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喔喔奶糖广告词》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5 10:30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喔喔奶糖广告词》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喔喔奶糖广告词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广告词的目标受众:首先,要明确广告词的目标受众是哪个年龄段、性别、地域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
2. 突出产品特点:喔喔奶糖作为一款特色产品,应突出其独特卖点,如口感、品质、包装等,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3. 创意新颖:广告词要具有创意,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使产品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广告词的表现力。
4. 朗朗上口:广告词应易于记忆,便于传播。可以采用押韵、重复等手法,使广告词更具韵律感。
5. 简洁明了:广告词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使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就能抓住产品卖点。
6. 体现品牌形象:广告词要符合品牌形象,体现品牌的价值观、文化内涵等,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
7. 营销策略:根据市场情况和营销策略,选择合适的广告词,如强调产品品质、优惠活动、限时抢购等。
8. 遵守法律法规:在创作广告词时,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夸大其词、虚假宣传。
9. 情感共鸣:广告词要触动消费者的情感,

跳跳糖、无花果......儿童节聊聊那些让人沉醉的童年味道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当罗大佑的《童年》响起,不少人的思绪猛然间拉回了嬉笑追逐的童年,一张张夹在书本中的五彩糖纸、童年的花样皮筋、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谣……

对不少80后、90后来说,在物资不太丰富的年代里,童年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吃鸡游戏,没有微信红包。一毛钱的汽水冰棒、五毛钱的辣条、一块钱的雪糕,就十分满足。大白兔奶糖、跳跳糖、唐僧肉辣条、干脆面、无花果……那些曾经备受追捧的零食,你还记得它的味道吗?

1、大白兔奶糖

在很多人记忆里,奶白色,泛着微黄,包裹一层糖衣的大白兔奶糖是童年最爱的零食。每逢节日,父母长辈会提前买好,藏到储物柜,等到节日来临,才会拿出来分给大家吃。小孩子每次吃到大白兔奶糖都会开心半天,还会用糖纸来折纸鹤。有人感慨,年少不知事,长大后发现儿时的大白兔奶糖代表的是喜庆、是快乐、是开心。

如今,虽然大白兔奶糖外包装变得愈发新潮、多样,但经典的那一款还在,对很多人来说,“大白兔”依然是吃了就会幸福的奶糖。

2、喔喔奶糖

有网友说,回家收拾房间,发现了儿时夹在书本中的喔喔奶糖的糖纸。很多网友纷纷回应儿时也做过这样的事情,还有甚者称,攒了很多喔喔奶糖糖纸送给了小时候喜欢的人。一张糖纸的快乐如此简单又珍贵,小时候的你,是否也做过这样可爱的事情呢?

除了糖纸,喔喔奶糖也是黏人得很,吃起来奶香浓郁,却十分黏牙。即便如此,也抵挡不住儿时对于“甜蜜”的向往,不少人即使生了蛀牙,也依旧边疼边吃。

3、小当家干脆面

小学教室里,每当下课铃响,班里的同学们就掏出“小当家”干脆面中的卡片,交换彼此没有的卡片,换完后,便开启了全班“嘎嘣脆”吃方便面的时刻。就算是吃干脆面,大家也要炫一下自己的神技,有直接捏碎用袋子倒嘴里的,有倒在手上吃的,还有泡在热水杯用勺吃的,吃法虽五花八门,开心却是相同的。

如今,这款干脆面网上还有销售,但似乎不像儿时那样风靡全国了。也有不少评论者称,不是那个童年的味道了。

4、无花果

酸酸甜甜的无花果是小时候的社交零食。买一包五毛钱的无花果,坐在校门的台阶上,和小姐妹一人一根,一起尝着酸甜的味道,偶尔也会有陌生的小朋友眼馋无花果,加盟小队伍。吃完之后,小伙伴们还会舔舔手指,意犹未尽。

儿时对于无花果并不了解,长大之后才知道,真正的无花果是一种像小颗洋葱,切开后有红粉色果肉,口感绵甜的水果。而小时候吃的无花果则是萝卜做的零食,虽然是假的无花果,但那份童年的快乐确是真的。

5、果丹皮

果丹皮,也叫山楂皮,使用山楂、糖、水果等制作的一种零食,酸甜口感,几乎每个人的儿时记忆里都会有这个传统零食。很多人都说,小时候每次吃完果丹皮后,还不忘舔舔包裹的糖纸。

小小的零食也包裹了特别的爱意。有网友说,小时候,得了蛀牙,奶奶把最爱吃的果丹皮锁储物柜里,经常趁奶奶熟睡的时候,偷钥匙打开存储柜疯狂吃果丹皮,后来奶奶去世,发现她的储物柜里装满了果丹皮,亲人的爱意,无处不在。

6、跳跳糖

如果说,有一种零食能让你瞬间想到陈慧琳那首歌《不如跳舞》,那绝对非跳跳糖莫属。

五毛钱一袋的跳跳糖,让嘴巴开始跳舞,“甜蜜”的动感让孩子们激动地欢呼雀跃。虽然至今不明白跳跳糖在口中“跳动”的原理,但却很享受它带来的快乐。小时候,一包跳跳糖的快乐可以分给好几个小伙伴,有时,舌尖上跳跃也会传导至身体,一群小朋友开始“群魔乱舞”。

后来,哼着《不想长大》的曲调,孩童的我们也逐渐变成大人模样,当追着记忆吃到一包五块钱的跳跳糖时,猛然发现,商品的价格涨了、人也长大了。

7、大大泡泡糖

“你吹的泡泡好大”“你的泡泡漏气了”,还记得和小朋友一起比拼吃大大泡泡糖,看谁吹的泡泡大吗?大大泡泡糖,这可是小时候家长最讨厌的零食,他们担心孩子在吃的时候将泡泡糖咽下去。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份快乐怎么会被家长禁锢住,一放学就会躲在角落吃泡泡糖,然后比谁吹的泡泡大。很多80后、90后都调侃,没吃过泡泡糖的童年不是完整的童年。

8、唐僧肉辣条

西游记是不少人儿时看得最多的一部影视剧,“吃唐僧肉可以长命百岁”的桥段也深深刻在很多孩子的心里。所以,当“唐僧肉”辣条横空出世时,受到了很多孩子的追捧。

不过,“唐僧肉”也不能贪吃,有网友称,小时候看到唐僧肉(辣条),天真地以为吃了真能长生不老,就天天吃,最后吃出了胃病。时至今日,还能在一些商店看到这款辣条的身影,只是不再如当年那样火爆,偶尔有人路过,会说一句“小时候吃过,以为可以长生不老”。

9、汾煌雪梅

酸甜爽口还带着核的汾煌雪梅可是儿童时期的最爱了,这是用梅子糖渍的一种果脯类零食。小的时候,经常在上课时偷吃汾煌雪梅,每次都是用书挡住,偷偷和小伙伴往嘴里塞一颗,偷吃完还一起庆幸没被老师发现。如今,已经不太容易看到这款产品了,网上还可以购买到,但销量已不高。

10、雪莲棒冰

小时候的夏天,教室没有空调、没有风扇。酷热难耐的小伙伴们在下课铃响后,蜂拥跑向学校小卖部,购买雪莲棒冰。那时的一包雪莲棒冰5毛钱,里面装有多个小冰块,可以分给要好的小伙伴,一起享受夏日里的一份清凉。

11、健力宝

当可口可乐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物时,一种橘色碳酸饮料横空出世,并风靡全国。

橘色搭配银色的易拉罐包装,甜甜的橘子口味,喝满足之后再打个顺快的嗝。在80后、90后的记忆中,出门手持一瓶健力宝,就是全街道最靓的仔。

12、营养快线

“早上喝一瓶,精神一上午”,2005年娃哈哈乳饮料营养快线上市,随后迅速成为红极一时的畅销饮料。相关广告语也在大街小巷广为流传,众多学生追赶潮流,在背包里备一瓶营养快线当早餐。

可以说,当年的营养快线承包了众人的青春期。此后营养快线一路畅销,并更新换代了多种口味。如今,尽管营养快线销量不如往日辉煌,但依旧比较容易买到。

那些撬动童年味蕾的零食,你还记得吗?它们有些还存在,有些已经消失了,但那份快乐却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又一个儿童节来临了,你的童年记忆里,还有那些印象深刻的零食呢?一起评论区聊聊。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柳宝庆

小时候爱吃的零食,变成满满的回忆

所有的九零后都成年了。身处九零年代的院办和同代人一样,是需要早早找到合适育发液的一代,也是在朋友圈养着四个野男人和青蛙儿子的朋克养生一代,同时还是父母口中“年纪轻轻就没牙”的一代。

后来院办慢慢成长接触了很多同岁的朋友,发现大家也都早早跟牙医扯上了命运般的关联。而二十出头就换牙补牙种牙的开端,和有点屁钱就去买零食的成长经历绝对息息相关。

那些五颜六色的零食肯定不止一次满足了你的童年味觉,它们把你的童年当做仓库,甚至还藏着无数颗你的乳牙。

国产零食兴起阶段

自院办有记忆起,零食排在第一的是谜一样的宝塔糖,这种打蛔虫的药物本不是零食,只是样子可爱味道很甜的宝塔糖,是院办每年到了发糖的时候都会期待的事情。

宝塔糖在当时是每个小朋友的宝物

而除了宝塔糖之外,最记忆犹新的是一毛钱两个的泡泡糖了—— 一个大的透明塑料罐子里装着红红绿绿的泡泡糖。有一毛钱一个的,也有一毛钱两个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口感和吹出来的泡泡的小大。

但对那时还没学会用泡泡糖吹泡的院办来说,味道和口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简陋的包装里那张无法预知图案的贴纸。

贴纸是用透明的塑料膜做成,上面印着相反的图案,贴上去用指甲刮几下就粘住了。操作简单的泡泡糖贴纸是幼年时期廉价的纹身贴。院办和同桌阿狗经常在手臂上贴很多泡泡糖贴纸,在心里暗示自己就是很野的社会青年。

泡泡糖贴纸,当年的贴纸没那么丑,网络上只能找到这样的图片了

大大泡泡糖在当时是连广告都很好看的泡泡糖巨头

《数码宝贝》在中国热播的那几年,泡泡糖里边几乎都是杰尼龟巴达兽,那会儿还没半个门高的院办总爱跟阿狗比谁伸手能贴到最高。没几个月下来大姨家的木门下半都是泡泡糖贴纸,挨打的还是院办。

那时市场上还没那么多进口零食,几毛钱零食的味道和它的价格几乎成正比。而足球巧克力就是其中之一,足球巧克力就是记忆中的廉价巧克力味道,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代可可脂。只是它们被亮红或亮绿的铝锡纸裹成球型,让弹玻璃珠子长大的一代莫名心动。

足球巧克力的简陋包装丝毫不影响它的人气

除了足球巧克力,金币巧克力在当时也很热门。之所以做成金币的样子,可能也是因为喜事中金色代表着金钱,寓意富贵。现在还经常见到有些地方在卖金币巧克力,尤其是过年的时候。

那时候不舍得吃的院长,总是把金币巧克力放到口袋里,最后化掉了

提到巧克力,不得不提麦丽素。深受武侠剧古装剧影响长大的一代,总是觉得麦丽素是一种救命丹药。在还没有经济条件吃上正宗巧克力的时候,主要成分为代可可脂的麦丽素倒是帮我们解了馋。

麦丽素中间脆脆的不知道是啥反正很好吃

中华丹也是同样有救命丹药般戏精操作的小零食,这种陈皮丹也是圆圆小小颗的仙丹模样,对于爱把棉被披身上演古装剧的小学生来说,这可是开戏的重要道具。

小学鸡吃中华丹经常上演“你别死我有解药”的弱智戏码

星球杯——这个贯穿陪着院办长大现在还在吃的零食,在打扫卫生发现那些扫不进垃圾铲子的塑料小勺子的时候,院办就知道这个荔枝大小的巧克力饼干球已经风靡全校了。要是跟小学买几个星球杯揣怀里就很开心的同学对比起来,现在买得起一整桶星球杯的院办已经发家致富了。

小的星球杯一个星期能吃一桶,大的星球杯一顿能吃两个

麦乳精是当时不可多得的走访礼品,也是难得的零食。经常趁着爸妈不在家用勺子掏两勺干吃,其实跟奶粉一样,一般都冲水喝,但味道可比奶粉甜多了。

强化牌麦乳精现在还有卖但是已经变味了

干吃比冲饮更美味的还有酸梅粉,酸梅粉可不是什么礼品级的宝贝了。这两毛钱一包的小零食,吃上一小勺就挺解馋。还有些不知什么心态的小朋友爱用吸管吃,呛得跟鼻炎过敏似的。

神龟酸梅粉很小一包,撕开太大力的时候会撒没了

每一包酸梅粉会附上一个彩色的小勺子,但不知道哪一年开始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小勺子,武器把柄之类的酸梅粉勺子,深得阿狗这类对战斗热血十足的小男生的喜爱。他们还经常为了收集这些勺子去买根本不会吃的酸梅粉。

酸梅粉的异形勺子,仔细看其实一些边角塑料片还没裁干净

糖果作为零食种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发展下来,也研发出了各种样式。光是泡泡糖就能玩很多花样,除了附贴纸的泡泡糖,还有装大玻璃罐子里出售的西瓜泡泡糖、带果冻的泡泡糖、大大泡泡糖......

那时以味道做基础的糖果也有很多了,汽水糖、薄荷糖、玉米糖、美乐清凉奶糖等等。但猪油糖就不一样了,这个光是名字听起来就很油腻的糖,实际上嚼劲在线,吃起来会停不下来。

连包装都是油,是糖果界的“油腻中年男子”了

包装纸都是油的猪油糖,能撕下来不粘上糖果的概率很小,所以把包装纸完整撕下来的感觉能爽上一天。这么看来,强迫症不是随网络热浪出现的,是小时候吃猪油糖就已经潜伏生成了。

1959发售至今的大白兔奶糖也是家喻户晓的奶类糖果,过年过节也常用大白兔礼尚往来。大白兔奶糖近年还推出过真·大白兔奶糖。

巨型大白兔奶糖其实也就是一大罐子里装着小白兔

除了大白兔,喔喔奶糖在那时也很火,回忆一下这句广告语:“好吃就说喔,喔喔奶糖!”脑海里是不是还有周渝民的影子?

喔喔奶糖2004年的广告 这种声效还颇有在家看电视的感觉

糖果商们为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还开发了许多造型新奇吃起来十分骚气的糖果,比如:

现在嘴唇涂一圈再舔掉的口红糖

可以戴在手上的钻戒糖

长得像石头的彩色石头糖

能吹口哨的口哨糖

5+2软糖是建立在可乐软糖等造型软糖上的集成品。这种外形圆润颜色鲜艳的软糖深受小女生喜欢,而5+2就是一包能买到几个造型的软糖。

但对于直男心态的院办而言,这种口感不好还黏牙的软糖跟不实用的橡皮擦没什么区别。

5+2套餐里有:可乐汉堡花菜牛扒

除了外形变化,糖果商还在某些感官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创新,比如跳跳糖,让野猴子们欲罢不能。就是吃多了嘴巴被弹得不是很舒服。

跳跳糖在国外刚上市的时候还有胃部被炸出血的谣言

在院办看来,1956年在美国被发明、1975年上市的跳跳糖肯定是零食界的一大创新。他们还出了本书——《跳跳糖:美国革命性糖果的幕后故事》。去蹦迪的时候怀里揣两包试试看,没准会有新的体验。

造型骚气的纸伞蛋糕就真的是童年回忆了。味道怎么样是不记得了,现在只记得那把伞,活像个小巧精致脆弱的软妹。

纸伞蛋糕上面,纸伞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挡尘吗

米棍——这种类似爆米花的膨化食品在那时候也出现了。米棍一根能有小学生手臂那么长,酥脆口感,入口即融,吃多了黏牙。米棍最好的一点就是可以吃很久,也可以大方地分给狗友,但其实就是大米和色素的味道。

30cm~50cm长的米棍有时候还是猴孩子们的武器

而那时同样是膨化食品的还有满地可和浪味仙,但院办几乎没听过这两个。浪味仙这个从台湾过来的膨化食品是旺旺集团早期推出的,是院长那一代人最爱吃的零食之一。但是比它本身更有意思的是,浪味仙的英文名叫Lonely God 。

发现浪味仙的英文名是Lonely God的时候,在网上还掀起了一阵热浪

可能小时候吃太多膨化食品,现在才会那么膨胀。

辣条开端的零食发展阶段

大约是在院办上三年级的时候,辣条出现了。那时你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段,看到一整条路上的小学生手上都拿着一片辣条。辣条瘾上来的时候真的停不下来,可能是辣带来的奇妙威力。

辣条刚出来那时还没那么多独立包装的,大多一包里几十张辣条

辣条品牌中最出名的要属卫龙。大夏天里拿着辣条的小学生,在太阳底下被辣得汗流满面的情景,真的让人无法忘怀。

卫龙是院办作为南方人的吃辣启蒙,甚至比辣椒酱还早

辣条甚至发展出唐僧肉的版本:

唐僧要是活着不知道会说点什么

这种野性的吃法似乎激发了零食厂商的灵感,于是沙爹鱼串、狗牙儿、香菇肥牛等打着“肉食招牌”,其实为豆制品的零食也渐渐出现了。但即使是豆制品,香菇肥牛也真的还蛮香蛮好吃的。

五毛钱一包的香菇肥牛涨到两块半,仍阻挡不住人们对它的热情

咪咪虾条在院办成长的地方出现得比较晚,五毛钱一包的咪咪现在还是最爱吃的小零食之一。有一次院办不小心点到B站一个Up主用咪咪虾条拌饭的视频,思维一下子没法拐弯,甚至心里产生了阴影。

咪咪吃到最后只有很多碎碎也要全部倒进嘴里

果干果脯类的小零食在那时也不少。果丹皮在当时是可以媲美山楂片的酸味小零食,果丹皮出现后就没怎么吃过山楂片了。但后来出现了陈皮丹,果丹皮也不怎么爱吃了。喜新厌旧的人性缺点真是暴露无遗。

果丹皮在胃口不好的时候来两根还能开胃

在面临进口零食品牌进入内地市场的危机时,那些廉价的本土小零食品牌仍然主打他们的小学生人群定位不动摇。比如五毛钱一板的奶片、两毛钱一板的香芋奶糖和两毛钱一盒的绿豆糕,仍然在小学门口热销。

甜味十足、塞牙缝里能马上蛀牙的香芋奶糖其实很奶很软

五毛钱一包的手指饼还吃不完,沾花饼干上面马林糖一样的小花仍然让人惦记。AD钙奶却不爱喝了,健力宝也几乎被两乐挤出了市场,旺仔成了过年过节必吃的零食。

沾花饼干上的糖跟马林糖的味道很像

零食五花八门的鼎盛时期

很多朋友上初中的时候,可比克成功勾搭上当时喝奶茶还没发胖的周杰伦。在那之后,可比克万年不变的包装袋,总是红绿黄紫橙几个颜色搭配竖起大拇指的周杰伦,薯片也在院办的零食清单上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

与“巨星加持”不同,在可比克之前,比较热门的薯片品牌是朴素的珍珍、丽丽,包装上硕大的一颗土豆在超市货架上可是很显眼。和珍珍、丽丽同期竞争的还有上好佳,但后来随着呀!土豆、乐事、薯愿,甚至连好丽友也加入了薯片的竞争大军,人们的选择困难症也应运而生。

呀!土豆爽脆的口感经常让我觉得牙齿要碎掉

薯愿也是蛮好吃的就是油太多了

相比之下,蛋黄派这一类小面包的出现,朴素得就像是乡村爱情故事里的谢飞机,单纯而又不做作。

院办觉得蛋黄派很油,里面的蛋黄还十分“固体”,换句话说蛋黄派的馅儿就是个牙齿模具

好丽友和达利园最先推出蛋黄派。后来好丽友出了好丽友·派,福马又推出了福马巧克力派,盼盼出了法式小面包,回头客出了欧式蛋糕......叫法也是多种多样。

但院办觉得经常缺货的蓝莓派最好吃

院办早上赖床和晚上睡不着时,都会以这些小面包充饥。要是没有那些小面包小蛋糕各式饼干,在外卖行业还没发达的时候,院办究竟要靠多少包方便面才能活下来?这倒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除了这些小蛋糕,饼干也是院办书桌抽屉里必备的干粮。四洲的番茄梳打饼干几乎霸占了院办的整个初中时代,下课吃、放学吃、上课偷偷摸摸地吃。到了后来,嘉顿、每日生机、美丹等五花八门的梳打饼,都以各自的优势抢走了四洲独霸院办书桌的地位。

陪伴了院办整个初中时代的番茄梳打饼,到现在仍处于梳打饼排行榜第一位

再后来,院办潜意识里觉得梳打饼干吃易上火,于是移情威化饼。在品尝了各式威化饼,包括甜掉牙的脆脆鲨和入口即化的EDO后,善于总结的院办发现,不管是哪一种饼干,吃的时候都容易掉渣。

1块钱脆脆鲨跟4块5的士力架一样,甜掉牙

在“扭一扭泡一泡”和“好吃你就多吃点”等广告语洗脑的时期,零食厂商都开始寻找与众不同的口味和新的做法了。旺仔QQ糖不再独一无二,龟苓膏也有很多吃法,就连棒棒糖也能舔90分钟了。

院办尝试吃过,那种感觉就好像你吃了十几片泡泡糖,咀嚼肌十分酸痛但又停不下来

亲自品尝过榴莲牛奶的院办,也在期盼未来是否会出现什么奇特的零食,同时也担心牙齿还能不能和我一起经历下一次的零食变革。但不论零食如何变迁,口味如何特别,最终它们都为同一群体服务——那些爱吃零食不吃饭的人。

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五花八门的零食,在你的记忆里一定还有些似曾相识却记不得名字的零食,还会有一些好吃到想藏起来的零食。在评论里试着描述,万一有人仅凭你简单的描述准确说出是哪一款零食,那么恭喜你——掉牙的不止你一个。

前几天,下班走进一家便利店,看着上面花花绿绿的零食自己像儿时一样嘴馋起来,看上一款长得挺可爱的哈林熊果蔬棒,入口酸甜,这是蔬果类冻干压缩零食,非常符合现代人健康低脂的理念,不禁感叹如今的人儿是多么幸福啊!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