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2 12: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品牌广播广告词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明确广告词的目的": - 确定广告词旨在传达的品牌信息、产品特点或服务优势。 - 明确目标受众,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点。
2. "简洁有力": - 广播广告时间有限,广告词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 - 使用强有力的词汇和短语,使广告词易于记忆。
3. "易于发音": - 确保广告词中的每个字词都易于发音,避免使用生僻字或复杂的句子结构。 - 避免使用容易混淆的音节组合。
4. "情感共鸣": - 广告词应能够触动听众的情感,建立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 使用能够激发共鸣的词汇和故事,使听众产生共鸣。
5. "品牌一致性": - 广告词应与品牌形象、价值观和营销策略保持一致。 - 确保广告词传达的品牌信息与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相符。
6. "创新独特": - 尽量使广告词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以区别于竞争对手。 - 使用创意的表达方式,使广告词脱颖而出。
7. "法律合规": - 确保广告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包含误导性或违法信息。 - 如果涉及产品功效,
我国大多数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口号,不同的口号代表着其不同的频道定位,其节目也和频道口号紧密相连。由于每个电视台旗下的频道定位各不相同,所以其口号也不尽相同,这里盘点一下各卫视频道的口号,你觉得哪个更匹配呢?
中央电视台:站得更高,所以看得更远
中央电视台旗下的频道都有自己的口号,“站得更高,所以看得更远”是其电视台口号,而旗下的各频道有自己特有点口号,比如央视1套的“地有界,心无边”,央视2套的“财经频道,看见价值”等等,不过作为国家电视台,“站得更高,所以看得更远”体现其辽阔的视野。
湖南卫视:青春中国
湖南卫视从2004年起一直以“快乐中国”为频道口号,很明显“快乐”为湖南卫视品牌的主旋律,于是以娱乐综艺称霸地方卫视。今年元旦,湖南卫视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将其口号改为“青春当然”,更加明确了其“青春”的频道特性,国庆前夕,湖南卫视正式确定以“青春中国”为频道口号,品牌进一步升级。
湖北卫视:中国心,世界观
湖北卫视的“中国心,世界观”是从2012年使用新台标时确认,自此之后,湖北卫视也全新改版,“中国心”代表湖北是中国的地理中心,“世界观”则体现了湖北卫视着力打造有国际影响到电视频道。确立这一频道定位,湖北卫视在新闻评论等节目上下足功夫,其节目《长江新闻号》在各类新闻节目中站稳了脚跟。
安徽卫视:好剧行天下,大爱传万家
安徽卫视一直以电视剧为频道主线,所以电视剧成为安徽台的主打产品,像《我的野蛮婆婆》、《王子变青蛙》等港台剧,便是由安徽卫视引进。同时,基于在电视剧方面的优势,安徽卫视主办的《国剧盛典》也成为电视领域的评选标杆。
山西卫视:民族风 中国风
从字面意思很显眼,山西卫视的主旋律就是弘扬我国本土文化,山西作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此频道定位更好地与本土文化相契合,山西卫视正是在用含有民歌、民乐、戏曲、姓氏等民族元素、中国元素的节目影响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江西卫视:情暖中国
显而易见,从频道定位上可以看出,江西卫视的电视节目走的是情感路线,江西是革命的摇篮,从《跨越时空的回信》,到《金牌调解》,再到《带着爸妈去旅游》,充分展现了频道的家国情。
河南卫视:融万象,更出彩
河南卫视此前的口号为“文化卫视 寓道于乐”,体现了频道定位以文化为主,其《梨园春》、《武林风》等戏曲、武术两档本土文化艺术瑰宝,捍卫其文化卫视品牌定位,而《中秋奇妙游》更是让河南卫视直接出圈。2020年,河南卫视启用“融万象,更出彩”频道口号,更加展现其包容万象的频道定位。
黑龙江卫视:最北方,最温暖
黑龙江卫视频道口号以地域确定,作为我国最北的省份,黑龙江天气的严寒不言而喻,一句“最温暖”瞬间升温,像《幸福私房菜》、《致敬英雄》、《遇事找法》等节目,展现其积极充满正能量的节目导向。
吉林卫视:情动中国
和许多卫视一样,吉林卫视同样以“情”作为频道精神,可以看出,吉林卫视的大多节目也是以“情”设定,《家事》、《回家》、《好久不见》等一档又一档亲情、友情节目,将其节目定位刻画得淋漓尽致。
吉林延边卫视:风情延边、魅力中国
作为我国唯一一家朝鲜语的卫星频道,延边卫视频道口号有着其特殊的意义,节目也主要偏向于自己的地域风情。
辽宁卫视:辽宁卫视,欢乐一家
辽宁卫视的口号主要在“欢乐”上,辽宁有赵本山、范伟、巩汉林等春晚小品常客,而小品等也成为辽宁卫视重点打造节目,《欢乐集结号》号基本上在娱乐资讯类栏目中一枝独秀,领跑全国。
以上便是央视、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卫视频道的口号。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2019年,《流浪地球》爆火的时候,这句电影台词也跟着火了,网友们瞬间将其捧成年度网络流行语。
如今,很多地方交警已然将这句话作为公益宣传广告,甚至衍生出“XXXXX,亲人两行泪”的文体,出现在线上线下各种媒介之上。
我认为好的广播文案,应该就长这个样子:简单明了的信息;朗朗上口的语法;倡导行动的结果。
简单明了的信息可以植入品牌产品及相应卖点;朗朗上口的语法决定了广告语的流传广度;倡导行动的结果不断影响受众的行为倾向。这三点共同构成广播广告简明、流传、有效的特点。
再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全包圆家装。
几乎所有北京有车一族在收听北京交通广播FM103.9时,都无数次听到过全包圆的广播广告,什么“家装就要全包圆”“超低空飞行,只要999元/㎡”,轰炸式的广告语虽然让人厌烦,但是效果相当好。就连我在乘坐出租车的时候,好几个司机师傅还跟我吐槽,说什么“全包圆太烦了,天天听,辣耳朵”。
仔细想想,汽车这个广告场景,特别像电梯,都是封闭空间,受众处于一种“真空空间”,处于一个可以被“强灌输”的状态。因此,广告很容易进入受众耳朵之中,产生强影响。
全包圆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将自己的品牌及核心产品信息,通过交通广播传递给有车一族或者乘客,并且达到重复洗脑的作用。
它所针对的消费人群是十分精准的,因为逆向来讲有房的人基本都有车,有车的人一定会听交通广播,听交通广播的人一定会听到全包圆,所以全包圆可以很精准地触达它的消费群体。
问题来了:如何让广播广告成为传播利器,助力品牌塑造与营销呢?
1、寻找好载体:建立“自洗脑”封闭环境
广播广告是以广播工具为传播媒介,以语言和音响作为诉求符号、诉诸受众的听觉系统的广告形式。广播广告由有声语言、音乐、音响三个要素构成。
1926年,中国第一个官办广播电台在哈尔滨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在没有电视的年代里,大众都是通过电台听新闻、听相声、听戏剧、听广播剧。小时候,我爷爷走哪都会带着自己的小收音机,这是他唯一的娱乐工具。
在逐渐被电视媒介取代的过程中,广播媒体逐渐衰弱。但是,在某些场景当中,受众不能通过眼睛获得信息的时候,广播媒体仍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比如,交通出行状态,车载广播就是有车一族较好的解闷工具。
如同全包圆这种广播广告,就是在这样的生态下而生,并且取得很好很高效的传播效果。如今,很多城市的公交车上,在车辆报站时,也会听到一些广播广告。
西安公交站语音,很多年一直播放一条广告:“治近视,到艾尔。爱尔眼科提醒您:XX站到了。”每次回老家乘坐公交车的时候,总不自觉地被洗脑。
长沙公交报站语音,也常年被湖南卫视占据:“快乐中国,湖南卫视提醒您:XX站到了。”
类似很多省市,广播广告都通过自己特有的形式,折叠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果你再仔细一些,你也会发现这两年很多新零售店铺里,重新启动了广播广告这一传播载体,便利蜂每天24小时都在店里循环播放不同品牌的广告,不断刺激消费者的听觉神经。
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那些达到洗脑效果的广播广告,基本选取的投放场景都是受众无法避免、必须聆听的“自洗脑”封闭环境。
比如:公交车报站广播,你为了不坐过站,必须时刻注意,这时候的广播广告传播效果特别高,因为你在集中注意力倾听。这就如同坐在电梯里或者等电梯过程中,必须看分众传媒的地铁广告一样,封闭环境令人避之不及,只能接受强制洗脑。
所以,广播广告需要选择一个好的传播载体,比如乘车场景,无论是坐火车还是坐飞机,你只能到站下车,在封闭环境当中,你只能接受我传递给你的信息,被受到品牌主的影响。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线下大型会销往往特别成功,火车上卖蓝莓的销售业绩会那么好一样。
封闭环境,是一个比较充分的单向灌输空间,有助于广播广告的“信息种植”,产生广泛的认知反应。所以,广播广告首先要选择一个相对利于“洗脑”的环境。
2、发掘好创意:声控剧情提高传播效率
广播本身就是声音的技术。搭载在广播上的广告,需要完全利用声音作为载体,或创作剧情或不断重复,最终让广告信息毫无防备地进入听众脑子。
最近抖音上有个特别火的“卖山药”的视频,一个老农民在他卖山药的广播中,一人分饰两角,展开他自己的广播故事剧情:
(老头分饰两角)
孩子:妈妈,我想吃烤山药。
孩子:吃,吃大块儿的。
妈妈:两块够吗?
孩子:够了,谢谢妈妈。妈妈真好。
一个大喇叭,一个简单对话情节,还有带有地方口音的塑料普通话,让烤山药的大爷意外蹿红,再通过抖音平台的UGC发酵,大爷和他创作的内容都火了。这就是好创意的魔力。
广播广告最核心的内容材质的是声音,声音的文本可以1、通过不断嘶喊创造重复洗脑的声音;2、通过不同人物声音对话,创造故事情节;3、通过相声歌曲等曲艺形式创造愉悦感受。
1)嘶喊式强灌输广告
像“家装就要全包圆”这类广告,就是通过不断嘶喊“强灌输”的方式,让大众的脑子里生长出广告信息,从而实现广告内容的送达。
这种广告就像“妈妈的唠叨”,不停在耳边重复同样的话,让你烦得想逃避。但是,等你一个人离开“家”的时候,你又会想起“妈妈的唠叨”,而且这种唠叨完全融入记忆,永远不会分割。
比较巧妙的有“藤椒牛肉面”的广播广告,两个人对话一直强化“藤娇”的品牌名称,用谐音“疼~疼~”开头,“叫什么叫”作为转折,最后推出品牌及产品。
2)不同人声剧情故事
利用人声创造故事,是略微“高级”的广告创作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刚才说的“老大爷卖山药”的方式,声音营造人设,人设带动剧情,剧情引发讨论与转发。
比方说,肯德基最悲伤的广播广告:
它以一个悲伤的人声作为情绪基调,加入不同人的对话,强化这种悲伤,让你听的耳朵都发毛。之后,在结尾处,广告信息才脱颖而出“1月9日肯德基(KFC)DoubleDown Man Meal限量发售时。那可能只是我听过的最可悲的事情。”
通过情绪铺垫,最终凸显出核心信息点。这是一种。
汉堡王的广播广告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它让人工智能创造出一条广播广告,两个生活在广播里的智能机器人互相对话,讨论“酥炸鸡柳”的食物,传递出汉堡王产品特点。
当然,还有很多种形式,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搜了一个本土比较有意思的一则广播广告:用一夜情的方式卖床垫。剧情是男人和他的情人甜言蜜语打电话,最后情人问男人,你老婆呢?男的说,在身边,睡的很甜。口播:到IBG挑选一款好床垫。
我觉得好有意思,分享出来:
有时候,加入剧情关系的广播广告,可以营造出有趣的传播内容,让广播内容作为谈论的话题流传起来。
3)相声歌曲曲艺形式
早在民国时期,广播电台灌录相声大师的相声作品时,就已经让相声大师为其录播广告了。相声这门嘴皮子艺术,很容易和广播广告联姻,改编某个相声段子,让广告伴随笑料播出,传播效果奇佳。
有一句经典广告语“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正是来自一位相声艺人之口,相声的幽默可以消解广告的烦人,还可以让人们自传播。因此,相声歌曲等曲艺形式完全可以成为广播广告的内容载体。
所谓好创意,是利用广播的原材料——人声、音响、音乐作为内容素材,创造具有传播属性和消费接受度的广告内容,让创意带动品牌流行起来。
3、掌握好节奏:one world,one voice
如今的传播环境讲求“复杂的世界,一个就够了。”嘈杂的世界里,信息太多太多,说一万句不同的话,还不如一句话说一万次。
人们脑子里已经装了很多很多东西了,从出生开始,衣食住行、各种品牌、法则、八卦、规矩、绯闻等等,人们要记住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一个好的广告最多让人们记住“一句话”。这句话是广告的核心诉求,也是品牌的基本调性。如果天天变,变到最后没人认识、没人理解,那就是失败的深渊。
在广播广告传播过程之中,有个从小声量到大影响的过程,因此需要掌握好节奏。我的观点是,先找一个好渠道,比如每个地方的交通台;持续性投入,投个几年;影响力与转化率上来了,再去扩大传播路径,一点一点增多,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总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根据CC0协议授权转发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联系:编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