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四世同堂读后感300》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0 09:28

推荐《四世同堂读后感300》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四世同堂》读后感的300字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 - 确定你的读后感要围绕哪些核心主题展开,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
2. "人物分析": - 选择一两个或几个你认为最鲜明的角色进行分析,探讨他们的性格、行为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3. "主题思想": - 提炼小说的主题思想,如对家庭、民族、战争、人性等问题的探讨。
4. "结构安排": - 保持文章结构清晰,通常可以采用“开头-主体-结尾”的结构。 - 开头简要介绍作品和自己的读后感立场。 - 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你的观点,可以是分析、评论或评价。 -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或提出个人感悟。
5. "语言表达": - 使用简洁、准确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 - 使用恰当的文学手法和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具文采。
6. "字数控制": - 遵循题目要求的字数,确保在300字左右。
7. "避免常见错误": - 避免重复罗列情节,而是要深入挖掘情节背后的意义。 - 避免泛泛而谈,要有

《四世同堂》读后感

这本书看完好久了,一直拖着没写读后感。今天终于有心情写一写。

首先这本书真的好长,75万字,我看了好久。讲的就是日本侵略期间,以祁家四世同堂为代表的北平的百姓们的生活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各种各样的应对措施和态度。

我想先聊一聊占了全书大部分篇幅的主人公祁瑞宣这个人。他是祁家四世同堂的第三代人,长孙,新时代知识分子,教书先生。作为新旧交替的中间人物,既要承担起赡养家庭的责任,又要照顾儿女。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不靠谱的弟弟,一家人的生活全都压在他一个人肩上。但是同时他又是新时代知识的接受者,他不像祖父一样的守旧,他迫切的希望能为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国家做点什么。看了这本书,我理解了他们这一类人的左右为难,我理解了不是只有敢想敢做的人才是英雄。

但是越往后看,越讨厌这个人物。他心里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可是他优柔寡断瞻前顾后,毫无作为。哪怕只是教训一下劝说一下他越走越歪的弟弟,也不曾有过。他那满腔热忱和丰富的心理活动,从没有说出来,没有一丝一毫的实际行动。既不说也不做,只在心里想,毫无用处。

再说一下他的三弟瑞全,也是新时代的青年,毅然离开的果决,敢想敢干的才是该有的样子。

说完了主要的正面角色,我还想说一下主要的反面角色。第一个,祁瑞丰。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看完了只能感慨,都是兄弟差距怎么这么大呢。总结一下祁瑞丰的性格,贪图享受,自私自利,好吃懒做,胆小怕事,不关心任何家事国事,无论什么情况,只有有点吃的他就能什么都忘了。看完了书我还觉得他有点缺心眼。好像他心中没有明确的是非观。不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不然也不会与蓝东阳为伍。第二个,蓝东阳。擅长写狗屁不通的诗,擅长打小报告。扣扣索索,因为给冠晓荷的女儿带了几次花生米却没有做成婚事而恼羞成怒破口大骂。对同事狐假虎威,对外巴结鬼子,曲意逢迎,恶毒丑陋的形象跃然纸上,恨的人牙痒痒。第三个,冠晓荷。祁家的邻居,和他老婆大赤包,最擅长见风使舵。在他们心里,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甚至女儿都是可以用来交易的筹码。一心当小!日!本的舔狗,无论被人家抄家还是打都坚定不移的相信敌人。自私自利,目光短浅,毫无爱国之心。一心只想趁乱捞个官。第四个,大赤包,冠晓荷的老婆。和冠晓荷一丘之貉。甚至比他更甚。心狠手辣,一心捞钱。在拉读者仇恨这方面,好不夸张的说,这四个人就能把读者仇恨拉满了。

除了这些人,还有嫉恶如仇的钱默吟先生,和平年代他读书写诗,侍弄花草,温文尔雅,战争来临他奔走呼号,唤醒人们的爱国之心,传播正义,提倡反抗,就算无端被捕,也依旧初心不改,傲骨铮铮。还有落魄的贵族小文夫妇,这一对夫妻好像活在人群之外,他们格格不入冷眼旁观,我行我素,他们对邻居的态度是不冷不热,既不过分热情,也不过分疏离,不卑不亢,有反抗精神,若霞中弹而死,小文砸死一个小日本也算同归于尽。还有热心肠的李四爷老两口,努力周旋的白巡长,被污蔑含恨投河的祁天佑,莫名其妙被杀的无辜者车夫小崔,有心抱国出力无门的长顺,不为敌人刷狮子的棚匠刘师傅,慢慢觉醒变得坚强有担当的的韵梅,……还有很多很多人,每一个小人物,都在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反抗,抵抗,觉醒,或不得不屈服于生活,苟且偷生。这些人,那么鲜活,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经历也更把那些经历的苦难具体化。

之前提起战争,只知道死了多少人,毁坏了多少东西,那些受到过的伤害和屈辱。一下子就具体起来。没有粮食的饥荒时刻,又有多少个孩子像瑞宣的小女儿一样活活饿死?有多少像给祁家种地的常二爷一样,只是进城买药却被逼迫跪在路旁无端受辱?

除了这些人,还有那些被迫关门的铺子,消失不见的叫卖吆喝声,被逼着给敌人唱赞歌的小学生们,书店里绝迹的古典文学书,原来给畜生都不吃的共和面,那些莫名其妙被拉上车被消毒的人,这些具体苦难遭遇,读起来才那么痛彻心扉。冰冷的数字就能简单概括所有苦难吗?不是只有死亡才算悲痛,那些屈辱,饥荒,压迫,侮辱,又该如何呢?

幸运的是最后也算一个小团圆结局,可是那些死去的人却永远回不来了,那些经历的苦难,那些黑暗的岁月,又该如何弥补呢?

传统让我们奉行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可这些美好的品德,并不能让那些侵略者们放过我们。好在,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了,家国情怀开始复苏了。从沉默的忍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反抗,我为他们之前的屈辱哀其不幸,我为他们之前的隐忍怒其不争。但是好在,黑暗迎来了曙光和黎明。

和平年代,我们知书达理,温婉文明,战争时代我们满腔热血,报效祖国。

这本书真该让每一个忘记历史的人看一看,你没有经历那些苦难,有什么资格替那些先辈们说原谅?

吾辈当自强——读《四世同堂》有感

近日,重读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感触颇多。经典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经过岁月的检验和洗礼,给人以心灵的震动或慰藉。不管什么时候翻读经典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收获赋予人们安静、沉稳的脾性以及不屈、昂扬的斗志。对我来说,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无愧于经典中的经典。

《四世同堂》主要通过讲述北平城(北京的旧称)小羊圈胡同里几十户人家的荣辱浮沉和生死存亡,从而侧面描写抗日战争。全书几乎没有对抗日战场的正面描写,却让人加倍愤恨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无耻,也分外感叹每一个中国人的拼死挣扎。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刻画了众多生动形象的人物,这些人物是当时无数中国人的缩影和小像。祁瑞宣,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知荣辱辨是非,但囿于忠孝两难全的困境,满腔爱国之心却不能以奔赴战场而明志。祁瑞丰,没有头脑只图热闹的好吃懒做之人,不知羞耻,心中毫无家国概念。祁瑞全,有热血有志向的爱国青年,国难当头毅然奔赴战场,让自己的青春在枪炮和鲜血中得到释放和成长。钱默吟,无故遭受日本人的酷刑之后放弃花草书画,投身抗日。高第,有颗正直善良的心,勇敢脱离卖国求荣的家庭,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

书中还有冠晓荷、大赤包、蓝东阳、李空山之类的人,他们平日里就是自私自利、恃强凌弱的恶霸,日军入侵时,他们对敌人谄媚讨好,当汉奸、卖国贼,做日本人的爪牙,对国人极尽残暴之事,真是民族的渣滓、败类。书中更多的是朴实善良、老实本分、热情助人的祈老人、天佑、韵梅、李四爷、四大妈、程长顺、孙七等人物,让人倍感亲切。这些人物其实就活在我们的身边,涵盖了每一个我和你。

细细读完《四世同堂》,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破家必亡。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我们的国土,每一个中国人都被卷入了战争。想忍辱苟生的祁瑞宣没逃过家人遭迫害的命运;一心卖国求荣、发国难财的冠晓荷、大赤包等人最后也死在日本人的股掌之中;沉迷戏曲、不问世事的小文夫妇被日本人玩弄最后丧命;奋起抗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祁瑞全、钱默吟等人得到自由和成长。

轻轻合上这本《四世同堂》,我的心还止不住地颤动。这就是战争,奋起反抗的人,会流血会牺牲,但死得其所;想苟且偷生甚至趁机牟利的人,遭迫害被愚弄,最终悄然无声地丧命。有国才有家,战争年代,我们必须视死如归,拼尽全力把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国土;和平年代,我们也要重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的我们享受着盛世繁华,但远处的战争和枪炮声从未停止。我们拥有的岁月静好,是背后有无数的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世界并不是一片和平,而是强大的祖国给了我们安稳美好的生活。我们头顶的五星红旗是前辈们用鲜血染成的,我们脚下的道路是先烈们用骸骨铺就的,我们要时刻谨记、感恩、奋斗。

现在的中国日益强大,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我们不能忘却那段带着耻辱的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古人讲“知耻而后勇”,我们要始终保持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当国家和民族需要我们时,每个人都应不计代价、都要义无反顾。吾辈当自强,我们爱好和平,我们更要敢于担当。

(作者系山东省烟台市第二中学教师)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