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0 21:27
写作核心提示:
招聘网站广告词作文撰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目标受众": - 确定广告词的目标受众是哪些人,比如应届毕业生、职场新人、中高层管理人员等。 - 根据受众的特点,使用他们感兴趣的语言和风格。
2. "突出招聘信息的关键点": - 清晰地列出招聘职位、公司名称、工作地点、薪资待遇、工作时间等关键信息。 - 突出职位的优势,如发展前景、团队氛围、企业文化等。
3. "使用吸引人的语言": - 运用生动、简洁、有力的词汇,吸引潜在应聘者的注意。 -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难懂的术语,确保广告词易于理解。
4. "强调公司品牌和价值观": - 简要介绍公司的品牌形象、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增强应聘者对公司的认同感。 - 使用积极的语言,传达公司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
5. "遵守法律法规": - 确保广告词内容合法合规,不包含歧视性语言或违反劳动法规的内容。 - 注意广告词中的信息真实可靠,不夸大或误导。
6. "创新和个性化": - 尝试使用创意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使广告词在众多招聘信息中脱颖而出。 - 可以结合公司特色或行业特点,设计独特的广告词。
适合发朋友圈的吸引人的招聘广告语
一、人才哪里找,伯闻最明了。
二、博闻天下,揽人才;精针业需,助企业。
三、博揽精英,鸿程似锦。
四、伯乐众里寻马,奇闻名满天下。
五、易成,有你更精彩。
六、聚四方八友,揽天下群英。
七、门当户对,高瞻远瞩。
适合发朋友圈的吸引人的招聘广告语
八、网络全球资讯,汇集天下精英。
九、慧眼识得人尽其才,伯闻乐为企业人才牵线。
十、明朗人生,勇于优秀。
11、好马难寻伯乐,人才即觅伯闻。
12、询伯闻天下,引四海贤达。
13、揽天下良才筑美好前景。
适合发朋友圈的吸引人的招聘广告语
14、诚·载未来,才·领天下。
15、“伯”揽人才,闻天下“仕”。
16、伯乐精选,千里良驹。
17、博揽精英,鸿程似锦。
18、揽尽天下英杰,奔赴锦绣前程。
19、聚良材睿智,秀人生舞台。
20、伯闻天下,网动人才。
21、揽天下良才筑美好前景。
适合发朋友圈的吸引人的招聘广告语
22、求才求职找伯闻,企业人才两双赢。
23、用友软件:我的未来我管理
24、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君而事。
25、真才实干,你能实现。
事情是这样的:
魔方严选在微博上发起了一条简单粗暴的招聘,计划招收一位公司想来就来、班爱上不上、但工资照发、带薪休假2022一整年的同事。
这样的岗位职责一出来,短时间内带来了百万转发的传播。
在我印象中,一条招聘广告能这么火,应该是第一次。
但明眼人看得出来,这其实不是什么招聘,本质上只是一次微博抽奖。只不过,把这个奖金重新包装了下。
在这里,中奖人成了「同事」,50000元额奖金变成了「年薪」。就这样一个说法转化,然后就引发了一次现象级的案例。
只用5万元预算,就撬动了千万的传播。
这种案例不具复制性,但它背后带来的思考,值得我们学习琢磨下。
1.
文案是一门艺术,语言的艺术。
同样一个意思,表达的方式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这让我想到一个关于苏丹君主故事:苏丹梦见自己掉光了所有的牙齿,于是召人来解梦。
第一个解梦人说,“掉光牙齿说明您将会目睹家庭成员的死亡”,然后此人就拉下去50鞭子。
第二个解梦人说,“你将比你整个家族的人都要长寿”,结果他被奖了50个金币。
意思是一样,但听者有着巨大差别的感受。所以,文案要记住一点,重要的不仅仅在于你说了什么,还在于你是怎么说的。
当我们传达一个讯息的时候,在讯息本身准确的同时,还需要去考量读者的观感。
什么样的表达能带来感同身受,什么样的形式让大家眼前一亮。
就像这次魔方严选,这位网友就道出了里面的玄机。
这次如果只是花5万元做个抽奖,声量肯定平平。而把它变成一次「带薪休假一整年」,这个事就有趣起来。
2.
文案不是文字,而是一种情绪。
这条招聘文案,它没有什么技巧表达,没有什么新鲜词语,但却抓住了多个情绪关键词。
公司想来就来、班爱上不上、工资照发、带薪休假……
每个词都是一个开关,调动起大众的情绪。不想上班的人看了双手点赞,不想去公司的人看了忍不住转发。
从外来看,5万奖金是引发传播的诱因。
实际上,「不想上班但工资照发」这种社会情绪,才是真正的内在驱动力。
网友们纷纷转发这条招聘文案,本质上是一种情绪释放。这哪里在微博抽奖呀,明明就是在造一座情绪池。
这也延伸出一个思考,品牌策划活动时要做两方面的设计。
既要添加一个物质利益,参与者可以获得什么奖品福利,也要提供一种情绪利益,让人们内心想法和压力有了释放的场景。
3.
文案不是静态的,应该是互动的。
品牌做社会化传播,其实不需要把文案写得太实。最好要留一个口子,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去,这能带来意外的传播效果。
或是把文案设计成一个固定文本。
比如,凯迪拉克之前刷屏广告,把“没有____,不算____”变成一种传播口号。
或是让文案有更多的延伸方向。
就比如这次招聘,写得很简单,不详实,反而让大家有了发挥创造现象的空间。
说到这个互动上,就不得不再提下,此前一个经典有趣的招聘文案。
喜欢玩水吗?那你来洗碗。
这个逻辑属实满分,这个理由也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洗碗欲创作欲。
喜欢钱吗?那你来收银。
喜欢豪车吗?那你来洗车。
好文案其实是一种钩子,勾住集体注意力的同时,也勾起人们的表达欲,想参与进来。
——
这次招聘如此爆火,还在印证一件事。
创意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它依旧遵守着那些简单底层的逻辑。
或是击中了社会情绪,或是用了一种反常规的手法,或是打破了一条大众认知,当触发其中某个创意因子,它就有了自我生长。
即便品牌再小,也可以走上大舞台。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