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学者视野」张志勇: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

更新日期:2025-05-25 21:59

「学者视野」张志勇: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学者视野”张志勇: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作文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确保文章内容与主题紧密相关。
2. 理解调查报告内容:仔细阅读张志勇的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了解报告的主要观点、数据、结论等。在作文中引用报告中的数据、案例和观点,以增强说服力。
3. 分析调查报告:对调查报告进行深入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a. 调查背景:介绍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的背景,如政策背景、社会背景等。 b. 调查方法:说明调查报告所采用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等。 c.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指出中小学生减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 d. 解决方案: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 结合实际:在论述过程中,结合我国中小学生减负政策的实际,如《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意见》等,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5. 结构清晰:作文结构要清晰,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a. 引言:简要介绍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出张志勇的调查报告。 b. 正文:根据上述分析,分几个

「学者视野」张志勇: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

12月2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五届年会暨“重构教育评价体系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在论坛期间发布了《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

报告发布之后,迅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各大媒体纷纷对进行了报道,这一“跨世纪”难题又一次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



张志勇在年会现场。


背景介绍

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是我国公共教育政策面临的重大挑战,既涉及到我国学校教育系统的现代化,也涉及到我国社会教育系统的现代化,更与我国公共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息息相关。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是中国教育中最典型的“老大难”问题。说它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国家领导人就重视这个问题;说它大,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关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全局,关乎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每个家庭的未来。说它难,是因为这个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最大的“顽症”,医治不爽,不能不说,“减负”问题之所以成为老大难问题,与整个社会至今没有找到导致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症结有关。寻找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根子和治本之策,必须正本清源。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作为一个民间教育智库,高度重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治理,先后召开各方代表人士参加的小型座谈会,与一起教育科技发起网上调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专家共同研究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1

组织座谈会

2018年5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组织召开“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内部座谈会。由张志勇策划并主持,参加讨论的有论坛学术顾问顾明远,论坛成员:朱永新、杨东平、项贤明,还有来自国内多地的教育专家、一线教师以及家长代表。

在座谈会上,论坛学术顾问顾明远指出:治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要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看问题。这个问题要从全局来考虑,要从全体学生的成长和民族的未来考虑,要着眼于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不能仅从家庭和学生个体利益、学校个体利益来考虑。

张志勇表示: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是减负本身,而是是改变学术学习的性质、结构和状态,让每个学生都能过上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生活,让儿童的学习生活回到积极、科学、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

2

依托线上调查平台

本次学业负担调查依托的是一起教育科技平台,目标群体由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家长,涉及我国多个省份。

(一)调查对象说明

本次测评依托线上调查平台,16830名小学生的父母参与了此次对学生学业负担的调查,样本涉及小学六个年级的学生,其中一年级学生3044名、二年级学生1739名、三年级学生3331名、四年级学生3 378名、五年级学生3095名和六年级学生2243名。覆盖我国多个省市,例如广东2710名学生、山东1422名学生、江苏1772名学生、浙江1220名学生等。

(二)调查工具说明

此次调查共36个题目,调查了小学生的学业负担情况,主要通过父母感知到的学生学业负担状况、学生的睡眠时间、参加辅导班的科目和数量时间来反应学生学业负担情况同时调查了父母对减负政策是否了解、对减负的支持程度和减负效果,并在问卷最后调查了学生、学校和家长的部分背景信息。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是一个不争的客观存在

《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是中国教育中的一道难题,从建国之初就已经存在,被称作当代中国教育最大的“顽症”。

《报告》中,针对我国多个省份的小学生家长、初中生家长和高中生家长发起的学业负担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业负担重。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父母感知到的学生学业负担情况

与此同时,由于学习负担过重,小学生睡眠情况也不容乐观。调查中显示,仅有23.99%的学生可以睡到自然醒,而由闹钟或他人叫醒的学生比例高达76.01%,更严重的是,还有29.26%的学生睡眠不足8小时就被闹钟或他人叫醒。

其中,随着年级增长,反映负担重的学生比例也持续增加,尤其是,该比例在升入二年级后,直线跳升至40%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各个年级普遍存在学业负担问题,而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减负问题就已十分严峻。

▲学业负担重的学生在各年级的比例

与此同时,由于学习负担过重,小学生睡眠情况也不容乐观。调查中显示,仅有23.99%的学生可以睡到自然醒,而由闹钟或他人叫醒的学生比例高达76.01%,更严重的是,还有29.26%的学生睡眠不足8小时就被闹钟或他人叫醒。

▲小学生的整体睡眠情况

此外,除了校内的学习任务,来自校外的学习负担也不容小觑。数据显示,在调查样本中仅有38%的学生没有报辅导班,其余62%的学生都报了辅导班,可见报名辅导班是普遍现象。

▲全体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的比例

学生课业负担重,

父母焦虑、升学压力大是主因

调查显示,随着中高考竞争的不断加剧,这种升学压力已从中学传导到了小学。对于造成孩子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分别有55.24%和23.21%的家长认为,是由于升学压力大引起家长焦虑或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

▲父母觉得孩子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

还有占比32.58%的家长认为“学校教学效率不高、作业偏多”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报告显示,即便家长认为自己子女就读学校办学水平不错,也有30.85%的人认为“学校教学效率不高,作业偏多”,课内损失课外补,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不同办学水平的学校的家长认为学校教学效率不高的比率

此外,据报告显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以12.7%的比例成为家长们认为加重学生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家长更希望学校多增加实践类课程、体育劳动艺术课时长,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父母对学校教育的建议

而除了升学压力、父母焦虑,以及学校课程设置原因,数据显示父母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过高期待,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负担轻和负担重的家长对孩子的能力期待

近七成家长支持减负,解决

学业负担过重问题从多方面入手

就报告显示,超五成的家长完全不了解今年频出的减负政策,占比高达52.4%,仅有22.35%的家长了解减负政策,还有四分之一的家长知之甚少。不过,比较乐观的是,对于“减负”政策,近七成的家长表示支持。

▲家长对减负政策了解的整体情况

▲家长对于减负政策的支持情况图

数据显示,减负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但何为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呢?《报告》展示了家长对于减负的建议,以期为减负提供新思路和新启发。

▲家长认为政府采取什么措施“减负”问题会得到解决

(一)转变教育质量评价理念,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

报告显示,有49.52%的家长认为减负应该改革中考和高考制度,使用多元的综合评价标准。甚至有32.1%的家长认为需要严禁当地政府机构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质量。应该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性评价理念,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激励和维持学生学习的乐趣。

(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报告显示,有38.19%的家长呼吁减负要提高教师素质,且高年级的诉求更加明显,五、六年级均有超过四成家长持此看法。

▲各年级家长认为政府需要提高教师素质来达到减负目的的比例

(三)家长的期望合理化,正确对待子女的成才

同时,数据显示,学生家长对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过高,也是学生负担重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家长的宣传与引导也至关重要。

▲家长认为政府需要加强对家长引导改变观念达到减负目的的比例

(四)配置多元课程,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

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56.26%的家长建议以寓教于乐,提升孩子兴趣的方式达到目的,且在高年级中这种需求比例呈正向增长。

▲家长认为需要寓教于乐,提升孩子兴趣达到减负目的的比例

据报告显示,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培养有明显诉求,且最看重的前三个能力为“逻辑思维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治理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对策与建议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方面的经验教训,着眼于我国教育公共治理的综合改革和顶级制度设计,我们就有效破解我国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跨世纪难题,提出以下10条对策建议:

(一)寻找教育改革共识

作为重大教育公共政策,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种政策之所以实行起来困难重重、效果不佳,不能不说,与全社会围绕减负的本质与意义没有形成共识具有直接关系要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寻找教育改革共识是前提。必须明确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是降低课程难度,不是降低学校教育质量,不是不要学生学习,不是不要考试,不是不要竞争。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学生更加健康的发展。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为了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

(二)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

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一切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民族素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和人力资源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坚决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切错误做法,停止一切单独奖励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做法,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国家课程标准、为每个孩子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教育改革金额发展的最终目的。

(三)加快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学生的课业负抯是一个客观存在。关键是让学生的课业负担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尽量减少低效的、无意义的课业负抯。在这方面,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承担着神圣的使命。

1.完善学校评价制度

2、完善教师教书育人评价制度

3.完善学生学习与发展评价制度

4、启动国家考试能力建设工程

(四)加快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

从本质上说,导致学生课业负抯过重的根源在于社会阶层流动机会竞争带来的升学压力。追求优质教育资源,让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机会,是每个家庭的天性。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争夺优质教育资源机会,这是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国家应下大力气,让每个儿童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1.完善国家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推行国家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化工程

2.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化发展战略

3、完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配置机制

4、实施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协调和谐发展战略

(五)提高公办学校教育质量

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课外负担过重是校内教育质量不高的产物,提高公办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减轻学生校外过重负担的治本之策。

1、实施开齐国家课程行动计划

2.实施国家课程开设平衡战略

3.实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战略

4.实施教育科学普及战略

5.实施基础教育提质高效战略

6.实施校内外教育二体化设计战略

7.加强课后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六)严禁公办资源进入校外培训市场

厘清公办教育资源与校外培训市场的关系,已成为我国公共教育治理面临的重大挑战。

1.严禁公办中小学以任何形式参与校外教育培训市场。公办中小学不能与校外培训机构联手从事有偿的校外教育,不能在节假日、双休日统一收费、统一补课

2.严禁公办中小学将校外培训机构任何形式的培训成果纳入招生依据。坚决切断公办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的一切关联

3.严禁在职公办中小学教师以任何方式从事有偿补课

(七)规范和支持校外培训

今年以来,国家将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视角由"课内减负。转向"校外培训。这是我国公共教育治理思路的重要变革,是学校教育治理与社会教育治理协同推进的重要体现,是推进公共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大进步。对中小学校外教育治理,既不能放开不管,也不能一关了之,必须坚持引导、规范中小学校外教育健康发展的治理思路,必须坚持让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局面的治理目标。为此,各级政府要尽快明确中小学校外教育治理的权力边界。

1.明确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关系

2.明确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课程边界

3.明确校外教育的准入标准

4.明确校外教育的市场供给与政府供给的关系

5.明确校外教育机构的审批与监管机构

(八)加快全社会教育协同治理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既需要学校教育系统、校外教育系统的“善治”、也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公益教育系统的协同治理。

1.实施“学校——家庭共育行动计划”

2.实施“学校——社会教育行动计划”

3.实施“学校——社区教育行动计划”

4.实施“社会公益教育行动计划”

(九)加快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建设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重大公共教育政策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公共教育治理问题。从长远看,必须加快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建设,必须建立现代法治教育体系、提高法治教育能力。

(十)加快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改革

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的反映,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寻找治本之策,必须从完善全社会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改革上找出路。说到底,要给全社会一个安全感,降低人们对子女教育、就业、就医、社保的焦虑。

来自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