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手把手教你写《社区文体活动方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8 17:26

手把手教你写《社区文体活动方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社区文体活动方案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活动目的:首先,要明确社区文体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还是为了增进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和谐。明确目的有助于更好地组织活动。
2. 确定活动主题:根据活动目的,确定一个有吸引力的主题,使活动更具特色和吸引力。主题应简洁明了,易于传播。
3. 选择活动形式: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选择合适的文体活动形式。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讲座、展览等。活动形式应多样化,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居民需求。
4. 制定活动时间: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居民有足够的时间参与。活动时间应避开居民工作、学习高峰期,尽量选择周末或节假日。
5. 确定活动地点:选择合适的活动地点,既要方便居民参与,又要满足活动需求。活动地点应具备良好的场地设施,如:公园、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
6. 制定活动流程:详细规划活动流程,包括活动前的筹备工作、活动中的组织协调、活动后的总结评估等。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7. 组织活动人员:明确活动组织者、志愿者、工作人员等职责,确保活动有序进行。可以邀请社区内热心公益的居民参与组织工作。
8. 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活动,提高居民

南苑街道水景园社区开展“新型婚育文化进社区”活动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型婚育文化深入人心,近日,水景园计生协会开展“新型婚育文化进社区”宣传活动,通过政策解读、互动体验、暖心服务等形式,引导居民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活动现场,水景园社区计生协会围绕“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破除高价彩礼”等核心内容,结合本地人口形势、生育支持政策及家庭健康知识展开宣讲。以“小案例”讲透“大道理”,解读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婚检孕检补贴、育儿假等惠民政策,并针对居民关注的“科学备孕”“产后康复”“托育服务”等问题现场答疑。

下一步,水景园计生协会将继续推动婚育新风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同时建立“社区生育友好资源库”,整合托育机构、母婴用品店、医疗机构等资源,为居民提供生育、养育、教育全周期服务支持。

(通讯员 史海伦 岳书茵)

文化书院进行时 | 打造 “在一起” 文化品牌!工盛社区解锁“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

大众网记者 孙莹 淄博报道

淄博市张店区车站街道工盛社区立足群众需要,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目标,打造“在一起”社区文化服务品牌,建设社区文化书院,通过志愿服务“一起帮”,新邻老居“一起议”,能人骨干“一起评”,群众生活“一起乐”,理论宣讲“一起学”等,切实打通宣传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文明社区共建共享,育场景之美

高标准打造3600㎡社区文化服务综合体,设置邻里共享角、理论宣讲室、达人坊、矛盾调解室等特色功能区,引进城市会客厅、城市书房,社区卫生服务站进驻社区,将读书交友、理论宣讲、文艺汇演、科学普及、日间照料、卫生健康等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为群众提供60项政务服务和217项帮办代办事项,为各种文化活动提供场地,实现了便民助民为民功能全覆盖。社区把文明创建作为强化文化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开展“文明家园”和谐成景行动,定期开展“门前屋后”大清洁、文明楼道创建、文明出行秩序成景等活动,动员社区居民、志愿者广泛参与,营造文明社区共建共享的融洽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文明社区创建中来,涌现出“山东好人”徐长顺等典型代表,激励社区文明建设。

志愿服务共帮互助,育奉献之美

社区秉持“在一起”服务理念,立足便民惠民的宗旨开展志愿服务“一起帮”,打造“178”志愿者之家,(“178”寓意为“一起帮”,“1”以党建为引领;“7”精准服务“老弱病残小独困”;“8”助餐、助医、助急、助困、助养、助老、助乐及劳动就业),将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组建了“陪你到老”“伴你出行”“为民先锋”“邻里心声宣讲团”等6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共有志愿者355人,积极开展社区内精准志愿服务,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通过“幸福多1°”爱心理发小屋成立了社区慈善基金,2023年为608名60岁以上老人、退役军人、残疾人、快递小哥等提供爱心理发、缝补、磨剪子戗菜刀等服务,募集慈善基金1824元,各类便民服务项目的开展,让社区居民充满幸福,永远幸福多一度。建设志愿服务规章制度,志愿者“一人一码”标准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志愿者招募注册、服务培训、服务记录、积分管理等工作。街道创新构建“1+6+N”全领域志愿服务积分兑换体系,引入淄博商厦等13家“红色合伙人”,实现积分通积通兑,为志愿者提供城市书房、医疗康养等6个兑换场景,价值100万元志愿积分储值包。工盛社区还推出个性化积分兑换场景,依托长者食堂、红色物业、健康医疗等便民服务阵地,通过积分兑换方式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

新邻老居共议共评,育和谐之美

社区以网格为单位,鼓励网格内的居民代表、党员代表、楼长、单元长发挥带头作用,带动更多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活动,实现全员共商共治。总结形成新邻老居“一起议”工作法,每周社区组织新邻老居“一起议”,社区、红色物业、楼长、单元长、红色党员、居民群众等多元力量齐聚一堂,对近期社区的各类诉求事项进行讨论协商,先后制定了居民和谐成景公约、文明养犬友善成景公约、移风易俗等13个社区文明公约,强化群众文明行为的养成,极大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引导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提升居民整体文明素养。同时结合日常志愿服务、社区文化活动等,积极寻找社区能人骨干,并做好能人骨干“一起评”,由社区居民共同评选美德楼长、单元长、社区“能人”共42人。日常积极发挥“能人”优势,他们在文化活动、志愿服务、手工特长、纠纷调解等各个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为规范日常管理,制定了《工盛社区楼长、单元长队伍建设管理实施方案》,实施“城市文明合伙人”赋能计划,开展赋能培训活动,全要素推动楼长、单元长、“能人”、志愿者能力提升。

文化活动共学共乐,育文化之美

社区聚力于丰富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做好群众生活“一起乐”。依托城市会客厅、城市书房、文体活动室、达人坊等活动场所,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全民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等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同时创新宣讲形式,做好理论宣讲“一起学”,成立了“邻里心声”宣讲队,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党史大讲堂、社区读书会等,结合邻里节、公益市集等活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改革措施及惠民政策等,激发居民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认同、情感共鸣和理论共识。依托社区文化服务阵地,打造了工盛社区“家门口”的老年大学,为广大中老年朋友提供培养兴趣、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平台。老年大学开设了声乐、舞蹈、书法、文艺、乐器、太极拳、剪纸、吕剧、京剧等十个班次,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在校学员达266人。工盛社区老年大学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营造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现成为弘扬社会主流价值、提供优质文化的活动阵地,让广大中老年人在社区畅享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生活。

车站工盛社区通过构建“在一起”社区文化服务品牌,将社区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探索形成了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美社区建设新路径。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