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封锁 读后感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6 07:56

封锁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封锁读后感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定文章主题:首先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即你对封锁这一主题的看法、感受或启示。
2. 阅读原著:在写读后感之前,要确保对原著有充分的了解,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3.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读后感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原著和自己的感受;正文部分具体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结合原著中的情节、人物、主题等进行论述;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4. 突出重点:在文章中,要突出封锁这一主题在你心中的地位,以及它给你带来的启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a. 封锁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分析封锁对原著中人物命运的影响,如角色之间的情感变化、成长历程等。
b. 封锁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探讨封锁对原著中所描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c. 封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封锁对你个人成长的影响,如心理素质、价值观等。
5. 举例论证:在论述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原著中的具体情节、人物对话、心理描写等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6. 语言表达:注意文章的语言

观红色影视 写励志影评(第48期)

4月1日起,北疆卫士号有序推出了党史系列影片,并面向广大官兵、军属以及社会各界所有爱军人士持续征集影评作品。今天,小编将收集到的78集团军的官兵们在观影后,用真情实感记录下了对党的了解、对党的热爱的观后感分享给大家。

《遵义会议》观后感

  电影《遵义会议》主要讲述了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转战贵州,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遵义先后召开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领导地位的故事。

  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剧中毛泽东转移前去看瞿秋白时,瞿秋白送给他一双草鞋,并说道:“穿我的鞋,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每次抽烟后都会把剩的烟头装在口袋里,回去后把烟头里的烟叶重新整合到一起,再抽。在将军岭,陈树湘宁死不屈,扯断肠子,为他的信念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毛泽东在会议上说:“奋斗就会有牺牲,但革命的目的不是让大家都成为烈士。”影片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修正错误,勇于自我革命,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崇高精神。中国工农红军一行脚印踩出两万五千里,用一腔热血染红了山河。

  长征胜利结束了,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依然在路上。身为新时代战士,我们要万众一心,前赴后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某合成旅上等兵:宋保峰

《战火中的青春》观后感

  战争是残酷的,没有人想经历战争,那时的人们渴望和平,期盼和平,等待着战争的胜利。为此,许多中国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此刻一位充满热泪的女子女扮男装奔赴战场,她就是高山。

  在一九四七年,正值解放战争时期,为了牵制敌人,一支民兵小分队浴血奋战了一天一夜,几乎全军覆没,而阵地上只剩下小队长高山。胜利后,高山发誓要杀敌为战友报仇。于是她女扮男装参加了解放军。不久,袭击敌人的突击战中,雷振林违反纪律,独自潜入敌人内部,不慎被敌人发现围困营中,高山冒着生命危险突入重围救出了排长雷振林,可她自己却受了重伤。高山治疗阶段向团里坦白了自己女扮男装杀敌报仇的事实,团里也理解了她。高山自己也松了口气。雷振林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做为代表去医院看望她,雷排长很内疚……不久她出院后留在了地方工作,雷排长又一次去看她,把他最心爱的指挥刀送给了高山。

  回味过去,先辈们在沙场上拼刺刀,而我们更应该赓续红色血脉,革命先辈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不畏艰难困苦,他们的奋斗历史是我们年轻一代宝贵的精神财富。

——某合成旅中士:姬 震

《地雷战》观后感

  前不久,我观看了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地雷战》。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军民英勇顽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殊死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抗日硝烟满天飞,苦尽甘来终是甜。这不仅仅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这神出鬼没的地雷战场也是中国人民打击日本侵略者最好的见证。

  1942年夏天,胶东抗日根据地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通过学来的使用地雷的本领,带领大家使用自制的土制地雷,组成地雷阵,封锁附近日寇据点,使日寇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日军为了对付地雷阵,派出工兵探雷,挖出地雷后攻入了赵家庄,大肆烧杀抢掠。民兵们不气馁,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合大家的智慧不断改进制雷技术和布雷方法,让日军防不胜防。在进入麦收季节时,日军又来抢麦子。民兵们巧妙布置了各种各样的土造地雷,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全歼了进犯的敌人。

  看完这部影片,我知道了在那些艰难困苦岁月里,老一辈革命先烈们,是怎样在缺少武器装备的情况下,大家不等不靠,团结一心,不怕牺牲,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制造武器,最后将侵略者消灭,保卫了我们的家园。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战争也离我们远去,但我们不能在精神上松解,要将先辈们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传递下去。我们只有好好学习,用所学的知识,将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让世界都知道中国是不可战胜的。

——某特战旅下士:郭闯闯

《英雄儿女》观后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满鲜花。”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王成、王芳兄妹俩参加志愿军,来到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的朝鲜战场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侵略军的故事。

  影片中王成只身一人抵抗着装备精良的美国官兵,不断用机枪向敌人扫射,身负重伤却毫不退缩。无数像王成这样的志愿军战士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守住了阵地,保卫了祖国。

  回顾历史,是为了铭记历史;铭记历史,是为了珍惜现在。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革命军人,我定将坚守岗位,练就过硬技术本领,牢记使命,奋力前行。

——某陆航旅下士:郑轶凡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观后感

  该影片讲述了1942年5月,日寇集中兵力,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阎志刚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奉命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后因寡不敌众,被迫分散突围,在寻找大部队的途中,阎志刚因受伤后被李大娘和儿媳凤霞救回家中养伤。待伤好后,阎志刚带领游击队战士与敌人展开了游击战,让敌人吃尽了苦头。

  在这部电影中,直击我内心的场景是阎志刚同志在受伤时向李大娘、凤霞求援的那一段。阎志刚同志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去波及老百姓,不愿意让百姓受伤,果断选择离开。

  正如我们前不久所学的密切内外关系专题教育,只有军民鱼水一家亲,只有军民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出使,才能够冲破黑暗,走向成功,走向胜利!

——某勤务支援旅中士:赵明群

主 管:陆军第七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部

主 办: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来 源:北 疆 卫 士 号

总 监:杨军舰

总编审:张 胜

总 编:杨再新

责 编:丁 鼎

编 辑:陈 野

邮 箱:bjwsh_78@163.com

一 刘:一部一直放在枕边的好书——《毛泽东精神》


一部一直放在枕边的好书

——《毛泽东精神》


《毛泽东精神》,是我一直放在枕边的一部好书。这部书出版我即得到了,至今已读过多遍,但一直放在枕边,睡前醒后,随时翻翻,既是知识的学习,也是精神的洗礼,其益自扬。

我是一名80后,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上课考试,考试上课,一科一门,一门一课,科科门门课课,匆匆而过,记下的不多,知其然的更少,尤其是对于毛主席、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知道是知道,但没感觉,更谈不上强烈的感情。通过读这部书,我深切领悟到了人们为什么这样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毛泽东是人民的大救星”、“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

这部书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这个出版社,现属中国出版集团,原来隶属全国人大,是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声名赫赫。《毛泽东精神》2017年5月出版发行,2021年5月已是第七次印刷。这部书的有声版,阅读量已达79.2万次,订阅量已达到1.3万。这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这部书,我谓之世界第一。我的意思是,这是第一部研究毛泽东精神的书。我的观察,写毛泽东的书籍,以万计数,但从精神层面研究毛泽东的,这是我见到的第一部。这部书出版发行后,得到了社会普遍的认可。有著名学者说:“这部书的研究,是毛泽东研究著作中较好的一部,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有省部级领导说:“书写的很好,提出并阐述毛泽东精神,对中华民族非常有意义。” 有国家卫计委系统的领导评价这部书:“独特的创新,从学术的高度,探索研究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精神,为党、国家、军队和人民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劳苦功高!”曾担任过毛主席警卫的老同志曾文,还专门给作者写了一封信,让认识作者的人转给作者。这位曾老很谦逊,他的信写的很认真:“刘振起同志:您好!在我看过的书写毛泽东的书籍中,您写的《毛泽东精神》一书,以全新的视觉、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带领全党艰苦奋斗建设强大祖国的一生。《毛泽东精神》是一本很值得大家认真学习的好书。我草草地拜读了一遍。在此诚挚地谢谢您!致,革命的军礼!您的读者、战友、曾任毛主席警卫:曾文”。据说,曾老是位老大学生,有很好的政治修养,有很高的知识和理论水平,德高望重。这样的一位高龄的长者,费尽心思给作者写信并寻求转给作者,可见这部书给老人家的深刻印象。正是的,有军队高级机关的同志说:“这个书是传世之作、传家之作,极有价值。”北京铁路集团系统的干部也这样说:“这本书必将成为一本传世巨献。”

我认为,这部书的最大贡献是:首次定义了毛泽东精神,并以独特的创新视角,发掘并阐释了毛泽东精神的10个维面,包括:大善精神、平等精神、报国精神、民本精神、斗争精神、合作精神、开放精神、学者精神、修身精神和平民精神,为研究毛泽东开拓了新领域新视野。我基本的看法有如下几点:

这是一部歌颂毛主席的书。我读《毛泽东精神》,强烈地感受到作者那种对毛主席的热爱和敬仰,可以说,作者是饱含深情的。从书中的内容看,全面阐释了伟大的毛泽东精神,热情讴歌了伟大的毛泽东精神,强烈呼吁弘扬伟大的毛泽东精神,总之,这是一部写毛主席的好书,是极具正能量的好书。

这是一部能让人读的下去的书。研究毛主席这样的庄重而严肃的重大课题,作者没有板起脸来说教,而是一直讲故事,讲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用真实的历史事件说明毛泽东精神,让人读的下去,读的有兴趣。正如有评论说的:“这部书像是民众讲毛主席的真实故事,没有空洞的说教,读起来不枯燥、不苦涩”。我所知道的,国家机关的一个正局级退休干部,80多岁,自己读完传给夫人读,夫人读完传给儿子读,儿子又传给孙子读。这说明这部书的可读性是蛮好的。

这是一部开拓创新的书。时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社科分社社长胡先生说:“《毛泽东精神》这部书,完全创新,独成一格,一气呵成,体例规范。”是的,它确实是一部完全创新性的著作,它的可贵之处,是以民众化的视角对毛泽东精神进行了立体研究,拓展了以往单一革命领域的认知,立足中华民族文明文化,全面深入研究了毛泽东这一世界伟人的心性、意志、品格、感情、理论、智慧所体现出的10大精神,充分表达了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主流价值观。

这是一部风格新颖文风质朴的书。读《毛泽东精神》,你会感觉到像是作者与你面对面的交流。认真分析可以看出,这部书的作者,就是站在这样的一个身位,直面与你讲故事,直接你的问题,面对面地与你探讨,使人感到亲切、自然。这正是这部书的一个新颖的风格。这部书,文风质朴,语言流畅,不邀宠,不做作。正如有读者说的:“这本书写的实在,读着来劲。”从书中看,作者用大量的、真实的、有据可考的故事和事件,说明问题,阐发结论。对毛泽东10大精神维面的定义与解读,表述自然,信度高,有很强的说服力。

这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书。毛泽东精神是永恒的。正如书中讲的,“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成就。毛泽东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最终,毛泽东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受人民爱戴的领袖”。 毛泽东精神致成于人类文明实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大实践,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毛泽东是在一个人类大灾难、大动荡、大革命、大发展的世界生态环境中,历经了万般磨难,接受了先进理论,领导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近半个世纪,世界风云变幻,国内新旧更迭,诸事百般,波诡云谲,光复旧物,决绝奋斗,成就光芒,空前绝后。这是毛泽东精神生成的本位因素。当下,我们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只要高举毛泽东精神,我们就能战无不胜。从个人修身齐家说,毛泽东精神告诉我们,要有大爱情怀、坦荡磊落、奋斗进取、严于律己、公而忘私、报国为责。要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纯粹的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当前,国人中毒最深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私欲横流,不管黑猫白猫,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二是不讲诚信,当两面人,说一套做一套,阴一套阳一套。因此,需要用毛泽东精神正本清源。从领导干部治管说,按照毛泽东精神,就是要主权至上、民生为本、官兵平等、官民平等、尊重生命、为人民服务、清正廉洁。可几十年来,我们的一些官员,数典忘祖,严重地脱离了人民,无视人民的疾苦,贪污腐败,大肆贪敛人民的财产,有的毫无廉耻,一次赌博竟输掉2亿元,一顿饭花销800万元。有的甘愿做洋奴、做汉奸、做国贼。因此,需要高高扬起毛泽东精神,恢复共产党的干部人民勤务员的本质。从人类世界安天下说,毛泽东精神体现了追求人类平等、实现永远和平、人民当家做主的普世内涵,在世界文明发展中具有塑造世界人类的价值。当前,国际上,美帝国主义还在做着压迫世界人民的霸权梦,肆意侵略别国,不断挑起事端,不遗余力地搞颜色革命,给世界带来无数灾难。国内,政治生态非常复杂,有一些人造谣污蔑否定毛泽东,企图颠覆共产党政权,分裂搞垮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我们必须要用毛泽东精神武装起来,同帝国主义和国内邪恶势力作坚决的斗争,保护世界和平,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读这部书,我也深深感到,这是一部很难把握的巨著,是一个完全创新的重大课题,难度是很大的。我颇同意作者原单位一位很著名的三级教授讲的:“这部书,没有水平写不出来,没有感情写不出来,没有毅力写不出来。”那么,作者是如何驾驭这部著作的呢?我在他的微博看到,他是较好地解决了三定:

一是定义。就是给毛泽东精神下一个定义。毛泽东精神是一个新概念,作者写之前(2010年)还没见到过这种提法,所以,要先找到依据,因此作者的书中首先进行了概念推导,解决毛泽东精神有没有、成立不成立的问题。有,成立,接下来就是什么是毛泽东精神,也就是定义毛泽东精神这一概念。作者书中给出的定义是:毛泽东精神是毛泽东内化特质的外在表现,这种内化特质是毛泽东的修为、品格、意志、信念、气质、思想等的综合体,具有毛泽东唯一特质。

二是定位。就是怎样去认识毛泽东精神,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需要突破性思考。作者觉得,必须突破囿于革命范畴的限制。过去对毛泽东的研究,更多的是从革命家的层面,但我们同时必须看到,毛泽东有实实在在的生活,吃喝拉撒睡,喜怒哀乐愁,无一不存在。那么,到底如何定位?作者认为,必须坚持中华民族文化文明的方向,必须立足湖湘文化的特定环境,必须紧紧地结合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必须紧紧地结合他缔造中国共产党、缔造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实践,必须紧紧地结合他开创的那个时代。毛泽东这位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家、教育家、哲学家、战略家、历史学家、大诗人、大书法家,出生、成长、生活、奋斗于中华大地,所以,毛泽东精神无可置疑地根植于中华大地,融合着中华民族文化文明的基因血脉。确立了这样一个定位,在浩瀚的文献阅研中,毛泽东精神及其十大精神维面便显现而生了。

三是定法。定法,就是定写作的方法。那么,如何写呢?作者坚持了两点:一是讲故事,民众式的讲故事,不说教。二是讲真实的故事,所有的故事、事件必须真实,有据可查、可考。这个定法总归起来是“五个负责”:必须对历史负责,对毛主席负责,对中国共产党负责,对中华民族负责,对世界人民负责。

当然我也好奇,作者为什么要写《毛泽东精神》这样一部书?他的初衷是什么呢?经过与作者接触,我归纳了他写作这部书的四点初衷:

一是毛泽东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即毛泽东正以一种精神象征越来越受到社会供奉。一旦我国发生重大灾难或事件,社会就强烈呼唤毛泽东,例如我国驻外大使馆被炸、日本侵占钓鱼岛事件等。从那时的实际看,年轻人并不一定知道多少毛泽东,但毛泽东已作为一种精神象征,一种天命的力量,被中国社会所推崇,正如很多人把毛泽东作为正义之神、平安之神而敬仰。他认为毛泽东作为精神象征,这个不争的社会现象应去认识。

二是毛泽东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他说,学习研究毛泽东,你会客观地发现,在他艰危卓绝、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伟大的精神,这就是毛泽东精神。这种精神,使他成为了古今中外至高的伟人,成为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受人民爱戴、景仰的圣人。这种精神是怎样的?需要我们去梳理、去认识、去解答。

三是毛泽东精神蕴藏着极大的正能量。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建设史,可以发现,毛泽东精神的传导,对于取得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的胜利,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例如:长征,直接的判断,有了毛泽东就能胜利;抗日,相信按毛泽东说的去做,就能把日寇赶出中国去;新中国建设,跟着毛泽东,就能战胜封锁,实现四化。这告诉我们,毛泽东精神在中国有着唯一且不可替代的历史和现实的伟大作用。他说,当前我国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无论是与世界交往,还是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毛泽东这面旗帜好使。所以,应该大力弘扬、高举毛泽东精神。

四是捍卫毛泽东应成为中国人的责任。他说,否定毛泽东将会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国际敌对势力、国内汉奸卖国贼,以巨大的财力付出,想千方百计来做着诋毁毛泽东的勾当。否定了毛泽东,也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崩塌,意味着中国灾难的来临。实际上由于几十年的不争论,任由妖言惑众,已经造成了意识混乱,摧毁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导致了中华民族意识形态的鸿沟,毫不夸张地说,已威胁到中国社会的稳定。作为正直的中国人,都有责任捍卫毛泽东。这就是他研究写作这部书的初衷。

作者是20世纪70年代入伍的老兵,现在为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同他攀谈悉知,从拟定这个题目开始,到他完成写作付梓印刷,整整三载一千余天,整个过程是异常艰苦的,如同他在书的后记中提到的,因为资料浩繁,常常是白天思倦,深夜疾笔,夜梦中“工作”依然。但同时他的写作过程也是激动的,他说,常常为毛主席的雄才大略而叫绝,又常常为毛主席鞠躬尽瘁、严于律己、毁家兴国而感动不已。

作者说:“毛泽东精神,内涵浩博,圣洁光芒,需要更多的人,站在中华民族和世界文明的高度,深刻挖掘,凝练雕绘。他希望这部书,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希望国人拿起毛泽东精神武器,战凶斗魔,实现祖国伟大复兴。”

日常工作生活中,凡每谈到读书学习的时候,我都不予余力的推荐这本书,衷心地希望更多地朋友学习伟人的精神,从中汲取巨大能量,实现个人价值。正如有地市级领导说的:“这个书很值得读,学得一点毛泽东精神,就会受益终身。”

以上是我的感悟,以飨读者。

2021年9月5日

【附录】中央办公厅系统正局级老干部肖先生的诗一首:

破阵子

贺《毛泽东精神》出版发行

振起大作问世,

读后心潮澎涌。

三年破茧终化蝶,

鸿篇巨著世人惊,

一片点赞声。

思想艺术双绝,

领袖旗帜高擎,

功在当代利千秋,

赢得生前身后名,

永怀毛泽东。


(作者:中国光大银行 一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