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3 14:28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如何写好论文——问题来源、研究方法、工作比较、未来方向的关键事项
正文:
论文写作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篇优秀的论文不仅能够展示研究者的学术水平,还能为学术界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在撰写论文时,问题来源、研究方法、工作比较和未来方向是四个关键要素。以下将分别阐述这四个方面在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问题来源
1. 明确研究背景:在论文开头,要清晰地阐述研究背景,说明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有助于读者理解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 提出研究问题:在背景介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研究问题。问题应具有明确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以便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
3. 分析问题来源:详细阐述问题来源,包括文献综述、实际需求、理论探讨等。这有助于读者了解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二、研究方法
1. 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
2.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确保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遵循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如客观性、系统性、可比性等。
3.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在论文中详细描述研究方法的实施过程,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等。确保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便于读者理解和借鉴。
三、工作比较
1
论文通常是科学(包括医学和经济学)、工程或者人文学科研究成果的展现。当然所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把轮子重新发明一遍的问题。
这些成果有很多方式可以展现,比如以演示的方式、报告的方式,甚至纪录片的形式,而用文章形式展现的,就是论文。
写论文(不论是科技的还是人文学科的)是有技巧的,掌握了这些技巧,不仅论文写得快,大家容易读懂,而且也容易被杂志和会议接纳发表。相反,如果写得不好,即使科研做得很好,也会被拒稿。
下面讲的写论文的技巧,主要是针对很多人常犯的毛病,分为四个部分来讲解。
1.要重视研究综述
虽然论文报告的是一个未解决问题的研究结果,你也别觉得新观点、新发现最重要。其实,这个问题的来源,用文献综述的方式交代清楚更重要。而且要放在论文开头。
今天的学术研究,99%是N+1的工作,任何人写论文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提一下N的工作,也就是同行们以前做过的工作,这就是文献综述,在英语里叫做Literature study。
综述的目的不仅是引出问题,也是对前人和同行成就的认可。
2.要重视呈现研究方法
做研究写论文的直接目的,是要告诉大家你的新结论。但结论不能凭空得出,方法和过程要写清楚。对于方法的描述在论文中非常重要。
有些时候,同行们从你的论文中所获得的最大收益来自于方法,而非结论。
3.要重视比较工作
不能光顾着说自己的研究,好的论文,不仅要得到自己的结论,还需要比较自己工作和相关工作的优劣。
既然做学问是N+1的工作,为了证明N+1比原来的N要好,你首先要重复前面N的工作。科研上实验结果要求必须能够重复,这叫“可验证”。
一个专业的研究人员,在开展研究工作时,通常是从重复和验证前人工作开始的,前人的结果要作为对比的基准点(Baseline)。这些结果通常会放到自己各种实验结果之前。
此外,同时期不同人可能会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如果论文的篇幅允许,也需要将自己的结果和同行的结果进行对比。大部分时候,同行们来读你的论文,未必是要采用你的方法,但是他们需要知道各种方法的有效性。
4.要为N+2指明方向
这也是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论文的完结,不应该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省略号。
一篇合格的论文,要讨论一下在这个领域尚未完成的工作,它们很多是自己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工作,也可能是留给同行继续解决的工作。
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学术交流,用一种大家都熟悉的方式来表达,大家就容易理解你的工作。处理好这几个要点,只要论文本身的研究工作水平不差,文字表达不晦涩含糊,论文被录取的可能性会大增。
写论文有三件事千万不能做:
1.过分拔高自己
有些人的论文喜欢宣布自己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改变了世界等等。其实,论文的阅读者都是同行,对这项研究意义如何,大家心里都清楚,无需费太多口舌。
2.故作惊人之语
能够得到和同行不同的结论,固然可以一举成名。但这是双刃剑,搞不好自己永远无法在圈子里混了。“非常的结论,一定要有非常的证据支持。”只有民科,才会动不动推翻已经被反复验证的结论。
3.次要的、相关性不大的工作
对于一些次要的、相关性不大的工作,根本不需要写到论文里,因为这会让读者反而更糊涂。一篇论文能说清楚一件事就好。
小结:
如何写好一篇论文,相比起大家都关心的结论,写论文更要重视开头亮出来文献综述,中间写清楚自己的研究方法,要注重跟相关工作的比较,最后,还要对未来的研究做个方向上的展望。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