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2 13:5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高压新装用电申请书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格式规范:首先,确保申请书的格式符合要求。通常,申请书应包括标题、称呼、正文、结尾和落款等部分。标题应简洁明了,如“关于申请高压新装用电的申请书”。称呼要礼貌,如“尊敬的供电公司领导”。
2. 内容完整:在正文部分,要详细说明申请高压新装用电的原因、用途、用电量、用电时间等信息。以下是一些具体内容:
a. 个人或单位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
b. 申请理由:简要说明申请高压新装用电的原因,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设备、改善用电条件等。
c. 用电需求:详细描述用电设备、用电量、用电时间等,以便供电公司评估。
d. 安全措施:说明在用电过程中采取的安全措施,确保用电安全。
e. 附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营业执照、房产证、设备清单等。
3. 语言表达:在撰写申请书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下是一些建议:
a. 语句通顺,避免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
b. 使用正式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c.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汇,确保内容清晰明了。
4. 语气诚恳:
2月5日,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用检与运维班班员陈海铭对海沧区220千伏彭埕变972馈线下属公网侧设备及专变用户站房开展用电检查与设备运维一体化工作,解决了高压用检、运维专业融合前营配各管一段、费时费力的问题。这是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在福建省内率先开展高压营配业务融合的创新实践,也是该公司深化提升卓越供电服务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紧扣“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主线,坚持客户导向、资产核心、价值牵引“三项原则”,创新建立基于高压营配融合的供电分部组织架构,创新实施“业扩+工程”“用检+设备运维”“计量+设备检修”三大高压营配融合业务体系,基于数智驱动重塑核心业务流程,并配套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有效推进了管理层级压降、业务流程精简,提升了专业协同、智能运营,实现供电更可靠、服务更高效。
“技业先行”,让客户“快用电”
2024年10月9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高压业扩与工程班班员周妍根据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压新装用电申请,组织上门查勘并确定实施高压业扩技业配套项目,在海沧10千伏下土线31号甲杆上安装一二次融合柱开及刀闸等相应设备。仅用20个工作日就将电网侧配套设施安装到位,超预期实现客户侧设备“即插即用”。
“原先业扩班、工程班分设,用检班、设备运维班分设。业扩技业配套项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工单需要在业扩班、工程班、用检班、运维班之间来回流转;而在项目验收环节,设备运维班负责验收配网侧设备及客户进线电缆,政企班负责验收客户侧设备。由于高压营配系统不贯通、流程衔接不畅,很难做到高效协同,直接影响客户接电时效。”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海沧供电分部营销技术高级师杜淑勤介绍。
为实现“电等客户”“电等发展”,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组建高压业扩与工程、用检与运维等营配融合型班组,落实客户经理与电网侧设备主人、客户侧设备主人“三位一体”责任制;创新高压业扩流程“五化”变革,实施营配服务前置化、办电可视化、工程先行化、物资储备化、专业协同化,打造业扩配套“技业先行”新模式。
截至目前,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已实施高压业扩配套技业先行项目9个,项目建设周期平均时长为27.8个工作日、时长压降33%,累计新增“快接电”送电容量0.52万千伏安,做到“度电必争”,预计增加售电量约248万千瓦时,增加售电收入约166万元。
运维跑在故障前,让客户“用好电”
2025年1月26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高压用检与运维班班长林智伟带领班员杨福志采用“无人机”巡检的方式,对海沧10千伏溪头线进行巡视,发现该线路刀闸瓷瓶破裂,第一时间调配营配融合资源,通过“主动运维”将隐患消除在客户感知之前。
高压营配融合前,高压业务领域工作按条线划分,设备运维班和用电检查班分别垂直管理,在对电网侧设备巡视中发现隐患时,需要安排设备运维人员及用电检查人员分别对电网侧和客户侧的用电设备进行隐患排查,隐患处理效率较低。随着营配融合业务不断推进,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充分依托“大云物移”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全面支撑用电检查和设备运维资源优化整合,全方位负责辖区内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及消缺抢修工作,并协助客户做好用电设备隐患排查,有效减少不同班组“重复跑”的问题。
经现场勘查和综合分析,林智伟立即组织同步开展故障消缺和保电工作。由消缺组协同不停电中心采用“带电+状态检修”方式更换瓷瓶;保电组前往线路末端,对2个容量为200千瓦的专变客户开展现场用电勘察,决定调用一辆容量为1000千瓦的中压发电车通过环网柜并网形式为其保电。此外,保电组还对客户侧开展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厦门海沧东孚水厂的配电室内存在受潮情况,立即指导客户开展防潮治理。
经过65分钟的奋战,10千伏溪头线56号杆线路的缺陷处理在客户全程“零感知”中顺利完成,从巡视任务派发,到发现隐患,再到消除隐患,用时三个半小时,比融合前节约一个小时,解决了电网侧和客户侧的用电安全隐患,实现“运维跑在故障前”。
“通过主动运维,2024年配变故障停运率比降36.7%,户均故障停电时间压减55.2%。”林智伟说。
机制配套,激发卓越供电服务新动能
近年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着力培育高压营配复合型技能人才,通过营配专业交叉跟班帮带,将客户侧、电网侧故障抢修、验收、异动审核、用电巡视、保供电、工单处理等多项营配业务实现“岗位级”“化学融合”,培育业扩工程人员、用检运维人员“一专多能”,高质量打造一支供电服务高能队伍。
此外,该公司还以助力供电服务传统业务模式优化和新兴业务机制建设为方向,结合卓越供电服务评价体系,引入“赛马”机制,构建全市9个供电站站间“赛马”、站内网格员“赛马”机制,给予考评优秀的供电站绩效倾斜,对年度考评优秀的网格员优先聘任班组职级P序列“拓展级”,实现宽带岗级晋升。
下一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数智赋能深化建设卓越供电服务链和卓越资产管理链“双链”协同互促机制,以“试点先行”带动“全域优化”,计划至2025年底,培育100+个营配协同(融合)网格,500名具备岗位级营配复合能力的供电服务“卓越之星”,全面打造“国网招牌、客户赞誉、优质可靠”的“一心双链 百格易(E)电”卓越供电服务“厦门模式”。(陈玛玲)
大皖新闻讯 经过几个月集中式改造提升,合肥市第九中(四牌楼校区)的校舍维修改造项目于近日正式竣工验收。记者了解到,该校在改造中设计了新的双电源供电方式,校园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满足了现代化教学用电需求。
据统计,今年暑假期间合肥累计完成全市30多个学校的电力新装、增容等服务工作,共新增学校用电容量45820千伏安,同比增长达88%。
合肥九中实行新的双电源供电方式
“校园硬件条件全面提升同时,软件部分也大幅‘更新’。比如教室内新增了一百多台空调、智慧黑板,新设全电厨房等设施。相较过去,新校园用电需求较大,因此电力增容改造是我们本次维修改造最重要项目之一。”合肥市第九中(四牌楼校区)工作组组长周毅说。
据了解,合肥市第九中(四牌楼校区)今年4月启动升级改造,在此之前的2月初,他们向供电部门提交高压新装用电申请。根据规划,该校将新建一个自管分配电房,新增两台容量为40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使得学校总体电力容量由1000千伏安增至1800千伏安。与此同时,原有运行已超过10年,容量为400千伏安的公网配电变压器也升级为630千伏安的厢式变压器。
“学校是重点民生用户,依据可靠性要求,我们为学校设计了新的双电源供电方式,使其主、备用电源分别由过去的1000千伏安、500千伏安,全新升级为主、备用电源均为1800千伏安。这样一来,校园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充分满足现代化教学用电需求。”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庐阳供电分公司客户经理吴宇涛说。
合肥200多所学校完成自管电力设备的安全检查
今年7月起,合肥市第九中(四牌楼校区)的电力增容改造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合肥供电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多专业人员协作,多次上门为学校进行联合验收,对照图纸和流程,全面检查新设备的安装工艺等情况,完成计量表计安装,消除设备隐患故障,将办电流程不断“加速度”。
在供电部门和学校的紧密协作和努力下,合肥市第九中(四牌楼校区)的新电力设施于8月26日正式送电。吴宇涛和同事们于8月31日再次上门服务,协助学校管理部门完成整体学校供电设备的特巡,确保新学期校园供电更平稳。
开学之后,合肥市的各大学校将从暑假期间的较小用电负荷状态,直接迎来用电高峰。针对这一情况,合肥组建供电服务团队,自今年8月初起,先后协助全市200多所大中小学校完成自管电力设备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缺陷107处。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通讯员李岩
来源:安徽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