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6-18 17:41
写作核心提示:
《作文《妈妈的唠叨》注意事项》
在写作关于《妈妈的唠叨》的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你的作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同时结构清晰、语言生动:
1. "明确主题": - 确保你的作文围绕“妈妈的唠叨”这一主题展开,不要偏离中心。
2. "真实情感": - 尽量挖掘自己与妈妈之间因唠叨而产生的真实情感,无论是感动、无奈还是理解。
3. "细节描写": - 通过具体的细节来描绘妈妈的唠叨,如妈妈的语气、表情、身体动作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唠叨的具体情景。
4. "情感转变": - 可以从开始的不耐烦到后来的理解或感激,展现人物情感的转变过程。
5. "结构安排": - 作文应有清晰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 开头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中间部分详细叙述事件,结尾部分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6. "语言表达": - 使用生动的语言,避免平淡无奇。 - 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7. "情感共鸣": - 尝试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让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妈妈的唠叨背后的爱。
8. "避免负面情绪": - 尽量避免使用过于负面的词汇和
“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每当阎维文的这首《母亲》在耳畔响起,
眼前不由浮现出母亲慈祥的面容,随之而来的还有脑海里泛起的母亲唠叨时的场景。
小时候,我最烦母亲的唠叨了。那时,我在距我们村庄3公里外的小学读书。那时每天上学,母亲总是把我送到村头路口,像尼姑念经一样念着她说一万遍也不烦的话:“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一边说还一边帮我把她手里拿着的书包背在我肩上,同时拍一拍包上的灰尘。
早已烦透母亲这些唠叨话语的我,早就一股脑儿跑出了她的视线,只剩下母亲留在原地看着我远去的背影。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懂事,了解到唠叨背后的含义,不再像以前那样羡慕别人有亲人送到学校。因为我知道其实母亲心里也很渴望送我上学,可因家里贫穷父亲需要外出打工,祖父去世又早,地里的农活还需要母亲一人去忙,家里的猪崽还等着她喂养,瘫痪在床的祖母还需要她照料,她根本就脱不开身,送我到村路口已是最大限度“挤出”的时间。她只能把关心化成一句句在我看来属于唠叨的话语。
高考后,对绿色军营向往的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军校。这时,我渐渐对母亲的唠叨有了“好感”。
初入军营,便是军政基础强化训练。周一到周六,每天训练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中午根本没有午睡时间,除了背记条令条例就是出公差打扫卫生。那时,最开心的时间就是周日上午,因为每人有10分钟的时间向家里打电话。“儿啊,每天晚上泡泡脚;儿啊,要记得吃饱饭,儿啊,要听领导的话……”当母亲那熟悉的唠叨声震动我的耳膜,我居然觉得这是一种幸福,难怪有人说“唠叨是母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一次,我受了“委屈”。班长让我和一名战友去打扫卫生,可中途一名机关领导叫走了他,因为我们不让用手机,我没法向班长汇报这边的情况。我一人打扫卫生,自然很晚才结束,早就错过了晚饭点,于是我“偷着”跑去军人服务社买吃的,可按照要求去那里需要向班长请假,当时饿得发慌的我早就把规定抛在脑后,谁知我前脚在服务社把泡面泡上,后脚班长就进来了。
“你小子好厉害,出完公差不知道回队么?居然跑到这儿了”,他边说边把我的泡面扔进了垃圾桶。回到队里,我还被罚抄了100遍请示汇报。
那晚,我躺在床上,心里特别堵得慌,翻来覆去睡不着。快凌晨12点时,我听到班长的鼾声起,便从水房的窗户跳出,想逃离这个“不讲理”的地方,不过转头一想,还是找了个电话亭拨了母亲的电话。
母亲早已入睡,但接到我的电话,一下子就清醒过来。我把事情原委向母亲一股脑儿和盘托出,平时爱唠叨的母亲顿时沉寂了,好一阵子,母亲才说,“还记得小时候我常给你讲的那个故事吗……”
母亲用她那一贯柔和的语气又给我“唠叨”了一遍颜回敬师孔子食污饭的故事,当时孔子也误会了颜回,后来真相大白,孔子对他赞赏有加。
母亲的唠叨让我没有干出“当逃兵”的傻事,启发了我凡事要冷静处理,“真相迟早会浮出水面”。后来,班长也探听到事情原委,还向我道了歉。
而今我已从军10年,早已从一名军校学员成长为共和国的一名上尉军官。这些年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类似“委屈”还有很多,但每次想到母亲深夜里对我谈的那些“唠叨”,心中的怒火早已平息为淡然一笑,因为我知道,有母亲理解我,事情早晚会明了。
不知为什么,最近常常在深夜里梦到母亲,想必是因为快一年多没有休假探亲的缘故吧?今年春节,母亲像往常一样“唠叨”我把假让给别人休,我什么时候回来,家里什么时候算是过新年…..
母爱如灯,照我前行,这些唠叨的话语就是她发出的光,给我指明方向,让我保持清醒,同时还让我不会感到孤单,让我能够快速成长。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妈妈的唠叨
提起我妈妈的唠叨,那可真是一绝,可以说是举世无双,不管是好事、坏事都唠叨个没完没了,看吧,一天到晚就听她的了,她那张嘴似乎没有闲着的时候。
“快,起床了!天气冷,多穿件衣服,感冒了可是很难受的!”睡得正香的我被妈妈吵醒了。我睁开迷迷糊糊的眼睛一看,才6点,便又闭上了眼睛。妈妈一看这情景,又大声说:“快起来!一会儿迟到了可得做20个俯卧撑,早点去读会儿书!又快要考试了,要认真复习啊!”
我嘟嘟哝哝地说:“哎呀,真烦人!”
可说归说,我还是不情愿地起床照办。一切早上必做的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时间不早了,我得快马加鞭地去学校,不然就会迟到。
“哎,早餐还没吃吧?妈妈都已经准备好了。你一定要吃,很快的……”
“哎呀,我上学要迟到了。”
“早餐不吃怎么行?营养不丰富,会没有精神上课的。”
没办法,我说不过妈妈,只得服从命令,在妈妈的唠叨声的催促下,慢吞吞地将早餐咽进肚子里。平时,我吃饭挑食,她又要唠叨老半天,什么“吃食勿抢,到老勿长”。晚上放学后,妈妈的唠叨更是紧追不放:“赶快做作业,做好了早点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时间还早着呢,这么点儿作业,小事一桩。”我满不在乎地说。听了这话,妈妈又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过,没法回,光阴过,讨不还。”老妈还时常用这些押韵的话来唠叨没完。
但是,妈妈的唠叨还是帮了我不少忙!记得有一次出门,那天正好下雨,我把雨伞拿出来放一边,穿好鞋子就急匆匆地跑了出去,妈妈连忙叫:“看你,做事总是三心二意,忘带雨伞啦,等一会儿又要跑上了……”
我在妈妈的唠叨声中一天天长大了。现在我对妈妈的唠叨渐渐有所了解,知道了她的唠叨不是毛病,是为了我的健康、我的学习,是对我的爱。现在,我爱听妈妈的唠叨,好像一天听不到妈妈的唠叨,反而觉得有些别扭。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