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公益活动讲话稿》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6 19:11

推荐《公益活动讲话稿》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公益活动讲话稿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主题:在撰写讲话稿之前,首先要明确活动的主题和目的。这将有助于你围绕主题展开论述,确保讲话内容具有针对性和连贯性。
2. 确定目标受众:了解听众的背景、兴趣和需求,有助于你调整讲话内容,使之更具吸引力。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和背景的听众,讲话方式应有所区别。
3.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讲话稿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包括开场白、主体和结尾。开场白要引人入胜,主体部分要围绕主题展开论述,结尾要总结全文,强调公益活动的意义。
4. 内容充实:讲话稿的内容应丰富、有深度,既要阐述公益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又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此外,适当引用名人名言、历史故事等,可以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5. 语言生动: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可以使讲话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注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确保听众能够轻松理解。
6. 强调情感:公益活动旨在唤起人们的关爱和参与,因此在讲话中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可以通过讲述感人的故事、分享自己的经历等方式,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7. 鼓励参与:在讲话稿中,要积极鼓励听众参与公益活动。可以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如捐款、志愿服务等,使听众感受到自己能够为

以善行致敬大地 —— 慈善公益报社新年致辞

  慈善公益报 本报编辑部 我们用心灵膜拜,膜拜塑造了我们的土地;我们以感恩行走,行走在同胞之间。生命所至,慈善应运而生;慈善所至,生命春暖花明。

  时间如不变之轴,将一切绕在指尖;时间如飞逝之箭,又将一切带去永远。2024,我们未及告别,2025却已叩响门扉,乘风而来。

  时光不思留痕,但记忆不会消散。2024,中国慈善依旧生机焕发,活力饱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示“支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顶层规划一以贯之,与华夏文明一脉相承。

  新版慈善法择“中华慈善日”隆重施行,将开门立法、开门修法、开门执法写进社会人心,宣示着让慈善在阳光下运行的坚定决心。

  2024,众多慈善会组织步入而立之年。所有的成就与感悟都已成为历史,所有的光荣与梦想都已交付未来。

  2024,中国慈善双轮强劲,两翼齐飞。从线下的“慈善情暖万家”到线上的“99公益日”,从传统的义演义卖义诊义捐到“慈善+保险”“慈善+金融”“慈善+社区”“慈善+社工”“慈善+N”的创新模式,从“慈善一日捐”到“慈善文化周”“慈善文化月”……中国慈善于时代中生长,于努力中前行,于积淀中博大。恩泽所及,慈善也由此拥有了力量,去传递温暖,播洒恩泽。

  2025,慈善的脚步仍将前行。守望平川,登高远眺。拥抱时代,一如拥抱未来——

  未来,清晰可见。中国慈善将以崭新的姿态、稳健的步伐走向社会中心,担负起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未来,亲切可触。慈善将更深扎根于生活沃土,滋育万千心灵,使“人人为善”与“善为人人”相互致意。

  未来,鲜明可感。慈善力量将更深汇入国家脉搏,与人民同息,与时代共振。助力民生保障,弘扬民族文化,参与社会治理,推进共同富裕……慈善的脚步将更加有力,慈善的空间将更加宽广。

  未来,梦想可期。慈善向新,人心向善,如大地归暖,心灵归真。

  慈善弥足珍贵。不论宏大抑或微小,壮丽抑或平凡,都值得人们倾注生命热情。

  慈善俯拾皆是。不论殿堂抑或陋室,庙宇抑或柴门,都值得人们为之引吭高歌。

  让慈善之树常青,让慈善之美长存,让慈善之梦于心于行,共有共享。



在中华慈善论坛上的致辞

□ 江苏省副省长 方伟

在第 8 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江苏南通,共同出席中华慈善论坛。在此,我谨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中华慈善总会、各兄弟省市慈善总会和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江苏慈善事业发展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江苏地处东部沿海,跨江滨海,湖泊众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今年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和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必须”“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465 亿元、增长6.6%,高于全国 1.1 个百分点、增量居全国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653 亿元、增长 21.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8万元、增长5.6%,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4:1,高质量发展态势继续巩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江苏慈善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回望历史,江苏慈善事业源远流长。在这片热土上,有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办慈善机构——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孤独园;有第一个规制完备的宗族慈善方式——宋代范仲淹创立的义庄;有最具影响力的善会善堂——清代无锡同善会;有最具代表性的实业慈善家——清末民初的张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荣毅仁等,恤老慈幼、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慈善传统薪火相传。

立足当下,江苏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我们在全国率先实现地方慈善立法,将每年 9 月 5 日中华慈善日所在星期定为“江苏慈善周”,设立“江苏慈善奖”,出台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公益慈善组织,创新实施“情暖江苏”“护苗行动”等各具特色的慈善项目,在历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中,江苏获评“慈善七星城市”“百强慈善城市”的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全省基金会和慈善组织年度接受捐款规模持续上升,从 2018 年的 46.12 亿元增长到 2022 年的88.93 亿元,慈善氛围日益浓厚。

着眼未来,江苏慈善事业大有可为。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上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定位,要求江苏“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推动慈善事业走在前列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加强对慈善事业发展规律、慈善组织运作模式、慈善项目组织实施的研究,充分发挥慈善总会系统示范引领作用,与时俱进引导好、发展好慈善新业态,大力宣传慈善文化、慈善典型,进一步推动形成“人人能慈善、人人可慈善”的浓厚氛围,让慈善事业在江苏大地更加蓬勃、更富生机,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积极贡献。

江苏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中华慈善总会、各兄弟省市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们衷心希望各位与会嘉宾常来江苏走一走、看一看,为我们多提宝贵建议,与我们携手共进!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