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1 17:19
写作核心提示:
餐饮简历作文注意事项:
一、标题明确
1. 标题应简洁明了,直接体现应聘岗位,如:“餐饮服务员简历”或“厨师助理求职简历”。
二、个人信息完整
1. 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邮箱等基本信息要准确无误。 2. 家庭住址可选填,如需填写,应保持地址的简洁性。
三、教育背景
1. 按照时间倒序,列出学历、专业、毕业院校等信息。 2. 如有与餐饮行业相关的课程或培训,可重点提及。
四、工作经历
1. 按照时间倒序,列出工作单位、职位、工作时间等信息。 2. 重点描述与餐饮行业相关的工作经历,包括工作内容、业绩、技能等。 3. 突出自己在工作中的亮点,如团队合作、沟通能力、执行力等。
五、技能与特长
1. 列出与餐饮行业相关的技能,如烹饪、刀工、服务技巧等。 2. 描述自己的特长,如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六、荣誉与奖项
1. 列出与餐饮行业相关的荣誉与奖项,如烹饪比赛获奖、优秀员工等。 2. 如无相关荣誉,可适当提及在校期间获得的奖项。
七、自我评价
1. 简洁明了地概括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2. 表达对餐饮行业的热爱和职业规划。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从一无所有到深圳来找工作,到创业成功拥有一家数千名员工的餐饮集团,从一名普通的打工者到集团董事长,到区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深圳市鑫辉餐饮集团董事长王传启用诚实守信、开拓勤奋的精神在深圳闯出一番事业,并荣获2022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等称号。
深耕深圳餐馆27年:从一无所有到成功创立餐饮集团
作为一名退伍兵,1996年来深圳找工作的王传启没有本钱也没有熟人,找工作时身上仅1000多元还被骗500元,住桥洞时被抢,自制一块牌子在华强北推销自己找工作,第一份工作做馒头小笼包没有底薪只有提成……王传启在深圳最初的求职历经坎坷,但他从不放弃。
在部队炊事班干过的王传启终于找到第一份工作在餐厅做馒头小笼包,没有底薪只有提成。此后,王传启就没有离开过餐饮行业,深耕27年。
如今,创业17年的王传启创立深圳市鑫辉餐饮集团,下有200多家餐厅,为100家机关事业单位,10多家工会大食堂提供餐饮服务,每天为中小企业20余万人供应餐饮。王传启还与广西、河源等乡村振兴5个基地建立合作,深圳食堂的蔬菜70%来自这些基地,振兴当地农业经济。
事业上的成功让王传启感谢深圳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让他闯出一番天地。更让王传启有成就感的则是获2022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等荣誉,王传启在诚实守信的创业路上一路开拓,一路创新。
2006年1月,王传启成立深圳市鑫辉餐饮集团。2013年,南山科技园建成,进驻企业众多,园区全是白领,吃饭难成为园区当时一大难。由于园区大厦不能开明火,做不了饭,鑫辉在特发信息港拿下一栋楼,做了一个约2000平方米的中央厨房,中央厨房一批次能生产15000份饭菜,一中午可以生产三次,那就是4万多份……
随着供餐人数越来越多,王传启的压力也不小,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如何做得跟别人不一样?有一天,王传启突发奇想,我何不把后厨公开给顾客观看呢?2012年,王传启推出“透明厨房 良心饭菜”,在厨房安装视频监控,在每个门店显著位置安装显示器,把厨房内部运作、废油处理等环节实时“直播”出来。
开创“明厨亮灶”先河 升级智慧食安数字餐饮系统
光在厨房安装摄像头不够,王传启又进一步在管理上技术创新。继开创“明厨亮灶”的先河之后,2021年打造智慧食安数字餐饮系统,运用科技的力量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这个系统是升级版的监督管理,比如员工有不戴帽子、不戴口罩、明火离岗等不规范行为,摄像头都会抓拍下来,直接发到员工的手机上。”王传启说,深圳2000多名员工、800多名厨师都扫脸录入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员工的不规范行为越来越少。
如今,鑫辉餐饮集团旗下所有的厨房、餐厅都安装摄像头,一共安装2万个摄像头,连接到总部的数字餐饮系统,每天处理不规范行为直接传到员工手机上整改。王传启说,通过这样的监督,员工和厨师的工作变得简单、直接、高效,节约管理成本的同时还让市民放心。
“我们做的是良心饭菜,让市民吃到的饭菜是安全的,是放心的。”王传启说,17年餐饮创业最大的感受就是要有担当,要有社会责任感,才能把餐饮做得更大,更强,而引进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是企业家的亮剑,把控源头食材,加工流程等,质量一定要过硬。
王传启体会到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所带来的好处,信守“食品安全就是企业生命”的管理准则,为广大客户提供餐饮后勤配套服务,做到食品安全零事故,获得良好的市场口碑,客户主动找上门来合作。
王传启还带领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21年“圆规”台风来袭之际,为庇护点的农民工送去热腾腾饭菜;高价采购滞销农产品,助农护农。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成立防疫小组,竭力保障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及隔离人员就餐,累计供餐约100万份。
王传启希望把鑫辉集团打造成百年餐饮老店,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指导企业发展。“很庆幸来到深圳就业创业,深圳有非常好的营商环境,给了很多诚信务实开拓勤奋的普通人机会。”作为市人大代表,王传启还获得“广东省爱国拥军模范”“深圳最美拥军人物”称号。王传启还在集团建立党支部,关键岗位党员人领着,关键时刻党员顶着,关键环节党员把着。
王传启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把餐饮事业做成国际化标准,让中国的餐饮文化走出国门,做大预制菜的发展,摸索出自已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深圳这片非常好的热土上做出中国餐饮的标准和标杆。
视频加载中...
01 从厨师到餐饮老板 考验的不仅是厨艺 如果往上追溯,徐小黎也算是餐饮世家。徐小黎的爷爷和父亲都从事餐饮,除了在老家开了家小有名气的徐家菜馆,也会去村里做坝坝席(川渝一带对农村宴席的称呼)。后来徐小黎的爷爷来到重庆磁器口,开了徐氏望江民间菜馆。徐小黎十几岁,便跟随父亲从四川广安来到重庆,在自家菜馆里跟着父亲学习厨艺。但父亲那里毕竟是自家菜馆,时间长了,学艺有限,徐小黎决定走出去学更多手艺,于是便开始在重庆各个饭店、知名酒楼学厨。1998年,觉得学有小成的徐小黎,想试试自己这么些年学的东西到底如何,便辞掉了重庆知名饭店的工作,拿下一个150平米的门店,开始了创业之路。但厨师要转变为合格的餐饮老板,并不是把菜做好这么简单。首次创业时,厨师出身的徐小黎,在后厨管理这一块确实得心应手,但门店、人员、供应链的管理,品牌和营销等,却伴随着生意的日益火热,让他逐渐感到力不从心。正是这次创业让徐小黎明白,自己开饭店和做大厨,完全是两回事,要把生意做好,光会做菜是远远不够的。明白这个道理的徐小黎没有硬撑,而是选择回到他来时的地方,回到成熟的品牌门店,去学习别人是怎么做的。“还是觉得自己学得不够,要再去学习,去成长。”看上去徐小黎回到了“过去”,但他的心态却已经完全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也在发生改变。以前更多地关注后厨,关注菜怎么做得更好,现在,他开始从老板的角度看整个门店,学着将前厅、后厨结合起来看,学着用更广的视野去感受市场的变化,来调整菜品、调整后厨。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徐小黎邂逅了妻子王思佶,在妻子的支持下,徐小黎在2013年再次尝试创业,并创立了徐鼎盛。经过近8年的发展,徐鼎盛在重庆、四川、昆明、甘肃等地,已经拥有了100多家门店。这个成绩即使走出重庆,放眼全国的中餐连锁品牌来看,也称得上不错。而第二次创业发展如此顺利,很大程度得益于,徐小黎一开始就想好了发展方向,比之前更有条理,也更从容。“我们觉得民间菜是中餐的集大成产物,所以徐鼎盛就想取各家之长,做一个集合。”王思佶说,在她和徐小黎看来,正如流传的那句话,高手在民间,能在百姓中广为流传的,一定有自己的道理。加上徐小黎的爷爷、父亲的餐馆,做的都是民间菜,徐鼎盛也想传承父亲、爷爷的衣钵,便打出民间菜的招牌,试图聚集最广大的人群。“我们就是从民间挖掘经典的东西,再去规范、提炼、升华,最终为我所用。”徐小黎说,比如非遗菜品,也是徐鼎盛的招牌——鼎盛飞龙鱼,就是从川渝民间口味的糖醋脆皮鱼改良而来;鼎盛大刀肉是盐菜扣肉的升级版;鼎盛花椒骨则是借鉴民间风吹骨再以椒味入骨……02 菜品的标准化 前提是管理规范化 由于民间菜各家有各家的做法,没有统一标准,菜品的统一、改良就成为了徐小黎要做的第一步。 “就拿飞龙鱼来说,民间的做法很多,我们在改良的时候,就要选择能突出口味,又容易复制的那种。”很多人对川渝菜品的印象都是重麻重辣,但飞龙鱼却是酸甜口,而也正由于重庆更偏向麻辣,大多数重庆人并不喜欢甜腻的感觉,所以在酸甜的比例上,徐小黎做了很多尝试,甚至考虑了和其他偏向麻辣口味的菜品的搭配,才最终定下他认为的最佳酸甜比。对徐小黎而言,菜品的改良不是最难的,如何将本就各家有各家做法的民间菜进行统一,并实现标准化,才是关键。“从徐鼎盛的第一个店开始,我就觉得中餐必须标准化,要把它稳定下来。”徐小黎没有像一些厨师出身的餐饮老板那样“排斥”标准化,相反,他认为如果要把品牌做出去,把民间菜推广出去,标准化一定是未来的方向。这样的思维差异,来源于他的第一次创业和之后的“回炉”,“把自己定位在顾客的层面上,用这种思维去看,对餐饮的理解就会不一样。如果思维不转变过来,做事的风格、菜品的理念是跟不上的。”除了确定口味,就是确定制作工艺、流程。中餐无法像西餐一样,完全实现机械化,“每个人的手法、火候,包括他卡的时间点,都必须要掌握好。”就像飞龙鱼,除了酸甜口味,还有一个特点是脆,要让整条鱼保持脆感,考验的是大厨的手艺,酱料能标准化,炸制的手法却难以标准化。这就要求徐小黎从人,从对厨师的管理上进行规范,即使是加盟店,厨师团队也由总部集中培训、考核,直接从内部提拔。“我们有一整套的严格考核,比如每个门店的厨师长,在下店前,必须接受一整套完整的培训,考核在80分以上,才让他到门店去带团队。”除了厨师长,徐鼎盛的厨师团队无论直营店还是加盟店,大都是从内部提拔,以确保厨师熟知徐鼎盛全部80余道菜品的制作流程以及后厨规范,“我们都把加盟店当做直营店来管理。”而徐小黎作为大厨,内心本身就对后厨有着自己一套严格的标准,“我选人首先看人品,三观要正,然后就是看他的清洁卫生,如果你清洁卫生都不行,那说明你的管理能力、执行力有问题。”在徐鼎盛,不少操作台都是明档,即便不是明档的后厨,也可以让顾客参观,厨房门口挂着“4D厨房,欢迎参观”的牌子,只要让服务员联系厨房负责人,在厨房不忙的时候,都可以进入参观。这样的做法,不仅督促徐鼎盛的厨师团队做好细节,随时接受顾客的检验,也给顾客传达了一种餐企注重食品安全的文化,无形中让顾客感到心安。哪怕顾客没有真正地进入厨房。此外,徐鼎盛还规范了从接客、开台,到传菜、上菜、收台等各个环节流程,制成制度,并将这些流程,做成挂板挂在门店显眼的地方。而这和王思佶密不可分,“我们的分工还是比较明确,厨房他管,管理我做得多一点。”王思佶在和徐小黎创业前,曾在西南医院的药房工作。由于药品的特殊性,药房的管理高度规范化、流程化,在徐鼎盛的门店管理流程上,也隐约能看到医院规范化流程管理的影子,让徐鼎盛的标准化从制度上得以更严格地执行。03 民间菜来自民间 扎根社区 民间菜来自民间,自然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徐小黎作为大厨对口味的把控,加上标准化管理、优质的装修,徐鼎盛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似乎也顺理成章。但除了以上这些,徐鼎盛受欢迎更关键的是“亲民”,这不仅表现在其大部分门店都开在社区,还表现在性价比极高的产品上。徐鼎盛的门店多开在社区,而且面积多在500平以上,在现在整个餐饮圈更青睐小店的氛围中,颇有些逆势而为的意味。此外,其不少门店,还是单独拥有2-3层的小楼。这样的形象,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小酒楼非常吻合,而老百姓对这样小酒楼心理的客单价,大多会在70-90元,一些甚至会超过百元,然而徐鼎盛的人均却在60元左右,一下子就让顾客感受到性价比的吸引力。此外,徐鼎盛的模式也很亲民。除了正餐接待,徐鼎盛充分利用场地优势,在临餐之外,也承接小型酒宴,周边居民的朋友、家庭聚会,一定规模的单位聚餐,都可以在这里举行,一些大店还可以承接小型婚宴。在吃饭之外的下午时段,徐鼎盛甚至会变身茶楼。众所周知,川渝两地茶楼众多,来者倒不是真喝茶,而是打麻将娱乐。退休老人们一壶老荫茶,四个人约一约,甚至和不认识的凑一桌,就能消磨一下午的时光。如果是和朋友一起,打完麻将还能顺便把晚饭解决了再回家。徐小黎和王思佶深刻洞察到了社区居民要什么。老百姓需要吃饭,但有些菜虽然来自民间,做起来却很费事,比如川渝很多的“粉蒸”系列,那就不如下个馆子;老百姓需要宴请,徐鼎盛环境、味道不错,菜品有民间特色,性价比高,请起客来也不会心疼,客人也没什么压力;老百姓需要茶余饭后的娱乐,徐鼎盛就充分利用场地,为他们提供娱乐空间、服务,也通过这样的娱乐,成功引流。凭借这样的特点,徐鼎盛在2020年疫情期间荣获了中烹协的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疫情后,又开出十余家加盟店,升级了3家直营店。可以说,徐鼎盛做到了来自民间,扎根社区。未来,徐小黎和王思佶还想把徐鼎盛开到更远的地方。“民间菜不仅重庆才有,未来我们开到什么地方,就加入一些当地的民间菜,真正按照‘民间菜’这个招牌去做。”徐小黎说。现在,徐鼎盛已经开始在做这样的尝试。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