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维和部队申请书》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1 09:12

推荐《维和部队申请书》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维和部队申请书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是申请加入维和部队,因此作文的核心内容应当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2. "表达动机":在作文中,要真诚地表达自己为何想要加入维和部队,是对和平的向往,还是对国际事务的兴趣,或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等。
3. "个人优势":详细阐述自己的个人优势,如良好的身体素质、强烈的责任心、出色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这些是维和部队成员必备的素质。
4. "实践经验":如果有过相关经验,如志愿者服务、国际交流等,要在作文中突出这些经历,展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和贡献。
5. "对维和工作的认识":阐述自己对维和工作的理解,包括维和的意义、任务、面临的挑战等,体现自己对维和工作的深刻认识。
6. "未来规划":说明加入维和部队后,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以及如何为维和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7. "格式规范":遵循申请书的标准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等部分。
8. "语言表达":使用正式、诚恳、有力的语言,避免口语化、情绪化的表达。
9. "逻辑清晰":作文结构要清晰,段落之间要有过渡,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今天,致敬英烈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英雄、敬仰先烈

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无不凝结着无数先贤和英烈的

奉献付出乃至巨大牺牲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

向英烈们致敬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每一个为国捐躯的生命背后

都有应当被铭记的英勇故事

每一个忠魂之中

都蕴藏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冯铿的羊毛背心

当烈士们的遗骸遗物被挖出

一位丈夫通过一件尚未完全腐烂的

布满七个弹孔的羊毛背心

认出了自己的妻子

这件布满弹孔和血迹的羊毛背心

是“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的冯铿遗物

1929年,冯铿和丈夫冒着生命危险

来到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

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1月,正在秘密开会的冯铿等人

被突然冲进来的上海租界巡捕带走

同年2月7日

深夜的刑场上

身穿深色羊毛背心的冯铿和她的战友们

面对敌人的枪口

先后倒下

冯铿身中七弹,壮烈牺牲

“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

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鲁迅为纪念冯铿及一同牺牲的烈士

写下《为了忘却的记念》

7个弹孔饱含着生离死别的哀痛

也诉说着共产党员的勇毅初心

矢志不渝、抗争到底、不怕牺牲!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的印章

杨靖宇的印章。来源:《解码:文物背后的抗战史——杨靖宇的印章》视频截图

这枚铜质狮钮小方印

边长15毫米,高30毫米

它属于东北抗联第1路军

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

杨靖宇像。新华社发

1940年2月

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

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

战斗五昼夜后

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

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

竟无一粒粮食

为纪念他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

改名为杨靖宇支队

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志愿军战士李征明的手绘家书

李征明的手绘家书。图片来源:@白发老太李曼(李征明妹妹)

这是志愿军战士李征明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写给妹妹的家书

为了能让年幼的妹妹看懂

他的家书往往图文并茂

在其中一封家书的末尾

他满怀期待地说

“我已戴上祖国人民赠送的勋章了

你看见恐怕也很高兴吧!”

然而

1953年6月

他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时再次负伤

最终因伤势过重牺牲在异乡

年仅23岁

他所期待的

“人民和我们的家人过上好日子”

正是我们如今的生活

“海空卫士”王伟最后的留言

王伟。资料图

“81192收到

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重复,你们继续前进!”

这是王伟留给世界最后的声音

2001年4月1日

美国一架侦察机侵犯我南海领空

王伟奉命对其进行跟踪监视

美侦察机多次无视警告

并在飞行过程中突然大转向

与王伟驾驶的战斗机发生碰撞

在极力救护战斗机未果后

王伟跳伞弃机坠入大海

王伟坠海后

军民出动搜救人员10余万人次

连续奋战14个昼夜

都没有找到这位飞行英雄

最后,王伟被确认牺牲

生命永远定格在33岁

“人民英雄”张超的奖章

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原一级飞行员张超。新华社发

选拔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期间

考官问

“舰载机飞行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危险的飞行

你愿不愿意来?”

张超说

“我知道危险,但就是想来”

2016年4月27日

张超驾驶战机突遇空中险情

从战机报警到跳伞离机的4.4秒里

张超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

自己却被摔在几十米外的草地上

15时08分

他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年仅29岁

2019年9月

张超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他的女儿经常捧着爸爸的奖章说

“它是我们家的传家宝”

申亮亮的维和申请书

出国前申亮亮在机场留影。图片来源:新华网

得知部队将赴西非马里维和

申亮亮连续两年向党组织递交请战书

2016年3月

他在第三次提交的请战书中写下

“这是使命在召唤”

申亮亮的维和申请书。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到达维和任务区

他在微信签名写上

“勇敢、勇敢”

姐姐反复叮嘱他注意安全

他则请求姐姐

“别让咱爸妈知道,别让他们担心”

当地时间2016年5月31日晚

一辆载有炸药的皮卡车

突然冲向联合国维和营地

身为主岗哨的申亮亮迅速拉响警报

果断开枪阻止车辆突入营区

从发现情况到最后爆炸

短短37秒

威力相当于500至600公斤TNT当量的爆炸

夺走了申亮亮年仅29岁的生命

他的英雄壮举

避免了维和部队官兵更大伤亡

王继才、王仕花夫妇的守岛照片

王继才夫妇在江苏开山岛的最东边举行向国旗敬礼仪式。新华社记者 李响摄

“升起国旗

就是要告诉全世界

这里是中国的土地”

32年间

这座面积仅有0.013平方公里的小岛

每天都会升起五星红旗

升旗手是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

和他的爱人王仕花

开山岛是祖国的海上东大门

一口水窖,两个人,三只小狗

几十棵被吹歪的苦楝树

和两百多面升过的旧国旗

陪伴着他们守岛

一年一年过去

守岛从“有期限的任务”

变成了他们“终生的使命”

2018年7月27日

正在执勤的王继才突发疾病抢救无效

不幸去世

年仅58岁

刘智明与妻子的一条微信

刘智明与妻子的聊天截图。图片来源:武汉晚报新媒体

2020年1月21日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

被征用为新冠肺炎首批定点医院

院长刘智明带领全院员工参与改造

当时已感觉身体不适的刘智明

一边打点滴,一边坚守岗位

1月24日,除夕,他病倒了

住进了武昌医院重症医学科

2月3日晚

身为护士长的妻子蔡利萍

再次提出去医院照顾他时

刘智明回复“不要”

2月11日是刘智明51岁生日

他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条信息

最值得纪念的三件事

过生日、剃光头、病情好转

2月18日上午

刘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用生命完成自己最后的坚守

陈红军的朋友圈

陈红军(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何生盼摄

2020年6月

在得知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

被有关外军围困的消息后

33岁的陈红军赶到对峙点增援

带人冲入人群营救

冒着敌人的“石头雨”“棍棒阵”

成功营救出祁发宝

而他自己却再也没有出来

陈红军曾在朋友圈发布过一条状态

“真想家”

寥寥三个字让人泪流满面

2020年10月25日

陈红军的儿子出生了

而这一切,陈红军再也看不到了

“墙上挂的照片里的人

就是你爸爸

你爸爸叫陈红军……”

陈红军的妈妈经常对宝宝念叨

“你长大后也要成为一名英雄”

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书写着烈士对祖国的忠诚

激励着后人传承英雄精神

以英烈为榜样

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

在弘扬精神中攻坚克难

在传承血脉中开拓前行

今天是烈士纪念日

铭记他们

铭记那些扛起历史的铮铮铁骨

轮到我们

沿着先辈的足迹向前奔跑

无论身在何方

向所有为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

英勇捐躯的先烈

致敬!

人民网 宋子节 刘鑫 孙爽 孟丽媛 李若泓(实习生),视频:陈鑫、赵娜、吕秋洁、吴佳秀、詹伟业、黄玉琦,海报:刘梦琦

来源: 人民网

当天空蓝遇上蓝盔,他们在地球两端度过第一个结婚纪念日

都说军人是长城,军嫂就是稳固长城的垛口。那么,当军人+军嫂两种身份相融时,又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有人说她们既有“金刚钻”的刚毅特质,又兼具“石墨”的柔软属性,最终成就男人背后的坚韧与力量。军人的刚强、母性的温暖,当赞美之词集于一身时,你可知道军嫂的内心独白?

——题记

领证已经有一年零两个月了,虽然没有举办婚礼,也没有拍过婚纱照,但你和我已经在地球的两端度过了第一个结婚纪念日。

我是一名天空蓝,当遇上蓝盔先生时,我实现了“人生三级跳”:从一名女军人到组成双军人家庭,再升级到维和军嫂。考验在不断升级,但终因使命责任更加强大,关卡被一次次成功解锁。感谢,这条路让我收获了成长。抬头远望,未来的路依旧荆棘满布,该如何斩棘披荆,我心中已有答案。

去年10月你我都在军校的象牙塔里攻读研究生,一场突如其来的计划打乱了一切。一天你忽然问我想不想让你执行维和任务?“是不是疯了,放着好好的研究生不读,跑那么远的地方,关键是不安全,何况我们刚领证,连婚礼都还没办!”我几乎是在咆哮,电话另一端,良久沉默。

一阵悔意接踵而来……

“申亮亮在维和任务申请书上一字一句地写道:‘绝不放弃为祖国和军队战斗的机会。’”

“如果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跑到那么远、那么危险的地方去维和,请告诉他,因为我们要维护人类文明的底线。维和战士尹国强视死如归的决心依然响彻在耳……”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总是有人要负重前行。我是一名军嫂,更是一名军人,如果换成自己,也要义无反顾冲锋向前!虽然年近七旬的父母开始并不赞同你的想法,但经说服,他们也十分支持你,支持不仅因为深爱着你,更因为我们都深爱国家,虽然不能总在一起,但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回望你出国这一年,我们一起经历了双军人家庭的异地考验。从你身上,我看到了革命军人顾大家爱小家的温暖情怀,我也在军嫂的道路上学习了很多。

参加维和出征仪式。

都说,维和官兵远涉重洋执行维和任务,带去的除了祖国的殷殷重托,还有对家人的无尽思念;留下的既有维护和平的无上荣光,也有家国难两全的深深亏欠。但我觉得你已尽全力将“家国”两字平衡到最好。

今年6月份,婆婆膝盖因为磨损得太严重,医生再三叮嘱必须立刻动手术。我知道婆婆的膝盖一直是你心底的亏欠,老人家早年因操劳过度,伤了膝盖,几年前你带着去医院看过,当时婆婆听说手术费用昂贵,舍不得花钱一直拖着没做,久而久之走路变得一瘸一拐。这次申请参加维和,我知道你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尽快挣足手术费用,让母亲放心手术。

婆婆的手术安排在暑假,本想瞒着你,等手术顺利结束再告诉。但哪能瞒得住你?但凡有一点空隙时间,手机能有信号,你就挨个询问家里的情况:老母亲的膝盖怎么样了?老父亲的身体还硬朗吗?岳父岳母过得还好吗?有时候你怕我们“骗”你,非得照片加视频求证。

今年的结婚纪念日着实让我感动。因为两地间有6个小时的时差,加上你那段时间非常忙,经常一周没有一条短信,我想着即便你忘了也不怪你。没想到9月20日当天,我一起床就看到你发过来的红包和祝福语。后来才知道你为了发信息,半夜三更起床,拿着手机到处找信号。

在施工地指挥转载机平整场地。

你所在的达尔富尔维和任务区地处苏丹内陆迈阿拉山区,海拔地势高,干旱少雨,加上多年战乱,物质匮乏。起初,我们担心你吃不好。你告诉我们,现在维和营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你们自己开垦菜地,不再是“早洋葱,晚土豆”,不仅蔬菜品种多,牛羊肉、酸奶的供应也只多不少,你还调侃说牛羊肉一直都没吃够,到这里算是赚足了口福。为此,还经常拍些自己种植的菜园子,证明没骗我们。

真挚的友谊无国界。

在百度上搜索达尔富尔的照片,弹出的都是一张张满目疮痍的房屋、硝烟弥漫的战火和孤苦无助的难民照片。这里位于反政府军和政府军交界处,暴力冲突不断,派系交火、武装抢劫、袭击平民等事件时有发生。

你告诉我,从营区远远望去,一望无际的红土地和四处丛生的灌木,展现着非洲大地的壮美,然而,道路旁的葱葱灌木却时时令维和官兵紧张警惕,因为那里面随时可能埋伏危险。

那次你们到距离营区数公里之外的地方修路,午饭就在作业区解决,就在大伙刚端起碗筷时,忽然听到远处的灌木丛传来枪声,看不清人在哪儿,只看见树叶在动。警惕性极强的你们迅速隐蔽,幸而武装分子当时未进作业区,维和车辆加速离开,最终才有惊无险返回营区。

帮助当地群众挖排水沟。

清楚地记得你说的那句话:那些处于战乱的人民,每当看到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就如同看到了希望,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你感觉在这儿的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意义。

南苏丹的雨季,天气变幻无常,刚刚还骄阳似火,转眼间可能就大雨倾盆,如果积水较多道路就无法通行,随时可能出现险情。

接受联合国装备检查考核。

为确保雨季“生命通道”的畅通,你们冒着当地安全局势严峻的危险,齐心协力、连续奋战,在雨季来临前就在基地修建了5个停车场,以保证车辆安全行驶;雨季中,政委亲自带领大家铺设道路,打通基地到各个方向的“生命线”;你们还为当地搭建了100多套板房,帮助他们修水井、疏通河道、抢救被陷车辆;另外,你所负责的4次装备检查均一次性通过联合国考核,这些付出受到了联合国和当地人民的赞扬 。

当我看到你发来当地人民的照片时,能明显感受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发自肺腑,我终于能理解你所说的有意义,也能深深体会到你们那种使命感和光荣感。

还记得几个月前和你视频的那次“保密事件”吗?那天视频,你的左胳膊一直垂着。我当时觉得有些异样,顺口问了一句:“你的胳膊没事吧?”你当时说漏了嘴:“没事,都好几个星期了。”经“刨根问底”,你这才吞吞吐吐地讲出实情,几个星期前因为搬物资伤了左胳膊,就一直抬不起来,以为没大碍,贴了几张膏药,发现还是好不了。话还没完就立刻叮嘱我,不要跟家里人讲,我借此“威胁”:必须赶紧去看病,把伤治好,否则我肯定食言。你这才同意,你知道吗?知道你伤情痊愈了之后,悬在我心里的石头才落地。

其实我也有一件事瞒着你,有天晚上装窗帘,我踩在一米多高的书桌上操作,正当我快挂上的时候,房间的灯突然灭了,心里想着顺一顺窗帘上面的挂扣就完事了,却没注意踩到了窗帘布,险些摔倒!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放心吧,自打那以后,我凡事都倍加小心,做你最安稳的靠山。

你知道吗?自从你出国维和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会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生怕漏掉你的一条短信;我还特地买了老式日历,过一天撕掉一页;家里的地图上,达尔富尔格洛镇和家的位置也让我用细细的红线连了起来,虽然相隔万里,感觉你就在我身边,明天就会回来。

你在出国前,单位刚分了房子,因为走得比较匆忙,所以没来得及收拾。现在家里一切都收拾好了,就等着你回来。对了,一些大件家用物品都是你战友们帮忙从一楼抬到六楼的,回来一定要好好感谢人家。

水是山的故事,海是帆的故事,天是云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关于军旅、关于爱、关于理解、关于责任……我和蓝盔先生的故事,未完待续。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徐伟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