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房产经纪人演讲稿》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2 22:15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房产经纪人演讲稿》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房产经纪人演讲稿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确定演讲的主题,例如介绍房产经纪人的工作职责、职业发展前景、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房产经纪人等。
2. 结构清晰:演讲稿应具备良好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可简要介绍演讲主题和背景;主体部分详细阐述主题内容,包括观点、案例、数据等;结尾部分总结演讲要点,并给予听众启发。
3. 语言表达:演讲稿应使用简洁、流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晦涩的词汇。同时,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4. 内容丰富:在主体部分,要尽量丰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房产经纪人的工作职责:介绍房产经纪人的日常工作内容,如客户咨询、房源信息搜集、谈判等。 b.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房产经纪行业的现状、政策法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c. 优秀房产经纪人的素质:阐述成为一名优秀房产经纪人所需具备的素质,如专业知识、沟通能力、谈判技巧等。 d. 成功案例:分享一些优秀房产经纪人的成功案例,以激发听众的信心和兴趣。
5. 数据支撑:在演讲稿中,适当引用相关数据、图表等,以增强说服力。数据来源应可靠,确保信息的

稷王山下的“苹果经纪人”

深秋时节,徜徉在河东大地,丰收的田野里到处都是压弯了枝头、红彤彤的苹果。图为运城临猗县北辛乡卓逸村党支部书记、“王万保”果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万保(63岁)查看苹果长势。新华网发 王浩庆/文 金玉敏/摄

临猗县地处黄河东岸、稷王山西麓,土地肥沃,果品种植面积达110万亩,其中苹果70万亩,年产苹果超36亿斤。凭借优良的品质,当地苹果在市场中持续走俏,甚至闯出国门。图为王万保与果农讨论苹果种植技术。新华网发 王浩庆/文 金玉敏/摄

随着苹果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有经验、有想法的农民逐步参与到苹果种植、果园管理、果品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并进行改良和创新,逐步成长为把脉市场的推销者和代言人,被当地人称为“苹果经纪人”。新华网发 王浩庆/文 金玉敏/摄

从两眼一抹黑,到建立稳固的销售渠道,再到打造诚信受欢迎的行业口碑,王万保一步一个脚印,控品质、搞营销、闯市场,带动周边果农增收致富。图为王万保与果农将刚采摘下来的苹果装车。新华网发 王浩庆/文 金玉敏/摄

拥有近四十年种植经验的王万保谈起苹果就滔滔不绝。用他的话说,过去苹果种植、筛选需要果农长时间劳作,耗时又费力。如今,随着智能化分选设备、自动化操作平台等覆盖苹果全产业链应用装备的“上线”,人轻松了不少。新华网发 王浩庆/文 金玉敏/摄

车间上马了自动化苹果分拣流水线,对苹果质量有了更严格的把控。有了“科技”的加持,王万保还是不放心,时常走到流水线前查看。新华网发 王浩庆/文 金玉敏/摄

车间内,电脑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苹果的重量、直径、着色度等信息。新华网发 王浩庆/文 金玉敏/摄

据车间工人介绍,王万保是有名的“爱较真”。每批苹果进入车间,他都会根据实际情况与工作人员讨论筛选、挑选的参数和标准。新华网发 王浩庆/文 金玉敏/摄

品质优良、色泽鲜艳的苹果已按类装箱,下一个环节就是销售。据王万保回忆,1996年他第一次外出跑销路。扛着苹果、带上水壶、拎了一布袋干馍……一路走过郑州、武汉,最远到了上海。图为王万保与妻子王玉换通过手机,查看当日销售情况。新华网发 王浩庆/文 金玉敏/摄

每当有果商到临猗,王万保都把家里最好的房间和被褥让给果商住。在真诚接待的同时,王万保还提供选果、包果、装箱、结算、发车“一站式”服务。凭着务实、诚信的待客之道,王万保打开了销路。图为王万保展示当天的苹果快递单号。新华网发 王浩庆/文 金玉敏/摄

果商与王万保建立了信任,果农也从中收获了实惠。“带来果客千千万,受益的群众千千万。”果农给王万保编了顺口溜。王万保的经纪人之路越走越宽,也因此得到了不少表彰。图为王万保一路走来收获的各项荣誉。新华网发 王浩庆/文 金玉敏/摄

为持续打造“运城苹果”区域公共品牌,运城已连续五年举办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并积极参与到全国各类果品交易展览中。作为“运城苹果”发展的见证人、受益人和代言人,王万保总会随参展团队到全国各地,推介家乡好果。图为王万保为即将到来的展会修改发言稿。新华网发 王浩庆/文 金玉敏/摄

如今王万保又收获了新身份——“参展人”,每年参加各类果品展会有十几次。他认为,这样的展会不仅是展示运城苹果的一次机会,更是同业内人士一起交流探讨、共同学习的难得机会。图为第五届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上,王万保推介运城苹果。新华网发 王浩庆/文 金玉敏/摄

种苹果、收苹果、卖苹果……近四十年的时间,对王万保来说,跟苹果打交道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如今63岁仍活跃在果品收购、销售一线,“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最早十一二点休息,很累但也很充实。”王万保透露,等到把出口平台、电商销售平台建设得差不多了,再考虑“退休”的事。新华网发 王浩庆/文 金玉敏/摄

多民族村老支书买买提江·吾买尔:一辈子跟党走 一辈子为人民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

布力开村地处新疆伊宁县温亚尔镇,有6000多名村民,哈萨克族、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群众居住在这里。买买提江·吾买尔生于斯长于斯,深爱着这片土地,1974年入党的他先后担任了30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

今年6月29日,69岁的他在首都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戴上了代表党内最高荣誉的“七一勋章”。

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各族村民就是一家人”】

1981年,买买提江·吾买尔被乡亲们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这个多民族大家庭的主心骨。从那时起,他处理村里大小事务时都会一碗水端平,以理服人。他常说:“布力开村各族村民就是一家人,家里和睦了,日子才能过好。”

在他的带动下,布力开村各族村民相处和睦。村里的大人们合伙搞养殖、种林果,孩子们结伴上学、一起玩耍,逢年过节,村民们会聚在一起共同欢庆。

在他的提议下,村里出资于2012年办起了幼儿园。在这里,来自6个不同民族的200多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幼儿园园长雷娜说:“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手拉手,长大了也会心连心。”

【始终坚定维护社会稳定】

作为一个多民族村的党支部书记,买买提江·吾买尔自打上任那天起,就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稳定。他深知这是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石。

平日里,他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并通过宣讲加强村民思想教育,提升村民法治观念,引导和教育村民自觉遵纪守法。在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30多年中,村里从未发生一起暴力恐怖事件。

“布力开村是各族村民共同的家,谁想破坏这个家,伤害我们的家人,我们是不会答应的。”买买提江·吾买尔说。

想尽办法带领村民致富

【蹚出多条致富路,大家夸他好支书】

“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是买买提江·吾买尔初任村党支部书记时许下的诺言。为此,他想尽办法带领村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只要是能让大家致富的路,他都会下功夫去蹚一蹚。

他把自家当成“试验田”,孵鸡蛋、养鸡苗,把摸索出的门道悉数分享给乡亲们,带动了一批养殖户。村民马玉林本就有个养鸡场,想要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又苦于缺技术、缺资金。买买提江·吾买尔得知后,带他去现代化养鸡场学习,又协调解决场地和用水用电等问题,帮他把养鸡场越办越红火。

眼下,这家养鸡场已成为村里吸纳就业的大户,在这里工作的30多位村民平均月薪能达到3500元。马玉林说:“是村党支部和村支书帮助我发展起来的,我也要回报村里,跟乡亲们一起把日子过好。”

请农业技术专家讲课,发展特色林果;帮大家申请贷款,扩大牛羊养殖规模;对接企业用工岗位,动员年轻人外出务工……在买买提江·吾买尔的带领下,村里人“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大家都夸他是闲不住的好支书。

【发展村集体经济,集中力量办实事】

在他的带领下,布力开村通过对外承包集体土地、投资兴建门面房、利用项目资金盖砖厂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集体经济有实力,就能集中力量为群众办实事。”买买提江·吾买尔说。

2009年6月,有群众反映村里新建的居民点不通自来水,村民们只能从河里打水吃。买买提江·吾买尔向上级打报告争取了一部分资金,并建议村党支部从集体收入中拿出15万元,在新居民点打了一口井,让120户村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修桥、铺路、通渠、筑堤……喜事一件接一件,村民们的幸福感也日益提升,布力开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里的劳务经纪人、村民塔力甫江·伊力亚斯说:“住在附近村子的亲戚都羡慕我们,还有不少邻村的姑娘想嫁到我们村来。”

凝心聚力夯实基层堡垒

【抓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树立党组织威信】

2006年,布力开村出现个别干部违规操作,将集体土地低价承包给关系户的情况。因身体原因休假5年的买买提江·吾买尔重新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党支部依法处理了涉事干部,并将集体土地重新公开竞标承包出去。

他说:“村党支部是党最基层的组织,代表着党的形象,一碗水端平了,群众才会更信任党、追随党。”

布力开村党支部还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把村集体收入、支出的每一分钱都写在公告栏里,供大家监督。村里的大事小情,他都号召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尤其注重调动年轻党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受教育、获成长。

村民们对村党支部越发信任,主动申请入党的人也越来越多。目前,全村已有共产党员82名,他们既是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也是发展经济、勤劳致富的领头羊。

【退休不退岗,继续传递党的声音】

买买提江·吾买尔儿时的日子过得苦,要靠村里人的帮衬度日,上学的文具、过冬的棉鞋都靠政府资助。他常说:“我是个穷孩子,没有党和布力开村的村民,就没有我的今天。”47年前,他在入党时就下定决心,“一辈子跟党走,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

如今,买买提江·吾买尔已退休8年多,他仍积极参与村里各项事务,为集体建言献策,为群众跑腿儿,帮助大家解决困难。与此同时,他还结合自己工作生活的经历和布力开村的变化,给村里的年轻人讲党史、上党课,“希望他们能明白今天的好生活是怎么来的”。

“七一勋章”颁奖仪式后,买买提江·吾买尔一回到村里,就迫不及待地跟乡亲们分享获奖的喜悦。他说:“这是党中央对我们布力开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全村人的关怀,我们一定要记着我们的好生活是在党领导下得来的,要听党话、跟党走。”

47年过去了,他始终在践行最初的誓言。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11日电记者马锴、赵戈、董博婷)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12日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