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写作《边检站观后感》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4 23:41

写作《边检站观后感》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边检站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边检站的工作内容、服务态度、工作环境等方面展开。可以着重描述自己在参观边检站时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所想。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作文应该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边检站的基本情况,以及参观的原因和目的。 - 主体:详细描述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包括边检站的工作流程、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设施设备等。同时,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边检站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对边检站工作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全的重视。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 观点明确: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对边检站工作的看法和评价。既要肯定其优点,也要适当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5. 情感真挚:观后感作文要表达出作者真实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震撼和感动。
6. 注意细节:在描述边检站工作时,要注意细节描写,如工作人员的着装、表情、动作等,使

候鸟哨所:鸟儿飞走兵还在

飞过云雪雨露,掠过昼夜晨昏,在四季轮回里结伴前行。在自然界里,候鸟南来北往,追逐着温暖。

遥远的边防,有这样一群军人,他们每年在特定的季节、时间驻守同一个点位,诠释着与季节的约定,也诠释着军人的使命。

那些点位地处偏远、荒无人烟,无论是一条河流、一座高山,或是一条通道、一个峡谷……艰苦恶劣的守防环境,让人很难将其与“故乡”联系起来。但边防军人眼中,点位就是他们迁徙的方向。

木孜,蒙古语意为“冰川”。每年春夏,一群“候鸟”军人奔赴这里,秋冬再回撤。年复一年,新疆军区木孜边防连阿拉艾格尔执勤哨所就成了“候鸟”的故乡。

这个冬天,至今仍有一群官兵坚守在这里。守在这里,就意味着与雨雪严寒、雪山冰川相伴;守在这里,生活几乎与世隔绝;守在这里,一个夏天已是不易,更别提长达8个月的大雪封山期了……

饮霜又斗雪,凛寒何所惧?在这个海拔3000多米的“候鸟哨所”,迎接官兵们的,注定是一个别样的严冬。

——编 者

海拔3600米,位于天山山脉的木扎尔特冰川,积雪不消。

这个冬天,仍有一群官兵坚守在阿拉艾格尔执勤哨所——这个位于茫茫冰川、皑皑白雪之中的“候鸟哨所”。

因为坚守,年轻的战士留在了这里。

这里很冷,这里也很暖

入冬以来,每天三顿饭前测气温,成了上等兵焦一奥工作的一部分。

气温监测员,哨所为监测气温变化设置的“兼职岗位”。焦一奥成为建哨以来第5位气温监测员。

“饭前测气温,固定时间才能形成连续数据。这项工作决定着我们每天的任务安排。”套着厚厚的手套捧起气温计,焦一奥低头在气温登记簿填上清晨气温:“1月8日晨,-18℃。”

焦一奥眺望远方。

-17℃——这是往年连队撤哨前的最低气温记录。

“-18℃、-19℃、-20℃……”这些日子,“最低气温”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气温登记簿里。

对于官兵们来说,严寒总是短暂的,即使在最冷的日子也有暖阳相伴。

中午太阳升起,气温迅速回升,温暖可以持续到太阳落山前。“这里的温差较大,巡逻前必须充分考虑应对各种极端天气。”焦一奥说。

测完气温,焦一奥回宿舍做巡逻前的准备,他一层层地套上保暖装具……这个时候,焦一奥还不知道,巡逻归来有个“惊喜”在等他。

巡逻队出发了,哨所热闹起来。

官兵们雪山巡逻。

“吴世林,你负责布置学习室;华威,你去准备蛋糕、长寿面;李兴伟、潘坤,快去准备礼物;钱棋森、陈龙,你们去营房外堆雪人,再把准备好的‘生日快乐’摆好……”一场“蓄谋已久”的哨所生日会开始了!

原来,这天是焦一奥18岁的生日。让年轻战友在执勤哨所完成“成人礼”,在哨所战友们看来很有意义。

巡逻路上,太阳还是不肯露面,山里的风依旧很大。“温度-22℃,海拔3400米,距点位还有2公里。”每隔半小时,焦一奥都会向连长彭诚文报告气温和海拔。

“一奥,上哨半年了,想家不?”

“报告连长,这几天想得不算厉害!”焦一奥的脸被风吹得通红,手背上一道开裂的伤口十分显眼。

坦诚率真,彭诚文眼中的焦一奥着实可爱。他拍拍焦一奥的肩膀,眼神中满是鼓励。

海拔3563米,焦一奥和战友们抵达巡逻点。认真勘察完点位和边情,他们踏上回营路程。

山下营房外,下士陈龙轻轻搓了一下冻得通红的鼻头。他前方的巡逻便道上,戴着“水桶帽”的雪人手里,用水彩笔描绘的“生日快乐”字样格外醒目。

“一奥看到了不知有多高兴呢!”中士钱棋森端详着自己精心装扮的“生日惊喜”,一边想一边乐。

踏雪归来的巡逻官兵,还在雪中跋涉。走上这一趟,他们的防寒鞋全都湿透了,裤腿也冻得梆梆硬……大家都想走快一点,返回哨所喝杯热水。

转过一个弯,路上突然出现一个雪人。定睛一看“生日快乐”几个字,焦一奥一下子明白了。这是一个“大大的惊喜”,一同巡逻的战友紧紧拥抱了他。此刻,营房外天寒地冻,焦一奥的心却被战友的温暖包裹着。

回到班里,战友们清唱的生日歌声中,下士吴世林把一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端过来,焦一奥流泪了。

“热爱你所热爱的,守护你所守护的。”深夜,焦一奥在给母亲的信里这样写道。次日凌晨的第一班岗哨,轮到焦一奥执勤。裹上羊皮大衣,他跺了跺脚,把胸膛挺得笔直。

军犬“钢镚”陪伴着他在岗楼旁一动不动。那晚,月亮格外明亮。

哨所官兵清晨升国旗。

雪山和五星红旗最配了

扛上背囊,中士吴德亮踏上了巡逻路。距离队的日子还剩5天,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巡逻。

8年前,吴德亮第一次踏上这片冰川。在他心里,冰川没有丝毫改变,变化的是心境。

这趟巡逻,吴德亮会不自觉地想起,那些在冰层下游弋的鱼儿,被白雪覆盖正悄悄萌芽的雪莲花,待到明年夏天这里又是一片花海。自己很快就要与这里告别,他的心里满是不舍。

到了“鹰嘴岩”,连长彭诚文让吴德亮先爬上去,将绳子固定在石头上再甩下另一端,再让大家拉着一个接一个爬上去。

这块鹰嘴形状的巨型岩石,是这条巡逻路上的“路标”。官兵必须奋力攀上去,才能继续前行。每次走到这里,第一个攀上“鹰嘴岩”的人都是他们当中最老的兵。

吴德亮清楚记得,自己初次巡逻,由于体型偏胖,拉着绳子攀登还要靠身后战友“推一把”。

当年的班长为了给吴德亮加练体能,不知让他冲了多少趟山头。“德亮!从今天开始,班长带着你练,你能不能坚持?”站在熟悉的“鹰嘴岩”下,他的耳边回响起班长当年的声音。

攀上4米高的岩石,系好绳索向下抛去……吴德亮的动作娴熟而轻松。“能!”耳边回响起自己当年还略显稚嫩的,看着年轻战友一个个攀上岩石的身影,他的眼睛湿润了。

吴德亮知道,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带他“冲山头”,再不会有人督促他减肥……

几经跋涉,巡逻官兵抵达阿拉艾格尔山口。山顶上,吴德亮向着国旗敬礼。在这条边防线上,吴德亮经历了太多成长,每一次敬礼,他都觉得神圣无比。

“雪山和五星红旗最配了!”吴德亮说。雪山见证老兵对边防的告白。雪海云天,雾气升腾,吴德亮耳畔突然响起那句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走过了边防巡逻路,他觉得再不会遇上比这里更难走的路,以后的日子一定会是“春暖花开”。

返程路上,看到班里战士朱正熙与战友有说有笑,吴德亮压在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去年夏天第一次听说连队进驻哨所的消息,朱正熙主动找到班长吴德亮:“我要去守冰川。”

刚到哨所,朱正熙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一个月下来,这份激情伴着渐渐寒凉的气温逐渐消减。这里比他想象中更荒凉、更艰苦。

日复一日在冰峰雪岭中执勤,生活单调枯燥。这里没有超市、没有电影院;每天外出巡逻,就是与外界的“亲密接触”。

“快点,大家都在等你一个人!”一次巡逻,攀坡时,吴德亮双手用力扒住头顶的岩石,顺势向后方望去,他发现朱正熙没精打采地跟在队伍后面。

“这么磨蹭!还能准时到达点位?!”吴德亮的“无名火”一下子撺上来,高声呵斥道。

回到哨所,连长彭诚文得知此事,找到朱正熙谈心。原来,朱正熙刚到连队时,听老兵们说,“候鸟哨所”坐落在一个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夏季山花烂漫,秋季落叶缤纷。

“连长,咱们每天风里来雪里去,除冰铲雪、执勤巡逻,有谁知道啊?”望着连长,朱正熙犹豫了许久,抛出了疑问,“我们做的这些事,有意义吗?”

“在边防线上执勤巡逻,也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我们的名字。”彭诚文把朱正熙带到窗前,望着窗外的落叶,语重心长地说,“军人守卫的是和平。和平就像空气,平日里人们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有缺少时才会发觉它的珍贵。”

转过身,彭诚文正视着朱正熙的眼睛说道:“不要轻视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不要轻视自己肩上的这份责任。”

带着解答,朱正熙悄然离开连部,心中似有所悟。

“班长,咱们加快脚步吧,天色阴沉上来了。”又是一次巡逻,朱正熙成了排头兵,他转身向着走在队伍中间的班长大声说。

一场风雪欲来,盘山路上,大家加快了脚步。

你温暖着我,我守护着你

春节前的探亲假,驾驶员许好平又没上报休假计划,他已经一年没休假了。

“哨所就我一个驾驶员,还有战友在外学习探亲,眼下正是大雪封山,这个节骨眼儿上,我怎能走得开呢?”许好平这样解释。

一年没回家,女儿瑶瑶才6岁,他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回家去。

1月11日,是瑶瑶的生日。去年,许好平答应了女儿一定回家给她过生日,今年他又“食言”了。

听着电话那头女儿的哭声,许好平的心都碎了。

缺席了女儿的成长,也没有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许好平心里的愧疚自责“一箩筐”。

“看,山上的雪莲花开了。”去年夏天,驾车巡逻路上,山上的一簇簇雪莲花吸引着巡逻车里的目光。冰川上常年积雪不消融,这些顽强的生命却能扎下根来。

“用手机拍下美丽的雪莲花,把照片发给女儿。”自从有了这个念头,许好平每次开车将战友送到山下休整点,一定要跟着大家徒步攀登至山顶,把雪莲花的照片发给妻子和女儿。

家在成都的大学生士兵吕亚江,来到哨所前从来没见过雪莲花。

直到他第一次在雪山上看到一大片的雪莲花,他才相信了那句话:“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当你经历了一些事,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

初到这里,拥有音乐和绘画特长的吕亚江明白了一个道理,艰苦的环境首先考验的是人的“短板”而非“特长”。为了锤炼自己,他将心爱的吉他、画板一股脑塞进了库房。

那天下午,连队例行组织体能训练。

“右前侧无名高地,最先到达的班领取本周军事训练流动红旗!”连长彭诚文大手一指,全连官兵像离弦的箭冲了出去。毫无悬念,最后一个抵达终点的,是吕亚江。

站在界碑前,吕亚江第一次感受到军人肩上的责任。那一刻,他对边防多了一分沉甸甸的理解。

一个月后的中午,太阳照例比前一天晚了几分钟照在冰川顶上。此时的吕亚江,“冲顶”成绩却比过去提早了几分钟,第一次摆脱了“垫底”的称谓。

沐浴阳光,吕亚江突然感到一股暖流传遍全身。

“我见冰川多妩媚,料冰川见我应如是。”在吕亚江看来,这冰川俨然是“老朋友”了——日复一日巡逻,冰川见证了他的坚持与超越,他见证了冰川的每一种“表情”。

去年国庆节假期,吕亚江的微信朋友圈,同学们晒的都是旅行照、阖家团圆照。他的“晒照”引来许多“围观”——

皑皑雪山,冰川起伏,他那一小段文字赢得诸多点“赞”:“你温暖着我,我守护着你!”

这条信息,也让来自江南水乡的战士徐亚东红了眼眶。他爬上营房后山找信号给母亲打电话……

踏冰巡逻,吕亚江看出了徐亚东的失落,便一路陪伴他。

“人生有四季,心中春常在。”吕亚江告诉徐亚东,虽然这里风景和家乡的完全不一样,但四季轮回是一样的——没有一个寒冬不会过去,也只有经历了寒冬才能迎来春天。

去年入秋不久,第一场雪降下来了,吕亚江从库房取出了画板。

在他的笔下,雪山是红色的,象征着温暖;冰川是蓝色的,就像一片海。

再后来,一个念头在吕亚江脑海闪现:连队周围到处是山上滚落的石头,何不用石头当“画板”!

没有画笔,就用刷子;没有颜料,就用油漆!经过两天创作,石头画完成了。趁徐亚东午休时,吕亚江悄悄把作品放在他宿舍的窗前。

哨所战士们的石头画。

哨声打破了宁静,徐亚东拉开窗帘,那一刻,映入眼帘的石头画让他眼前一亮,内心的孤独瞬间被融化了……

很快,哨所的石头画越来越多,有的画着挺拔青松,有的画着富贵牡丹,有的画着几只海棠,每幅画面都在这样寒冷的冬天描绘着官兵们内心向往的“春天”。

为心中的信念而坚守,寒风不再刺骨,冬天也有了暖意。哨所外,寒风呼啸,官兵们又一次出发了,向着远方的点位,向着温暖的方向。

出发。

(程明阳 刘郑伊 刘 侃)

图片由哨所官兵提供

来源: 解放军报

感悟延安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丨畹町边检站多形式学习践行延安精神(二)

曾经延安精神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革命胜利,今天的她仍然光芒闪耀。自云南边检总站部署学习践行延安精神以来,畹町边检站迅速掀起学习延安精神热潮,多种形式学习践行延安精神,激励全站民警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芒海分站

芒海分站

组织开展“延安精神”专题学习活动

观看大型系列纪录片《根脉 延安精神》

分站党委副书记 站长孟赛所

为大家讲解了延安精神的精神内涵 历史地位

通过观看纪录片

同志们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为民服务优良作风所感动



在“学习延安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主题的学习心得分享会中

大家共同学习了习近平在

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的重要讲话

了解了延安精神的精神内涵和主要内容

深入学习领会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

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核心要义和时代价值

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民警纷纷表示

将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

把革命先辈的革命理想转变为

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强国追求

努力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

推动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



中山分站

中山分站

一堂主题党课 补足精神之钙

赓续红色基因 共读红色书籍

座谈交流讨论 坚守初心使命

分站党委副书记 站长谭徽辉

以“奋进新时代 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为题

为民警上了一堂生动的主题党课

授课紧紧围绕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和核心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特征

四个方面展开

引导全体民警把延安精神融入血脉

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



组织开展“学延安精神 讲延安故事”活动和

延安精神专题学习暨

“弘扬延安精神”大讨论主题

民警们积极挑选《话说延安精神》

《理解马克思并不容易!》和

《延安赢天下》等红色经典书籍进行阅读

大家纷纷畅所欲言

紧紧围绕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传承优良传统 激发工作热情等方面

进行了交流讨论

表示要立足岗位实际

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争当延安精神的传承者



苏典分站

苏典分站

开展“传承延安精神 延续精神血脉”

主题党课教育

分站党委副书记 站长胡来文

以《传承延安精神 延续精神血脉》为题

从“中国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精神的形成”

“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

“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

教育全体民警

继承弘扬延安精神

突出为民理念

始终坚守立警之魂和为警之本



以“学习延安精神 我们怎么做”为主题

召开专题座谈会

党员民警结合工作实际

就如何在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

从中汲取信仰力量 查找党性差距

校准前进方向进行了交流发言

引导党员民警

以更加饱满的热情 昂扬的斗志

投入到移民管理事业当中



那邦分站

那邦分站

党委书记 政治委员李懿鹏

以“弘扬延安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

为全体民警讲授延安精神专题党课

李懿鹏政委结合岗位实际

从延安精神的内涵

延安精神的解析

延安精神的组成

延安精神的发展历程

如何践行延安精神五个部分详细讲解

坚持用延安精神锤炼忠诚警魂

深入践行

“对党忠诚 服务人民

执法公正 纪律严明”总要求

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



在“学习延安精神 我们该怎么干”

主题大讨论活动上

民警们结合自身岗位实际

开展交流讨论 分享学习心得

在思想碰撞中感悟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让延安精神在国门边境熠熠生辉



延安精神不只是学出来

更是干出来的 拼出来的

畹町边检站全体民警

自觉将延安精神

内化于心 外化于形 固化于制

↓↓↓

弘扬延安精神

树立服务群众意识

为群众谋福利 办实事


芒棒分站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清扫活动

畹町片区单位和驻地村民一起开展劳动

农忙时分芒海分站帮群众解决困难


学习延安精神

立足岗位自身

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为服务地方经济保驾护航


混板分站民警在芒满通道查验现场执勤

中山分站全力保障跨境甘蔗安全入境


强化思想武装

增强实践指导

全面提升打击跨境违法犯罪能力水平

构建边境安全稳定防线


苏典分站破获一起走私香烟案

卡场分站联合德宏边境管理支队卡场边境派出所查获一起跨境走私活体牛案


延安精神作为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辉煌篇章

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精神瑰宝

畹町边检站全体民警

将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 见之于行

同新时代精神相结合

把个人价值体现融入到

报效祖国 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去

为全面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来源:畹町边检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