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写《家电计划书》,(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8 16:57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家电计划书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目的:
- 确定写作计划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购买、推荐、评价还是为了市场分析等。
2. 确定受众:
- 了解你的受众是谁,他们的需求和偏好是什么,这将有助于你更有针对性地撰写计划书。
3. 结构清晰:
- 计划书应有一个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 正文部分可以按照产品介绍、市场分析、竞争优势、销售策略、预算规划、实施步骤等部分来组织。
4. 内容详实:
- 详细介绍家电产品的特点、功能、性能、品牌背景、技术参数等。
- 对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对手、目标客户群体等。
5. 数据支持:
- 使用具体的数据和事实来支持你的观点,如市场调研数据、销售数据、用户评价等。
-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竞争优势:
- 强调家电产品的独特卖点,如节能环保、智能化、人性化设计等。
- 分析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和劣势。
7. 销售策略:
- 提出具体的销售策略,包括定价策略、促销活动、渠道选择等。
- 考虑到不同渠道的特点,如线上、线下销售。
8. 预算规划:
- 制定详细的
中国家电行业2025年运行展望
回顾2024年家电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国家电行业运行呈现出3个明显的趋势。第一,上半年的国内消费市场内在需求不足,第二季度表现尤为突出,企业经营压力大,国内市场内卷严重,低价竞争再起苗头。第二,9月的以旧换新政策发力,刺激消费需求迸发,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的活力。第三,企业出海热情高涨,除龙头企业外,不少中小企业也开始进行国际经营布局及为贸易战未雨绸缪。进入2025年,国家高度重视扩大内需工作,以旧换新仍是主旋律,涉及受益品类进一步扩大。此外,特朗普政府关税“连环炮”政策势必引发全球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全球贸易势必遭受冲击。
国内市场
2025年1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1月15日,商务部相继推出家电以旧换新和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实施细则。政策提出,将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4类家电产品纳入补贴范围。这将进一步释放消费者需求,2025年中国家电市场仍然会保持增长,但或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多数家电企业对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长预期持乐观态度。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开展的针对会员企业的问卷调查(N=75)显示,68%的企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保持增长,50.7%的企业预计利润保持增长,较2024年年中预期更为乐观。其中,49.3%的企业预期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均保持增长,9.3%的企业预期营业收入利润均有所下降(见图1)。
图1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电行业业绩预期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海外市场
2024年中国家电业出口额规模创历史新高。具体来看,海外通货膨胀下降、货币政策压力趋缓、耐用品补库存等因素将对海外需求的扩张持续带来支撑,人民币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压力处于低位、中国家电产业链和家电产品的全球竞争优势、跨境电商和海外电商渠道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缓慢复苏倒逼企业加快出海、美国大选带来的“抢出口”等都持续支撑中国家电业出口的韧性。自2025年2月以来,美国的关税政策快速落地。对中国而言,经过2月4日和4月2日、4月8日三轮关税加征后,叠加2019年“301条款”加征的关税税率,目前很多家电产品对美出口的关税税率已超过145%,远超企业可以承受的极限。高昂的关税必将极大压缩中国家电企业的利润空间,削弱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尤其对以OEM为主的出口型中小企业十分不利。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明显加快出海步伐,也在不断调整市场结构,特别是美国业务占比相对较高的企业,头部企业的全球本土化布局更趋于完善。美国虽然对全球普征关税,但国别间税率存在差异,且各国应对加征关税的措施有所不同,中国家电出海企业受到的影响会有差异。其中,头部企业凭借全球资源的协同和调整能力而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韧性,特别是那些在美国本土或墨西哥设有工厂的企业,受关税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小。90天的“窗口期”也给在东南亚拥有生产基地的企业争取短暂缓冲期。与此同时,一些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中小企业受此次关税调整影响较大,已经出现客户暂停下单、已下单货物推迟交付、库存积压等困难。面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部分企业的海外投资计划暂时会受到干扰。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家电企业,海外家电企业同样面临关税带来的共性成本问题。尽管短期内,关税会冲击导致消费需求和对美贸易有所减弱,但长期来看,消费者对于优质产品的需求不会消失。中国家电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不仅仅源于制造成本优势,更得益于完善的产业链和持续创新的综合优势。因此,美国加征关税所带来的成本上涨,最终会损害美国消费者的自身利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信息咨询部 骆媛媛)
2025年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简版)
中商情报网讯:在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地刺激下,智能家电产业蓬勃发展,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现代家庭的标配。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AI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家电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智能家电市场前景广阔,正以蓬勃之势引领未来家居生活的新潮流。
一、智能家电的定义智能家电是指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自主学习、互联互通的家用电器。智能家电不仅能完成传统家电的功能,还能通过远程操控、自动化场景联动、数据分析和自适应调节等方式提升用户体验。当前,智能家电正在从“单品智能”向“全屋智能”演进,未来或成为家庭标配。随着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其普及率将进一步提升,重新定义人与家居环境的互动方式。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智能家电行业发展政策近年来,中国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能家电行业的发展,例如《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智能家电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将推动行业的持续创新和升级,促进市场繁荣和消费升级。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智能家电行业发展现状1.智能家电市场规模智能家电作为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能够与住宅内其它家电和家居、设施互联组成系统,实现智能家居功能。随着中国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能力逐步提高,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对于产品质量和品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智能家电市场不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能家电产业前景预测与战略投资机会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约为7560亿元,同比增长3%。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将达到7938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智能家电市场占比随着智能家电产品逐渐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越来越多的厂商将布局智能家电领域,不断创新产品供给,为市场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智能家电产品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按零售额,2024年智能冰箱/洗衣机市场占比最大,为24.6%,智能厨卫电器和智能空调分别占比23.0%和21.6%,智能彩电和智能生活电器分别占比15.5%和15.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智能彩电出货量近几年,中国电视市场持续低迷,智能彩电出货量下降。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全球与中国智能电视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显示,2024年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的出货量为3596万台,同比2023年下降1.6%。零售额方面,2024年中国电视市场的零售额为1202亿,同比2023年增长12.3%。随着4K、8K等超高清分辨率电视的普及,以及Mini LED背光、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的不断涌现,消费者对电视画质和功能的需求不断提升。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彩电出货量将达到3632万台左右。
数据来源:RUNTO、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24年全年,中国彩电市场前八大主力品牌,海信、小米、TCL、创维、长虹、康佳、海尔、华为以及含其子品牌的出货总量约为3412万台,合计占到全市场出货总量的94.9%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其中,市场份额排名前四名的海信、小米、TCL、创维分别占比22.5%、19.9%、19.0%、17.0%。
数据来源:RUNTO、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智能扫地机器人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能扫地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538.9万台,同比增长6.7%,其中四季度受到“国补”政策刺激,出货175万台,同比增长28.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扫地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565.8万台。
数据来源:ID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中国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中,科沃斯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占比达到25.4%;其次是石头科技和云鲸,分别占比21.6%和16.3%;小米和追觅分别占比13.7%和12.2%。
数据来源:IDC、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智能家电企业注册量国家出台的“以旧换新”等政策,对智能家电市场的复苏和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激励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也为企业注入了发展的动力。根据企查查数据,截至 2025年2月底,中国智能家电相关企业总量达到184.46万家。2023年全年新增注册量同比大幅增长32.56%,达到32.9万家,创下了近五年来的新高。
数据来源:企查查、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6.智能家电企业排名由中国企业联合、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的“2024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家电领域,共有8家家电企业上榜,营业收入总计达15048.81亿元。其中,排名前三的家电企业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和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500强的排名分别是73名、74名和133名。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智能家电行业重点企业1.美的集团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68年,总部位于广东佛山,是一家覆盖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数字化服务等多领域业务的全球化科技集团。美的集团从最初的塑料生产起步,逐步拓展至家电制造,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执行力,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球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2024年第三季度,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3203.5亿元,同比增长9.57%,归母净利润316.99亿元,同比增长14.3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分产品来看,暖通空调、消费电器,以及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的收入分别为1611亿元、1347亿元、330亿元,占公司总收入比重的43.31%、36.20%、8.8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海尔智家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山东青岛,是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业务涵盖家用电器、工业互联网、生物医疗、金融、创投孵化等多个领域。家电是海尔集团的核心业务,产品线覆盖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等多个品类,同时在工业互联网、生物医疗等领域也有深入布局,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2024年前三季度,海尔智家实现营业收入2029.71亿元,同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151.54亿元,同比增长15.2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电冰箱收入816.4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23%;洗衣机收入612.7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3.44%;空调收入456.6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4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格力电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业制造集团,总部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格力电器在智能家电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其智能家电产品种类丰富,涵盖空调、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环境家电等多个品类,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2024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474.16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9.61亿元,同比增长9.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空调收入1512.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4.13%;生活电器收入40.0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6%。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海信家电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家电制造企业,其智能家电业务发展迅速,涵盖冰箱、空调、洗衣机、厨房电器等多个品类。海信家电在智能化方面不断创新,推出了多款智能家电产品。此外,海信家电还通过星海大模型与DeepSeek的结合,实现了从“功能控制”到“AI管家”的全面升级,提供全场景智慧家庭解决方案。2024年前三季度,海信家电实现营业收入705.79亿元,同比增长8.75%,归母净利润27.93亿元,同比增长15.1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暖通空调收入386.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5.15%;冰洗收入260.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0.46%。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四川长虹四川长虹是一家拥有深厚历史的大型家电制造企业,其智能家电业务发展迅速,涵盖智能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多个品类。长虹在智能家电领域不断创新,推出了多款具有创新性的智能家电产品,如行业首款“治愈系AI TV”,能用色彩渲染气氛、放大情绪、治愈人心;长虹客餐厅Pro共享空调,借助AI云节能技术,通过两大AI识别大模型和一大AI决策中心,实现能耗控制与舒适体验的最优解;长虹美菱大白鲸冰箱,具备AI急速制冰功能。2024年前三季度,四川长虹营业收入772.98亿元,同比增长10.3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减少28.03%。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分产品来看,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ICT产品与服务收入340.6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4.95%;电视收入145.4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92%;空调收入116.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9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智能家电行业发展前景1.政策支持行业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促进智能家电产业的发展。例如,《关于促进消费扩容升级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大对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新兴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此外,财政部等部门还推出了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智能家电产品。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智能家电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政府对智能家居产业的推动,也为智能家电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2021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智能家居产业发展。
2.技术革新推动行业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家电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以语音识别技术为例,我国智能家电产品的语音交互功能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家电产品中,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随着5G网络的普及,智能家电的连接速度将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拓展了智能家电的应用场景。跨界合作、跨界融合成为行业新趋势。家电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内容企业等跨界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智能家电产品和服务。例如,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通过跨界布局智能家电市场,推动了智能家电行业的发展。
3.产品多样化,消费需求升级智能家电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涵盖了从智能照明、智能安防到智能厨房、智能洗浴等多个领域,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例如,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等基础家电产品在家庭消费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提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长,智能家电以其便捷、智能的特点,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消费者对智能家电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推动了智能家电市场的持续增长。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能家电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