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山东理工大学读书笔记》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5 11:49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山东理工大学读书笔记》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山东理工大学读书笔记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定作文的主题,即你在山东理工大学读书期间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或感悟。这个主题可以是关于学术研究、校园生活、个人成长等方面的。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书笔记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山东理工大学及你的读书经历;正文部分详细阐述你的读书感悟和体会;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化主题。
3. 内容充实:在作文中,要充分展示你在山东理工大学读书期间的收获和感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学术研究:描述你在专业课程、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收获,如对某个领域的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b. 校园生活:分享你在校园生活中的点滴,如参加社团活动、结识朋友、参与志愿者服务等。
c. 个人成长:阐述你在山东理工大学读书期间如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4. 语言表达:在作文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以下是一些建议:
a.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口语化表达。
b.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文采。
c. 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文章流畅自然。
5. 举例说明:在作文中,适当运用具体事例

青未了||理工大碎碎念--写给山东理工大学建校66周年

世界上有且只有一个山东理工大学。

这是个哲学逻辑很对的一句话,也是真实的一句话,这句话,包含了记忆,包含了现实,包含了期许。

我虽然在那个举国关注的2008年入学理工大,而我与理工大结缘,却是在更早以前。

或许缘分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是我的表哥,当年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山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那是个大学还没有扩招的年代,本科是很多家庭梦寐以求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个叫山东理工大学的地方。

2008年,在经历汶川地震情感洗礼,感受北京奥运会震撼的情绪里,我既懵懂又憧憬的背着我的大背包,提着大麻袋,到达张店,虽然都是同属淄博,但却是南北两端,因为我的家在往西南走那么两三步就是另一个地级市。地域和生活的差异冲击着我,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是谁了,不,我就是刘姥姥。

学校在共青团西路88号,很吉利,很有意义。我们习惯上叫她东校区。宿舍临街,很喧闹,却也不适应。也就是那一年,我们来了,没有专业,只有班级,别人家的学校都是某某专业,而我们叫大一工作部。学生一部到三部是理工科,四部是文科。东校区很小,却也齐全,终究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餐厅的里总有拍不完的队,操场上总有不断人的情侣,图书馆旁的思考者总是一个姿势等着你来。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是个思考者的雕像,大学的第一年,直到离开,我也没想明白。对于大一,我很迷茫,迷茫到差点丢失了我的人生,因为在这里,不是你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因为的你大一的成绩决定你能选什么专业。所以,那个时候,迷茫并拼命。

夏天,共青团西路上会经历一次大行动,会惊动当地公交、城管甚至是公安。行动规模很大,大概得有好几千人,这种场面,估计只有张店人民能够看到,这个行动叫搬家。我私底下给起了一个响亮的又无趣的名字----理工大大迁徙。2009年 夏天,是个小雨天,我们把行李放进预定的公交大巴,队伍浩浩荡荡出发,几十辆公交大巴鱼贯而出向西校区驶去,我们则按照班级排着队,扛着旗子,沿着共青团路一直向西。徒步到马尚镇附近,路南侧还是玉米地,北侧是当地人居住地,当地人像看庙会一般瞅着我们,感觉怪怪的。

很快我们分专业,学习。西校区总会给人带来惊喜。逸夫图书馆是我挚爱,喜欢里边的安静,喜欢里边的书,拿一本书,席地而坐,书页婆娑而过,阳光斜斜的走进来,翻书的手指留下轻灵灵的光影,任凭逸夫图书馆前的草坪上情侣怎样嘻嘻而闹,也不会打扰我与高尔基谈大学,这是一个殿堂,他们在书架上诉说自己的过往,而我是一个听客,静静坐在那,听人生的喜怒哀伤。在我人生的那几年,经历了太多我自己认为很悲凉的经历过往,突然发现,原来还有比我更悲惨的人,比如阿米尔。就是在那潜意识里,好像明白了思考者的意义,但凡人生,无所谓过往,静坐以想,人生还很长。

有时候,会去鸿远楼后的小花园,看凉亭依依,稷下湖边的的喧闹,也不及此刻三分钟。

很想念北门,那时候的北门是全国出了名的,很多外校的来,专门过去看看。说他特别,首先是因为他设置的特别,三绕而过,同学们开玩笑说不亚于一次进监狱复杂。其次是因为北门的小吃,很便宜,有很实惠,在那个生活费很紧张的岁月,北门满足了我对改善生活的几乎所有向往。

那几年,除了学习,也学会了拼命地打工挣钱,暑假的时候,我和同学们发过传单、当过售楼处充数的、去某连锁酒店实习,但凡那个时候能接触过的,我好像是一样也没落下。那个时候很清苦,发一次传单给几十块钱,中午累的的时候在马尚镇的那边居民区里,有一家安徽板面,我们会去奢侈一把,加个丸子和鸡蛋,大汗湿透T恤,感觉很舒爽,其实我们这伙子人多多少少是冲着老板家的两个女儿去的。没活的时候,我们骑着自行车在张店东窜西跑。依稀记得舍友有一次中午不想吃饭,去莲池公园的义务献血的车上勇猛的献了一次血,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的时候,哥们悠悠的说车上提供的面包牛奶挺不错,听完不知道该笑还是心酸。

作为一个年轻人,体育是不可缺少话题,三体的篮球场成了女生们追求男孩子的乐园,只可惜,我爱的是足球,但并不遗憾。2010的亚青赛,见到宿茂臻,也见到了年轻的他们,张稀哲、金敬道、胡人天、武磊、买提江等等,这些人日后成了中国足球的半边天。但日本队的比赛,我们却是场场不落,原因,你懂得。那一年的亚青赛,有些事,终究是不欢而散。有时候,学习和人生就像是踢足球,有时候会很烂,但不意味着一定会完蛋。

大学生活的总是充满惊喜,你永远不会想象的到,炎热的夏天,走廊里都有打牌的场景;也跟着主席和老大跑到波哥宿舍守着一台电脑看《我是特种兵》;说好的考研复习的时候,总是和子擘、建刚、凯凯跑开玩耍;炎热的夏天和两个涛同学骑着车满城的转,有时候也拉着平哥和艺哥去北门解馋,爬一爬原山、鲁山······

四年很漫长,也很快。他的漫长,希望能够在这四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充实自己,也很快,是因为时间一晃而过,须臾之间。我们从共青团西路,走到张周路,从东校区走到西校区,从思考者到逸夫,杏林依依,稷下而谈,斩不断的红楼情义,忘不掉的二体泪汗,尝不尽的三餐,每一处点点滴滴,总会涌上心头。

2012年那个夏天,离开理工大,缘分再续。

(2009年秋天,在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鸿远楼后,青涩的我)

(2012年毕业季,班内部分同学合影,拍摄于艺术坑)

(2014年夏天,在淄博火车站转车的时候,匆匆去东校区拍的)

再回已是2018年初夏。因为结婚,去车站接我的新娘,等火车的时候,我与表哥在鸿远楼前合影留念。

毕业的十年里,在理工大认识的朋友里,成为我人生里的启明灯般的重要朋友,心心念念的宿舍舍友和朋友,从山东一路走到天津,缘分一直再续,不曾断。感恩之情,存于心间。

世界上有且只有一个山东理工大学。

后记:今年是山东理工大学建校6周年,也是我们这一年级毕业十周年,很想念。祝福母校,也祝大学的同学和老师家庭和睦幸福,事业有成!!!

作者简介:郑孝峰,山东沂源人,现为沂源县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壹点号睡仙居士

山东理工大学的历史


山东理工大学由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1956年,山东省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创建;1958年,升格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1990年,更名为山东工程学院。1998年,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分院、淄博大学、淄博师范专科学校、淄博市职工大学、淄博广播电视大学等高校组建为淄博学院。2002年,山东工程学院与淄博学院合并成为山东理工大学。

截至2020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24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7.36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3.28万平方米,有网络多媒体教室335个,图书馆藏书333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9亿元;设置26个学院、20个校级研究院;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覆盖18个授权二级学科) 、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9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涵盖9个学科门类;有教师2179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4000余人,在学研究生3700余人。

山东理工大学由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于2002年合并组建,办学历史追溯到1956年山东省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的创建。

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

1956年,山东省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创建。

1958年,山东省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由济南市迁至德州,更名为山东省德州农业机械化学校。

1958年,山东省德州农业机械化学校升格更名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成为“文革”前山东省13所本科高等院校之一。

1959年,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降格更名为山东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

1962年,山东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重新升格复名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由德州迁至淄博市,接收原淄博工学院(1958年创建)的校舍、部分师资、图书和实验室。

1962年,山东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系、莱阳农学院(今青岛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系并入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

1970年,山东工学院(2000年并入山东大学)第二机械系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兖州农业机械化学校(1958年创建)并入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学校更名为山东拖拉机厂农业机械化学校,由淄博市迁至兖州。

1971年,山东拖拉机厂农业机械化学校更名为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山东工程学院

1972年,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5年,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复名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由兖州迁回至淄博市。

1982年,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

1990年,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山东工程学院(Shando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8年,山东工程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 淄博学院

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所属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今济南大学)分院与淄博大学、淄博师范专科学校、淄博市职工大学、淄博广播电视大学合并组建淄博学院(Zibo University),为山东省第一所综合性地方本科学院。

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分院

1.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分院

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工业技术学校

1948年,华东财办工矿部工业学校创建

1949年,改建为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

1949年,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博山工业干部学校

1950年,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工业干部学校

1950年,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山东工业干部学校

1951年,改建为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工业技术学校

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窑业技术学校

山东建材学院分院校风碑

1949年,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创建

1949年,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

1950年,更名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窑业学校

1950年,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山东窑业学校

1951年,更名为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窑业技术学校

合校发展

1952年,华东工业部山东中等工业技术学校、山东中等窑业技术学校合并组建山东省博山工业技术学校

1953年,改建为重工业部博山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56年,更名为建筑材料工业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58年,更名为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淄博工学院院报

1958年,淄博工业专科学校创建(与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合署),同年升格为淄博工学院

1959年,淄博工学院独立建制,由博山区迁至张店区

1962年,淄博工学院撤销建制,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迁入原淄博工学院院址

1960年,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升格为淄博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

1962年,降格为建筑工程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65年,更名为建筑材料工业部淄博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71年,更名为山东淄博建筑材料机械厂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77年,更名为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1978年,升格为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

1987年,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校本部由淄博市迁至济南市

1987年,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决定在原淄博院址设立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博山分部,同年11月更名为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分院

淄博大学

2.淄博大学

1993年,淄博大学开始筹建,次年建校招生

1996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创办淄博大学

3.淄博师范专科学校

1951年,山东省周村师范学校创建

1955年,山东省周村师范学校更名为淄博师范学校

1970年,淄博师范学校由周村区迁至张店区

1978年,淄博师范学校升格设立大专部,实施大中专分校办学

1984年,淄博师范学校大专部更名为淄博师范专科学校

1981年,山东省淄博教师进修学院创建

1983年,山东省淄博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淄博教育学院(与淄博师范专科学校合署)

淄博师范专科学校(淄博教育学院)

4.淄博市职工大学

1979年,淄博市总工会开始筹建淄博市职工业余大学

198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淄博市职工业余大学

1985年,淄博市职工业余大学更名为淄博市职工大学

1994年,淄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与淄博市职工大学合署)

5.淄博广播电视大学

1979年,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淄博工作站创建

1984年,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淄博工作站改建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淄博市分校

1988年,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淄博市分校更名为淄博广播电视大学

合并发展

2001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山东工程学院与淄博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理工大学。

2002年3月,教育部批准山东工程学院与淄博学院合并,正式组建山东理工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学校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教育厅主管,原山东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福生担任山东理工大学首任校长。

2003年9月,学校获批招收国防生的资格。

2010年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开始进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

2011年7月,通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中期检查。

2013年1月,通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验收;7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4年9月,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8年8月,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019年2月,入选首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