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3 17:15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人代会闭幕式讲话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人代会闭幕式讲话的主题,如总结人代会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期望等。
2. 结构安排:一篇闭幕式讲话作文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在撰写时,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结构清晰。
3. 语言表达:讲话稿要使用正式、庄重的语言,避免口语化、俚语等。同时,注意语言的简洁、准确,使听众易于理解。
4. 内容充实:闭幕式讲话要围绕人代会的主要内容展开,包括会议成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在阐述观点时,要充分运用事实、数据等论据,增强说服力。
5. 展望未来:在讲话中,要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同时,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信心,激发听众的爱国情怀。
6. 呼吁行动:闭幕式讲话要呼吁听众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可以提出具体的行动指南,使听众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7. 强调团结:在讲话中,要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倡导全体人民携手共进,共同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
8. 注意篇幅:闭幕式讲话作文的篇幅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00-1500字左右。
习近平主席曾经打过一个比喻,“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
3月13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习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为什么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个主题?如何传好这一历史“接力棒”?《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视频加载中...
△ 视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01
庄严的宣示 奋进的号角
闭幕会三天前,3月10日上午,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随后举行的共和国历史上第二次国家主席宪法宣誓仪式上,他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
在闭幕会上的讲话中,习主席说,“这是我第三次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人民的信任,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面对现场29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他郑重宣示,“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国家需要为使命,以人民利益为准绳,恪尽职守,竭诚奉献,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 宪法宣誓仪式上,3名礼兵护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入场。(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习主席第三次在换届之年的全国人代会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庄严的宣示,也是再出发的动员。
2013年3月17日,新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及其实现条件,向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动员令。
△ 这是放置在宣誓台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台记者孙楠拍摄)
2018年3月20日,再次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深情讴歌伟大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开局之年的全国两会,承载着中国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期盼。习主席再次发表重要讲话,吹响奋进新征程的号角。
02
讲话主题,有何深意?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习近平主席这次讲话的鲜明主题。
如何传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习主席提出要求,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
为什么会选择这一主题?
△3月13日清晨,北京迎来瑰丽朝霞。(总台记者孙楠拍摄)
这是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
几个月前,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国家主席在全国人代会闭幕会上的讲话,往往与头一年党代会前后的重要论述一脉相承。十年前强调的“中国梦”,五年前指出的“伟大民族精神”,此次提出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莫不如是。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现场。(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这也是以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的宝贵经验。
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是我们党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征程上要牢牢掌握的方法论。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到这次闭幕会上指出“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习主席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这一主题,就是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至关键一程时,带动全局工作,凝聚磅礴力量。
△ 闭幕会现场,摆在人大代表座位上的文件夹。(总台记者孙楠拍摄)
03
五项重点工作 一个坚强保证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应当如何作为?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了“五个要”——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扎实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高悬在人民大会堂东门的国徽。(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在习主席提出的工作要求中,有的是一以贯之。
比如,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两会期间,习主席在江苏代表团和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都重点谈到“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在闭幕会上,他再次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列于“五个要”之首。
比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专章部署的三方面工作之一。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在这次闭幕会上,习主席再次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现场。(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在习主席提出的一系列工作要求中,有的是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有新提法。
比如,在谈到“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时,习主席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从十年前闭幕会讲话中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到五年前讲话中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再到这次强调“决定性力量”,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情怀。
比如,在谈到“要扎实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时,习主席鲜明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在谈到“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习主席针对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提出“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等一系列新表述。
视频加载中...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我们要扎实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
在闭幕会讲话中,习主席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习主席还重申了两个月前他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说的一句话——“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
△ 闭幕会后,代表们走出人民大会堂。(总台央视记者刘琦拍摄)
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他说,“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历史的接力,召唤着我们。在闭幕会讲话中,习主席发出号召:“我们要只争朝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主笔丨时冉
责编丨李洁 郁振一 刘瑞琳 覃思 朱超
视觉丨陈括 张晶 齐欢
编辑丨王尊
△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大会执行主席、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主持闭幕会并讲话。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各位代表:我完全赞成和拥护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讲话坚守人民立场、坚定历史自信、彰显使命担当、指引前进方向,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全票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反映了全体全国人大代表的共同意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各项报告和议案,依法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会议期间,全体代表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反映民意、共商国是,充分体现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充分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栗战书同志主持下,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里,我谨代表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向栗战书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大会选举产生了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并选举我担任委员长。我们衷心感谢各位代表的信任,深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我们将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紧依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尊崇宪法,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党和国家事业竭诚奉献,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各位代表!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十四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推动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见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我们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要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保证宪法法律全面有效实施,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受到监督和制约。要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要全面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努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切实担当起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的使命责任。各位代表!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创造伟业。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凝心聚力、埋头苦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来源:新华网
编校:江 珊
责编:张钰钗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