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精心挑选《幼儿园大班体格锻炼计划》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9 05:42

精心挑选《幼儿园大班体格锻炼计划》相关文章文案。(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幼儿园大班体格锻炼计划注意事项
正文:
在制定幼儿园大班体格锻炼计划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年龄特点": - 考虑到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锻炼计划应包含适合他们身体发展水平的活动。 - 避免过于剧烈或复杂的运动,以免造成伤害。
2. "安全性": - 确保所有运动器材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定期检查器材,确保无破损或松动。 - 教师应具备基本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初步处理。
3. "个体差异": - 认识到每个孩子的体质和运动能力不同,计划中应包含不同难度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孩子的需求。 - 对体能较差的孩子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帮助。
4. "趣味性": - 设计有趣的锻炼项目,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参与度。 - 利用音乐、游戏等元素,使锻炼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5. "科学性": - 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合理安排锻炼的时间和强度。 -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训练。
6. "全面性": - 锻炼计划应涵盖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多个方面,确保幼儿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 结合户外活动和室内活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室内空间。
7

幼儿园保健医培训内容,需要掌握的体格锻炼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日常体检、营养配餐、疾病预防、幼儿体能检测等等,都需要保健医和老师们共同配合完成。其中幼儿的体格锻炼制度也是需要了解熟悉的。下面一起来看一看。


幼儿体格锻炼制度

通过开展体格锻炼,促进儿童发育,增进健康,锻炼意志,增强体质及抵抗疾病的能力。为了更好的加强幼儿体质,达到全民健身目的,将走、跑、钻、爬、跳各种运动形式揉入到活动中去,使锻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幼儿体格锻炼应列入园所各项工作计划中,保健医参与制定儿童体格锻炼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进行实施,实施过程当中应该有督促和检查。

2.正常天气下,保证每天上下午各1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其中全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加强冬季锻炼,开展冬炼活动。体格锻炼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时间从短到长,逐渐提高锻炼强度。

3.特殊天气(不适宜户外)情况下,应开展室内体育活动。

4.结合年龄、生理特点及季节变化,利用日光、空气、水和器械,安排内容多样化的体格锻炼项目,创造条件开展各年龄组的体格锻炼。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保证运动量,提高儿童身体素质。

5.运动中注意观察儿童面色、精神状态、呼吸、出汗量和儿童对锻炼的反应,加强运动中的保护,避免运动伤害。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儿童,注意个别差异,选择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活动中对体弱儿童进行特殊照顾(活动量、衣着、持续时间)。运动后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食欲、睡眠等状况。

6.要有营养良好、护理合理之生活制度的保证,使幼儿有充足的休息及睡眠,以消除疲劳。

7.保证儿童室内外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械的清洁、卫生、安全。定期进行室内外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前教师需检查场地的安全,准备充足的器材,排除或清除器材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活动环境安全。

8.带领幼儿有序进入活动场地,提醒幼儿上下楼、穿越窄道时注意脚下,活动前对幼儿进行活动的安全提示及要求。

9.体格锻炼要有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运动后稍作休息再饮水。户外活动要结合体能测查项目进行锻炼,使幼儿熟悉体能测查的动作、要求。

10.保健医不定期监测体育活动,对幼儿的体格锻炼的内容、运动量、用具、场地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户外活动的有效开展,预防运动创伤;尤其对肥胖儿童进行心率的监测,按照不同年龄班幼儿的身心特点,与保教人员配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方法,制定安全、可接受并有效的特殊的体格锻炼计划。

11.成立体测小组,负责全园3-6岁儿童的体质测试工作,由保健医在测试前对测试人员进行培训,并在测试中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和医务监督工作。利用符合体质测试项目要求的场地和器材,每年5-6月份进行一次体能测查(3岁以上)及评价分析,测查率要达到95%,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测查后保健医将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并按要求及时、完整地录入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并将结果反馈给园领导班子,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列入到园所及保教的工作计划中,同时各班级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出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体格锻炼计划。


如果你对幼儿园保健医报考学习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学习交流!

分享转载只为网友交流学习知识,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予以修改或删除


了解更多

数据赋能,幼儿体格锻炼提质增效

体格锻炼在幼儿园保教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撬动幼小科学衔接的有效杠杆。辽宁省葫芦岛市莲花第一幼儿园坚持以数据分析为基础,根据数据变化,不断调整幼儿体格锻炼策略,助力幼儿健康发展。

依据体测数据,制定专属计划

上学期初,我园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目标,抽取70名大班幼儿的体能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其中5人身高低于标准,5人肥胖,12人未完成快跑25米,21人不能连续跳绳,38人不能抓杠悬空20秒,11人单手沙包投掷低于5米,8人单脚连续跳低于8米,7人未完成连续行走1.5公里。这些情况亟待改善。

教师研讨后认为:身高和体重问题说明幼儿应适量增加有氧运动;连续跳绳和单脚跳数据说明幼儿下肢力量训练需加强,应提高耐力和协调性;抓杠悬空问题是幼儿上肢力量不足导致的。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和幼儿合作制定了专属体能锻炼计划,增加可支持不同班级幼儿发展需要的项目。例如,悬垂、平地跑、跳绳、跳皮筋、飞盘、平衡木等。

教师在实施专属体格锻炼计划时,采取“集体+个别”的方式。如,幼儿普遍存在上肢力量不足的共性问题,就采取集体锻炼形式,个别幼儿下肢力量需加强,就采取个别化选择的锻炼形式,力争既关注整体发展又兼顾个体差异。

探索领域联动,助力多维锻炼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在锻炼计划实施中,我们注意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教师用表格和柱状统计图记录并分析了幼儿参与情况:第一周有58名幼儿主动参与,到了第三周仅有21名幼儿主动参与,另有48名幼儿被动参与、1名幼儿不愿参与。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动力,我们尝试将体格锻炼活动以游戏的形式整合并渗透在五大领域活动中,推动锻炼向多样化、综合性发展。

例如,在语言活动“狐假虎威”中,幼儿认为老虎出现时小动物“谁也不能动”,于是体能游戏“谁也不许动”成为故事活动中最受幼儿欢迎的游戏环节。在社会活动中,教师设计了团队合作的体能游戏,如“接力赛”“拔河比赛”等,不仅能增强幼儿四肢协调能力及耐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在音乐活动“小星星”中,幼儿可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跳跃、旋转,既锻炼了体能,又体验到了音乐的魅力。同时,我们还鼓励幼儿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记录自己的体能锻炼经历,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在科学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与体能相关的探索游戏,如“寻宝游戏”“障碍赛跑”等,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巧用“一加二减”,激活锻炼效能

“一加”是指,增加综合活动区,让体能运动随时发生。在专属计划实施第四周时,我们再次对锻炼效果进行了统计,与首次记录的数据相比,肥胖幼儿减少1人,身高低于标准的幼儿减少1人,快跑低于25米减少5人,不能连续跳绳减少5人,单手沙包投掷低于5米减少4人,单脚连续跳低于8米减少3人,不能连续行走1.5公里减少3人,双手悬空数据暂无变化,连续跳绳能力发展较慢。

于是,我们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活动频率,并将体格锻炼延伸到区域游戏中。例如,我们在室外娃娃家附近和涂鸦区附近都设置了攀爬架和悬垂架,并有意把一些玩具材料放置在高处,以增加攀爬机会,锻炼幼儿上肢力量,提升其投掷能力。在种植区地面上连续铺设石板,幼儿要跳过石板才能参与种植。这样的区域设置让幼儿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体能锻炼。

“二减”之一是指,减少体能锻炼活动的固定性,丰富活动类型。问卷调查显示,大班70名幼儿家长中有56名家长对安全情况有担忧,45名家长对是否影响学习有疑虑。于是,我们决定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能活动,如父亲日、挑战日、10分钟徒步日等,让家长看到体格锻炼对幼儿成长的积极作用,使其成为体格锻炼的参与者、支持者。

“二减”之二是指,减少体能锻炼活动的高控性,给予幼儿组织权和选择权。我们用谈话、一对一倾听等方式对幼儿组织能力和规则意识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有56名幼儿提到了“我们可以这样玩”“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排队”“不能推别的小朋友”等,可见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教师大胆放手,鼓励幼儿自己制定规则、选择难度,不仅激发了幼儿的热情,还培养了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近期,我们再次评估了幼儿体格锻炼效果,与首次记录的数据相比,全体幼儿体能指标均有所提升,师幼关系融洽度达95%,家长支持率为100%。未来,教师还可根据评估数据再次优化策略,从而形成“基础数据分析—策略调整—效果数据分析—策略优化”的闭环,为幼儿体格锻炼提质增效。

(作者崔迎、彭玲玲单位系辽宁省葫芦岛市莲花第一幼儿园,王浩宇单位系上海大学音乐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5年03月02日 第03版

作者:崔迎 彭玲玲 王浩宇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