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4 00:27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幼儿园中班教研活动注意事项
正文:
在幼儿园中班开展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下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一、明确教研活动目标
1. 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确保活动有明确的方向。 2. 分析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确保教研内容与幼儿实际相符。
二、充分准备教研材料
1. 收集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案例和经验,为教研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 2. 准备教具、教材等辅助材料,便于教师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三、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1.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尊重每个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2.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教师能够畅所欲言,激发创新思维。
四、注重教研活动过程
1. 确保教研活动有序进行,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内容过于紧凑或松散。 2. 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五、加强教师互动与交流
1. 鼓励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六、注重教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1. 将教研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2.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通讯员肖洁、夏青)2月28日,由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洪山区幼教教科研工作推进会暨洪山“好教研”“好课堂”学术论坛展示交流活动在洪山区第一幼儿园举行。来自全区13个片区共计170余所幼儿园的园长及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这场教育智慧的交流与碰撞。
会议围绕区教育局、教科院打造“高质量教研强区”的总体目标,以“教研论坛显智慧,培根育人砥砺行”为主题,通过“学术论坛”展示交流的形式,扎实开展了“好教研”分享交流、“好课堂”展示活动,促进全区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交流和学习,实现“享受教育 智慧教研”的洪山品质。
“好教研”交流 共享智慧经验
在“好教研”交流环节,洪山区第一幼儿园的教科研团队成员刘祎琳老师分享了《共情探寻,遇见美好——洪山一幼让“科学”回归生活的探寻之路》,详细阐述了洪山一幼教研团队成员们在课题主持人肖洁园长的引领下,在科学教育实践研究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此外,还有多所实验幼儿园的教研精英骨干力量带来了各自在探究式学习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分享,展现了洪山区幼教人在教研方面的智慧和努力;湖北工业大学幼儿园副园长向令霞分享了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教育背景下基于儿童视角的探究式体育活动实施策略的思考与实践;洪山区实验幼儿园保教主任熊蕾蕾以《“三会”引领 “六探”衔接》为题,分享了该园在童话剧活动中借助“1+5+N”模式进行课程实践,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洪山区第一幼儿园教务主任高怡舒从“HUI探”理念的生根、活动的生长、思维的延展三个方面,全面解读该园开拓园本化“5HUI”实践路径的过程中的思考、探索及取得的成效。
“好课堂”展示 尽显师幼风采
在“好课堂”展示环节,华中农业大学幼儿园中班教研组长吴梅老师带来了中班数学活动《丰收节策划师》教学演示,通过真实的游戏情境和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知识。铁机幼儿园和煦园的教研组长葛晓征老师和武南幼儿园童趣园魏唯老师也分别带来了精彩的班本课程实践分享,展现了洪山区幼教人在课堂教学方面的创新和风采。
擘画新蓝图 赋能新征程
洪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童玲老师对新学期幼教教科研工作进行了整体部署,明确了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洪山区教育局基教科李艳萍科长对本次学术论坛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全区幼教人能够真切结合园所实际,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珍视儿童学习内驱力,坚决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帮助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此次幼教教研工作会议暨“三好”学术论坛交流展示活动真正立足课堂实践,直面教育问题,让教与研协同发生,用智慧破解发展的困境,既让老师们更新了教育理念,拓宽了教学思路,更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相信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会将所思所学内化于心,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扬帆起航、行稳致远。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本位的日常教学研究,它是以园长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幼儿园存在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改善和提高幼儿管理和教育质量,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探索活动。
园本教研活动组织的形式有哪些呢?一般包括:游戏式、解惑式、案例式、磨课式、集体备课式等,形式多样。
1、游戏式的教研方式
教研并非一定要是讲道理、单一和枯燥乏味的,它可以是实操、生动和充满情趣的。在教研培训中加入游戏的方式和灵活多变的方法,教师就可以不断地保持研究的热情,充分地享受研究的快乐。
2、解惑式教研
教师在教研教学中会出现种种问题,有些问题是个别性的,有些问题是集中性的,可进行先收集问题,再制定教研主题,最后集体解惑答疑。
如:“绘本教学的示范与讲评”、“绘画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创造力的表现”等。
3、案例式教研
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一些问题经常会是教师的常见工作难题,因此进行案例式的教研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幼儿园可每月进行一次案例教研,在教师中征集研讨案例,然后组织教师查找资料,进行集体教研研讨,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寻找解决的正确方法。
4、磨课式教研,一般是青年教师自荐式上课与式听课
磨课式教研有时我们叫“一课三研”,是选用相同的教材,让不同教师进行多次上课,同组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评课的活动。
其主要流程:
组内教师集体备课——第一次课教学展示——全园教师听课评课研讨、专家指导——第二次教师行为改进课堂教学展示——全园教师听课评课研讨——第三次教师课堂教学成果展示——听课评课研讨,总结,形成最优化的教案。
(注:因为主题开展的行进因素,一般一次磨课的周期控制在3周之内。)
还可以有哪些教研活动开展方法呢?
集体备课式教研(新教师、青年教师)
“师带徒”传帮带式
园本教研分为两种:
1、常规教研(研讨、观摩、理论学习、经验交流、教学成果汇报分享等)
主要过程:
问题——设计——行动——反思(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2、专题教研
活动过程:
学习阶段、研究阶段、实践阶段、总结反思阶段
园本教研的基本过程
1、活动准备:
学期初教研组长与年级组长根据上学期教研情况和本学期保教工作计划,制定本学期教研主题和教研计划(时间、主题内容);
2、根据教研计划确定教研时间、内容、参加人员和教研方式(教研活动一般为隔周一次,利用中午时间,所有教师岗人员参加);
3、教研活动前一周将教研活动安排内容通知相关人员,引导教师提前思考或准备相关资料;
4、学习资料、材料、教研会议记录表(专人进行记录)等。
常规教研活动开展流程(根据不同教研主题和参加对象选用不同的教研方式):
1、主持人介绍教研活动主题、内容(或案例分享),抛出问题引导教师进行思考,教师展开讨论话题;
2、教研组长引导教师展开讨论话题,在讨论中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并抛出下一个问题,使讨论循序渐进;
3、教师集中讨论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由教研组长梳理归纳,记录人及时进行详细记录;
4、教研组长小结讨论结果,同时提出下次教研主题,老师们做好准备。
观摩课活动开展流程:
1、观摩活动前,教研组长下发观摩活动教案,提出所要观摩的要点;
2、观摩当天下发听课记录表,要求教师做好观摩记录;
3、课后组织教师进行座谈、研讨,围绕观摩主题谈自身感受;
4、教研组长进行总结归纳;
5、每位教师写观摩后反思(结合自身业务水平技能)。
教研组长组织理论学习活动开展流程:
1、根据教研计划中学习的内容,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
2、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帮助教师理解;
3、组织教师谈学习后感受,从中了解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4、引领教师总结归纳本次活动的收获;
5、每次教研活动都需要做好认真详细的记录。
经验交流活动开展流程:
1、组织教师分享个人经验,其他教师谈感受和收获;
2、引导教师及时将优秀经验内化,举一反三想出新的方法和手段;
3、教研组长引领教师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
4、教研活动中及时进行详细记录。
附赠——园本教研活动实例:
学期教研工作计划、教研活动记录表、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幼儿园学期教研计划
听评课记录表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评价表
中大班XXXX年——XXXX年教研总结
幼儿园学期教研工作计划(范例2)
时间 | 目的 | 内容 | 形式 |
9月 | 培养幼儿一日常规 | 如何培养幼儿一日常规 | 讨论、分享 |
10月 | 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 学习《指南》,针对各年龄班主题活动开展集体备课、说课 | 学习、讨论、 |
11月 | 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 全园教师观摩评优课 | 研讨、说课、评课 |
12月 | 丰富教师组织大型活动形式,提升品质 | 集体策划、制定新年(圣诞) 活动方案 | 收集、集体讨论 |
1月 | 教师经验交流分享 | 教师学期教学成果展示 | 交流分享 |
写在最后,幼儿园组织教研活动,要做到:营造氛围、自由探索、主动发展、共同成长,不要让老师感觉成为负担,方能让教研真正起到效果,更加高效。
「好看」的人都点了↓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