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3 01: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幼儿教育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读后感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读后感主题,是对幼儿教育理念的认同,还是对某个具体教育方法的分析,或者是针对当前幼儿教育现状的反思等。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3. 引言部分: - 简要介绍所读的幼儿教育书籍或文章的作者、出版时间、主要内容等; - 表达自己对这本书或文章的初步感受和评价。
4. 正文部分: - 分析幼儿教育书籍或文章中的核心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 -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幼儿教育的理念:探讨幼儿教育的本质,如尊重幼儿的天性、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等; b. 幼儿教育的方法:分析书籍或文章中提到的具体教育方法,如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 c. 幼儿教育现状:结合实际,对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d. 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展望:根据文章观点,提出自己对幼儿教育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5. 结尾部分: - 总结全文,强调自己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 可以提出自己对幼儿教育的期望,或是对未来幼儿教育发展的期待。
6. 语言表达: - 运
“你应该、你听着、我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常说的语气。家长有没有想过,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有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过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如果没有,我们又凭什么期望孩子向我们敞开心门呢?在教育或责备孩子之前,家长不妨先放下自己的身段,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听一听孩子心里的真实声音。
倾听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与孩子沟通是一门不简单的功课,以我数年当班主任和当家长的经验,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倾听往往比说教更重要,而且某些时候能成为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和解开孩子心结的关键环节。
曾有一个外校的高三男生,在班里非常调皮捣蛋,甚至影响到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最后学校不准他再回到班级,到了被劝退的边缘。家长又生气又着急,后来找到我,希望我能够和孩子谈一谈。
我先问他:“学校为什么让你回家?”这个男孩就开始诉说了:“我是有缺点有毛病,可是老师和校长动不动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我,还动不动把家长叫到学校,我特别反感和抵触,所以我就要跟学校对着干。”
整个谈话期间,基本上是我听他说,听他把心中的不满全说出来。当他说的某个地方有道理,我会用点头的方式表示认可。某些他说得不对的地方,我也并不正面教训他,而是从侧面提问,让他意识到自己说得没道理。
我的态度鼓励了他,他更加滔滔不绝,把一肚子苦水都吐了出来,感觉他一下子轻松了不少。耐心听他讲完后,我才跟他分享我对高考的认识,鼓励他放下顾虑,在家里合理安排时间,快速把各科内容复习好,抓住最后这段关键时期来扭转危局,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
我还和他谈起自己曾经作为差生成功逆袭的经历,男孩越听越兴奋,情绪马上有了变化。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被人理解和尊重。我们大人如果能听进去孩子的诉说,再对他多一点儿同情和共情,他也许就把你当成知己了。
孩子从第二天开始就像变了个人一样,进入到一种学习上的战斗状态。最后高考时,他被录取到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我当时与这个孩子的谈话时间一共约2个小时,其中听他讲的时间至少用了100分钟,我只讲了20分钟,讲的道理也并不深奥,结果他就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原因是孩子觉得我能耐心听他讲话并理解他,而且他通过这次沟通找回了自尊。
听听孩子对家长的评价和意见。每当说起孩子的问题时,家长们似乎总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半天,仿佛孩子有列不完的“罪状”。有一次家长讲座结束后,一位父亲当着孩子和众人的面,把自己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完全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听他说到一半,我就制止了他。我说:“我们最好也来听听孩子对家长的看法。”
他儿子是个五年级学生,孩子大着胆子说:“第一,你好喝酒,喝完酒以后经常回家发酒疯,你还会因为喝多了不分青红皂白地打我;第二,你不守承诺。有一年你答应我只要考到哪个名次,就给我买礼物,结果我达到目标了,你却不兑现……”
父亲低下头承认孩子说的都是事实。我说:“你看我们大人不也有许多缺点吗?孩子更不可能没有缺点,所以他们才需要教育和成长。而我们做家长的要先从自身做起,给孩子一个榜样。”
那位父亲说,孩子说的感受他原先都不知道,原来自己对孩子造成了这么多伤害。他诚恳地向孩子赔礼道歉,孩子也很感动。那天,他们父子之间有了难得的沟通和彼此的理解。
给孩子自由表达意见的机会。孩子与同龄人接触有限,而同学大都是独生子女,不少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不太会共情或劝导别人。所以孩子平时可以吐苦水的知心人并不多。如果孩子从来没有向家长吐过苦水,那说明亲子关系一定存在问题。孩子为什么不愿跟你沟通?要多想想原因在哪里。家长只有多倾听并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孩子才会跟你说真心话。
我们总是看到家长对孩子提要求,老师对学生提要求,但是有谁来听一听我们的孩子有什么需求呢?有一次我们的教育科研年会,主题是“关注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上台讲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老师和家长都在台下听。
有个学生说:我们觉得有些老师是不识人间烟火的人,根本不知道我们这个年龄的追求,因为我们追求的东西和你们的差距太大了,你们总想用道理来说服我们,结果越说我们就越抵触。
这个学生说出了师生关系中的一种实情。当场就有老师上台发言,承认学生说到的现象在自己身上也存在。老师们本以为自己对学生是很负责的,但没想到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和距离如此之大。这个自由表达的机会也加深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
正如德国教育学家卡尔·威特所说:“我认为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倾听对孩子来说,是在表示尊敬,表达关心,也促使孩子去认识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感到,他能自由地对任何事情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他的认识又没有受到轻视和奚落,他就会变得毫不迟疑、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先是在家里,然后是学校,将来就可以在工作上,自信勇敢地正视和处理问题。”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学校执行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12日第9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现如今,许多家长忙着工作,忙着事业,把孩子扔到学校,交给老师,什么都不管......孩子的好与坏都是老师的问题。这个观念显然是错误的!
无论多好的学校,多好的老师,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远替代不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师的事,更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老师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
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能强迫孩子做到呢?
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
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
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老师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
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老师给不了你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
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小编老师有感: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
说一千道一万,你的孩子只是老师N个学生中的一个,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另外,小编还想说:您真心不能把孩子全托给老师。因为以下这八点,如果单靠老师,那就真的是耽误孩子了!
1、写字和握笔姿势
如果你经历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你会感悟到,孩子写一手漂亮的字,是非常有价值的技能。把字写好,是每一个家长的责任。如果你还年轻,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那就从这一点开始吧。
请您记住:一个班里那么多学生,老师没精力逐个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没精力激励每个孩子都去练字。
2、叛逆期的冲撞
孩子到了四五年级,就敢跟你顶嘴了——这可能是爷爷奶奶惯的,也可能是你没做规矩惯的。对孩子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请记住,五六岁开始,如果你舍不得对孩子说“不”,到了10几岁,你就不敢对孩子说“不”了。不要埋怨孩子不听话,你在孩子几岁的时候,就埋下了隐患。
请您记住:老师管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往往怕老师,但是孩子不怕你,就是因为你没有制定让孩子尊重并且畏惧的规矩。
3、正确对待“快乐教育”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上学很辛苦,以为国外教育轻松,国外孩子没有作业,可以无拘无束……除非你现在就把孩子送到国外,不然就不要有这种理念,因为你改变不了国内的教育大环境,你这样的想法最终会害了孩子。事实证明,凡是童年期无原则的一味讲究快乐教育,长大后,孩子会越来越不听话,在班级与集体里格格不入,成长过程会有不少的痛苦;凡是从小就讲规则守纪律的孩子,将来才会拥有自信,拥有很多的快乐。
请您记住:快乐教育不是你一个家长可以做到的,孩子从小接受了你的快乐思想,可是在大环境下孩子没有志同道合的同伴,没有老师的鼓励与表扬——那么,这样的他其实并不快乐,反而会变得孤独、逆反,一旦您发现了这些现象,那就后悔莫及了。
4、关于网瘾
对于一个有网瘾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他形成网瘾的过程,就是父母失职的过程。记住,孩子最初有网瘾,责任就在父母。父母对孩子的行为缺乏警觉,孩子一旦滑入深渊,带给父母的就是无尽的哀怨。孩子从小就要控制玩电脑的时间,当孩子哭着喊着想玩电脑,你一旦迁就他,就等于给孩子喂了一口毒药。信不信由你,反正是,每一个沉溺网吧的学生,背后都有一对失职的父母。
请您记住:当一年级老师接手你家孩子的时候,孩子的习惯已经初步成型了。不要指望着老师关注你家孩子的网瘾问题,老师在校园里和课堂上能管住孩子不接触电子游戏,类似于网瘾这样的劣行,都是发生在校外的。
5、面对现实,迎接考验
凡是抱怨孩子功课压力大的家长,孩子也会觉得学业多、学习累。所以告诉孩子应试教育能改变命运,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就会坚强一些。天下的学生,要想学习好,都是一样需要努力学习的。作为家长,无论是老板,还是工薪层或普通百姓,都在辛苦工作而为谋生,学习远远比艰苦谋生容易多了,家长要相信你的孩子有这个适应能力。
请您记住: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都是对孩子的磨砺。不要指望着靠老师来培养你家孩子的意志力、持续力。
6、孩子细节上的管理
有些孩子做作业磨蹭,有些孩子做作业马虎,有些孩子总是在最后时刻才想起赶作业。这些不好的习惯,都是家长不经意间“培养”出来的。
家长要从幼儿时起,注意观察孩子的专注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免得孩子到了小学阶段,因为学习能力不足,跟不上学习的节奏。不要与孩子一起抱怨作业太难太多,更不要和孩子一起埋怨老师或者学校,帮助孩子找到学习困难的根结,才是真正能帮助孩子的举措。
请您记住:老师布置作业是按孩子专心做作业的时间计的,可是你家孩子完成作业拖拉磨蹭,老师是管不了的。好的学习习惯,是家长从小综合培养的。
7、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安全意识
无论老师嘱咐了多少遍,总是有些学生在放学路上违反交通规则。对孩子安全规则的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家长别闯红灯,别抱侥幸心理,遇到孩子有乱跑乱串行为,必须要严加训斥。尤其是骑电动车的女家长,不乱闯红灯,就是给孩子做表率。
请您记住:老师只负责校内的安全,管不了路上的交通。一旦你家孩子违反交通规则而受伤,你将会心疼一阵子,乃至一辈子。
8、给孩子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孩子厌学,孩子逃学,孩子跳楼,貌似都是孩子的事儿,但实质上,是家长从小对孩子的培养出了偏差。家长们要记住,夫妻和睦,家庭幸福,对孩子成长极为重要。父母吵闹,生活习气不好,会极大的阻碍孩子成才。
请您记住:家庭的和睦,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家庭的学习氛围,抵得上数个优秀的老师。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不要在孩子面前诋毁他人,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对老师,说三道四。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