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4 07:1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春水的读书笔记,800字左右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春水”这一主题展开。可以从春水的特点、春水的意境、春水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入手。
2.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a. 引言:简要介绍读书笔记的背景,如书籍名称、作者、阅读目的等。
b. 春水的特点:描述春水的特点,如清澈、灵动、生机勃勃等。
c. 春水的意境:分析春水所蕴含的意境,如宁静、和谐、美好等。
d. 春水的象征意义:探讨春水的象征意义,如生命、希望、爱情等。
e. 总结:总结全文,强调自己对春水的感悟和体会。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a. 词语运用:选用恰当的词语,使文章富有表现力。
b. 句子结构:合理安排句子结构,使文章流畅易读。
c. 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4. 内容充实:在描述春水时,要尽量丰富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描述春水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湖泊等。
b. 描述春水带来的
1.西南风热烘烘地过来,阳光灿烂,麦芒上闪烁着刺眼的光芒。收割机轰轰地前进着,绞刀在前边飞快旋转,将麦穗吞进肚腹,麦草从机器后吐出,褐色的麦粒哗哗地流进麦仓里。
2.湾水灰白,疏密不定的雨点儿将水面敲打得千疮百孔,细密的乳白色雾气生气来玩。红色的打鱼人站在水边显得格外醒目。湾边有十几棵粗大的垂柳,树干因雨湿而发黑,柔软的绿色枝条,直探到水里。有几只燕子贴着水面飞翔。
3.(远行)在大海远处,人的思维变得简单和安静,这个时候,用这种传统的方式阅读,你会忘记这是某种穿越时空的对话,你会觉得仿佛是一位一直藏在波涛之下的朋友,此刻浮在水面和你会晤,那种不期而至的欣喜和静谧的知心感,真是非同小可令人感动。
4.海水拍打着珊瑚礁。往事已经湮灭在不息的浪花之中。
5.你必得一个人和日月星辰对话,和江河湖海晤谈,和每一棵树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鬓厮磨,你才会顿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时间之贵,死亡之近。我以为在很年轻的时候,有机缘迫近这番道理,是一大幸运。
6.我检查记忆之壁,看到当时思维留下的痕迹,有的已被抚平,有的仍像甲骨文痕,虽然浅淡,却难以消失。
7.冰川美人,手持潺潺而化的溪流,当做微型利剑,日复一日潜移默化地将高山雄健的肌体划得遍体鳞伤。
8.院落里林木苍苍,各色常绿植物修剪得异常精致,仿佛放大了的盆景,表明了主人不同凡俗的雅趣。
9.人们多以为失去的是另一个男人或是女人对你的爱。其实,真正将我们打翻在地并由失望引发的绝望之感,源自我们被所相信、所喜爱的人否定了。于是有人顺势得出悲惨判断—自己是不值得被人爱的,自己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没有资格活下去的。
10.(繁星春水)夜中的雨,丝丝的织就了诗人的情绪。
11.冷静的心,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建立了更深微的世界。
12.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
13.影儿落在水里,句儿落在心里,都一般无痕迹。
14.心是冷的,泪是热的;心—凝固了世界,泪—温柔了世界。
15.海波不住的问着岩石,岩石永久沉默着不曾;然而它这沉默,已经过千万回的思索。
16.文字,开了矫情的水闸;听同情的泉水,深深的交流。
17.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
《奥德赛》如海洋般变幻莫测
每次翻开都有所不同
你的镜中之影已是另一张面容
日子是一张犹疑的迷宫
而我们是不停远去的人
我们的身影如同无尽的云
被吹散在西风之中
一朵玫瑰马不停蹄地成为另一朵玫瑰
你是云,是海,是忘却
你是你曾失去的每一个自己
——(阿根廷)博尔赫斯《云·其一》节选
八行书,千里梦
清 边寿民《芦雁图轴》
《酒泉子》
(晚唐)温庭筠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
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
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现实总是陈腐,哪怕在唐代,哪怕在将来。而我们,真正的我们,活在梦中,活在想象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下去。诗就在想象的国度,带着对世界的生疏,加强我们对真实的感受。
温庭筠《酒泉子》词,收录于《花间集》者共四首,皆诉说别离相思,这首“楚女不归”,清词丽语,着色取致,尤觉情味高致。“酒泉子”原为唐教坊曲,后来成为词牌名,以温庭筠此体为正格,全词四平韵,四仄韵,错落相叶。
词曲久已失传,但词句的节奏韵律,情感质地,让我在读的时候,想见一位歌舞伎,弹着丝弦的乐器,浅吟低唱,眉黛远山绿。这样的古典美,今人已不熟悉,词中缥缈刻骨的相思,大概更不为我们所知。
楚女,顾名思义,即楚地的女子,而这又是什么意思?“楚女”除了表明地域,更是一个古典的词,让人想起楚国之佳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里的东邻女子。温庭筠词写恋爱的女子,常以“楚女”代称,有小家碧玉的感觉,例如《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朝雨,湿愁红。小船摇漾入花里,波起,隔西风。”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起拍二句,便觉清丽,虽是歌舞伎,却宛然世外仙姝,不染尘俗。“枕”字传神,春水碧波,那临河的小楼,枕着潺潺水声,也就是枕着时间做梦。
黎巴嫩诗人K·纪伯伦就写过这样的诗句:“你的房子是你更大的身体,它在阳光下长大,在夜的寂静中入睡,它有时做梦。”温庭筠词含蓄,楚女栖居的小楼,醒着做梦,在月光下,在水声中。
一说楚女作为抒情主人公,自伤身世飘零,如此解释整首词,似乎也说得通,但女子自称“楚女”,且下片写到发饰衣裙,自伤自怜,未免矫情。
这首词的叙事可以是客观视角,也可以是她的情人视角。“楚女”的称谓,是否带有独特的感情色彩,取决于叙事者是谁。在此取情人视角,更有代入感。他叫她“楚女”,可知他们的关系,大约是萍水相逢匆匆分手,可能连彼此的姓名亦未曾过问。唐代晚期,商业经济逐渐发达,长江流域城市聚集了大批以歌舞演艺为生涯的女子,诗客填词,多为她们代言,以她们作为抒情主人公,词笔隽永,意深言婉,经她们唱出来尤为动听。也有诗客写自己对女子的相思,想象别离后她的孤寂,比如这首词。
“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月悬中天,孤独,明静,月光下她的居所仿佛一座迷楼。风又起,“又”耐人寻味,风把他们吹到一起,又把他们吹散。风永不停息。似乎听到落花的叹息,馨香欲泣,又一个春天,在夜里悄悄逝去。
月亮,风,杏花,这些美丽的事物,把往昔召唤回来,如在目前,亦真亦幻。无论出于天真或痛苦,有些话必须说出,要不月亮将失色,风将变得空洞,夜晚将一片死寂。
下片追想她服饰之盛:“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云鬟重,宋本《花间集》中作“云鬟髻”,今通行本作“重”,与下句的“凤”叶韵。词语的质感上,“重”字也更能传达今夜的气氛,玉钗斜簪画出她的失神,云鬟的重量有如她的绝望。裙上金缕凤,华贵而无用,就像她虚度的人生。
“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古代信札,每页八行,每行七字,故称八行书。这样的一封信,接在手里该有多珍贵,不知他写给她没有。我已经好多年没写过、也没收到过信了,一封普通的信也没有。
我呼唤你,穿越黑夜
南宋 佚名《冬雁图》
《浣溪沙》
(晚唐)韦庄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抒情主人公,即便是“我”,也是虚构的,其抒情经过提炼,是审美意义上的,不能简单等同于作者。韦庄的词,因他确有一段凄美爱情故事,向来学者多以此解说。清初沈雄在《古今词话》中记载,韦庄有爱姬,姿色艳美,兼工词翰,蜀王托言教授宫人,强夺之去,庄追念悒怏,不能自已,作《荷叶杯》《浣溪沙》等词,以写胸臆。
这首《浣溪沙》,既提到旧书,又说长安,想必实有所指,而非泛泛代言。我们不妨据他的情事,进入他本人的视角,来感受词句,感受那样的人生处境。故事真假无需分别,诗歌作为艺术超越个体,重要的是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且来读词。起句很重要,为一首词定下基调。起句往往源于最初的某种情绪,某种强烈的冲动,欲罢不能。比如孙光宪的《谒金门》:“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这首词的“夜夜相思更漏残”,夜夜相思,数着更漏渐残,痛苦地熬过失眠,便是促使韦庄赋词的原始情绪。
“伤心明月凭阑干”,还好,他有月亮,失眠的时候,思念某个人的时候,还可以望望月亮。月亮就像诗本身,不放弃任何人,只要我们需要,月亮愿意陪伴,以它的孤独和神秘,陪你伤心。
月光在此实现了一个转场,“想君思我锦衾寒”,由我思念你转至你思念我,进而忧我锦衾寒。谁说人的感受不能相通?只要相爱便可相通,因为爱者、被爱者、爱本为一体。
痛苦的是“咫尺画堂深似海”,他爱的人就在跟前,却不能相见,活生生的分离,无异隔世。每相忆不能自已,唯有把她从前的书信拿出来看,“几时携手入长安?”爱妾生离,故乡难返,读她的信,看她的字迹,仍有所希冀。
然而,旧书信带给他的,更多是痛苦。在《谒金门》词中,他写道:“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韦庄的这类词作,据说传入蜀宫,其姬见之悲恸,绝食而死。不难猜知,此是宋人笔记编造的结局,必要生死恋,就像西晋石崇的宠姬绿珠,必须跳楼,这样才够忠贞,才值得被记住。宋人笔记多伪,且亦未见韦庄有悼亡之篇,爱姬果真殉情,他岂有不写诗伤逝之理?
人面不知何处
明 项圣谟《芦雁图》
《清平乐》
(宋)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清平乐》小令,风致清新,格高调逸。我们可以抽象地谈论诗艺,但总不如直接体会诗句,毕竟,读诗是一种体验,如同体验一种行为。
“红笺小字”,在印有红线格的绢纸上,写下一行一行的小字,寥寥数语,先不去管意思,单是看着就很好,使人心思端正。
平生意难诉,她却能“说尽平生意”,可见非等闲女子,大概聪慧如前秦才女苏蕙吧。苏蕙写的回文诗,读起来实在费力,而红笺小字的情书,也许如《古诗十九首》,至情至性,曲尽其意。
信写好了,却没法寄出去。“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古代以鱼雁指代传书,她这里鱼沉雁杳,是无由送达呢,还是不知道他的地址?
下片“人面不知何处”,似乎是没有他的地址。独倚西楼,怅望斜阳,“遥山恰对帘钩”,天际远山,卷起的珠帘,相对无言。
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不经意地错过,他当然失落,但桃花还在,和去年一样在开,她在桃树下的笑容,将永远留在记忆中。萌芽中的爱情,没有机会发生,就没有机会死亡。夏天永不到来,夏天便一直在路上。
比起实现了的爱情,哪个更好?不知道,我们没法选择。很可能她不知道他在哪里,是因为他不想让她知道,就像唐传奇《霍小玉传》。他比落日更为遥远。
她写了也许不止一封信,没有办法,除了写信,没有更治愈的方式。无法寄出的信,落满灰尘。思念一个远去的人,那愚蠢的心,就像狗在狂吠,该如何制止?
生活是悲剧的,流水清楚这一点。使我们觉得遥远的,不是空间,也不是时间,而是两三件不可挽回的事。
撰文/三书
编辑/宫照华
校对/赵琳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