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3 07: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大国外交观后感的3000字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大国外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我国大国外交的历史、现状、特点、影响等。
2.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观后感作文,结构要清晰,层次分明。一般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安排:
a. 引言:简要介绍大国外交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出自己的观点。
b. 正文:
i. 介绍大国外交的历史和现状,包括我国大国外交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等。
ii. 分析大国外交的特点,如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等。
iii. 探讨大国外交的影响,包括对国际关系、我国发展、世界和平等方面的作用。
iv.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大国外交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v. 总结观点,强调大国外交的重要性。
c. 结尾:对全文进行总结,再次强调大国外交的价值和意义。
3. 内容充实:在写作过程中,要确保内容充实,观点明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
a. 收集资料:查阅相关书籍、文章、报告等,了解大国外交的历史、现状、理论等。
b. 分析案例:结合实际案例,如我国与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大国的关系,分析大国外交的成功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巴厘岛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出访历时6天5夜,行程紧凑,活动密集,成果丰硕。激荡的时代风云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其高瞻远瞩的视野和胸怀天下的气度激起广泛的世界回响,国际社会再次领略了习近平主席作为大党大国领袖的卓越风范、天下情怀,见证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这是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是新冠肺炎疫情近三年来习近平主席首次线下出席这两个多边会议,也是世界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中国开展的重大外交行动。透过繁忙的元首外交日程,人们看到了国际社会深化同中国交往合作的强烈意愿,看到了各方对在各种全球性挑战面前中国角色、中国地位、中国作用的高度重视,深刻感受到与各国团结合作、携手推动共同发展的中国担当、中国贡献,更看到了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方位外交大格局。
这次关键时刻的出访,中美元首实现面对面会晤并取得积极成果。元首外交是中美关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对两国关系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当前中美关系面临严重困难局面,处于何去何从的关键节点。两国元首在会晤中为中美关系把舵定向,做出规划部署,达到了深入沟通、明确意图、划清红线、防止冲突、指明方向、探讨合作的预期目的,有利于推动两国关系逐步重回健康稳定的正轨,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确定性和稳定性,而这正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盼。
这次关键时刻的出访,汇聚起团结合作、聚焦发展的广泛共识,为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贡献中国方案。站在十字路口的世界何去何从?习近平主席指明正确方向——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二十国集团如何发挥作用?习主席呼唤大国担当——发挥表率作用,为各国谋发展,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谋进步;全球需要怎样的发展?“更加包容”“更加普惠”和“更有韧性”——三点建议,瞄准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战,着眼解决长期结构性难题,习主席做出了清晰明确的。外媒纷纷评述,中国大国外交正在为世界注入发展的新动力。
这次关键时刻的出访,凝聚起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为续写“亚太奇迹”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当前,亚太地区局势总体稳定,区域合作不断取得进展,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带,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地区主流。习近平主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温亚太合作初心,鲜明提出:走和平发展之路,走开放包容之路,走和衷共济之路,并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提出六点合作思路,引发地区国家强烈共鸣,壮大了和平正义的声势,极大增强了地区合作的信心。国际媒体普遍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团结各方应对共同挑战的引领力量。
这次关键时刻的出访,有效引导国际社会树立正确的“中国观”,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更具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习近平主席利用多双边场合,广泛深入介绍中共二十大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确定的中心任务,重点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在深入交流互动中,各国对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有了更深的认知,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了更多的认同,收获到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思想启迪的同时,对中国以自身开放发展推动世界进步的光明前景有了更高的期许、更强的信心。
中国视周边为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此次关键时刻的出访,还对中印尼、中泰关系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从构建中印尼、中泰等双边命运共同体,到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命运共同体正在中国周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新时代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顺大势、行大义、谋大同,矢志不渝拓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更广泛的国际力量,得到地区国家积极响应和广泛认同。
风云变幻,不改人间正道,沧海横流,更当破浪前行。人类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以守正创新的大国气派、立己达人的世界情怀、开放包容的广博胸襟、重情尚义的崇高品格,勇立时代潮头,引领前进方向,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在习主席亲自谋划指挥引领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阔步前行,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书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辉篇章。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叶书宏)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1日0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题:感受大国外交的情义、信义、道义
新华社记者郝薇薇
当今时代,动荡加剧,变乱交织,迷茫和焦虑情绪也在上升,世界渴望稳定性、可靠性、方向感。瞩目习近平主席的东南亚之行,关注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互动,世界找到了“稳定性和确定性的源泉”,也看到了变局激荡中大国应有的样子。
真正的大国是讲情义的。以心相交,成其久远。
这是关于两项特别安排、两枚特殊勋章的故事。
十年四访越南,习近平总书记的行程表里,有两项特殊安排始终如一:一项是前往巴亭广场向胡志明陵敬献花圈,一项是同中越友好人士特别是青年代表见面、交流。向历史致敬、到人民中去,一次次不辞辛劳、亲力亲为,为的是传承好、发扬好“同志加兄弟”的传统情谊。越南同志深受感动,亲切地称习近平总书记为“亲密的同志和伟大的朋友”。
在柬埔寨,中国被视为“最可靠、最信赖的朋友”,有两枚特殊勋章闪耀着中柬铁杆友谊的光彩。一枚是2020年习近平主席向莫尼列太后颁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一枚是此次东南亚三国之行期间,西哈莫尼国王向习近平主席颁授的“柬埔寨王国民族独立大项链级勋章”。会见西哈莫尼国王时,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珍视同柬埔寨王室的友谊”;会见莫尼列太后时,习近平主席说,“中国就是你的第二个家,欢迎随时到中国来”……国与国之间不只有“永恒的利益”,更有温情和暖意,有情感的共鸣、理念的和鸣。
习近平主席曾说,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真诚、尊重、包容,是中国人的交友之道。东南亚之行前,习近平主席在北京接待了一位老朋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清风拂面,春花烂漫,两位领导人在钓鱼台国宾馆一起散步的画面传遍了全世界。三年内第三次访华,桑切斯首相说,再度真切感受到中国对西班牙“尊重和友好”。
中国广交天下朋友,写下许多重情重义的佳话。这佳话,是为巴西总统卢拉率领的访华团奏响巴西名曲《新时代》,是为来华访问的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准备热气腾腾的生日面,是出访期间挤出时间同共度少年时光的老挝奔舍那家族友人叙旧,是超越大洋阻隔与美国艾奥瓦州老朋友常来常往……
多少年来,人们无数次追问:如何实现和平,如何保障和平?中国,提供了自己的方案,那就是以心相交、以诚相待、以情相守,因为“一个友谊的世界才可能是和平的世界”。
真正的大国是讲信义的。重信守诺,言出必行。
中国同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的合作,处处践行着一条原则——“信”:承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始终对越南敞开”,访越成果单里就有辣椒、百香果、毛燕和食用燕窝、米糠输华议定书;承诺“鼓励中国企业赴马投资兴业”,旗舰项目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10亿元人民币,“两国双园”步入升级发展的新阶段;承诺“坚定支持柬埔寨保持稳定、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不但支持柬方建设了第一大电站、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座跨山脊高架桥,还根据柬方需要制定了“工业发展走廊”“鱼米走廊”两份合作规划,携手逐梦现代化。
再看这些年大国外交的壮阔实践:扩大对外开放,提出“双碳”目标,支持联合国事业,宣示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一个个坚定承诺变成一项项扎实行动,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刚刚落幕的消博会,是中国连续举办的第五届。每年春天,中国都会如期向世界发出邀约,共享发展与合作的机遇。
政治安全领域的对话最能体现国与国战略互信的程度。此次东南亚之行,中越决定将两国外交、国防、公安“3+3”战略对话机制确定为部长级,中马同意建立外交、国防“2+2”对话机制,中柬决定建立外长、防长“2+2”战略对话机制。几乎同一时间,中印尼外长、防长“2+2”对话机制首次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一个个合作新消息汇聚在一起,不是偶然和巧合,而是中国始终保持周边外交政策延续性、稳定性的必然结果。
真正的大国是讲道义的。主持公道,追求大同。
大国之“大”,既在力量之大,更在责任之大。其对实力的运用,不是服务“自我优先”的原则,而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视世界上公正变革的要求,为国际社会积极贡献公共产品。
中马联合声明提到《关于疫苗开发和可及性的合作协定》,让人想起中马携手抗击新冠疫情的患难岁月。在全球危机时刻,中国坚定践行将疫苗作为公共产品的大国承诺,“行大道的中国”形象愈发深入人心。
当下的世界,面临新的困难局面。关税战、贸易战冲击多边贸易体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损害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国际社会应当如何应对,全球南方又应当如何协作?
有“小船孤篷经不起惊涛骇浪,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的形象阐释,有“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回应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方向指引,东南亚之行,习近平主席同各方深入沟通、密切协调,凝聚着反对霸权强权、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力量。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有感而发:中国带来的不仅是稳定性,更是持久未来的希望。
从正确义利观到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对非工作方针,从提出三大全球倡议到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新时代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坚守道义的大国领导力,赢得了更多的信誉,也得到了更多的国际支持。
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中,大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的行为既可以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动力,也可能是造成冲突和灾难的根源。大变局中的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大国?一个讲情义、讲信义、讲道义的中国,一个坚持站在历史正确一边、时代进步一边的中国,让大国的样子更清晰生动,更可亲可敬。
这也是为何,世界瞩望中国、倚重中国,走向中国、携手中国。
来源: 新华社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