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家访自我评价》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2 06:49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家访自我评价》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在家访自我评价作文中,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确保你的作文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表达准确:
1. "明确目的": - 确保你了解家访的目的,比如评估学生的学习环境、了解家庭背景、促进家校沟通等。
2. "自我反思": - 诚实地反思家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包括自己的行为、态度和反应。
3. "结构清晰": - 作文应包含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家访的背景和目的。 - 主体部分详细描述家访的经历和感受,包括: - 家访的具体情况: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 观察到的家庭环境:学习空间、生活条件等。 - 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沟通方式、学生表现、家长反馈等。 - 你的感受和思考:如何处理遇到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 结尾部分总结家访的收获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
4. "内容详实": - 提供具体事例来支持你的观点,如学生的具体表现、家长的特定反馈等。 - 避免泛泛而谈,尽量用具体的数据或事实来支撑你的评价。
5. "客观公正": - 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或偏见。

一次家访的启示

本文写于2017年正月。有修改。

微信中一条短信广为转载:

开学啦!!!开学报名路上掉沟里了,老师问他有没受伤?孩子说:人没事,就是寒假作业全掉沟里了。老师笑了,你的套路比沟还深啊!

这是一条幽默的短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子们年后寒假作业的完成现状,反映出需要家长、老师不断的提醒、督促,才能以饱满的状态迎接即将来到的一个新学期。

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学校组织了家访工作,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检查督促学生的寒假作业完成情况。

这次家访,与以往若干次的家访不同的是:

对象上,只选择了九年级学生。对象圈小了,重点也就突出了。九年级毕业生在初中阶段只有最后一个学期,只有四个月的初中读书生活,面向九年级学生,彰显时间紧迫感、任务艰巨感,有其特殊意义。

分组上,以班级为单位。以往家访,以村组为单位,一班人只跑一个行政村,跑的路要少些,圈子要小些。但也有不足,就是家访老师与许多学生不是直接的师生关系,相互不熟悉,交流不方便。本次家访,按三个班分成三个组,每组两人,一个行政人员加上一个班主任,对象就是该班主任所在的班级,班主任对每位学生、甚至家长都熟悉,交流起来方便得多。

内容上,查作业,谈规划。每到一家,首先是查看学生寒假作业,做到“本本翻进程,抽题查质量”,其次了解在家生活情况,了解升学目标,家访内容明晰,可操作性强。

正月家访,让我们收获了满满的温暖。我与彭老师跑902班,班上共46名学生,两天时间,我俩跑完了46家,一个都不少。每到一家,家长们添茶、递烟、留吃饭,忙个不停。

玲同学家住在大兴廖屋,傍晚时分,我们下水泥路走了好多一段才到达她家。她父亲对我们说,得知学校老师要来家访,自己把原先跑亲戚的计划进行调整,在家等了整整一天,目的就是为了与老师们见个面,了解小孩情况,临走时,他将我们送出老远,方挥手回家。

到达典同学家时,将近上午11点。他爸爸与我们交流小孩春节在家情况,他妈妈忙停下手中洗衣服的活,走进厨房忙碌起来,一袋烟的功夫,端出两碗热气腾腾的红烧肉圆夹饺子,递在我俩面前。实在吃不下去,临走时,我俩就微笑也带些严肃地当着典的面说:你这次作业完成的不好,饺子我们不吃了,中考等你考得好,我们再来吃。出门时正好碰到另外一个家长,他很纠结地告知我们,昨天他小孩班主任也来了,但自己和小孩都不在家,没有对接上,不知怎么办?想再请班主任来一次,看看小孩的作业。言语之中,有忧虑,也有盼望。

玟同学在家是独生女,作业完成得较好。言谈之中,父母表示,对小孩很满意,虽然都很年轻,但不想要二孩,重点培养玟。得知我俩不吃饭要走,夫妻俩同时跑进房间,一个拿出一大包水果、饮料,硬要放进启动的车子,一个拿出香烟,硬要塞给我们,感谢、兴奋、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家访中,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孩子成绩的关注、升学的期盼、未来的憧憬,言谈举止之间,有幸福、有辛苦,有思考、也有无奈。两天的家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我也有一些新的更加完善的认识。

家庭教育,一个好的环境很重要

伟同学家在省道旁,开了个小百货店。穿过紧挨着道路的小店门面,后面是一家人吃饭坐聊的地方,因左侧大门长年关闭,光线很是阴暗,旁边有一个小摇篮,里面睡着李同学刚出生不久的妹妹,爷爷一边摇摇篮一边与我们打招呼。看见屋内光线这么暗,外屋小店里也人来人往,我问他妈妈,孩子的房间在哪?伟母把我引进再里面的一个大间,最里面是一张床,也没有桌子,周围全部堆的是小店出售的百货,有整箱的,有零散的,显得十分杂乱无章。我一想,伟平时写作业怕就是将就在这个阴暗的外屋里吧!我建议伟的父母,一定要设法把里面收拾一下,放一张小桌子,让小孩有一个较安静一点的学习环境。

兵同学家建筑气派,一排若干间的三层楼房,一楼大厅阔大。踏进他家,两个比他稍大的兄弟在陪着他玩手机游戏,三个人象游戏比赛一般。看到老师的到来,兵略显紧张,马上停下,另外两个兄弟“继续前进”。兵拿不出寒假作业,在兵的布置得很是温馨的房间,兵父更多的是责怪与无奈。

好的环境,包括好的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指最基本的一个读书空间,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等。软环境说到底,就是小孩读书时间,你不能在家打牌等,要把有可能影响小孩读书的人或物等拒之家外。

栋家在一个很大的屋场,过年期间,左邻右舍的孩子都回来了,栋每天都跟这些孩子在一起“疯玩”,我们家访时,栋的作业还没有开始。栋的伯父属于读书分配出来的,在杭州上班,在杭州成了家,有房子。与我们交流时,他说,栋只怕他,只听他的话,但由于离得远,也督促不到。谈到自己的孩子,他说,腊月二十八他回家来过年,这之前,小子已经把作业完成了相当一部分。过年回来,这里小孩相当多,一年也才相聚一次,也就让小子疯玩到了初五,初六就让爱人带着小子回杭州了。他说,这里的环境让自己无法阻止小子,就只能选择及时离开这个环境了。

家庭教育,一个好的帮手很重要

在检查寒假作业的过程中,我们一要查完成度,二要查正确度。我抽取了娟同学的政治作业其中的一节,与作业最后所配的答案进行比对,发现一个不错,一样的标准。我对她说,全部正确,有两种情况,要么是你学的非常好,一个都不错。要么是你“窃取”了标准答案。当着她的面,我跟她父母说,可以在本屋场请一个成绩好一点的对她进行一些指导,不会做的题目指点一下,就不会出现抄袭。

班主任与佳同学父亲交流时,说小孩有些“心高气傲”。我说,你傲必须要有资本啊!随手翻开佳同学的数学寒假作业,发现一处错误,就指给他看,他一开始还嘴硬,说没错,后来我指出错误的地方,他就“软”下来了。

有许多学生,有一些题目有难处,这时,家里,或左邻右舍,若有个帮手,很重要。

走进璐同学家,她很快拿出了寒假作业,让老师检查。她的姐姐是本科毕业生,去年通过招考,考取了本县一所小学的教师。寒假期间,姐姐帮助她制订计划,给她检查作业,规定她先完成什么,后完成什么。所以作业完成的很顺当。

而同是有姐姐在家的,红同学的姐姐在一所高校就读,她母亲跟我们说,姐妹俩每天早上吃饭要喊着才起床,姐妹俩在楼上睡,父母在楼下睡,姐妹俩一个用手机上网,一个用电脑上网,每天晚上也不知几点才睡。同样,怡同学的姐姐也在高校读书,走进她家,姐姐在电脑上玩游戏,妹妹“葛优躺”式在沙发上看娱乐剧,各玩各的,作业基本没做。

家庭教育,限制上网很重要

在家访中,更多的是听到家长谈到小孩用手机上网的问题。

金同学的父亲说,家里的无线网络用密码封锁,但小孩偷拿着手机上楼,隔壁左邻右舍的网络都可以用,控制不了。

星同学的父亲说,孩子的奶奶私下给孙子买了手机,自己都不知道。

琪同学是一个腼腆、不好讲话的男孩,父母长年在外,爷爷在家照顾。爷爷说,孙儿平时周末在家不出门,也没有朋友来,就是好上网。他母亲告诉我们,家里之所以安了网络,买了电脑,是因为经常看到有的学生进网吧玩通宵,后来都发生斗殴、打架事件,出事较多,自己是这样想的,在家安了网,总不会发生类似情况吧!

我们深感忧虑的是,我们成人,在茶余饭后睡前,都是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机,查一下微信,收一下消息,搜一下八卦,一个十多岁的青少年,周末能够控制上网的“度”吗?

我又想到另外一件事,一个远在合肥的教育界的朋友,他自己也是省城的名师,为了让小孩远离网络,另外租了一套住房,首要条件是无网络,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深读”!

当然,在家访中,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家长们对孩子的认可、欣赏、宽容与信任。

燕同学的父亲告诉我们,孩子在班上一直数一数二,但这次寒假作业有许多题目没有做,是自己没有督促好,相信孩子定会在开学前做好。他平时对孩子也挺宽松,鼓励孩子只要考到年级七名之内,每次都有奖励,买衣服、买奖品,满足女儿的一些爱美之心。

严同学虽说在班上成绩不是很好,但会画画,她父亲告知我们,家里幼儿园外墙的壁画就是女儿动手画的,他很自豪。当然,他也希望女儿文化课成绩更上一层楼,今后可以考类似的艺术学校。

两天家访,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未完成作业的学生,经过我们的督促,定会利用接下来离开学还有的几天时间,补缺缺差。我们也思考,家庭教育、家校联合,道路还很漫长,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条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亮!

家访工作的收获与体会

道阻且长,行则常至

今年的暑假酷暑难耐,作为高中班主任,我的脚步未曾停歇。家访,这一连接家校情感的纽带,在我眼中,它是夏日里的一缕清风,吹散了教育路上的尘埃,让家校共育的田野更加郁郁葱葱。

从晨曦初露到夜幕低垂,有时班级蹲点行政老师和我一起去乡下家访,有时我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不忘一名教育者的虔诚之心,我敲响了25户家庭的大门,每一次开门声都是对学生未来的期许,每一次促膝长谈都是对家校合作的深化。58%的暑期家访覆盖率,虽未及圆满,却已让爱与信任在这些家庭心中生根发芽。接下来的家访,我满怀憧憬,誓将剩余的家庭一一走访,力求让家访的暖阳照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实现百分百的关怀覆盖。

下面我将简要描述我在家访中所践行的每一细微之举,家访,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空间跨越,它是一场心灵的触碰,一次情感的交流,也让我走进生活的细密褶皱处,发现看似认识但其实未全面了解的学生,在一次次家访中,我和班级孩子一起成长。

一、精心准备,知生要详细全面

每次家访前,我都会充分准备。我会翻阅对学生的成长记录,同时我也会与班级的任课老师交流,收集更多关于学生在校的信息,以便在家访时能够更全面地与家长沟通。比如班级的劳动委员王雪同学,她不仅劳动督促得好,还提醒万一我们搬到高三教室哪些备用物品需要提前理好,像班级的小管家一样对班级负责,在英语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上游,与同学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这是一个在学校的她,我把这些包含着肯定和赞美的话语传递给家长,家长那布满沧桑劳累的脸庞瞬间无比美丽,试问,谁不喜欢别人对孩子由衷赞美呢?这比表扬自己都要开心。

二、真诚交流,用坦诚拂去迷雾

家访时,我总是以平和、亲切的态度与家长交流。我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在孩子教育方面的期望和困惑。比如一个家长,谈到孩子在管理手机上的困惑,管不住孩子的无能为力,向我求助,看着他那焦虑与孩子辩驳又无能为力的眼神,知道他已经很难管住这最熟悉的陌生人,于是,我与孩子沟通,问及他学习的初心,他其实也想学,但一打开手机就停不下来。我谈到了他律,白天,手机让爸爸带到工厂,晚上回来给他用一个半小时,一个暑假,对我们的一生不算长,但对于即将升入高三的孩子,异常宝贵,我跟他讲明时间的紧迫性后他也能理解。他最终采纳了我的建议。

家访的实例鼓励我我始终坚持双向沟通的原则,鼓励家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策略,家长和学校倾心合作,坦诚沟通,才更能拂去孩子心中的迷雾,换来艳阳晴空。

三、心理疏导,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

家访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传递。我深知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心理挑战,因此在家访中我格外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和心理疏导。我会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困惑。比如一个同学得了银屑病,痛苦不堪,家访时我谈到加缪的一句话“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鼓励他勇敢面对顽疾,坚韧坚强地走下去,现在这病痛还在,可他已比以往更加乐观了。

四、持续跟进,个性指导,充实假期生活

家访结束后,我并没有停止对学生的关注。我会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缺交暑假作业的原因,及时提醒,假期不要放纵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我会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例如,对于学习成绩优异但缺乏自信的学生,我会鼓励他们多参加暑假的社会实践,走进社区,陪老人交流、打扫卫生等;对于假期没计划浑浑噩噩度日的学生,我会与家长一起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让他们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家访的征途虽远,但每一点滴的进步与变化都是最好的见证。有的孩子的暑假作业在家访后,能及时上交了。一些同学在乡下逼仄的出租屋中,呼啦啦的吊扇下,也开始能把手机放到一边,开始写起了作业,这应该就是家访的收获吧。

家访,不仅加强了家校之间的信任与默契,更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动力与潜能。我坚信,只要我们以和煦如春的态度,秉持着教育的热情与执着,道路再长,也能一步步抵达梦想的彼岸。家访,是教育旅途中最美的风景线,它让我们在漫长的教学路上,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成就了更多孩子的美好未来。

本文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