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蚂蚁观后感》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2 10:12

如何写《蚂蚁观后感》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蚂蚁观后感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蚂蚁观后感可以是关于蚂蚁的生存智慧、团队协作、勤劳精神等方面,确定主题有助于你更好地组织文章。
2. 观察细节:在观察蚂蚁的过程中,注意捕捉它们的习性、行为特点、生活环境等细节。这些细节将是你写作的素材,有助于使你的作文更具说服力。
3. 逻辑清晰:在写作过程中,确保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你可以按照以下顺序展开:引言、主体、结尾。
4. 引入观点: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蚂蚁的背景,提出你的观点,为接下来的论述奠定基础。
5. 主体论述:在主体部分,结合观察到的细节,展开论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a. 蚂蚁的生存智慧:蚂蚁在恶劣环境中如何生存,如何适应环境变化。
b. 团队协作:蚂蚁如何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c. 勤劳精神:蚂蚁的勤劳精神是如何体现的,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d. 人类与蚂蚁的关联:蚂蚁的行为特点是否可以启发我们,如何从蚂蚁身上汲取力量。
6. 引用名言警句:在论述过程中,适当引用名言警句,使文章更具文采和深度。
7. 比喻和拟人:

蚂蚁岛的彩色生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立足红色基因 积蓄蓝色力量 推动绿色发展

蚂蚁岛的彩色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曾毅 光明日报通讯员 干杉杉

云雾漫山飘,海水绕海礁。风雨过后,从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开往蚂蚁岛的轮渡下来,眼前依旧一片和谐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近百艘渔船静静地停泊在港畔,渔嫂们飞梭走线织网忙;崭新的巨轮从这里出厂,驶向深海远洋;各地游客慕名而来,在满是红色记忆的村舍景观间游玩观赏。

舟山市共有1390座岛屿,其中住人岛屿141个,最大的岛面积超500平方公里。窝在东南角的蚂蚁岛,陆域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0余人,在广袤的海洋里小得宛若一只蚂蚁。

岛虽迷你,事业却干得不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搓草绳买大船、建海塘搞生产,建成全国渔区第一个人民公社,到后来的环境整治、产业升级,拿下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的荣誉称号,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精神始终支撑着蚂蚁岛。

如今,蚂蚁岛干部群众怀着把家乡建设成“东海最幸福之岛”的梦想,近年来紧紧抓住精神立岛、产业强岛、生态富岛的发展思路,用4000人的力量创造了7亿元的年产值,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新时代的多彩生活。

挖内涵、讲故事、打品牌,红色教育方兴未艾

年近九旬的李雪浓最爱去的是位于岛中央的创业广场。踱步过去,广场的大树下,仍有上年纪的村民向游客展示搓草绳、织渔网。在老人长满老茧的手中,一股股草绳三两下成形,六七十年前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也徐徐展开。

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番薯干,新中国成立前的蚂蚁岛穷得揭不开锅。人们盼啊盼,终于盼来了解放军。1950年,蚂蚁岛解放,这个只有40艘破舢板的小岛迎来黎明的曙光。在李雪浓的回忆里,此后十年,岛上几乎年年都有大变化——成立党支部,建成全国渔区第一个人民公社,成为浙江首个家家都有电灯的渔乡……

最令李雪浓难忘的,还是“草绳换船”。因为只有小舢板,蚂蚁岛渔民几百年来都只在家门口3公里内张网捕鱼。大家决心换上机帆船去更远的外海。然而,小岛一穷二白,上哪儿找钱买船?作为蚂蚁岛最早的女党员之一,李雪浓带头搓起草绳,打算用草绳做成捕海蜇的笼子,再卖了海蜇拿钱买大船。全岛妇女用3个月时间搓出6万公斤草绳,最终换来一艘机帆船。如果将这些草绳一根根首尾相接,能一直铺到杭州。1960年,蚂蚁岛成为全国渔区第一个全面实现机帆化的乡镇,还承办了全国海洋渔业现场会。

在蚂蚁岛的“三八”海塘大堤上走一走,没准就能碰到别着扩音器、穿着红衣衫的丁荷叶。当过10多年村妇女主任的她,退休后也没闲着,自告奋勇做了红色教育基地讲故事队队长。“这条1300多米长的海塘,是我和乡亲们一点一点亲手垒起来的。当时日夜抬石拖沙,用蚂蚁啃骨头的毅力在1974年提前完工。因为渔嫂是主力军,所以我们给它取名‘三八’海塘。”她说,“现在我一有空就给人们讲故事,提醒他们不要忘记这段奋斗历史。”

“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这是老一辈岛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蚂蚁岛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周挺介绍,为了让这笔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焕发生机,2018年,蚂蚁岛启用红色教育基地。除了组建讲故事队,管委会还通过挖内涵、打品牌、建设施的方式,打造创业广场、人民公社旧址、“三八”海塘等景点,并专门成立了负责红色教育培训及旅游相关工作的红帆公司。截至今年5月底,红色教育基地已累计接待学习培训团队共133批次、4837人次。

4000岛民创造7亿元年产值,用蓝色产业激发动能

走进扬帆集团浙江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的蚂蚁岛造船基地,一艘崭新的橙黄色巨轮映入眼帘。它静静地停靠在码头,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进进出出,为它做最后的检查。

“船有13层甲板,能装载7800辆汽车,是国内自主研发的大型车渡船,马上就要交付给意大利客户了。”公司副总经理黄瑞昌说,公司手上还有15个订单,总价值2.7亿美元。

蚂蚁岛孤悬海上,发展一度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2008年,在蚂蚁岛管委会的推动下,浙江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在这里扎下根。劈山填海、起厂房、建船坞……十几年间,造船厂接连打造了大型串联式造船坞、舾装码头以及门式起重机,还为小岛带来2000多位新岛民。“公司外包工人全都生活在岛上,要知道这里的原住居民也只有2000多人。”黄瑞昌说。

“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激发了蚂蚁岛的蓝色动能。”周挺说,船舶工业从无到有,使这里拥有了运输船、化学品船等高附加值船的制造能力;渔业产业也开始了结构优化,高效优质养殖模式得到加速推广,让当地人既学到新本事又赚了钱。

岛民方文武与鱼虾蟹打了半辈子交道。最近几年,他瞄准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以前捕鱼,收成时好时坏,后来又去做虾皮加工,有淡旺季,一年只能干3个月。”他直叹过去不容易。周围陆续有人养起了对技术要求高的南美白对虾,收入是以前的好几倍,方文武听说后动了心。在管委会请来的专家的帮助下,他打造了40亩高标准大棚精养塘,“大棚精养的方式,一年能出两茬,如果顺利,每亩虾塘可收上千公斤的成虾。”

产业转型升级提速,全岛经济大幅攀升。2019年,蚂蚁岛生产总值7.16亿元,居民人均收入30900元,超过浙江省和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2020年,蚂蚁岛不仅工业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吸引了23家企业落户;渔业经济也总体平稳,新增了5艘生产船舶。

整体提升人居、自然双生态,以青山绿水造福百姓

“我父亲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种树。”每天早上,盛成芬都要沿着山上绿道转一转,看着父亲盛再堂带着村民亲手种下的香樟树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天的好心情由此开启。“别看现在生态这么好,我小时候这里可是出了名的环境差。有一首民谣还这么唱:‘蚂蚁山,蚂蚁山,蚂蚁原是癞头山。山上是石岩,山下是沙滩’。”

20世纪60年代,蚂蚁岛响应国家号召,实施封山育林,把保护山林列入乡规民约。蚂蚁岛乡林场场长盛再堂是那时造林的领头人。“小时候,父亲每天天没亮就上山种树,等到天黑了才回来,身上总是沾满泥土。”盛成芬说,后来自己子承父业,也成为一名护林员。

近些年,蚂蚁岛通过黑烟整治行动,对岛上60多家虾皮加工厂进行工艺改造,全面推行清洁燃油供热工艺,并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与全岛绿化美化攻坚战,提升码头、公路、海塘、绿植等微环境。如今的蚂蚁岛已是一座森林面积覆盖率超70%、空气质量常年优良的生态绿岛。

好环境,不仅能让岛民心情舒畅,更能变成乡村振兴的“摇钱树”。曾是“三八”海塘建设时期开山采石队一员的邹吉叶办起了饭店:“建景区、修村道,蚂蚁岛的环境不比城市差,还有自己的特色。来岛上的游客很多,直接带动了店里的生意。”从单打独斗到带着渔嫂们一起创业,邹吉叶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一年营业收入能有二三十万元。

“岛西边有船厂,工人们要长期驻扎;岛中间有红色教育基地,来学习和参观的团队一留就是好几天。”岛民胡令苏瞄准了人们的住宿需求,将老屋修葺一新,办起了民宿,旺季时一房难求。“政府还给我们组建民宿互助小组,找专业的酒店人员做培训。明年,我要将客房质量做一个整体提升,让游客来了一次还想来第二次。”他说。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5日0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青未了|三读《人生》有感

第一次读《人生》是在大一的下学期。和同学到成都市的图书市场闲逛,看到了《路遥文集》。基于对路遥的崇拜,买下了那本(1.2合卷)。黄褐色的封面,发乌的纸张,蚂蚁一样的字体密密麻麻,应是盗版。它有六百多页,包括《人生》和部分短篇。文集放在枕头旁,油墨气息特浓,一有时间我就趴在床上仔细阅读。几个爱好读书的同学知道后,早早地定下了阅读的顺序,生怕我要把书“独吞”了一般。那时年轻,眼睛也好用,虽然字体小,印刷粗糙,可一点也没有影响我们阅读的兴致。

初读《人生》,那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景物描写,欢喜忧愁的人物心理,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人性善恶的展示,朴实无华的文字,吸引着我,也纠结着我的心。我惋惜高加林,同情刘巧珍,厌恶耍伎俩的高明楼和马占胜,轻视那个对爱情的轻薄的黄亚萍,仇视公报私仇的张可男的母亲。伴着文字,随着情节,我有惊喜的时刻,也有叹息的时候,闭上眼睛,眼前都是小说里的画面。初读《人生》,读的是一个故事,一段过往,是故事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再读《人生》,是十几年后。从书店买回了一本正版的《人生》和一套《平凡的世界》。当晚,打开塑封,一股久违的书香扑面而来,我便迫不及待地进入那曾经熟悉的情景和情结当中。高加林从小学教师到社员的意志消沉,带着一股犟劲儿想从土地上证明自己的那份隐忍,又从普通社员成为县委宣传干事的那股干劲儿和兴奋,再到成为社员的那种心酸和落魄,他,每一步都走得似乎有些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刘巧珍 ,一个一直都深深爱着高加林的农村姑娘,一个金子一般的姑娘,她的心是滚烫的,她的爱是真挚的,她的情是无私的。巧珍,她敢于选择,有着纯洁的真善美,她用自己的爱成全着心爱的人。生活没有十全十美,但都值得我们去珍惜,一步步去努力,得到也许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只要努力了就问心无愧。

前些天,我在一个旧书摊上又见到一本七八成新的《人生》。当我第一眼看到那本书时,竟带着几分惊喜,于是毫不犹豫地收入囊中,因为那本旧书,我又一次进入那个曾经让我喜忧参半的故事当中。这次阅读,我的心是静的,一字字,一句句,生怕错过每一个字词,谈不上精读,可是特别用心。我想,手捧一本书,是阅读,更是品味一段岁月,品尝那段岁月中一个个人物的酸甜苦辣。我更觉得,捧着的不仅是一本书,而是一种岁月对我们的凝练和馈赠,更像是一次自我生命的历练。这次的阅读中,我放下了对高明楼、马占胜的嫉恨,没有了对高加林人生起落的喜怒哀乐,因为那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可是,刘巧珍对高加林的那份爱恋依然触动着我的心,那无语的大马河桥曾经见证了巧珍美丽的开始,也同情着她的悲伤,那大马河流淌的河水呀,恰似巧珍对加林奔流不息的爱。

第三次的阅读,似乎读懂了一个人物,他深深地打动着,就是德顺老汉。他有着执着的爱,有着大地一般的情怀,有着沧桑的生活经历,有着一颗火热包容的心。当高加林因为失落在土地上疯一般地劳动时,是他拽住加林那双磨起血泡的手,告诫他对待生活要充满希望,万不能耍二杆子脾气;当他看到加林和巧珍偷偷相爱时,竟高兴地眯起了眼,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信天游,吐出了一辈子藏在心里的话,那句“我死不了,她就活着,她一辈子都揣在我心里……”竟让我的眼睛湿润了;当高加林抛弃巧珍与黄亚萍热恋时,德顺老汉又一次出现在他的面前,一句句掏心窝的话语,要竭尽所能想挽回加林一场人生的败局;当加林被撤职,心灰意冷地走到村头时,又是德顺老汉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一句句朴实又富含哲理的话语教导他,开导他,给他指明人生之路,给他讲明为人处世的道理。德顺老汉,是小说每个节点的关键人物,他包含了长辈对晚辈的那份宽容、爱惜和永远的期望,他就是那亲爱土地,给予平和和永远,给予温暖和希望,给予对后辈生活的勇气。加林虽然又回到了高家村,又回到了广阔的田野,可是他有文化,有梦想,又年轻,关键是还有个越来越好的国家政策,如果故事发展下去,我想加林要么是《平凡的世界》的孙少平,要么就是孙少安,他们都是奋斗者的影子,用拼搏和努力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有的人用笔书写文字,有的人在用心创作,更有一种人是在用生命执笔。路遥先生就是用自己的生命诠释文字要表达的精神,不论是《人生》还是《平凡的世界》都是我的挚爱,值得我一读再读!

(胡付营 山东邹平人,文学爱好者,滨州作协会员,本文部分图片选自网络)

壹点号 春意盎然,萍水相逢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