变,积极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随着商务宴请需求收缩,家庭聚会、朋友社交等“情谊场景”将逐步占据社会交往的主导地位,同时,消费者注重品牌文化内涵,个性化需求催生新场景。这就要求白酒企业,围绕当前消费者自由、个性、品质的生活追求,不断创新拓展“友饮”“亲饮”等消费场景,让中国白酒更深入地走进消费者日常生活。

茅台集团调研李寨“践行社会责任 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企业供图

此次李寨村座谈,茅台传递出经销商需要与其同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也进一步传递了转型发展、与消费者共鸣的观念。张德芹表示,“我们经销商和销售团队,如果能把茅台的消费者用一种情感联系起来,才叫成功。这次会议实际上也是想释放一个信息,未来我们会在这方面加强自身管理。”

文/王子扬

编辑 唐峥

校对 穆祥桐

何以青春?何为青年?时代之问,青春作答

原标题:何以青春 何为青年(时代之问 青春作答)

第九届亚冬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A组决赛,中国队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杨 磊摄

“雪龙2”号科考船上,考察队员迟旭朋(左)和武佳星在船载实验室对南极浮游生物进行分样。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摄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右)、宋令东在做出舱准备。新华社记者 李明刚摄

桃源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肖瑶在直播。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下潜出水。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摄

青春是人生中一段最具活力与希望的时光,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该怎么应对?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阔征程上,中国青年该如何作为?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我们采访了几位奋战在田间地头、科技前沿、环保一线等领域的年轻人,感受他们激情澎湃的青春。

——编 者

生态环境守护者赵亚杰:

用心用情,呵护生灵

“看这窝。今年2月,这对东方白鹳产了第一枚卵,35天轮流抱孵,第一只雏鸟破壳而生。”一大早,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亚杰就赶到办公室察看视频监控,画面里的精灵,她如数家珍。

暮春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派勃勃生机。东方白鹳、黑嘴鸥等鸟类进入繁殖期,鸻鹬类水鸟陆续从澳大利亚动身北迁,奔赴繁殖地……这个时节,赵亚杰和同事们格外忙碌。

整理完视频监控数据,赵亚杰戴上帽子,穿好皮裤,和同事开车至保护区湿地。拨开芦苇,踏着泥泞,赵亚杰把测量工具插进水里,“整个繁殖期内,湿地水位、水量、食物都是雏鸟成长的关键因素。”

黄河三角洲多滩涂、湿地,巡护监测是候鸟保护的有效手段。这项略显枯燥的工作,赵亚杰已经坚持了11年。春季,她穿着连体橡胶裤,扛着监测设备,观察记录鸟儿行踪;夏季,她蹚水踏查湿地,用GPS定位每一处巢穴;秋季,采集鸟粪样品并及时送检,加强禽流感检测及防范;冬季,对保护区内越冬候鸟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其取食特点、夜栖需求……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我会用心用情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呵护好湿地中的生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赵亚杰说。

乡村致富带头人洛古有格:

敢闯敢拼,共同致富

身穿工作服,紧握铁锹,洛古有格弯腰、扬臂,阳光下,草屑纷飞。晒干的草料被铲进了喂牛槽,数十头牛悠闲地咀嚼着,沙沙作响。

个头不高,脸庞黝黑,眼前这个彝族小伙年纪不大,返乡创业却有10多个年头。“走出大山,心里仍念着大山,记挂着乡亲们。”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洛古有格说。2013年,他回村发展产业,带领大伙致富。

群山环绕,海拔适宜,何不进行生态放养?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洛古有格决定做养殖业。学技术、找销路,他从零开始,一点点摸索,在当地政府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乌金猪养殖项目取得了成功。

在洛古有格看来,规模养殖,得带着村民一起干。2021年,他开始发展西门塔尔牛养殖,组织村民成立合作社,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我们现在养了1000多头牛,基本实现了肉牛产业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指着正在吃草的西门塔尔牛,洛古有格笑着说,合作社带动了450多户村民养殖致富,年均增收1万多元。靠着一股拼劲儿,他和老乡们闯出了养殖业这条路。

今年,合作社流转了3000亩地,打算种植青贮玉米,为养殖场服务。这不,洛古有格这个村里的致富“领头雁”,眼下正在田间地头忙着播种呢!

高铁项目技术员关改玉:

勇于创新,突破自我

太行山深处,机器轰鸣的山西忻府轨枕厂内,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雄忻高铁项目试验员关改玉的手指轻轻划过一排排崭新的轨枕。

“每个焊头都连接着万千乘客的安全,绝不能疏忽大意!”长期开展钢轨探伤作业,关改玉练就了从细微波形变化中捕捉到发丝般伤损的“真功夫”,经手检测的1.2万余个焊头准确率达96%以上。

2009年,21岁的关改玉主动请缨到铁路建设一线工作,成为当时中国铁建30余万员工中唯一的女探伤工。16年间,她先后参与建设了海南东环铁路、京沪高铁等11条国家重点铁路,徒步检测钢轨2300多公里。

随着中国高铁建设技术飞速迭代,为了跟上最新的高铁建设形势,近年来,关改玉决定从零开始,研究学习铁路智能检测技术。

2024年初,关改玉申请到中铁十七局雄忻高铁山西段5标项目从事试验检测工作。有同事劝她:你在钢轨探伤领域功成名就,何必从头再来?“高铁在‘提速’,技术也要‘超车’,不转型就要被淘汰。”关改玉说,“我还年轻,不怕从头再来。”

面对雄忻高铁53万根轨枕的检测任务,关改玉带领团队研发了“双块式轨枕智能检测系统”,突破传统检测效率及精度制约,护航轨枕产量从1500根/天提升至2000根/天,刷新行业纪录,为雄忻高铁建设插上“智慧双翼”。

机器人研发设计者冷晓琨:

技术攻关,自主可控

在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作室里,一台名为“夸父”的人形机器人正灵活地完成行走、跳跃、搬运等动作。公司董事长冷晓琨在一旁观看并记录调试结果。

出生于1992年的冷晓琨从小就是机器人“发烧友”。2016年,冷晓琨在深圳创立公司,目标是研发人形机器人。

然而,打造人形机器人并非易事。从硬件到软件、从芯片到算法,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科技实力较量的竞技场。当时,几乎所有核心零部件均依赖进口。“发邮件沟通,收到国外厂家回复得半个月,买个样品得等半年,严重影响研发进展。”冷晓琨说。

怎么破题?冷晓琨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和团队成员一头扎进实验室,不断调整技术方案,在一遍遍试错中改进、优化技术。同时,他借助深圳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优势,一家一家地联系上下游企业,带动他们从不同环节多点突破。

功夫不负有心人。冷晓琨和团队的努力取得了成效,多个“卡脖子”技术难题被攻克。2023年12月,公司发布首款高动态人形机器人“夸父”,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国产化率达90%以上。

现在,公司有了完备、稳定的人形机器人国产供应链,牢牢掌握了一体化关节、结构、运控算法等核心技术,冷晓琨和团队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干劲更足。

西部计划志愿者高潮:

情系边疆,奉献教育

新疆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操场上,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们摆好画架,在西部计划志愿者高潮老师指导下,认真画起来。

两年前,25岁的山西姑娘高潮即将从山西大同大学毕业时,看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招聘信息。“得知西部一些地方缺老师,我想发挥所长,为孩子们做点有意义的事。”高潮下定决心,来到谢依特小学,教孩子们数学、英语和美术。

距离县城100多公里、边境线47公里,谢依特小学条件艰苦,师资匮乏。2022年,学校成为当地第一所由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目前,23名志愿者承担了全校教育教学任务。

学校290多个孩子都是柯尔克孜族,大部分基础薄弱,如何帮助孩子们补齐短板?课余时间,大家主动帮孩子们辅导作业。高潮还和其他老师建立了预约授课机制,帮有需要的学生课余时间一起补课。一年下来,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平均分提升到80分,语文达到70分以上。学校整体成绩排名也从全市倒数上升到前十名。

为丰富学生们的课外活动,高潮和其他老师在放学后开办了数学竞赛、足球、画画等兴趣小组。第一次接触这些课程的孩子们眼睛里充满了兴奋,这让志愿者们获得感满满。

两年服务西部的经历,更坚定了高潮在西部历练成长、奉献教育的决心。目前,她已经提交了续签申请,要为边疆地区教育事业再添一份力。

(本报记者侯琳良、李亚楠、游仪、李纵、郑洋洋)

(来源:人民日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