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everest观后感》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7 04:42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everest观后感》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Everest》观后感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观察电影主题:首先,明确电影《Everest》的主题和核心思想。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2008年珠穆朗玛峰发生山难的真实事件,展现了登山者们的勇气、坚持和牺牲精神。了解主题有助于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和内容。
2. 分析电影情节:回顾电影中的关键情节,如登山队伍的组成、山难的起因、人物的成长与变化等。分析这些情节在影片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体现主题。
3. 表达个人感受:结合自己的观影体验,谈谈对电影主题、情节、人物、导演手法等方面的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情感共鸣:描述自己在观影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波动,如紧张、激动、感动等。
b. 思想启发:阐述电影对自己的启发,如勇敢面对困难、珍惜生命、追求梦想等。
c. 视觉感受:描述电影中的画面、音乐、特效等对自身产生的冲击和感受。
4. 逻辑清晰:在作文中,要注意逻辑性,使文章条理清晰。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
a. 引言:简要介绍电影《Everest》的背景和主题。
b. 情节分析:概括电影主要情节,并分析其与主题的关系。
c. 个人感受:结合自身观影体验,谈谈对电影

「20年人物」玩家蒲东:得寸进尺,越玩越烧-记玩家庭影院的20年

【20周年庆•专题】得寸进尺,越玩越烧-记玩家庭影院的20年

2018-01-17 蒲东 影音CN

蒲东

THX及ISF认证工程师,资深影音写手、玩家

“家庭影院”顾名思义就是在家建构一套模拟专业影院的影视系统。家庭影院的历史比起两声道要短小得多,在八十年代初兴起,最初的家用Dolby Surround是以两声道矩阵式分发去前置、后置两对喇叭,那时还没有中置呢,过了不久,就有5声道之DOLBYPRO LOGIC扩音机出现。笔者对家庭影院“着魔”,就是小时候去叔父家中玩耍时,他以PIONEER DOLBY PRO LOGIC扩音机推动五只B&W扬声器“毒害”我,让我看TOM CRUISE的《壮志凌云》,那数场空战场面,听到飞机由前飞到后,那种令心脏爆破的极限官能刺激,除了令当时的笔者口水流满一地外,更令影音“毒素”入体,多年来直入五脏六腑而不能求药(一笑)。

笔者小时候去叔父家中玩耍时,对PIONEER VSX-3600印象深刻

其实,环绕声制式的发展,由两声道以矩阵技术分给五个扬声器的DOLBY PRO LOGIC技术,要到镭射影碟年代几乎终结时才得以突破,亦即大约在90年代尾,DOLBY将影音用的AC-3技术(AUDIO CODEC 3,后转名至DOLBY DIGITAL)下放至家庭影院市场,这个AC-3技术,是可以独立记录5.1条声轨的环绕声技术制式,要注意,我说是“可以”,并不等于所有影碟制作时都会以5.1环绕声收录。以AC-3制作的影碟(LD、DVD)也可以只收录单声道,笔者家中就有很多DOLBY DIGITAL MONO的DVD。虽然如此,但对于“享受”了多年DOLBY PRO LOGIC的发烧友来说,这真是一大突破,记得第一只以AC-3制作的影碟,是HARRISON FORD主演的《CLEAR AND PRESENT DANGER》,由于当时的AC-3信号要由RF传送,换句话说,发烧友又要购入新的、拥有RF讯号的X-0。而在1996年《侏罗纪公园》配备的多声道格式DTS,也加入了家用市场的战团,第一只拥有DTS声轨的LD,当然亦是《侏罗纪公园》,算起来,也大槪是《家庭影院技术》成书之时,约1997年前后。

第一只拥有DTS声轨的LD,当然是《侏罗纪公园》

到了千禧年,还记得笔者刚出社会做事,买了第一套家庭影院组合。DVD市场渐趋成熟,LD迅速被踢出市场,市场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取向,我指极端是在素质上,一是完全不需要素质、比LD声画差得多的VCD,另一种当然就是DVD。两者深入的技术我不说了,只讲讲两者在声画上的分别﹕一只VCD最高容量有800M(第一代是540M),而DVD碟则底面两边都可使用,每边还可分为表里两层,容易的就是最低的一层4.7GB,四层就是17.08GB,但以记录电影的DVD-Video而言,多数是可记录4小时的8.5GB种类。画面线数上,NTSC线路的VCD是352×240线,PAL则是352×288线。DVD是720×480线(NTSC)或720×576(PAL)。在声音格式上,VCD只有两条声轨,而DVD则可装载Dolby Digital或DTS环绕声格式的5.1声道(之后发展为6.1声道,其实DVD-Video可容纳8条独立声轨)。

JBL Synthesis One,已是十多年前的器材,Synthesis最新的旗舰系列叫Everest,前置使用三只顶级的Everest 66000,叫价过百万。

笔者曾经最爱的Madrigal Proceed前后级

身价近十万的Ayre Acoustics D-1X DVD播放机,听闻在声音解码方面超班

总而言之,最初出DVD之时,由于价格高昂加上没有几多出租的地方(那时约150-200元一只),所以给了素质差劣的VCD一个空间,而DVD最初推出时,则是一小撮发烧友的玩物。那时最发烧级的玩法,是以一部DVD机作为讯源,画面方面,以色差端子先输入身价可达廿多万的faroudja倍线器内,再以3BNC或5BNC端子传输RGB三原色(红、绿、蓝)至当时的3枪投影机内。最发烧级的投影机,当时是意大利Vidikron所出的九英寸管CRT投影机Vision One,但七十多万的身价并非每个人都可负担,所以那时最受香港发烧圈热捧的三枪投影机,有SONY的VPH G70、Barco的Cine7系统,虽然说没有Vision One的极级昂贵身价,但也要十多廿万一部,在千禧年代,已勉强可以用来做楼宇首期了。

在单枪机(即以LCD、DLP、LCOS、SXRD为技术基础,只使用一个镜头的投影机)技术未成熟时,是3枪投影机的天下,动辄过十万,入门级的为7英寸管,中级有八英寸管,最高阶的多用9英寸管。图为SONY当年的九英寸管三枪旗舰G90

那时最受香港发烧圈热捧的三枪投影机,有SONY VPH G70、Barco Cine7等

至于讯源, DVD机播放方面,香港发烧友最爱用SONY机王”DVP-S7000,身价只是数千元,但无价画质与声效,都是第一代DVD播放机之冠。而在十年的DVD辉煌时期里,曾出现过无数为人津津乐道的播放机,如身价达八九万的Ayre Acoustics D-1X、又或者到DVD最后期时代的宇宙盘、身价也达四万多的天龙DVD-A1XV。值得一提的,是在DVD年代里,环绕声格式方面,由最初的Dolby Digital 5.1或DTS 5.1,发展至后来的Dolby Digital EX及DTS Matrix ES的以矩阵方式,将原来DVD收录的5.1条声轨中的后置声轨再分出一个独立声道作为后中置(Rear Back Surround),变为6 . 1 声道(但后中置通常都会使用一对),而DTS除了有Matrix 6.1之外,还有Discrete 6.1,这就是在做DVDRemastering时,真真正正制作多一条后中置声轨,即你买一只写明有DTSDiscrete 6.1声轨的DVD回家时(没记错第一只碟应该是罗素·高尔主演的《帝国骄雄》),如果你的扩音机有此最新的解码,就可以享受到真正6.1条声轨的环绕声,这在当时来说也是技术上的一大提升,发烧友纷纷因为这条新声轨而换机、添新喇叭。

SONY第一代DVD播放机王DVP-S7000,连DTS输出也没有,但却热卖多年

当时最顶班的多声道组合,一定要数JBL专为超豪家庭或小型专院影院而研发的JBL Synthesis系列,当时第一代的旗舰叫Synthesis One,前后级连7.2扬声器就要70多万元,不过就算送给你,你的家亦未必有空间安置这套庞然大物,而就算有位安置,亦未必够空间给两只18英寸的重低音箱呼吸。除了JBL的Syntheis系统,叫得上发烧级的前后级扩音机,还有大烧级的Krell、Mark Levinson、Theta Casablanca、Lexicon等等,没有三四十万绝不能买下来的。而当中笔者最爱的是Madrigal的Proceed前后级,当年笔者在专门做富贵生意的别超家庭影院Showroom试听以这套前后级推动美国名牌M&K Sound的6.1声道喇叭,真是毕生难忘。后来笔者节衣缩食,亦购下了这套扬声器,很可惜Proceed一班工程师最后要回归Mark Levinson旗下,以Proceed搭配M&K Sound这个组合已成绝响了。之后到另一阶段就是高清年代的降临。

SONY第一代蓝光播放机BDZ-S77

笔者还记得当时是2008年,大家都为了看北京奥运而换购电视机、投影机。声音格式亦进入高清世代的DolbyTru-HD及DTS-Master Audio的7.1年代,其实在高清播放或普及代的蓝光碟面世前,富有的发烧友会在家中安置镬形天线接收日本的高清数码广播,再用SONY第一代蓝光播放机BDZ-S77录下来,这第一代的蓝光碟有外套保护,与我们现在的蓝光片不同,也不对应现在的蓝光机。接着下来影音界所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蓝光寿命比LD及DVD更长,一红十年。环绕声新格式DolbyAtmos、DTS:X及Auro-3D的出现……

笔者(最左)多年前与《家庭影院技术》众编辑第一次见面

今年2017年是4K普及的年代,较大众化价钱的4K电视及投影机相继出笼(但投影机要兼容Dolby Vision还是遥遥无期)。不同于两声道器材,家庭影院无论在载体、解码或影像技术方面都不断推陈出新,不等打工仔,唯有不断工作,不断赚钱,一分一毫储起来,才能不太落后于影音大洪流之中。就像《家庭影院技术》同仁一样,二十年来与时并进勤奋笔耕,越做越好令读者亦越来越多,这是好因种好果!在此祝《家庭影院技术》一纸风行,更进一步,再来个30周年、40周年庆祝!

您可能还对这些【专题】有兴趣

1、时刻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我在影音行业这20年

2、从90年代开始说起,影音行业20周年回顾

3、生逢灿烂的日子,影音产品20年有感

关注微信公众号“影音CN”(HDAVCNN),更多影音行业大咖【专题】不错过。

更多精彩影音资讯登陆影音中国网

为什么古人提倡有志之士学习曾国藩


早在1863年,“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就对曾国藩“独服”之至,在《西学东渐记》中说他“可称完全之真君子,而为清代第一流人物”。如果说这是私人的溢美之词,那么待曾国藩造就掀天揭地的事功,1873年3月12日逝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后不再注)之后的第八天,朝廷赐谥“文正”,这个来自官方的盖棺论定,无疑是传统士大夫的无上荣光。曾国藩是清朝第六位获此谥号的人,但其文韬武略,可谓举世无双。容闳《西学东渐记》说:“文正一生之政绩、忠心、人格,皆远过于侪辈,殆如埃浮立司脱(Everest)高峰,独耸于喜马拉耶诸峰之上”“同辈莫不奉为泰山北斗”。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门生晚辈,无不对他顶礼膜拜,尊为圣哲。1917年8月23日毛泽东在《致黎锦熙》中也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曾国藩的健身之法、文史之学,皆入其法眼。1924年10月蒋介石作《增补曾胡治兵语录序》亦曰:“曾氏标榜道德,力体躬行,以为一世倡……而其苦心毅力,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盖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龙梦荪有感于“当今世风,以视有清,变本加厉,浇薄至极”,提倡有志之士学习曾国藩,以期强毅谦谨,勇猛精进,自立立人。1925年10月,费时近三年的《曾文正公学案》面世。顾名思义,窃以为可从“文正”和“学案”两个角度稍作申论。

首言“文正”。自北宋司马光提出“谥之美者,极于文正”(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之说以来,历朝历代获此美谥者屈指可数。《左传》有云:“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论树立德行,前有容闳的确论:“其所以成为大人物,在于道德过人。”后有《清儒学案》卷一七七、一七八专列“湘乡学案”,以曾国藩为首,称他力挽清中叶以来宋学衰歇的积弊,以程朱理学为根本,撷取精华,讲究实用。论建立功业,曾国藩作为“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创建湘军,戡定洪杨之役,倡导洋务,兴办教育,培养人才,超越谥号“文成”的明人王阳明。论创立学说,曾国藩也不落人后,政事上倡导洋务运动,高举“自强”“求富”旗帜;辞章上标榜“义理、考据、辞章、经济”之说,推崇杜、韩、苏、黄之诗。据此观之,曾国藩洵为人臣之极致,容闳《西学东渐记》也说“谥以文正,可谓名副其实”,世人对此并无异议。

次说“学案”。曾国藩从湖南湘乡一个笨拙的读书人成为斡转近代世运的“中兴名臣”,他实现人生逆袭的思想根基是程朱理学,并终生服膺笃行之。定日课,立“八本”,举凡读书、作文、事亲、养生、立身、居家、为官、行军,无不契合宋儒推扬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虽说学案体始创于明末清初黄宗羲之手,但肇萌于南宋朱熹的《伊洛渊源录》。其体例是诸学案前总设一表,备举师友弟子,标明学派源流,选取案主平生精义,后录各家评论。由此来看,曾国藩与宋学真可谓因缘早结。曾国藩作为“旧教育中之特产人物”(容闳《西学东渐记》),“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堪为师表。单是湘乡曾氏家族,人才辈出,遍布政治、军事、外交、科学、文艺、教育诸多领域。龙梦荪编选《曾文正公学案》,“取公遗集,提其精要,以类相从”,全书分为19类,即修养类、正心类、忠诚类、强毅类、勤劳类、谦谨类、节俭类、廉介类、摄生类、治家类、交际类、厚俗类、处事类、人才类、将才类、军谋类、从政类、学术类、文艺类。以曾国藩为案主,下开十数家法门,名曰“学案”,倒也未尝不可。

龙梦荪,据《曾文正公学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刊行本所附序文,署名“马平龙梦荪”,版权页上的著作者兼发行者也作“马平龙梦荪”。马平为清朝柳州府辖县,民国二年(1913)改属广西柳江道。推知龙梦荪籍贯为广西马平。其他生平事迹待考。

编者自序作于“癸亥五月廿四日”,癸亥即1923年。此当为龙梦荪编定《曾文正公学案》的时间。版权页载:“中华民国十三年正月印刷,中华民国十四年十月发行。”可知该书自1923年5月编定,迄1925年10月发行,前后近三年,这与序中所言的“欲付手民”“又已三载”大致吻合。

为了适合儒家语录体的需要,《曾文正公学案》除照录曾国藩原文之外,龙梦荪还作了删减、改写、增添、倒置、合并等,少部分条文标明了出处。原文中特指某人某事的,均改为泛指,如10.17则开头增添“凡少年之人”,11.47则“与洋人交际”五字删去“洋”字,等等。有时为了适应普通读者的需要,如4.18则“有所激而挢之”的“挢”、15.22则“不致来怨讟(dú)之声”的“讟”,均将难识的字分别改为意相近且易辨认的“矫”“毁”。

《曾文正公学案》难免有纰漏。一是单字误改,如形近之误,14.17则“梁丽可以冲城”,将“冲(衝)”误作“衡”;19.41则“为之鑯围以识别之”,将“鑯(通‘尖’)”误作“纖(纤)”。他如臆改之误,19.75则“学颜、柳,学其秀而能雄”,“能”字误作“难”。又如人名之误,16.62则“李迪庵用兵得一‘暇’字诀”,将“迪庵”误作“希庵”。二是出处误标,如6.44则本为致沅弟(曾国荃)却误作“致曾国华书”,10.10则本为致澄弟(曾国潢)而误作“致曾国荃”,15.61则本是宋梦兰(子久)却误作“宋子文”,17.30则本是毛鸿宾(寄云)却误作“毛奇云”。三是脱字,如19.41则“为之评注以显之”,“显”字脱,当补录。

2010年12月,岳麓书社将此书列入“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以商务印书馆1925年发行本为底本,重新整理,改繁体竖排为简体横排,旧式标点按现代汉语使用规范进行处理。岳麓书社简排本功不可没,但仍有不少问题。比如《整理说明》将龙梦荪的籍贯“马平”误作人名,封面、版权页、扉页均误标编者为马平、龙梦荪二人。若马平为人名,则自序中绝不可能称“余”,每类案语只见“梦荪案”而无一处“马平案”。另外,由于未能核对编者龙梦荪选录曾国藩原文的出处,如上举的出处误标现象,均袭其讹误而未予校改;文字的校正也多有错漏,如“应务”误作“应物”,以及前文所举“冲(衝)”误作“衡”、“鑯”误作“纖”等,皆未辨正;对编者龙梦荪删改增补曾国藩原文的具体情况,也付诸阙如。

此次整理,以商务印书馆1925年发行本为底本,校以《曾文正公全集》清光绪二年(1876)传忠书局刻本、唐浩明编《曾国藩全集》岳麓书社2011年修订本。本着尊重原著和编者的原则,遵循“国学句典丛书”的体例要求,此次整理分为“注释”和“解析”两部分。“注释”部分:主要是疏解字义,或考索典故。“解析”部分:首先,逐条标明原始出处,为了便于读者查阅核对,出处均依据《曾国藩全集》岳麓书社2011年修订本,标示出自何种体式、何时所作,鉴于编者所标出处讹误较多,为了统一体例,一并删去底本诸则所标出处;全书914则仅1则未详所自。其次,对诸则文字是否删改增倒等情况作简要说明。最后,或挖掘写作背景,或串讲大意,或略陈一己管见。总之,希望最大限度彰显《曾文正公学案》的优长,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方位了解曾国藩人生智慧的窗口,从而达到开卷有益、修养身心的目的。

2019年7月底,陈斐老师盛情邀我来注析《曾文正公学案》。每当我摊书展读,思接古人,偶有会心,便觉得真不枉这次涤垢洗心的书山问道之旅。感谢陈斐老师君子般的大德和包容,感谢东方出版中心梁惠老师、裴宏江兄的认真与负责!这让我联想到曾国藩所说的“守约笃行”和“推诚相与”,也真切地感受到同道们的学术热情和人世间的温情。

辛丑仲秋于闽江之畔梦鸿轩


本文为《曾文正公学案》前言,作者谢海林,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9月版


《曾文正公学案》 龙梦荪 纂辑 谢海林 注析 东方出版中心2023年9月


内容简介

《曾文正公学案》是在民国学者龙梦荪纂辑的基础上,作者予以注释并简要评点,揭示出文本微言大义的作品,是“国学句典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修养”“正心”“忠诚”“强毅”等二十类,涉及曾氏对修身养性、道德人品、治家理政、识人带兵、人际交往、论学谈艺诸方面的见解。结合注析细读其书,领略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的修养与智慧。在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自信的今天,该书自有其思想价值和积极意义。


作者简介

龙梦荪,民国年间人,籍贯广西马平,生平待考。

谢海林,文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诗学批评、清代诗文及文献文化史研究。主持国家、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曾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出版专著多种,在《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