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红楼梦读书笔记二百字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3 10:49

红楼梦读书笔记二百字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读书笔记,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确定你的笔记要围绕《红楼梦》的哪个方面展开,如人物分析、情节探讨、主题思想等。
2. "深度阅读":在写作前,要确保对所选章节有深入的理解,包括人物性格、情节发展、背景知识等。
3. "结构清晰":笔记应有明确的引言、主体和结论。引言简要介绍笔记主题,主体部分详细阐述观点,结论部分总结全文。
4. "引用恰当":在分析时,恰当引用小说原文,以增强说服力。注意引用格式规范。
5. "观点独到":尽量提出自己的见解,避免只是简单复述小说内容。
6. "语言精炼":使用简洁、准确的语言,避免冗长和重复。
7. "注意篇幅":控制在200字左右,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8. "格式规范":注意标题、段落格式,保持整洁。
9. "检查错别字":确保笔记中没有错别字或语法错误。
10. "反思与总结":在笔记的最后,可以简要反思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对小说的理解。

《红楼梦》读书笔记38

《红楼梦》读书笔记38

作者:一山晚啼 字数: 1625

本篇读写的是第七十九回,第八十回。

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吼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此两回写到一娶一嫁。我看其意,实写香菱。

先来说迎春出嫁。出嫁本是喜庆热闹,然而说到迎春出嫁,正如他的性格,不温不火,总让人高兴不起来。

迎春嫁人,让我感到,女儿长大了,就一定要嫁人,是没有选择的一件事。而且是在一定的年龄内。不像如今,可以不婚嫁,结了也可以离。

迎春嫁的人叫孙绍祖。贾赦见着人不错,以为年轻有为。其二,也有惠利的考虑。嫁女有点像做买卖。

实际上,这个孙绍祖好色好赌,又酗酒打老婆。好好的贾家二小姐,竟嫁了如此之徒。那孙绍祖常骂,“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折卖给我的”。听听这话,那里还有什么身份地位。

迎春因而念想着自家的好,好不容易接回来一次,只想着在原自己的房子住三五天。后来迎春死去,与孙的寡情虐待有关。此是后话。

宝玉伤感迎春出嫁,常到紫菱洲一带徘徊瞻顾。见那轩窗寂寞,屏帐翛然。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荷香菱,都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可比。因有所感,信口吟出: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悲,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再说薛蟠娶亲。

迎春嫁了个中山狼,薛蟠偏娶了个河东吼。按说富贵之家,必精挑细选。何致如此?

薛姨妈等的精明,也看错夏金桂这样的人。

夏家也算是大户。京城的桂花局都是他家供应的,连宫里的盆景陈设也是他家贡奉,可见有钱有地位。

因只一女,其母娇养溺爱,酿成盗跖的情性。大抵有专横跋扈貌状。

香菱到是盼着薛蟠娶亲,以为又多了一个可以一起作诗的人。可见香菱的纯良天真。

夏金桂是个心中只有自己,每每生事的主。渐渐的,把个薛呆子制服住。俗称呆霸王,竟也怕起老婆来。真是一物降一物。

只有宝钗心知肚明,暗地里弹压着。夏金桂一时无法,只好隐忍。

一日与香菱说到他的名字。香菱说是宝姑娘起的,这夏金桂有心起事,就把香菱的名字改做秋菱。说菱角那有桂香,意要压宝钗一筹。

薛蟠看上了陪嫁丫鬟宝蟾,夏金桂借题发挥。故意成全。在薛蟠行好事之时,却叫香菱回房拿帕子。香菱撞进去,坏了薛蟠的好事,气得大骂。

后又叫香菱跟他睡,表面上为腾出空间给薛蟠与宝蟾。晚间不住地使唤香菱,一夜七八次,总不使安逸稳卧片时。半月光景,又装起病来,自己搞鬼,在枕头内抖出纸人来。说有人陷害诅咒他。借此挑引起宝蟾与香菱之间的矛盾。薛蟠不问青红皂白,顺手抓起门闩,找着香菱,不容分说便劈头劈面一顿乱打。咬定是香菱所为。

薛姨妈来喝止,骂薛蟠不知好歹。夏金桂听着插话叫嚷,与薛姨妈拌嘴。一气之下,薛姨妈说要把香菱卖掉。宝钗说,哥哥嫂子嫌他不好,正好留着自己使唤。自此,香菱跟着宝钗去了。

香菱虽在薛蟠房中几年,因血分中有病,并无胎孕。今因气怒伤肝,内外挫折,造成干血之症。日渐羸瘦,饮食懒进,医药不效。

夏金桂渐次又来寻宝蟾的不是。宝蟾不似香菱和顺,与夏金桂针尖对麦芒,每每吵闹起来。

薛家因此常不得安宁。薛姨妈母女总不理他,惟暗暗落泪。薛蟠也无法,悔恨自己娶了个“搅家精”。使得宁荣二宅的人,都知道这情况,一听说起来,没有不叹的。

宝玉因近日抄检大观园、逐司棋、别迎春、悲晴雯等羞辱惊恐悲凄所致,感了风寒,病病恹恹,医药一个月余,才渐痊愈。将养百日后,才出门行走。

贾母打发人来找宝玉,说叫明儿去天齐庙还愿。倒把宝玉喜得一夜不曾合眼,正巴不得出去逛逛。

西城门外的天齐庙,当家的老道士姓王,因专意在江湖上卖药,说他的膏药灵验,一贴病除,人称“王一贴”。

既然如此,宝玉问道,“可有贴女人的妒病的方子没有?”王一贴听了笑道,不但没有,连听都没有听见过。但有一种汤药可用。

宝玉忙问,什么汤药,怎么吃法?

于是,王一贴就说出了个“疗妒汤”。

听起来是玩笑话。且思有两点所指。

一是宝玉之所以问有没有治女人妒病的药,显然是针对夏金桂的;其二,王一贴给出的“疗妒汤”,未尝不是一种讽刺,抑或有叫人看破的意思。

读书笔记—红楼梦2

甄士隐是出场的第一个人物,是住在葫芦庙旁的乡宦,这是个做过官又回乡的人,他名为甄费,作者给他起这个名字,对他大概是有意见的吧。也是,他做过官,如今年过半百,膝下只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女儿又被弄丢,接着住宅被邻居葫芦庙大火连累烧成废墟,庄子又水旱不收,盗贼蜂起,只得卖掉田庄,投奔岳父,又被岳父狠狠坑了一把,是真废的。

一个人平时只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不问俗事,这能行吗?能过日子吗?这不是跟贾宝玉一样的的性情吗?况且他的嫡妻还“性情贤淑,深明礼义”,一看的这样的溢美之词,我就不免心生警惕,为什么呢,在1中我就说过了,不能仅看文字表面,这甄士隐这么闲适的状态,有嫡妻就很大可能有妾室,那为何仅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呢,能生女儿说明有生育能力,那没有很好的开枝散叶,只能说他不能齐家,家里被“贤淑”的嫡妻把控,妾室通房几乎是无所出的,其中阴私不可为外人道也。

接着,甄士隐竟然“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然后女儿英莲就这么丢了!年过半百,头发胡子都白了,只有这么一个宝贝疙瘩闺女,有房有田庄有丫鬟仆人的小富之家,就只命一个男仆带了大小姐出门,半夜都不回家,疑点重重唉!

我推测的真相应该是这样的,甄士隐他只是不愿意理俗事,又不是傻,嫡妻这些年虽表现的贤淑知礼,但如何能瞒得过枕边人,他是有怀疑的,他先是怀疑嫡妻对妾室们做了手脚,令她们不能生育,待与嫡妻对峙时,嫡妻不仅信誓旦旦死不承认,还作了一出苦情戏,哭得人心软,而甄士隐既又没有证据,又觉得夫人所言有理,只好转而怀疑自己的能力,又通过些不能成为完整证据链条的蛛丝马迹,最终竟认定英莲并非自己亲生,是妾室与人私通而来的。是的,英莲不是嫡妻所出,是妾室所出,这个是可以推断出来的,而且如果是嫡妻所出,文中会明写,如黛玉是嫡妻所生,而黛玉的弟弟并不是;如青儿是狗儿的嫡妻所生,而青儿的弟弟板儿却不是。

于是才有了命霍启趁元宵社火将英莲送走的计划。可那天夜里,甄士隐得知了真相:妾室没有问题,自己也没有问题,确实是嫡妻的问题。可女儿已然不见了!你看,不能齐家的男人,连自己的女人孩子都护不住,废不废?真废!

当然,他只是废而已,他不坏,他神仙一流人物,他还很慷慨有情义。看他接济贾雨村的过程,诚心诚意,不求回报,又谦逊谨慎,照顾穷书生贾雨村的心理和面子,“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但义利二字却还识得。”多好的一个人,你能不承认他是个很好的人吗?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在后来被岳父坑了之后,落魄几于病死之际遇到了仙僧,带他出家云游去了。所以“加减乘除,上有苍穹”啊,我们在俗世的一言一行,都是有记着的,别太侥幸,谁也不是天道的漏洞。

甄士隐,他不理俗事,不通俗务,不是俗人,结局是悟道出家,他的性情与宝玉极为相似,那么宝玉在经历富贵温柔之后,是否也经历了家破人亡,最终是否也出家修行去了呢?前人之述备矣,然则我辈之小小书虫还是要认真读书,细细分析。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