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5 19:2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日语答辩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主题明确:首先要明确你的观后感是围绕答辩的整体感受、某个环节的亮点、或是某个问题的思考等方面展开。确定主题后,全文都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应该有明确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答辩的背景和自己的观点;主体部分详细阐述自己的感受、思考和建议;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3. 内容丰富:在主体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答辩的整体表现:对答辩者的语言表达、专业知识、应变能力等进行评价。
b. 答辩环节的亮点:如答辩者的精彩回答、评委的提问与解答等。
c. 答辩过程中的不足:如答辩者回答问题时的不足、评委提问的不严谨等。
d. 对答辩过程或内容的思考:如答辩过程中的启发、对日语学习的认识等。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a.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更具文采。
b. 避免口语化表达,保持正式的书面语风格。
c. 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d. 避免重复啰嗦,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5
高中日语教资合格啦,准备写写自己的面试经历(趁着还没忘光),虽然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
【个人情况】
非日专生,去年12月通过N2(144/180),日语水平大概是能看懂60%日剧生肉的样子,平时会看日语漫画。口语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一般(日文对话反应慢半半半半拍那种),能和日本人书信交流(有一位樱花笔友,但我的表达应该是比较小学生的,不要高估我的水平)大概就是这样!!我半路出家都可以通过,你们也一定没有问题的!!
【考试概况】
地点:北京西城区
时间:我是早上第一场第二批,7点多入场。一上午考日语的只有5个人,所以考的很快,进去就考上了。
参考公众号:初心联盟日语(有很多各地区日语教资经验贴)
【面试情况】
1.结构化两个问题(意思差不多!!原话我忘记了)
(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该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2)有一位老师的板书在课上被同学们嘲笑“写的不好”,老师不以为然,甚至对学生大发雷霆,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2.试讲
【前言】
北京日语教资考的是旧版人教课本,一共5本书(必修1-必修5)。写教案的时候可以看书,工作人员会发,需要的话举手示意就好。教案是不计入总成绩的,因为面试打完分以后才会收走教案。如果抽到了不是很熟悉的题目,大家还是先捋清自己的思路和教学设计!!教案大概写个框架就好啦(这个tip帮了我大忙,因为我写字不是很快)
考试有【单词】【听解】【读解】【会话】【语法】【作文】这六种题型,抽到的题有可能是混合题目,比如我这个就是会话+语法。之前每种题型我都设计了逐字稿,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私信我~
建议大家好好看看语法考点,尤其是每个语法的注意点(考官可能会根据你抽到的语法追问)。因为教材上语法讲解是全中文的,而试讲是全日文,我怕自己不太会用日语表达,所以参考了《地道表达·日本语句型200例(初、中级)》。这本书真的帮了大忙!!上面几乎涵盖了教材课后的所有语法考点,而且是全日文讲解,有例句和接续,甚至还有相似语法的对比,强烈安利!
我抽到的是第十课ありがとう ,要求讲解两个语法(1)N+によって (2)N+をしている,同时有会话要求(如何表达感谢),需要过程性评价。
【面试时】
三位考官非常亚撒西,而且都会日语。除了主考官比较高冷(有气场)之外,其他两位都很平易近人,几乎试讲全程都与我有眼神交流,还频频点头和微笑,让我非常踏实和有信心。感觉自己讲的情况一般般叭,知识点都有涉及,但也并没有什么亮点。
3.答辩
【前言】
我之前看经验贴,可能会问一些关于个人的问题。比如:现在工作/毕业了吗?兴趣爱好?为什么当老师等等。考虑到需要用日语答辩,我参考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的《面试日语百问妙答》。这里面有100个面试最常问的日语问题,并且每个问题都给出了2-3个模板。后来答辩的时候也的确派上了用场。我存了pdf版本,有需要的可以私信我~
因为那天考日语的人不是很多,所以三个考官都问了我很多问题,聊了很久。问题如下(都是用日语问的!!我之前还以为会用中文,当时听到日文心里一惊!!小伙伴们一定要提前打听好答辩会用什么语言问,不同地区不一样!!不然就会像我一样当场懵逼):
(1)你的教学设计很有新意,能不能讲一讲为什么这么设计?(我当时设计了小组的语法讨论,并且让同学们上讲台前自己造句,然后我假装点评同学们的句子,最后给出自己的例句)
(2)能不能具体讲一讲N+をしている这个语法中,N(名词)有哪些使用限制?具体是哪一类名词才可以用这个语法?(因为我试讲的时候没有提到,这里确实是个失误)
(3)为什么例句要读两遍?
ps:其实这里我有点紧张,想通过读两遍缓解焦虑。但是没实话实说,因为之前考官夸了“小组造句”这个亮点,所以我当时:因为设计了造句的教学环节,希望同学们通过造句对两个语法的使用有一个初步印象,然后我再给出例句,同学们可以通过对比找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理解这个语法点。第一遍让同学们知道例句是什么意思,第二遍让同学们找出自己造的句子和例句的差距。(考官听到我的笑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小心思被看穿了哈哈哈哈哈)
(4)你是已经毕业工作了吗?
当我告诉考官自己大三,主考官似乎有点小惊讶。表情也没有那么高冷了,还朝我笑了笑,用日文说:“好年轻呀,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然后看了看两位副考官,问他们还有什么问题想要问。两位副考官还给我提了很多建议,比如语法讲解/板书设计等等,非常温柔。
ps:我答辩中文、日文都有用到。简单的问题用日语的,涉及教学内容的都是用中文的。因为我觉得自己口语不算特别好,如果复杂的问题用日语,可能传递的意思不会太清晰,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被问了超多的问题,我当时出了考场甚至觉得自己讲的全是漏洞,有点小慌张,以为过不了了。但是总体感觉还可以,也没有严重的知识性错误。小伙伴们如果也遇到这种问题,不用太担心自己过不了,没准儿考官只是好心给你提建议,只要态度诚恳、虚心接受就好啦。
最后祝大家顺利拿证,心想事成!!
李封
初夏,傍晚,日本琦玉县。落日斜晖,斑驳如珀。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戴俊俊和黄程晨,在日本度过了儿童节。也在这一天,他们得到了答辩顺利通过的好消息。当得知自己的答辩分数取得了84分的高分时,戴俊俊紧绷了多日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笑得如孩子般灿烂。黄程晨和其他9位同学也通过了答辩,宋伊雪拿到了全场最高分。
学生:国际答辩获益匪浅
戴俊俊是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11级视觉传达与多媒体设计班学生,她和2011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黄程晨,作为第四批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与日本武藏浦和日本语学院日语研修计划的成员,于去年10月赴日本学习日语。同行的还有设计艺术学院的9位大四学生。他们想通过该计划,学习掌握日语,考取日本的研究生。
“这几个月来,我们一直是边学习日语,边做毕业设计。”黄程晨说,“以前的学长学姐,都要先完成国内学院里的毕业设计答辩,之后再来日本学习语言和考研。我们这次是先到日本,再参加答辩。因此,我们很庆幸能参加国际答辩。学院的安排很人性化。”
戴俊俊也十分认同国际答辩的安排,但她更重视答辩过程中日本专家的指点。戴俊俊说:“这场答辩,在毕业设计提交、导师修改、装订、答辩等环节上,与国内的同学没有区别;但答辩专家里,除了科院的老师外,还有日本的教授。”已经能在日本专家面前,部分用日语答辩的戴俊俊,对参加这次答辩的收获,看得很重。“日本教授给我指出了设计作品的诸多不足,让我也是受益匪浅。正如高须贺教授评价的,接触多种多样的新的信息,在想法和艺术表现方面会发生无法估计的飞跃。希望我能够在考研的路上取得成功吧。”戴俊俊说。
学院:助力学生考取国际名校
这场国际答辩,是宁大科技学院与日本武藏浦和日本语学院合作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也是该计划实施以来,第一次在日本进行的毕业生论文答辩。参加答辩的日本专家有日本环境艺术学会会长、琦玉大学教授高须贺昌志教授,日本武藏浦和日本语学院的村上忠良教授,中方专家则有宁大科技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梅法钗教授及正在日本高校进修的青年骨干教师。
宁大科技学院副院长林雪明介绍说,该计划是该院与日本武藏浦和日本语学院于2012年开展实施的,旨在帮助致力于赴日本知名高校读研深造的大四学生。根据计划安排,凡是报名参加该计划的学生,不仅可以在日本武藏浦和日本语学院研修日语,还可以修读该院开设的相关课程实现与宁大科技学院的课程顶替,在日本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答辩;在日学习期间,学生还可以通过日方的合作院校,了解日本研究生报考政策,接受考研辅导、报考指导等服务。
日方:中国学生的灵感和水平超乎想象
应邀参加这场国际答辩的高须贺昌志教授,更是给予了中国学生高度评价。他表示,这次参加答辩的学生毕业作品,都涉及到了中日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主题,表现出了积极应对的姿态。“他们将异文化社会环境融入了创作,灵感想法和设计实践,都超出了我的想象。”
日本武藏浦和日本语学院玉田英子教授也评价说:“通过参加国际答辩,每一位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作品拿到国外时会遇到的问题点,为今后报考研究生院找到了研究课题,起到了学生联通本科硕士学习的有效作用。这也为中日学术和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