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护士带教计划怎么写》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2 05:57

如何写《护士带教计划怎么写》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护士带教计划写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正文:
一、引言
护士带教计划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入职护士的培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篇优秀的护士带教计划不仅能帮助新护士快速适应临床工作,还能提高护理质量。以下将介绍护士带教计划写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二、护士带教计划写作要点
1. 明确带教目的
在写作带教计划时,首先要明确带教目的,即新护士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能、知识,以及培养哪些职业素养。明确目的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带教内容。
2.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根据带教目的,设定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强、时限性的教学目标。例如,新护士在带教期间需掌握基础护理操作、病情观察、患者沟通等技能。
3.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结合新护士的专业背景和临床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方面,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制定带教计划进度表
将带教计划中的各项内容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形成进度表。进度表应详细列出每周、每月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便于带教老师和新护士掌握进度。
5. 制定考核评估方法
针对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估方法,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技能考核、临床思维考核等。评估方法应客观、公正、全面。
6. 注重个性化

我院中心院区护理教学组成功举办2025年护理教学师资培训

6月17日下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中心院区护理教学师资培训会在妇儿楼六楼学术报告厅举办。护理部副主任孔冬参加会议,护理教学组负责人郑静科护士长主持,中心院区教学护士、带教老师、部分护士长及护理教学组全体成员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孔冬肯定了护理教学组在提升教学管理、优化护理服务品质、推动专科发展及培养新时代护理人才方面取得的成效,并鼓励团队持续创新,促进临床与教学深度融合,深化“临床-教学”协同发展,构建“实践-教学”双向提升机制。随后,她以《医院整体带教要求》为主题,从医院整体教学设计、护理师资队伍建设及基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持续护理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讲解,明确了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全局要求,重点剖析了高质量带教的核心要素,并通过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启发参会人员优化教学细节管理,为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郑静进行了《基于证据的护理查房:从理论构建到临床决策》的专题分享,详细阐述了循证护理实践对于科学化决策和专业化实践的重要性,并讲解了护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进行基于循证的护理查房并实现成果转换的经验和方法,为带教老师积极开展科学的临床教学方式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护理教学组组长吕珊珊以《标准化带教计划的制定》为题,系统阐述了分层带教模式的构建方法,通过将临床经验转化为标准化教学内容,有效解决了差异化培训需求与规范化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显著提升了带教质量。护理部干事王丽媛以《护理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为题,结合近年实习护士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临床教学环节中的风险点,进一步明确教学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护理教学组副组长朱桂玲围绕《胜任力导向的临床教学评价》主题,对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进行阐述,重点介绍了形成性评价的优势。张坤以《共情·连接·成长:构建人文关怀导向的临床带教新范式》为题,讲述了实习同学管理过程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张燕南聚焦《临床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系统比较了多种教学方法的适用场景,并深入解析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要点,为临床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培训设置优秀带教老师经验交流环节,本年度优秀带教老师代表孟俏、程培霞、董悦霞,结合各自专科特色及自身多年丰富的临床带教实践,为在场带教同仁提供了临床科室带教参考范本和实用指导。

本次培训围绕临床教学全流程管理,内容既具理论高度又贴近临床实际,通过多元化的培训形式,有效营造了浓厚的学习研讨氛围,不仅启发了带教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更为推动教学理念革新、促进“临床-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护理部及护理教学组将继续探索临床教学管理新思路,持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为医院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湘江护理·名师之路④|“护士的心需要被看见”

来源:【湖南日报】

编者按:2025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新湖南客户端联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湖南省护理学会联合推出《湘江护理·名师之路》专栏,以护士的角度讲述他们眼里的“提灯女神”,展示护理精神绵延百年的星火。敬请关注!

讲述人:徐洁,湖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护士。

讲述对象:李旭英,湖南省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

晚上10时,城市洒满银辉。湖南省肿瘤医院的住院大楼里,李旭英轻轻推开头颈外科病房的门,来到护士站。此时,年轻护士小唐正抱着一桶泡面,大块朵颐。看到护理部主任到来,紧张得手一颤,赶紧站起身,把泡面藏在身后,连忙说道:“主任,我刚忙完坐下,肚子饿了,所以……”

“你值夜班辛苦了,把泡面吃完吧!”李旭英微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声音温柔而坚定。

这样的场景,在她38年的护理生涯中,早已司空见惯。

“怎么让护士在夜班吃好点呢?”她冥思苦想。不久,李旭英向医院谏言,推出了一系列关心关爱夜班护士行动,每天免费给夜班护士送不重样的夜宵,香喷喷的鸡蛋炒粉、面包,抚平了护士们夜班的疲惫。

“护士睡眠日”,夜班护士下班后自动进入“免打扰模式”。不安排出夜班护士开会、培训、学习。同时为表嘉奖,职称晋升向临床一线护士倾斜,临床上夜班的护士,职称评审加20分,充分调动每个临床护士的积极性和职业获得感。

1985年的夏天,15岁的李旭英攥着郴州卫校的录取通知书,走出县城。从中专生到中南大学护理博士,再到二级教授、护理研究生导师、护理部主任,她的职业生涯早已与千万患者的生命轨迹交织。

“护理不只是打针发药。”1998年的某个深夜,刚完成大抢救的李旭英在值班室写下这句话。彼时已是主管护师的她,正经历着职业瓶颈期的阵痛——年轻医生们攻读硕士博士,护理队伍却在学历与科研的鸿沟前失语。

38岁的她,毅然踏上求学路。白天在病房穿梭,夜晚伏案苦读。当她在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戴上博士帽时,对护理专业的执着与坚守更加坚定。

“科研论文就像天书,我们临床护士怎么写得出?”“我是自考本科生,想考研究生,但是好难!”她将年轻护士们的担心和顾虑写在笔记本,放在心上。3个月后,护理“科研团计划”横空出世,李旭英成立5个护理科研导师团,每周提供一对一指导。

科研团没有“门槛”。从建班第一天起,李旭英便定下规矩:只要是对护理科研感兴趣、有爱好的护士,只要想学,都欢迎来参加科研班。对于基础差的,就手把手教,从初级班文献查阅开始。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李旭英把科研团分成5个组,护士们可以自主选择导师。

在李旭英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临床护士报考研究生。护理科研产出逐年递增,护理人员国自立项首次破零。2024年,科研立项36项,科研获奖12项。护士们从科研“小白”,到立项课题,再到发表论文,每一步都使大家备受鼓舞,科研团的人数有增无减。护士们在忙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不断在科研上找到自信与价值,工作热情高涨。

在湖南省肿瘤医院住院大楼11楼,一面贴满便利贴的“问题墙”格外醒目。“化疗期间如何保障患者的营养?”“乳腺癌术后早期如何进行康复锻炼?”这些疑问正是李旭英打造的“以问题为导向护理查房”的起点。护理专家团队带着解决方案“揭榜”,提出管理者多给护士解决问题,多指导,少批评的理念,使护士们切实感受到来自部门的关爱。

这种“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智慧,让肿瘤医院临床护理成为国家重点专科。护理团队拿下多个国家级实践基地,包括静脉治疗、造口伤口、安宁疗护、麻醉、肿瘤护理、淋巴水肿等。截至2024年,静脉治疗团队已举办了25期培训班,为全国15个省份,全省14个市州180多家医院培养PICC专科护士1260名,建立了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PICC维护网络。建立血管通道信息平台,血管通道从植入到拔出都得到监控,保障患者安全。

“让临床护士缺什么补什么”“临床查房更多的是指导,而不是批评 ”“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护理查房,给临床护士更多的指引,让临床护士有更多的获得感”……如今走进肿瘤医院,会发现诸多温暖话语和暖心细节。护士值班室的“能量补给站”,夜晚的热粥飘香,下夜班后的安稳睡眠,这些改变,都源自李旭英,那个总爱说“护士的心需要被看见”的领路人。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