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沙乡年鉴 读后感》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5 05:56

推荐《沙乡年鉴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沙乡年鉴》读后感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了解作品背景": - 首先,要了解《沙乡年鉴》的作者、出版时间、背景等基本信息。 - 研究作者约翰·穆尔(John Muir)的生平及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贡献。
2. "明确读后感主题": - 确定你的读后感要围绕哪些主题展开,例如:环境保护意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等。
3. "分析作品内容": - 详细阅读《沙乡年鉴》,梳理其中的主要观点、论述、案例等。 - 思考作品中的哪些部分对你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准备好相关论据。
4. "结合自身感悟": - 将作品中的观点与你的个人经历、感受相联系,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 举例说明作品中的哪些观点或案例对你产生了启发,或者改变了你的某些看法。
5. "注意结构安排": - 开篇点题,简要介绍《沙乡年鉴》及作者。 - 主体部分围绕主题展开,阐述作品中的观点、论述,并融入个人感悟。 -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作品对你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6. "论述观点": - 在论述观点时,要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

读《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有感

文/李景源

王占义、杨春风的力作《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以下简称《大漠流金》)第三次出版发行,精益求精,有幸拜读,思绪涌动,趁此机会说点心里话。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面积1.86万平方公里。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黄河几字形拐弯处,与阴山隔河相望。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这块曾经的不毛之地,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关注。

王占义是土生土长内蒙人,饮着库布其的风吃着库布其的沙过来的,虽然很受伤,但依然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在担任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副社长期间就做过大量报道,目前仍挂职内蒙古防沙治沙协会首席智库专家,为库布其不遗余力奔走。数十年来,他内心深处一直藏匿着想要为库布其发声的强烈冲动。

他跟春风也真是一拍即合。春风在撰写《春归库布其》(侧重讲述库布其的生态恢复)一书时,与占义过从甚密。双方对库布其的认知、情绪,每每碰撞出火花。非常之业只待非常之人,合着他二人有此机缘,要将这库布其的故事传之后世。

与贫诀别、思变风起、致富浪潮、沙里淘金、大漠流金、“精准”2014、决战2016、收官2020——8章30万字,《大漠流金》系统讲述了库布其沙漠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库布其3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杭锦旗,最晚者于2018年7月,已陆续摘掉贫困帽子,涉及约8000户2万人,向历史、向人民递上了优异的答卷,充分展示了国家精准脱贫政策的优越性。

库布其是如此被世人惦记,皆因为短短数十年来,它的变化宛如“沧海桑田”。那是一种将积攒了千百年的委屈无奈一扫而光的喜悦和豪迈。

数十年前的库布其,俨然一片死亡之海。

降水稀少,植被寥寥,风沙肆虐,环境恶劣。沙漠每年朝着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流入泥沙1.6亿吨。冬春狂风卷黄沙,令700多公里外的北京饱受沙尘暴之苦。无路无电无水无通讯无医疗,形同孤岛。数万农牧民朝不保夕、听天由命,沦为时代弃儿。

数十年后的库布其,已成希望之地。

降水量成倍增加,沙尘天气减少了90%以上,野生动植物由100多种增至500多种。

联合国环境署2017年发布的《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进一步认定,库布其共计修复绿化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固碳1540万吨,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释放氧气1830万吨,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

种植业、养殖业、制造业、旅游业……一二三产遍地开花,农牧民由此有了七种身份,赚了七份钱——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1988年不到400元,增至现在近2万元。教育、医疗、养老等条件大幅改善。

库布其完成华丽转身,靠的并不是救世主,也不是神仙皇帝,而是一项特殊机制——库布其模式。该词在《大漠流金》一书中出现了20余次,频率不可谓不高。其本质,就是通过产业化驱动,同步解决经济、生态、贫困等难题,兼顾绿与富,治沙更治穷。认知革命是库布其模式的逻辑前提,自主创新是库布其模式的坚实基础,产业集群是库布其模式的核心支撑,共治共享是库布其模式的根本动力。

此种同步可能出自使命感,但更出自“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宿命”。

声名远播的治沙企业亿利集团,崛起于沙漠深处的一个小盐场。其负责人王文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接手小盐场时,初始目标并不是种树治沙,但他为了保护盐场不被风沙所吞噬,不得不作出治沙的决策,为此专门成立了27人的林工队,并从每吨盐利润中划拨5元作为治沙基金,近乎利润的一半。那是他签署的一号厂长令。

后来杭锦旗政府带领干部群众和企业共同发起修建第一条穿沙公路,一开始也没想过要治沙,等到发现路基总是被风沙湮没,不得不再次决定,沿公路两侧向外种树……

要么亦步亦趋,要么寸步难行,生态建设必须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之“宿命”,由此可见一斑。在库布其沙漠,生态恢复、经济建设、脱贫共富,三个故事根本就是一个故事,库布其实现精准扶贫的坚实基础,正是多年来生态恢复、经济建设所夯实的。

正因为库布其模式这一特殊存在,评估库布其生态、扶贫事业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洞察其产业趋势。那么,库布其下一个产业突破点究竟在哪呢?

整体看,一二三产均有不俗潜力,也都各自面临瓶颈。例如种植业和养殖业,随着生态恢复,产业规模会不断扩大,但终究要考虑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又如制造业,资源丰富,但既要考虑生态环保,也会受到物流成本影响,利润空间有限。

哪一种产业才能将库布其比较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呢?结合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看,以光伏产业为主的新能源经济,及文旅康养产业,非常适合。尤其是前者,库布其堪称得天独厚。

事实上,《大漠流金》一书也留下了重要线索——亿利集团在库布其规划了一座吉瓦级的光伏基地。2011年以来已建成710兆瓦,实现光伏治沙约4700公顷(47平方公里),年发电量约12.5亿度,帮扶了57户贫困户。在库布其布局新能源产业的企业远不止亿利一家。三峡集团等实力企业也在积极运作之中。

再来看看整体形势——

其一,中国的光伏产业从2010年至2018年历经了从热潮到低谷的动荡,完成残酷洗牌;自2019年起,在“节能减排”“新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光伏产业已焕发第二春,从业者日趋理性,光伏产业正当其时。

其二,库布其光照时间年均达3100小时以上,属于I类太阳能资源地区,“原料”之充足,非一般地区所能比。

其三,数十年来,已有不少企业先行先试,完成了包括穿沙公路在内的重大基建,同时,通过治沙形成了基本的生态屏障,并储备了数量可观、成本低廉的产业用地,极适合光伏产业规模化发展。

其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类似“生态光能谷”这样的光伏治沙一边可以增加碳汇,一边可以减少排放,一增一减双轮驱动,效率非常高,可大大加速战略目标的实现。

所以,今时今日的库布其已占尽发展光伏产业的天时地利人和,占据新能源经济、碳中和及共同富裕的制高点。未来库布其光伏项目铺到哪里,生态必然就能恢复、巩固、升级到哪里,共同富裕就会更大概率出现在哪里。目前,内蒙古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有序推进,预计2023年底前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库布其沙漠正在由逐年添绿中增加一抹新蓝,更可每年向外输送绿电410166.92万千瓦时。

该项目于2021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近120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节约标准煤125.06万吨,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1.26万吨,可修复治理沙漠10万亩。该项目是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标志着我国“光伏+治沙”生态综合治理进入新阶段。项目建成后,该区域沙漠植被覆盖率有望由不足3%飞升至60%以上,将有效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综合提升碳中和贡献水平。

按此情形发展,不出30年,库布其将成为中国新能源经济重镇;光伏产业也将成为库布其生态恢复、人民幸福的终极武器。那时节,我们再一次拜读《大漠流金:中国库布其精准扶贫纪实》,或许将不满足于赞库布其是“希望之地”,更会惊叹一声它已“王者归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哲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哲学年鉴》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来源: 光明网

好书我读:文情并茂的15部世界散文名著

在佳作云集的世界散文名著中,就情感和文采而言,哪些作品最令人陶醉?是《瓦尔登湖》《枕草子》,还是《普罗旺斯的一年》《查令十字街84号》?跟大家分享我最喜欢的15部世界美文名著。

1、伊利亚随笔(英国,兰姆)

我以前很喜欢董桥散文,记得董桥说过他非常喜欢兰姆,喜欢兰姆散文的恬淡与醇厚。《伊利亚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到家长里短,娓娓道来,文风含蓄,情真意切,让人回味无穷。“伊利亚”,一个迷人的名字,一本迷人的书。

2、枕草子(日本,清少纳言)

我最早读的是周作人的译本。周作人的文风与《枕草子》相得益彰。林文月的译本也很好,多了几分雅气。书中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随想,多是断片式的寥寥数语,文字清淡而有意趣。《枕草子》与同时代的《源氏物语》,被称为日本平安时代文学双壁。

3、徒然草(日本,吉田兼好)

我很喜欢“徒然”这个词,意味丰富又有几分轻灵。《徒然草》与《枕草子》并称日本随笔文学的双璧。两本书的文风也很接近。书中有杂感和带有寓意的小故事,也有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记录。这本书迷人的是清淡又清丽的风格,读来如品香茗。

4、方丈记(日本,鸭长明)

中国隐逸文学的代表是陶渊明诗歌,日本隐逸文学的高峰就是鸭长明的这本散文。鸭长明隐匿日野山,回忆生平际遇,叙述天地巨变,感慨人世无常。笔意生动而富有感情,对日本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5、瓦尔登湖(美国,梭罗)

这本书可谓名声显赫了,我最早读的是徐迟译本。前两年耶鲁大学出了一本个150周年注释珍藏本,中文版已面市,可以买来一读。梭罗算是美国的一个隐士,独居瓦尔登湖畔,记录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把自然风光写得情怀满满,独具风味,意境深邃。

6、惶然录 (葡萄牙,佩索阿)

这本书译本很多,以韩少功译本最佳,有人译为《不安之书》,是后人整理的大诗人佩索阿的随笔集。佩索阿的感悟有超时空的价值,他认为人始终处于某种矛盾之中,处于不安状态,只能独自突围。诗意的启示,值得一读。

7、金蔷薇(俄国,帕乌斯托夫斯基)

乍一看这本书不过是一本文学评论集,仔细一读发现作者在总结创作经验、探讨文学创作、阐述作家使命的时候,文笔别具一格,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给人深切启示,简直就是一部美文集,受到很多人推崇。

8、沙乡年鉴(美国,利奥波德)

记得高中课本中选过利奥波德的一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其生态思想令人印象深刻。利奥波德号称美国“生态伦理之父”,《沙乡年鉴》是他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与《瓦尔登湖》相媲美,并誉为自然文学典范,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9、凯尔特的薄暮(爱尔兰,叶芝)

中外有很多诗人散文随笔写得很好,国内的北岛、舒婷、于坚都是例子。叶芝的这本书也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它是一部优美的爱尔兰神话传说集。叶芝用诗人的笔触,记录下他喜爱的凯尔特风土人情,文笔优美,直抵心灵。

10、普罗旺斯的一年(英国,彼得·梅尔)

这本书曾经风靡一时,还出了很多续作。普罗旺斯早已成为世外桃源的代称。身为国际大广告公司高级主管的彼得·梅尔夫妇厌倦了写字楼的繁忙与浮华,携妻隐居到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这本书就是他们一年的生活记录。写得诗意盎然,令人向往,让人陶醉。

1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国,海伦·凯勒)

最早听说海伦·凯勒这个名字是在一个英语故事里,后来高中语文课本也选入了她的作品。海伦·凯勒的故事感动了几代人,她在大学期间完成自传《我生活的故事》,在美国曾引起轰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在很多国家出版这本书时取文中最有名的一篇更名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2、大自然的日历(俄国,普里什文)

有一年我读到一本介绍美国自然文学的著作《宁静无价》(程虹著),从此爱上生态文学。这本《大自然的日历》就是一部生态文学的杰作,被认为是纯原生态的作品。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浸润着深厚的思想和感情,包含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把对大地的热爱和关于大地的知识结合得十分完美。”

13、查令十字街84号(美国,海莲·汉芙)

任何一位爱书的人,读了《查令十字街84号》都会产生深深的感触。我以前写过一篇这本书的读后感(见本号4月2日文章)。书中收录了海莲·汉芙在英国一家位于查令街84号的旧书店买书的过程中和店员弗兰克之间的通信,内容均为真实信件,再现了两人跨越20多年的传奇书缘。内容亲切感人,读来让人心动。

14、人间食粮(法国,纪德)

让我印象深刻的首先是这本书的写作背景,纪德在游历北非的过程中不幸患上绝症肺结核,以为自己生命不久,后来奇迹般地恢复健康,他就把游历北非之后的感想以抒情的、诗意的笔法写了出来,成就这部美文集。“人间食粮”象征着人们追求幸福快乐的精神食粮,可以说这本书是作者追求快乐幸福生活的宣言。

15、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日本,村上春树)

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村上春树的小说,顺便也读了他的一些随笔作品,其中这一本印象最深。跑步是村上春树写作之外的最大爱好,书中主要记录了他在二十多年里,日日坚持跑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书中既谈跑步,也兼及作者早年经历。他认为写作和长跑互为比喻,二者都需要专注,都需要忍耐,都需要心无杂念。现身说法,可谓独到心得。

跑步中的村上春树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