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锁麟囊观后感400》才能拿满分?(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5 08:27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锁麟囊》观后感的400字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主题":首先确定你的观后感要围绕《锁麟囊》的哪个方面展开,如剧情、人物、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应该有明确的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锁麟囊》的基本情况;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你的感受和观点;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并给出自己的评价。
3. "内容丰富":在主体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剧情分析":简要概述剧情,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 "人物刻画":评价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剧情中的作用。
- "主题思想":探讨《锁麟囊》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人性、命运、道德等。
- "艺术特色":分析《锁麟囊》在音乐、舞蹈、服饰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4. "观点明确":在阐述观点时,要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社会现象等,增强说服力。
5. "语言表达":
- "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句子和啰嗦的表达,使文章更加紧凑。
- "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 "
《锁麟囊》车祸视频有感——台上赌气要不得
作者:钟愿
视频加载中...
最近,在朋友圈传得很火的《锁麟囊》车祸视频,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看过了,既是“车祸”,就一定要定个责,关于责任的讨论,在各个群和公众号的留言中,都阅读到许多,总结起来,无非以下几点:
1、鼓师流水开早了,梅香的念白还要继续,却把赵禄寒最后一句当成了叫板,直接转流水。 2、琴师跟着鼓师转,注意力不在台上,全程看谱,演员没开口,也未想法补救(比如反复过门之类的处理),甚至后头直接往下继续拉“听薛良……”,完全不管演员前一段一字未出,中间也没有薛良的念白。 3、梅香在听到琴与鼓都已经转流水过门,却坚持念完属于他的所有念白,抢了第一句唱开头的时间,当然笔者觉得这个不是他造成的问题,顶多属于应变能力不到家。
4、薛湘灵在听到转流水后没有及时撩开轿帘与开口唱,但是与梅香一样,台上突发情况,反应不过来,可以理解,属于应变能力范畴,但到第二句、第三句再往后,还不找空开口,继续做甩水袖责怪梅香的身段,琴师继续拉下一段后,甚至直接叫停,导致不可挽回的舞台事故。
几方都有人责怪,几方也都有人站,后来又读到琴师先生的“自白”,也明白了一些其中的原委:
虽不能严格地说乐队与演员“不和”,但也至少是“没谈拢”或“互不服气”的状态,而所谓演员一定要求过快节奏,也只是表达了对于演员演唱速度的不满,与台上造成的事故,细想,其实并无关涉,如果说演员在台上说的“第一次合作”属于推卸责任,那么琴师的这段自白,也并不能推脱掉自己在侧幕没有关注舞台实时状况的责任,总不能说是因为节奏太快而刹不住车吧?
再说,像《锁麟囊》“春秋亭”这样的戏,并不生僻,不仅不生僻,还是如今最常上演的折子之一,相信这样一台戏,一定是经过对腔与排练的,鼓师对梅香的念白还是如此不熟悉,似乎也说不过去。
总之,笔者认为,舞台演出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需要各方面的高度协调与配合,这种素质,在戏曲行被叫做“一棵菜精神”,一个舞台事故,绝不是单方面所能够造成的,责任虽有主次之分,但在可以补救的档口,所有人都选择了不补救,最后才不得不叫停,“小事化大”。如果一定要定责,则是鼓师的晃范儿、琴师的“一意孤行”,加上演员极差的应变能力,导致最终的结果。结合琴师先生所说的情况,仿佛大家在台上都赌着一口气似的,“心气儿”不往一处使,每一个参与并造成了这场事故的人,恐怕都难辞其咎,不过观众的脾气是真好,在演员表示歉意和重新开始之后,表现了极大程度的理解和鼓励,没有多少倒好,也没有“飞茶壶”。
由这件事还想到一些其他,也一并写在这里。
一是乐队与演员的关系。旧社会名角儿都有自己的琴、鼓,以为辅佐,梅兰芳的琴师徐兰沅常说:“拉胡琴是傍角的,人主我配,一定要让角儿唱得舒坦如意,所以对于尺寸、垫头托腔、气口、过门都要细心琢磨,因人而施,才够得上是把胡琴。”那时候的琴师靠着好角儿吃饭,演员在安腔的时候,会与琴师一块儿商量,共同创作,在演出中,也会共同对唱腔进行调整,正是长期的磨合与实践,才使得琴师对演员的唱法烂熟于胸,无论如何都能“兜得住”、“过得去”。
说到徐兰沅先生,想起还有一个故事,有次,梅与王(凤卿)同唱《武家坡》,旦角唱到“本利算来”两句后,老生一时忘词没接上,熟悉这段流水的朋友都清楚,在这里忘词,中间几乎没有时间可供反应,但梅先生脑子极快,立即暗中提词,胡琴也顺风转舵,加了个小花过门,顺流而下,将这场惊险遮掩过去,胡琴还落了个好,台下并没有多少人知觉。由此可见,舞台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只有乐队与演员心气儿在一块儿,劲往一处使,才能很好地作出补救。
如今,乐队与演员的合作性质发生了改变,当然,不止乐队,包括写戏的编剧、后台的调度人员等等,都不再需要单靠某个或某几个角儿吃饭。汪曾祺曾谈到他与张君秋在剧本内容上的分歧,说道:“好在我是‘公家人’,不是傍角儿的,不能完全依他。”“公家人”只对“公家”负责,不必完全对演员负责,这也是现今的无奈,大家都是“公家人”,谁也不指着谁吃饭,谁又该听谁的呢?
二是关于台上“阴人”。看到有些评论说这个事故算得上是乐队台上“阴人”,笔者认为不至于,因为谁都落不着好,顶多算得上是台上赌气。其实旧社会这样的事情很多,有些演员(多为配角)在台上甚至把“阴人”当成乐趣,不过那时候,演员在台上普遍灵活,颠过来倒过去,总能把戏唱了,若撂在台上,则会闹出大笑话,于声名大有损伤。
如今的舞台风气,大都死记硬背,绝难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笔者有次听到剧团琴师排练时发脾气抱怨:“交响乐全是准的,京剧太落后,没准谱,不好拉。”这是对中国文化精神多么不熟悉、不融入的想法啊!老一辈的先生学戏教戏,在基本概念上,传承的是精神与原则,一个腔可以有走高走低几种处理方法,一个身段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旧社会对于台上不变通、一根筋,学会了一种绝不接受改变的,有个俗语叫“死口”,这在当时的戏曲舞台上是非常不被提倡的。
说回上面《锁麟囊》的事故,看到一个评论说“也许不是拉不熟和唱不熟,是太熟了”,是啊,可能大家都太习惯于行云流水的走下来,以至于一出问题,所有人都死板到发蒙,所以老先生说的“熟戏三分生”,是不是也很有其道理呢?
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吐槽什么,这个视频传播得这么广,被讨论得这么多,比起恶意的揣测或各种站队拉偏架,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引起从业者的一些警醒,虽然戏曲现在并不景气,但是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戏比天大”和“一棵菜精神”并不只是一句口号,从业者是传承与发展戏曲艺术的核心,只有他们更好,戏曲艺术才会更好!
2020年9月20日
修德才生玉树苗—重温程派京剧锁麟囊有感
11月2日,单位安排中层干部到北大培训一周。两年前经常进京,特别是2019年为协调重大项目,在长安街东单附近累计逗留时间接近两个月。在京期间,只要条件允许,繁忙之余,手机作伴,高德地图引路,逛胡同,访古迹,看京剧,足迹基本覆盖北京有名的胡同,长安大剧院里独坐一隅看京剧十多场。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进京时“陈焕生式”忍俊不禁的窘态,已成为岁月烟云留驻心田的一缕青春回忆。多次进京,从未进过北大校门,更遑论成为一名高校首府的莘莘学子。短训一周,滥竽充数,也收获几分圆了“北大梦”的嘚瑟和自嘲。第三天下午下课,推掉晚上应酬,一人乘地铁,直奔梅兰芳大剧院,观看师承李世济的李海燕主演的程派名剧《锁麟囊》。程派名剧《锁麟囊》,在长安大剧院看过迟小秋(师承王吟秋)、张火丁(师承赵荣琛)等程派“新五旦”主演的多个版本。李瑞环创意策划的京剧音配像《锁麟囊》(程砚秋音、张火丁像)看过无数遍,手机喜马拉雅里更是经常听。每次看、每次听,都觉得如唐人余韵、跌宕婉转、含蓄蕴藉、回味无穷。“笨伯”愚钝,没有网购到好位次,现场买票,偏坐角落里,神情专注,手打节拍,泪透纸巾。老庄研究名家、书法家、民进党缔造者马叙伦先生曾为程派《春闺梦》题诗“
何必当年无定河,且听一曲眼前歌。座中掩面知多少,检我青袍泪独多。”剧院里我被完全代入,当时的心绪、情感和举止,几近马先生题诗所描画之境。不通平仄,情之所至,乱写一首打油诗,抒发体会和感悟。是谓序。
看《锁麟囊》有感湘灵鼓瑟降福兆,春秋亭内赠琼瑶。怜贫济困是人道,修德才生玉树苗。富贵穷通孰难料,回报善因有木桃。大师早逝付惊涛,馨韵永驻长凭悼。一、程砚秋的艺术观和《锁麟囊》的主旨(一)程砚秋的艺术观。程砚秋,原名承麟,满族(正黄旗)人,从艺后,艺名艳秋,诗人、书法家、剧作家罗瘿公给他改名程砚秋。砚者,砚台,读书人的必备工具和身份标识,有把混饭吃的京剧“末流”当家本领磨砺成文化艺术的殷厚期许。程砚秋先拜梅兰芳和王瑶卿为师,后转益多师,自成一派。与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合称“四大名(男)旦”。有“梅兰芳的样、程砚秋的腔、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的梨园美誉。程砚秋是一位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京剧艺术家,也是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起来,从亲自参与剧本创作到音色、声调、唱腔、念白、身段全方位创新的京剧艺术改革家。可能与出身于旗人破落封建大家庭等有关,程砚秋是一个有悲剧底色的艺术家,军阀混战时期,他说;“人生就是演悲剧。人生就是戏…总是悲多欢少,要结局还是悲的收场。”所以京剧程派以悲剧戏居多,如《荒山泪》《春闺梦》《审头刺汤》《六月雪》等。程砚秋主张把京剧艺术性与社会性(人民性)、思想性充分融合,他的艺术观是“京剧要承担对社会劝善惩恶的责任,提高人民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影响观众的感情共鸣和思想行为思辨”。程砚秋侍奉母亲至孝,重手足之情,讲朋友和团队之义,
他说:“我就是薛湘灵这种人吗?如果人家有什么困难,我帮助他一下不就过去了。”被誉为“义伶”,程砚秋的人格品德、创新造诣和现实主义艺术观,被称为京剧界的“杜甫”。(二)《锁麟囊》的主题内蕴。《锁麟囊》是剧本创作、主题思想、唱腔、身段和舞美设计至美至善的艺术瑰宝。
《锁麟囊》由剧作家翁偶虹和程砚秋共同创作,是“集程派之大成者”,是程派艺术的巅峰,更有“《锁麟囊》程砚秋一唱成绝响”之说。绝响之一,程派《锁麟囊》难以超越,其他流派演出少、影响小,后来基本不演此剧。
绝响之二,程砚秋,成也《锁麟囊》,死也《锁麟囊》。解放后,《锁麟囊》剧本程砚秋奉命一改二改之后,仍难逢迎“圣意”,牛劲上来,决再不修改,五四年版本成了绝响。程砚秋跟不上政治形势,一夕数惊,1958年,英年早逝,时年54岁,到死没能见到锁麟囊“解禁”。“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程砚秋借着薛湘灵唱出了自己的命运,一语成谶,让人扼腕。野史说,给自己起了江青这个很有水准的艺名,在延安演过玉堂春、打渔杀家,后来成了“现代京剧改革家”的李云鹤,看了电影荒山泪后,激动不已,深夜冒雪赶到程宅看望程砚秋遗孀。一方面大搞“三突出”,批判锁麟囊“因果报应”“阶级调和主义”,另一方面心底里认可、崇敬程派艺术造诣。人,哪有单面的人?!《锁麟囊》融合儒家礼仪仁智信哲学和佛教因果报应、明心见性说,揭开“天灾”“人祸”背景下“贫富”“善恶”“势力”“因果”一切面目及其关系展示给人看,倡导弘扬怜贫济困、同情弱者、积德行善的普世价值和人道主义精神,是一部让人感动、让人思辨、让人受教育的京剧艺术翘楚。
二、锁麟囊的寓意和剧本功用锁,是一种织锈技法,锁麟囊,就是织锈着麒麟图案的香囊、荷包。
(一)麒麟是何物。麒麟,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古代传说的神话动物。麒麟“岁星散开而生成”“含仁怀义”,是祥瑞之兽,与龙、凤、龟合称“四灵”。后龙、凤“居庙堂之高”成为帝王、后妃的象征,麒麟“沦落”民间,成了百姓对仁义、太平、福禄、长寿的感情寄托和愿景祈祷。
(二)麒麟送子传说和寓意。麒麟送子典故,最早源于晋代王嘉《拾遗记》记载的孔子遇麟而生传说。孔子母亲颜征(草根、非正房,故曰“孔子野合而生”,孔子最赏识颜回,也与母亲有关)怀孕,到尼丘山拜神,路遇麒麟。孔子出生时,天降麒麟,口撷玉书,上写
“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征得贤明”。此说系东汉谶纬学盛行延续的美丽神话,与《史记·汉高祖本纪》“刘母与蛟龙神遇交合而生刘邦”的“天人合一”如出一辙,目的是圣化孔子系上天下派的有德而非帝王的‘素王’‘文宣王’。鲁哀公“西狩获麟”,是孔子世家和左传均有记载的信史。孔子看到被擒获的麒麟,哭曰
:“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吾道穷也。”《春秋》就此绝笔,故《春秋》又称《麟经》,两年后孔子去世。传说和信史成就了孔子“遇麟而生、获麟而死”72年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高光人生。由于《拾遗记》的记载,后世便把聪明孩子比作麒麟,《晋书》记载顾和被父亲夸耀:“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子也。”麒麟送子的美好寓意和亲情寄托成为一种民间文化传承延续下来。
(三)锁麟囊的内涵寓意和艺术功用。锁麟囊,是锈着麒麟图案的香囊。从实物看,锁麟囊,是一个陪嫁物件,是一个京剧道具;从主题看,锁麟囊饱蘸着殷殷拳拳的母爱亲情、怜贫济困的仁义美德,既是教化民俗、劝善讽世、倡导仁德的主题象征,又是人物画像、剧情展开、贫富对比、感情冲突、抒发情怀的剧本总纲。围绕锁麟囊这一总纲,剧情才“纲举目张”开来;围绕锁麟囊这一主线(明线),怜贫济困的薛湘灵、知恩图报的赵守贞两个主人翁形象才显得非常鲜明、非常饱满、又无比感人。“天灾人祸”“祸福相依”“因果报应”、社会群相的世态炎凉等剧情冲突才“草蛇灰线”(暗线)般地逐步上演。《锁麟囊》创造了“狂飙暴雨都经过,次第春风到吾庐”(翁偶虹语)的艺术境界。
锁麟囊这条主线和剧情展开层次是:
一、选妆奁,母爱织麟囊。千挑万选,“锁麟囊上彩云飘”,装的是金银珠宝,更是母亲“麒麟送子”的祝福
。二、春秋亭,避雨赠麟囊。“分我一只珊瑚宝,安她(赵守贞)半世凤凰巢。”“麒麟哪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此句是全局题眼)锁麟囊已经超越了珍宝的物质内涵,不仅是“够(赵守贞)换衣物生活几年”的“续命泉源”,更是薛湘灵悲天悯人怜贫济困的善德馈赠和情感激励。
三、回娘家,遇灾亲人失散。锁麟囊赠人,洪水后家人生死不明。锁麟囊转入“暗线”,引出下一折
。四、朱楼上,寻球认麟囊。薛湘灵由富转贫,家人失散,饥寒落魄,黯然神伤。此时,锁麟囊是回忆过往富贵、挂念娘亲儿子丈夫生死祸福的“移情之物”;也是赵守贞意外获囊、转贫为富,辛苦经营、救助难民的“佐证”,更是赵守贞对薛湘灵耿耿思恩、铭刻在心,珍藏敬奉的“圣物”
。五、三让椅,忆往唱麟囊。锁麟囊成为馈赠不留名的薛湘灵、受恩不知名的赵守贞终于相认的无声“信物”。唱的是回忆、唱的是善因善果、唱的普世人道。
六、大团圆,金兰敬麟囊。锁麟囊是薛、赵两人义结金兰的“木桃”“琼瑶”,锁麟囊成了教化民俗、劝善修德的人道主义艺术象征。
三、薛湘灵的真善美形象和品格升华《锁麟囊》是一部以悲剧为底色的喜剧艺术佳作。以薛湘灵和赵守贞在贫富转折与变化过程中的人生感悟和品格升华为主线,唱颂的是怜贫济困、知恩图报的人道主义情怀和普世价值。通过身边和周围社会群相在这一转折与变化过程中或持正、温和或嘲笑、势力等各种“插科打诨”式的“闹剧”“表演”,采取“烘云托月法”营造气氛,烘托两位主人翁的真善美形象,顺便针砭世态炎凉和人性冷暖。
(一)薛湘灵的寓意寄托。《锁麟囊》人物众多,取名皆有“文章”。
赵家这边,赵守贞,贫家女安贫、守贞德、有志气;赵父落地举子,赤贫如洗,故叫赵禄寒;丈夫善于经商,布施行善,叫卢胜筹;儿子卢天麟,寓意天降麒麟得子,寄托了赵守贞对薛湘灵馈赠锁麟囊的感恩之情。
薛家这边,丈夫周庭训,门当户对的富家子弟,纳梅香为妾,吃喝玩乐,有点迂腐和纨绔;儿子周大器,寄托了薛湘灵“莫再痴嗔休啼笑,教导器儿多勤劳”的殷切期望。剧中诸多人物中,主人翁薛湘灵的名字最有讲究。找出屈原《九歌·湘君·湘夫人》、唐朝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对比学习,茅塞顿开。湘灵即湘江之神。传说尧二女娥皇、女英嫁舜为妃,舜死后葬在九嶷山,舜妃死后化为湘江之神灵。钱诗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帝子”即帝尧之女,“帝子灵”即湘江神灵。《旧唐书》评价钱诗结尾“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句“真神助语,湘灵有灵”。
(二)薛湘灵的命运转折和品格升华历程。薛湘灵富家小姐,父母的掌上明珠。第一场,选妆奁折,人没出场,深居闺阁,养尊处优,娇惯任性的形象呼之欲出。第二场,春秋亭折,出嫁遇雨,被贫富对比的氛围所感染,被虽贫不卑的赵守贞父女所感动,娇小姐的优越感没有了,朴素天真、善良无私的家风传承和聪明高洁的品德修为展现出来了。“善欲人知不是至善”“道德的崇高是一种本质的纯良”。薛湘灵出于对人间疾苦的本能的内心反应,馈赠锁麟囊,并要求梅香千万“莫把姓名信口哓”。此时,薛湘灵没有“好心必有好报”‘施慧必能种福报’的宿命观念和心理期待。
薛湘灵富贵,娇气任性,但不骄傲;赵守贞贫困,让人悲悯,但不自卑。薛、赵两人素未平生,避雨偶遇,薛湘灵善心悲悯,慷慨馈赠,对于赵守贞不蒂是神仙下凡,麒麟降瑞。杜甫《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诗和钱诗一样都是写音乐的。
薛湘灵是一个人,是一个千金小姐,但更是一位“世间难得几人有”的“至善”“纯良”的“湘江神灵”。第三、第四场,回老家折和朱楼上折,薛湘灵经历天灾,祸福转换、贫富转移、命运转折。哭诉“囊赠人娘(可能)丧命”“苦命的大器儿(可能)鱼腹葬埋”,做仆妇,哄卢天麟、认锁麟囊,“移情”忆念起自己的过往富贵和亲人生死,薛湘灵开始了人生思辨和感悟。“一霎时把七情俱已味(感受体会)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认为)铁富贵一生铸定,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思辨和感悟的收获是:自己要“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过往的富贵如如浮云)、苦海回身、早悟兰因”。从“湘江神灵”到遇灾落魄的孤苦仆妇,从遇灾落魄的孤苦仆妇到明心见性的“悟道真人”。这既是薛湘灵人生命运的现实主义写真,也是薛湘灵心路历程、品格升华的浪漫主义描画,薛湘灵成了儒家道德伦理与佛教学说交融京剧艺术典型。《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非报也,永以为好也。”馈赠慷慨、不留名、不求福报,是薛湘灵的质朴情怀;受恩感恩、铭记心田、布施行善,是赵守贞的道德修炼。第四场朱楼上折,薛湘灵勉励自己“苦海回身、早悟兰因”,第五场三让椅折,用写作艺术的“帷灯匣剑法”形容,帷幕揭开灯亮了,匣盒打开宝剑出来了。前后延续比对,实际上薛湘灵“兰因”早悟、“慧根”早定。
在锁麟囊的“德泽光辉”滋润下,薛湘灵赠“木桃”,赵守贞报“琼瑶”,“永以为好”、义结金兰,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催人向善的人间佳话。四、《锁麟囊》剧本的艺术造诣《锁麟囊》是一部既充满文人情怀格调,又富有人间烟火气的京剧臻品。
(一)剧本白璧无瑕。《锁麟囊》剧情构思新颖、剧本设计精巧,谋篇布局圆熟
。一是主题思想突出。聚焦京剧艺术的人民性和思想性,围绕真善美构思,有高度有深度。
二是戏剧主线鲜明。以锁麟囊为主线,搭建架构,布局谋篇,逻辑严密,层次清晰。①剧情展开和人物出场递次推进。紧紧拧住贫富对比及转移展开,春秋亭避雨、回家遭遇洪水,是环境变化和剧情冲突。以贫富转移的剧情冲突带来薛、赵心理变化和生命感悟。②运用“草蛇灰线法”自然推进剧情。选妆奁折,胡婆老道、善良、隐忍,遭遇洪水后,薛湘灵“巧遇”胡婆,胡婆开导劝慰她,还推荐给赵守贞作仆妇。并借助粥棚难民糊口果腹之境和胡婆之嘴,用“背面敷粉法”衬托赵守贞夫妇生活小康且布施行善。③浓墨重彩与虚描“飞白”错落有致。如春秋亭折,在贫富对比氛围下,为了突出薛湘灵的慈悲为怀,重点写薛湘灵的心理活动,暴雨到底啥声势?锁麟囊里装的什么?采取“帷灯匣剑法”故意留悬念。到三让椅折,不惜笔墨,用“垛子句”来描画暴雨之急之猛,一一罗列珍宝名录。
三是角色多而饱满。两个主人翁塑造得红花鲜艳丰韵,各个配角摆布得绿叶衬托有味,形成社会群相“拱卫”薛、赵典型的人物“画谱”。①薛、赵两位主角素味平生,在春秋亭里,薛湘灵听到赵守贞的哭泣就能感知到对方的内心之苦和忧伤,馈赠锁麟囊之后,观众能感受到赵守贞的感恩,加之寒举人赵父展现出来的家风品节,能预感到她会知恩回报。两位主人的心灵呼应、共通共情,犹有神助。②“烘云托月法”运用娴熟又富有感染力。选妆奁折,以胡婆、薛亮等仆从的战战兢兢,衬托薛湘灵的娇惯小姐脾气。三让椅折,以丫环碧玉的倨傲烘托赵守贞终于找到恩人的激动和报恩之迫切,以碧玉三让椅的肢体语言和“争风吃醋”对白烘托薛湘灵的诚惶诚恐和情感波动,把每个人的心理活动、情感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③人物对比冲突众多又各有其深刻意图。主人与仆人对比鲜明,如薛湘灵与其丫环梅香、赵守贞丫环碧玉形成主仆对比;薛良与梅香之间,形成仆人之间宽厚善良与刁钻刻薄对比;胡杰、程俊老少傧相“插科打诨”,以追富嫌贫的势利眼形象增加笑料、活跃氛围,反衬薛湘灵的真善美。
(二)唱词文雅耐品味。翁偶虹是京剧剧作大家,程砚秋受教于恩师义父—民国诗人、学者罗瘿公,广泛涉猎,又专注于剧本推敲、音韵学研究和唱腔创新,成为诗书画艺(京剧)多面手和“杂家”。《锁麟囊》历史文学典故、儒家佛教哲学用语、坊间阖闾俗语迭出,长短句有纵有收、有聚有散,有意境有内涵有品味,越嚼越香,余韵绵长。
一是身份学养契合。选妆奁折,“怕流水年华春去渺,一样心情别样娇。”用典《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符合家薛湘灵大家闺秀身份,人们都知道光阴易逝,“怕”和“别样娇”四字则充分体现了薛湘灵的“早慧”和学养。挑三拣四,指责训斥,既突出了锁麟囊的珍贵性和剧本功用,也隐含了薛湘灵“婚姻不契”的心理底色,又对后续周庭训的小心眼和纨绔做了铺垫。春秋亭折,“我嫌不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人情冷暖凭天造,何不移动它半分毫。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小小囊儿何足道,救她饥渴胜琼瑶。”唱的是千金小姐的悲悯仁义和慷慨大方;“怜贫济困是正道…麟儿哪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唱的是大家闺秀的家风基因和生命感悟,与朱楼上折的“苦海回身、早我兰因”相呼应。
二是用典“化而不隔”。选妆奁折,“如意珠儿手未操,手未操”,如意珠源自佛教典故,一个穷人本来有如意珠,还到处乞讨,经人点拨,一摸身上,“悟”了:自己本来就是个富人。典故内涵是讲一个人要明心见性,自己感悟,不靠外力。“如意珠”与“手未操”粘合在一起非常贴切,薛湘灵是一个有“慧根”的聪明高洁的大家闺秀。春秋亭折,“壁上瞧”“鲛珠化泪”“新婚鹊桥”“鸠占凤巢”“玉树苗”“琼瑶”皆源有古典,但典故融在唱词中,不懂也明白。朱楼上折,“前尘”(前因)“苦海”(烦恼交织的色界)“兰因”(缘)都是佛家用语,听众不会纠结于典故出处,这些典故已经深入民间。给人的感觉,用典故不生涩,贴切圆润,几入“化境”
。三是词情声腔高度融合。始终做到了我口唱我心,唱词达我意,词意抒我情。春秋亭折,唱词多为排句,唱腔舒缓,契合薛湘灵悲悯情怀和施慧者的平和又欣慰心态。
①朱楼上折,为表现薛湘灵受难落魄的郁闷焦灼心情和自新自励的生命感悟,改用“垛子句”:“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唱腔也改用“快三眼”。
②三让椅折,忆往唱麟囊,为表现当初两人春秋亭巧遇时狂风暴雨的声势,选用“垛子句”:“只觉得天昏地暗,耳听得,风声断、雨声喧、雷声乱、乐声阑珊、人声呐喊,都道说是大雨倾天。”风声雨声雷声打乱了婚嫁节奏,掩没了喜庆音乐。情因境生、情景交融。为表现两人判若云泥的贫富对比,抒发薛湘灵善良悲悯情怀和出于本心的“自律性崇高”,选用“垛子句”:“轿中人必定有一腔幽怨,她泪自弹、声续断,似杜鹃,啼别怨,巴峡哀猿,动人心弦,好不惨然!”这些“垛子句”是薛湘灵作为聆听者的感受,正是有此感受所以感动了,正是感动了所以慷慨馈赠。
春秋亭折和三让椅折是全剧的两个高潮,这既是一种写作方法,也是一种人情交往的说话艺术,“换位思考”更能打动人、感动人。在刚识恩人真面的此时此刻,作为受惠者的赵守贞,薛湘灵还能把她几年前春秋亭避雨时自己泣中泪、声中悲、心中怨“复盘”一遍、声情并茂地唱出来,她会是什么感受?赵守贞之所以在不知道薛湘灵就是自己恩人的情况下收留她,完全出于意外获赠锁麟囊所孵育形成的仁善情怀。经过春秋亭场景“复盘”,此时此刻,赵守贞是施慧者,但她依然是一个“受教(育)者”,
当初馈赠的仁义情怀比锁麟囊的珠宝更珍贵,薛湘灵甚至成了是一位心灵纯洁、人品贵重让自己永远仰望的“尊者”“圣者”。三让椅折,薛、赵两位主人翁面对面有交流有对比,
这种交流对比碰撞出了至美至善,融合“天降麒麟”生命感应神话,进一步突出和升华了“麒麟哪有神送到,积德才生玉树苗”主题内蕴。不仅赵守贞进一步受教育、受启迪,观众也被身心“代入”,感动不已,心灵受到洗礼。
③为表现薛湘灵仁义至上和馈赠之慷慨,选用“垛子句”描述锁麟囊中珠宝之多又珍贵:“…还有那夜明珠粒粒成串,还有那赤金链、紫英簪、白玉环、双凤錾、八宝钗钏一个个宝孕光含。”戏剧快到尾声了,各位观众才知道锁麟囊里装了这么多珍宝。这就是典型的剧本创作“帷灯匣剑法”。
一袋子珍宝(物质主义)与悲悯仁义(人道主义)粘合成锁麟囊的具相和象征,成就了京剧《锁麟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巅峰。④程派唱腔熔炼升华了《锁麟囊》艺术意境。程砚秋与老生名家言菊朋一样,精研音韵学,程派唱腔注重因字生腔,以唱传情,典雅蕴藉,悠扬跌宕,被虐称“鬼音”,如丝如缕,若断若续,深邃远邈,幽咽婉转,被誉称“霜天白菊”之音。毛泽东《七律·答友人》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芙蓉国里尽朝晖。”用“湘江之灵”典故抒发对杨开慧的纪念之情。借用“斑竹一枝千滴泪”“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形容程派《锁麟囊》唱腔,实为妥帖。
(整天瞎忙乎,一个多月才完稿。家里收藏齐如山、吴小如、汪曾祺等京剧专著以及四大须生、四大名旦传记占了一半书柜。“平生只为稻粮谋”。端碗吃饭要上班干活,实在难有整块时间深入研究,只写一些感悟和体会,以自我加勉、修炼品德,权作喜欢京剧之小小收获。程砚秋照片及其剧照、书画照片下载自网络,若侵权,删之。)202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