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下矿井心得体会》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1 15:13

如何写《下矿井心得体会》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下矿井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主题明确: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下矿井的心得体会。在写作过程中,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避免偏离主题。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心得体会作文,结构要清晰。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下矿井的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详细描述下矿井的过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感悟。
3. 内容丰富:在下矿井的心得体会作文中,要尽量丰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矿井环境:描述矿井内的环境,如通风、照明、温度等,以及矿井内的设施和设备。
b. 工作内容:介绍下矿井期间所从事的工作,如采煤、运输、维修等,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c. 团队协作:描述下矿井期间与团队成员的协作情况,如沟通、分工、合作等。
d. 安全意识:强调下矿井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如遵守安全规定、注意个人防护等。
e. 心理感受:描述下矿井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如紧张、兴奋、恐惧等,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心理压力。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以下是一些建议:
a

入职煤矿后的第一次下井,让我心有余悸

毕业后被分配到煤矿通风队,在经过一个月的培训之后,终于迎来了我的入井首秀,这是我所期待的,也是我所恐惧的,这样的矛盾心理至今伴随着我,好在第一次入井就给了我一个教训,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对安全非常重视。

“小李,你培训也培训完了,也考试过了,该下井了。”孙队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对我笑了笑。

“没问题孙队长,我随时准备,什么时候入井都可以。”我立马挺起胸膛,不能让孙队长小瞧了我。

“呵呵,也不用急着下井,你入井的衣服领了没?还有澡堂柜子,矿灯、自救器牌办完了吗?”孙队长提醒着我入井需要办理的各项事宜。

“这些都已经办妥了,没问题的。”听到孙队长的问询,我异常小心,毕竟他是掌握队内职工工资分配与生杀大权的第一人。

“那这样吧,你今天跟刘工一起入井,也不用干活,去现场看看,先适应下井下的环境。”孙队长给我做着安排。

“好嘞!!”我答应一声,直接到另外的办公室找到刘工。

国有企业基层单位的组织架构一般设置双领导。其中正科级实职为队长与书记,队长主抓行政,书记主抓政治、思想,说白了就是队长负责干活,书记负责职工的思想别出格。

队长下面一般标配两名副队长,一名副队长负责生产,另一名副队长负责队内的技术工作,负责技术工作的副队长下面还有一名技术员,主要负责教育培训。

书记下面有工会主席,工会主席主要负责职工生活方面的事宜,当然也参与队内的管理。另外一个就是队内的共青团支书记,这个不算队内领导,也没有级别,但是直属书记领导。

队内还有几个特殊人物,首推办事员,办事员就是队内计算工资的财会人员,一般管钱的权力都比较大,职工私下戏称队内三个人管事:队长,书记,办事员。

另外一个就是材料员,没有关系一般也做不了材料员,毕竟涉及到材料验收,厂家供货等一些较为敏感的事情。

等我找到刘工的时候,他正在写井下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刘工,孙队长让我今天跟你一起下井锻炼锻炼。”我站在一边小声地给刘工汇报道。

“好的,你先坐一边等着吧,我写完措施咱们就走。”刘工扭头看了我一眼,继续书写他的安全技术措施。

我百无聊赖期间拿起报纸看了起来,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唉,终于写完了,写得我手疼。”刘工伸了伸懒腰,一副大功告成的样子。然后转头看到了我:“小李是吧,以前没下过井?”

“没下过,刘工!”我如实回复道。

“那你下井跟紧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们边走边聊。”刘工也不废话,干脆利索的安排。

于是我与刘工在澡堂处分了手,他在更衣箱在二楼我更衣箱在三楼,我们约定在井口集合。

下井工作服、安全帽、胶鞋、袜子、手套、自救器、矿灯是一件都不能少,等我整理好到井口的时候,刘工早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小李,你的毛巾呢?”刘工问了一句。

我这才发现自己毛巾忘带了,我正想回去拿,却被刘工拦住了。

“毛巾带不带无所谓,反正今天也不用干活,咱们俩下去转转就升井了。”刘工拍了拍我的肩膀,以示安慰。

“好的,刘工。”我没下过井,听到刘工这么讲,自然是深信不疑。

“等下咱们要坐乘人皮带下井,我怎么做你怎么做,看好了。”刘工带我到了斜井的乘人大皮带处。

只见他走上一个台阶,拉平与乘人皮带的高度差,然后用手一扶旁边的木柱,轻巧地跨越到皮带上。

我也急忙上了台阶,抱住木柱就往皮带上跨,但看到急速运转的皮带,顿时一阵眩晕。

“快上来啊!”刘工上皮带后就一直扭头看着我,一看这情况急忙喊道。

我心一横,直接跨越上去,结果步子迈大了,上了皮带后有一个前冲力,直接一屁股蹲坐在皮带上,把我疼得倒吸了口凉气,龇牙咧嘴的爬了起来。

“趴下,别抬头,碰住头了。”刘工在下面喊道。

“砰!”他刚说完,我感觉头部一震,安全帽直接碰上了巷道上的异物,直接一个仰八叉躺在皮带上,脑子嗡嗡地直冒金星。

“没事吧?”这时刘工从下面顺着皮带爬了上来,直接问我情况如何?

“嗯!”我躺在皮带上喘着气,好半天脑子还嗡嗡地响,但清醒了过来,我深吸了口气:“没事刘工,没注意头。”

“呵呵,你第一次下井,没给你说清楚,很多人第一次上皮带都中招,要么是顾尾不顾头,要么是顾头不顾尾,下次你可得小心一点,另外下皮带的时候,右边有棵木柱,到时候抱住木柱直接就下去了,千万别坐过。”刘工在一边交代着。

“好的,好的。”我答应着,这时已经恢复了过来,坐在皮带上休息着。

“主要咱们这是运煤皮带,也乘人,乘人的时候速度低一些,但是咱们俩下井下晚了,过了乘人的时间段,所以皮带开得快,你第一次坐,也不好把握。”刘工在下面给我讲着乘人皮带的情况。

随着皮带的下移,巷道内的光线也逐渐变得黑暗,除了间隔五米的一根电棒发着炙白的亮光,皮带两侧黑乎乎的看不到实地,让我心里越发没底儿。

“马上到下站的地方了,注意看啊!”刘工说话间抱住一棵木柱,半猫着身子,一个旋转就落在了地上。

“呀!”我一声惊呼,等我看清木柱的时候,已经坐过了站点。

“哎呀!”我一下吃痛地叫了起来,一阵天旋地转之后,我赫然发现自己已经坐在了地上。原来刘工下地之后看我错过了站点,直接一把抓住我的衣服把我拽了下来,我结结实实地摔在了地上,疼得半天起不来。

“小李,没事吧?”刘工在一边询问着我的情况。

“胳膊疼!!”我倒吸着凉气,不愿站起来,心想:下井确实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还是我今天特别倒霉?

“幸亏我把你拉下来了,皮带下面就是溜煤眼,再往下就是皮带机尾,被卷进去命都没了。”刘工给我讲着其中的利害关系。

我没吭声,坐在地上缓了半天劲。

“要不这样吧,我看你今天状态也不好,就先别下井了,等一会你跟我下去之后,坐罐笼上去吧,改天准备好了我再带你下来。”刘工一看这个情况,再硬拉着我下井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危险,也就选择放弃了。

“都听你的!”我一时没了主意,但出师未捷,也不能自己要求返回,只能听从刘工的安排。

于是我跟刘工一前一后地顺着皮带巷往下走,巷道内皮带的摩擦轰鸣声回响不断,在黑暗中更显恐怖。

走了百十米,刘工往右边一拐,进了一个联络巷,我跟随刘工也拐了进去,当我重新见到灯光时,眼前的情景却截然不同。

只见巷道比刚才的皮带巷大了好多,灯光也很是明亮,路面两道道轨铺设,上面停放着几辆矿车,大巷内时不时地走出几人,有在此工作的,也有满脸疲惫准备升井的职工。

“老王,过来过来!”刘工走着走着,突然叫住了前面的几个工人中的一个。

“这不是刘工吗?有什么吩咐?”那个叫老王的工人转身停了下来。

“这是咱们队新来了的小李,你带他坐罐笼平安升井。”刘工给老王安排着。

“没问题刘工,交给我吧。”老王满口答应。

于是我和刘工分了手,跟随老王一伙三人往井底车场的罐笼方向走去。

一路上老王问东问西,我心情低落,推三堵四的简单回复几句,老王也不在意,只是说以后都是一个队里的伙计,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到了罐笼处,我才发现这相当于简易的电梯,只是前后两边用铁链子拴着,我尽量挤在人群中间,不去看罐笼提升时井筒下的黑暗。

随着罐笼晃动着往上提升,里面陷入了一片黑暗,老王他们三个很有默契的不再说话,只有我的矿灯如利剑劈开黑暗的夜空一样来回划过。

空间内只有罐笼发出的“哐当”声,而我就像期盼曙光的小男孩,一直站在罐笼内望着外面。

终于看到了一丝光明,慢慢地变为了现实。

“升井了!”当我脚再次踏在实地的时候,我才重新感受到这个安全、真实的世界。

金融青未了/我在煤矿那些年

金融青未了/我在煤矿那些年

作者:吴海涛

三年前,出差西南贵州的一个煤矿,让我记忆犹新。老板是我们山东人,姓张,六十多岁的样子,个子不高,人很随和,矿上大事小事都是他说了算。每次出差去矿上都安排车接车送,因为煤矿在大山的深处,有时候到县城太晚赶不过去,他便会让矿上给帮忙订好酒店,安排车第二天接我去矿。

刚到矿时,矿上的新宿舍楼还在施工中,依山而建的老宿舍区,环境还好,就是条件的确苦了些,面对矿上有限的条件,他提出让我去乡镇旅社上先住下,费用算矿上的;我想着你们能吃的苦我也能吃,便和他说道:这都小问题,我在矿上也是为了方便工作,每天往返乡镇,前期工作较紧张,往返不及时的话,会给咱矿上添麻烦。

张总他欣然的点了点头给大矿长招呼了下,让矿长把他的宿舍腾给了我,让他近段时间下班后回县城家里住几天,安排好了后再搬回来……就这样,矿上给拿了套新的被褥我就住下了。那时虽然矿上住宿的条件算不上好,但却让我体会到了出差多年很少有过的那种温暖亲切和松弛感!

还记得,扎根在贵州很多年的张总知道我对南方的米会吃不习惯,隔几日便就会安排人去县城买点馒头和煎饼给我送过来;每次上边下来检查或是设备厂家过来拜访时,他都会让矿上食堂通知我今天不要打饭了,等着一块忙完和他们一块开小灶,推杯换盏间也让我对这个年长我许多的“煤老板”感觉更加亲切。

因为这是矿上首个综采工作面的缘故,工人那会对综采设备有些许的不熟练,有时工作推进上难免会遇到点困难。

有次,因为支架安装施工过程中的误操作,导致多个支架的立柱中缸和活柱的熔覆层受损,经现场提醒和调度会的几次指出,外聘的采煤队长还是不承认是作业安装误操作的问题;为了避免后期使用中问题隐患的扩大化,保障生产及人员的安全问题,我当即联系矿上总工孙矿一块下井取证,当下午调度会时孙矿拿出防爆手机取证的图片现场分析时,年轻气盛的采煤队长事实面前当即低下了头,接受了罚款和处理。

第二天早饭后,我便不出意外地接到了张总的电话,让我去一趟他办公室,经过一番的了解,他对这个事情的处理提出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样也是为客户着想,也是切实为矿上利益出发,为他们安全负责,并表示了充分的感谢!认为我有担当、负责任,这事做的对!

通过这件事后,矿上按我的要求买了凡士林和砂纸对受损的立柱进行了一系列的维护,整个质保期内没有出现过任何泄露液问题。再后来通过几次给矿上支架培训和完善规程事项及写通讯稿件等,闲来时张总也总是我去他办公室喝茶聊天,就这样我们在异乡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朋友,每次临走不抽烟的他还不忘问我烟还有没有,茶还有没有……有,有,有,但每次却都推脱不过。

随着矿上工作面安装试采转入正常开采,综采工人对设备的维护使用也越来越娴熟,我在煤矿的工作生活也逐渐慢了下来;闲来无事时,矿上几个领导也会喊我去逛逛周边布依族的集市和去山里钓钓鱼,集市上满是布依族的摊位和山间溪流中肥美的鱼儿,以及铁锅狮头鹅的美味……至今都让我不能忘怀。

再到后来,和矿上越来越熟络,我也会摸起矿上的皮卡车钥匙去集市采购一番回来露两手,刺激下他们的味蕾,品尝下我的地道山东菜,张总、温总、老潘……几个山东的老乡围坐在一起叙叙,倾听他们的异乡奋斗故事,也让我在枯燥的生活中也增添了许多多彩的回忆。

记得那年临近春节,综采面的安装也逐渐尾声,我的工作也即将告一段落,前一天的南方小年矿上组织一块庆祝,熙熙攘攘间十分热闹。当听说我要回去时,几个老乡也都是握着我的手说道:明年一定要再过来,一定要来,回去给家里老人问好……

简单朴实的言语,让我这个在外的游子格外温暖。临行前的一个晚上,张总还特意给我准备了一箱特产带回去,和家里老人带个好,拜个早年……第二天亲自把我送去车站,嘱咐我注意安全,明年再见……再见。

回忆总在某个时刻那么鲜活,那些逝去的人和事也都历历在目。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不同的人相识,也会和熟悉的人分开。那些回不去的曾经,那些曾经的欢笑、温暖与幸福,那些以为早已忘却的点点滴滴,其实从未走远……

作者简介:吴海涛,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汶水之滨”特邀作家,“壹点号”认证作者,现就职于山东能源装备集团高端支架公司。作品曾获刊“人民网”、“中国能源报”、“齐鲁晚报”、“安源工人报”、“山东能源报”等媒体报刊,多篇文章发表于网络及期刊。

壹点号 秋枫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