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手把手教你写《社区志愿服务队工作总结》,(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7 11:11

手把手教你写《社区志愿服务队工作总结》,(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社区志愿服务队工作总结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即总结社区志愿服务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果。
2. 结构清晰: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撰写,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3. 内容详实:总结志愿服务队的各项工作,包括活动开展、参与人数、取得的成果等,力求内容详实、客观。
4. 重点突出:在总结过程中,要突出志愿服务队的亮点和特色,如创新举措、感人故事等。
5. 语言表达:运用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模糊的词汇。
6. 数据支撑:尽量使用具体的数据来支撑总结内容,如参与人数、服务时长、受益人群等。
7. 展望未来:在结尾部分,对志愿服务队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写作要点:
一、引言
1. 简要介绍社区志愿服务队的基本情况,如成立时间、宗旨等。
2. 概述总结的时间范围,如过去一年或一个季度。
二、主体
1. 活动开展情况:详细列举志愿服务队的各项活动,如环保宣传、关爱老人、扶贫助困等。
2. 参与人数:说明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人数,以及志愿者来源(如社区居民、在校大学生等)。
3. 服务时长:统计志愿者参与活动的总

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工作总结

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工作总结

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XX社区于202X年X月—X月期间组织开展了以“传承雷锋精神,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围绕社区治理、便民服务、关爱帮扶等方向展开,累计发动志愿者XX人次,服务居民XXX余人次,获得广泛好评。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活动开展情况

  1. “文明实践树新风”环境整治行动
    组织社区党员、青少年志愿者开展“清洁家园”活动XX次,清理楼道杂物XX处、铲除小广告XXX余张、整治卫生死角XX处,并增设垃圾分类宣传栏X个,推动社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2. “邻里守望暖人心”便民服务日
    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理发店、家电维修商户等资源,开展义诊、义剪、小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XX场,惠及居民XXX余人次。其中,为XX名独居老人提供上门健康检查,获得家属一致称赞。
  3. “关爱成长护未来”青少年主题活动
    开设“雷锋故事会”“爱心义卖”“环保手工课”等特色活动XX场,吸引XXX余名青少年参与。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带动家庭参与社区公益,捐赠图书XXX册、玩具XX件,全部用于社区公益角建设。
  4. “银龄互助传温情”助老服务
    建立“1+N”结对帮扶机制,组织志愿者与XX户高龄、空巢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开展探访慰问、代购代办、心理疏导等服务。端午节期间,志愿者与老人共同包粽子、话家常,营造了浓厚的敬老氛围。

二、活动亮点与成效

  1.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参与广度
    通过“线上招募+线下实践”结合的方式,吸引企业职工、在校学生、退休党员等多元群体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形成“老中青”三代共同参与的格局。
  2. 聚焦民生需求,增强服务温度
    针对社区高龄老人多、双职工家庭多等实际,精准设计“助老助困”“课后托管”等项目,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群众满意度达XX%。
  3. 强化宣传引导,扩大社会影响
    利用社区公众号、宣传栏等平台发布活动动态XX篇,制作短视频X部,累计阅读量超XX万次。活动被《XX日报》《XX晚报》等媒体报道X次,树立了社区文明新风尚。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 问题志愿者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如急救知识、心理辅导技能);部分活动形式单一,居民参与持续性不足;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与辖区单位合作深度需加强。
  2. 改进措施开展专题培训,专业人员为志愿者授课;设计“积分兑换”“星级评定”等激励机制,增强参与黏性;深化“社区+企业+学校”共建模式,拓展服务领域。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 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如“敬老月”“环保月”);
  2. 打造“雷锋驿站”社区服务品牌,设立固定服务点,提供常态化便民服务;
  3. 挖掘培育社区“雷锋典型”,通过事迹宣讲、表彰大会等形式弘扬榜样力量。
XX社区居委会
202X年X月X日

总结特色

  1. 数据支撑:用具体数字量化成果,体现工作实效;
  2. 问题导向:直面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避免空泛总结;
  3. 品牌意识:提出“雷锋驿站”等长效化服务机制,推动活动可持续开展。
    可根据实际活动内容调整具体案例和数据。

一颗小红心一双手 一名志愿者一份情 ——城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一场战“疫”,检验了庄浪县城市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成色”。

  战“疫”打响以来,庄浪县城市社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为阻击疫情、联防联控的主战场,将志愿服务队作为防控疫情、战胜疫情的生力军,群防群控,群策群力,在战“疫”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时代力量。

  “用我们的一颗红心,一双勤劳的双手,服务于城区的千家万户居民群众”,这是我们城市社区志愿者标识的内涵。

  据了解,庄浪县城辖区总面积14.8平方公里,城区居住人口11.2万人,有居民住宅小区47处,楼栋362栋,院落39处。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庄浪县城市社区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要指示精神,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激发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内生动力,为建设文明、和谐、美丽新社区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构建多元实践阵地 立体化布局延伸文明实践触角

  实践活动中,按照“点线面”立体化布局,整体化推进,以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公共法律服务室、社区警务室、志愿者个人调解室、四点半课堂为特色实践点,整合道德讲堂、市民学校、科普长廊、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多点结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脉络,串联搭建社区治理服务精细化的基本面,广泛培育并凝结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意识,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活力。让这些家门口的服务场所更加接地气、受欢迎、聚人气,让社区亮点特色更加彰显,联系居民群众更加紧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也成为了传播新时代文明的“充电站”,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以各种“微服务”形式,延伸至社区居民物质精神生活各方面。

打造多元实践队伍 常态化服务释放文明实践效应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关键在于发动和建设志愿者队伍,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与,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


从“一”到“众”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按照“1+N”模式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络,组建了31支541人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倾情打造“红马褂”“夕阳红”“巾帼在行动”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让志愿服务的覆盖面更广、组成更多样、形式更丰富。疫情防控期间,城市社区组织142个县直单位党组织、1200余名党员志愿者到社区报到,认领了362个楼栋、39处独院的管控任务,尤其是对260多名居家隔离人员上门服务、代购生活用品、购买蔬菜、倒垃圾、送煤气等,拉近了实践站所和居民之间的距离。城市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带着党的温暖,穿过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使“服务有热度、居民有风度、社区有温度”的文明氛围蔚然成风。

从“泛”到“专”志愿服务惠及更多居民

  按管委会筛选出256名具有专业特长的在职党员志愿者,将服务需求细化并开展专项服务。专业化服务解决了志愿服务“众口难调”的老大难问题,为社区志愿服务精准化打下了基础。63岁的退休检察官杨江东是南城社区的法律志愿者。以他名字命名的“个人调解室”,为社区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等服务。两年来,杨江东共参与社区普法宣传活动10场次,调解复杂纠纷16件,为社区居民举办法律知识培训课5场。志愿者激励机制健全,根据年度内志愿服务时长,开展星级评定,提升了志愿者素质,激发了志愿者的热情,让志愿者既能体会到志愿服务的乐趣又能得到服务的回报。实践队伍坚持“不以事小而不为”,始终关切事关群众利益的“关键小事”,将群众声音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冲锋令”,以“微服务”满足群众的“微心愿”。梁大妈因丈夫和儿子的突然去世生活陷入极度困境,家中只剩她和孙子两人生活,城市社区法律志愿者帮助其办理了公证,解开了丈夫名下的银行卡密码,取出了生活费。“爱心妈妈”志愿者陪伴她的孙子过生日,辅导功课,志愿服务给了她们家温暖与关爱。

搭建多元活动平台 多样化形式充实文明实践内涵

  按照“一社区一品牌、一组织一特色”的要求,围绕实践活动,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书画交流、演讲比赛和“让爱与你童行”庆“六一”系列主题活动18场(次)。辖区志愿者李宇天、孙祎、苏宁宁的抗疫作品在全县“税务杯”征文中发表。建成了“积分商城”3处,通过以“服务换积分,积分换奖品”的方式,激发广大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获得标有“最美志愿者”等字样的奖杯,积分超市变成了志愿者互学互比互促的新舞台,小积分兑出优美环境、小超市带动文明生活。我们在强化实践载体上下功夫,巧妙设计活动项目,精心组织实施,让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勤于参与,城市社区妇联、工会等组织每年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和“孝亲家庭”等评选,有力推动了孝亲文化发展。紧扣传统节日节点,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广泛开展庆元旦、闹元宵等文艺戏曲演出,促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提质升级,活跃繁荣居民文化生活。社区“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助力文明城市建设,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来源:庄浪县城市社区管委会

编辑:张婧 审核:李亚平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