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八月桂花 读书笔记如何写我教你。(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6 20:50

八月桂花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八月桂花读书笔记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八月桂花展开,可以是从桂花的历史、文化、象征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2. 梳理思路:在动笔之前,梳理好文章的思路,明确文章的结构。一般可以按照引言、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来组织。
3. 突出重点:在主体部分,要突出八月桂花的特点,如香气、外观、生长环境等。同时,结合读书笔记,分析桂花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4. 运用修辞手法:为了使文章更具文采,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5. 引用名言警句:在作文中适当引用一些与桂花相关的名言警句,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内涵。
6. 结合自身感受:在描述桂花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使文章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7. 注意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要流畅、自然,避免出现语病和错别字。同时,注意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使文章更具文采。
8. 结构严谨:文章的结构要严谨,各部分之间要有良好的衔接,使文章读起来更加顺畅。
9. 遵循作文要求:根据作文题目和指导老师的要求,确保作文

教师随笔|最忆八月桂花香

聂萍

每逢八月,桂枝上缀满淡黄的米粒般大小的桂花,朴素而淡雅。秋风拂过,漾起缕缕清香,撩拨起记忆深处最美的情丝。这时,仿佛有一个身影从桂树丛中向我缓缓行来,她就是我读初中时的语文老师-——陈桂英,一位影响我一生的好老师。

那时的我由于个子小,坐在第二排,所以能仔细端详陈老师的面容。年近五十的她总喜欢一件焦糖色的西装上衣,微卷的头发扎着一条蓬松的马尾。脸总是浮肿的泛着光,捧着教科书的双手更是浮肿的厉害,深陷着八个小窝窝,活像两个肉包子,让人忍不住想凑近去摸一摸。成年后的我才知道陈老师的这种体貌是肾病的表现,心底自责之余更是对老师多了一份深深的敬意。

陈老师堪称因材施教的典范。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平常人家的孩子想买一本课外阅读的新书几乎是不可能的,想看书就在书摊上租,或在新华书店里蹭。陈老师和爱人都是老师,家里的书相对多一些,她就把自家的书借给学生看。我那时最喜欢看《儿童文学》,一本书翻来覆去地看,书皮都被翻得磨出了毛边边。陈老师索性就把印有哈尼族小姑娘的那期送给了我,一颗喜爱文学的种子就这样在花季里悄然种下。我也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一篇篇佳作登上了校刊,其中《霹雳》一文获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赞赏。

知道我喜欢朗诵和唱歌,陈老师就让参加各种文艺活动,推荐我担任运动会的播音员。最令人感动的是,陈老师总把学校发给她的电影票、戏票送给我去看,让生在闭塞小城的我开阔眼界,汲取艺术的涵养。就这样,我逐渐成长为笔架中学的文艺骨干,同学们难忘的“笔架好声音”。

若说因材施教是老师奉行的教育准则,而师德高尚就是一个好老师必备的道德素养,陈老师的仁爱之心深深地感染着我。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放学回家的我一进家门,爸爸神情严肃地对我说:“今天你的语文陈老师来找过我了。”我大吃一惊,我没犯错陈老师找家长干嘛?原来是陈老师在批阅我的一则日记时,了解到我的妈妈生病住院了,我每天放学回家被几个社会小青年骚扰,但是怕原本心情沉重的爸妈担心就默默忍受着恐惧的煎熬。想到陈老师提着水果罐头,是在住院部一间间病房询问才找到我的爸妈的,我的眼泪不禁滑落下来。以后放晚学时爸爸尽可能地接我回家,那几个小混混再也不敢靠近我了。可陈老师做了这件好事却只字不提,只是用那双浮肿的充满慈爱的眼睛更加关注我。

陈老师对身为班长的我如此,对其他同学皆是如此。针对偏科的女生她说两条腿同时前进才稳健有力,针对调皮的男生她总是循循善诱从不伤害其自尊,对于贪玩的学生总是一遍一遍语重心长地嘱咐:“伢们,你们要好好读书呀!”几乎每个受过陈老师教诲的学生,都会用“苦口婆心”这个词来回忆这位老师,一位像妈妈一样可亲可敬可信的人。就是这位老师妈妈,把我引向了当一名教师的人生之路。

当我如愿踏进师范的大门,迎接我的是鲜红的横幅“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一刻,我多想振臂高呼:“陈老师,我来了!我终于站到您的队伍里来了!”从此,我像陈老师一样在教坛上默默耕耘,书写着与学生的春秋故事,也成了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的好老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当我遭遇职业倦怠期时,总会想起陈老师那双不放弃的眼睛,想起她清泉般的话语,想起她的满腔仁爱,就有了不忘初心再出发的勇气。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陈桂英——一位像桂花一样朴实无华的老师,却在我的心底香了一辈子。

「水缘文学•散文随笔」八月桂花香​||牟洪营(山东)

【随笔】

八月桂花香

文/牟洪营

当百花谢幕,繁华落尽,大地的最后一抹衰红远去;当寒蝉凄厉的嘶鸣渐渐被凉凉的秋意淹没,化作秋风秋雨;不经意间,桂花已悄然开放,娇羞地掩映于密密匝匝的树叶下。草地上,野草丛生中,庭院里、道路旁,一株足以飘散馥郁的芳香。

“幽幽一缕香,飘在深深旧梦中,到如今都成烟云……”那一声长箫划破夜空的宁静,沉淀了红尘的纷扰,沉淀了时间的沧桑。你在尘封多年的记忆里与你久别重逢。那个酷爱诗歌的音乐诗人,那个固守音乐梦想的灵魂歌手,以其风清云淡,天籁般纯净嗓音,唱出了繁华落尽,一生憔悴在风雨。生命从此变得厚重与从容。九月的风再起。风中已满是桂花的香气。你在风中寻觅一路走来的印记,却只能在记忆的彼岸看见昔日的花开花落。一城风絮,漫天飘扬的是谁的残梦未醒?满腹的相思随着桂香悄然飘过!。  

一场秋雨一场凉,阵阵秋风阵阵香。立秋后的几场雨送走了夏日的炎热,迎来初秋的清凉。清晨一阵熟悉的清香扑面而来,呵,是桂花香味。这才想起单位草坪上的那几株桂花树。城市的喧嚣,工作的繁忙让你们已经忘记了它们的存在,也忘记了桂花花开的季节,只有散发的花香惹了嗅觉,才撩起你们的心弦。只闻阵阵花香,只见片片绿叶,却不见花开何处藏?你不由得靠近细看,每片叶子下面都藏着一簇簇含苞待放的花蕾,颗颗黄袍裹,个个羞的叶遮面,一丛丛小巧玲珑花蕾如少女低眉浅笑,相互呢喃。   

张扬的花香非桂花莫属,十里外就能闻到,入人心脾,却总羞涩的藏在枝叶的某一角落静开静落。八月,正是桂花韶光时,含苞待放的花蕾散发着素雅的清香,香而不腻,精致小巧的花骨朵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遐想。它们都等待着一次盛大的开放,尽情释放浓郁的香气。金典的桂花香是我们熟悉的,可谁又曾留意过桂花羞涩的花蕾,簇簇花朵盛开时的骄傲,花败一地的残香?又有谁愿意驻足停留让花香弥留心底?   

记得桂花花期是八九十月份,这几个月能在吵杂繁忙的环境下,有一抹馨香相伴,也算给我们一丝慰藉。八月,清凉初秋,花香萦绕,捻一抹馨香,掬一棒岁月,把往事永贮心底。

历经盛夏的酷暑,吸食日月精华,餐风饮露,在众芳摇落的季节轻盈曼舞,绰约如仙子,展现秋之韵律。“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一股浓浓的芳香不期而遇,嗅入鼻孔,随血液奔流,沁入心底。

花开花谢,香气溢远,触不及,寻不见,只能在它渲染的一片闲情中,在不经意间,自由的想象一种温暖。它可能不够美,但是在几米之外,你却可以知道它的存在,你不必凑近鼻翼去闻,就能感受到它的牵引。“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清冷素娥,羁人独一隅,花心莫愁断,任思绪游畅,画扇巧出帷,遮掩滞枯荣。瑟瑟的秋风,半生轻柔,依旧伫立在微寒中,透过它,你仿佛看到了希冀。   

紧张而繁忙的生活压力,已让你有些疲惫,时节过去又归来,香气飘来又吹落,早已不是当初的年华,不一样的滋味,不一样的容颜,唯有的是一样被淡化的心境。久逢桂香,剑雨浮生,安静潇湘,偷换此生情怀。

桂花飘香正中秋,中秋的月分外明,金风玉露,佳期难觅,无限情思月上寄。征夫戍卒、痴男怨女,几度风雨几度伤。对月抒怀,唱尽心中幽情。“君子于役,不知其期;”“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月亏月圆,月圆月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轮回的是万千人,重复的是离人泪。月圆之夜,聚散浮萍,何等凄伤。“问世间情为何物”,何人又能诉说清?只能把一腔愁肠付与清辉。良人罢远征,总有玉关情。想见不能见,相见恨远。是什么能把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惹起,是什么能捎起远隔万水千山的祝福、牵挂?是月华如水,遥望长空的无限遐想;是心有灵犀的至情呼唤。

历代文人墨客唱尽了闺怨柔情,然而,又有多少人去关注那征夫戍泪?十五从军,八十始归。相顾无相识,恍若隔世,物是人非。抛妇别子,仗剑天涯,一腔热血成就帝王美梦,到头来都成烟云,情何以堪?兵役?功名?富贵?只能沉积到历史的长河,流下泪两行。

“尘缘如梦,几番起伏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情也成空;宛如挥手袖底风,幽幽一缕香,飘在深深旧梦中。”台剧《八月桂花香》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和男女主人公哀婉缠绵的情浓情淡,让多少人为之嘘唏不已。每当听到罗文那荡气回肠的深情演唱,更平添了几多感慨。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何为鱼,何为熊掌?嗅那一缕幽香,慢慢品尝。

在秋凉的时候,一闻到桂花的清香,总会让人口舌生津,总会想起曾经吃过的糕花糕和桂花汤圆。桂花汤圆盛在那精致的白色瓷碗里,小小的汤圆泡在清汤中,散发着白白亮亮的光泽,橘黄色的桂花点缀其上,弥漫着幽幽的清香,怎不令人赏心悦目,吃在嘴里口感特别清纯。汤圆雪白滑糯,甜而不腻;桂香沁人心脾,香醇醉人。

桂花早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食佳品,可制作多种食品,如桂花糖、桂花酒、桂花月饼等。桂花亦可干燥后保存,拌入茶叶后成为桂花茶,因此有“桂花点茶,香生一室”的名句。可以想见,当你手捧一杯香气缭绕的桂花茶,浅酌慢饮,幽香浸润着你的喉咙,该是怎样一种沁人肺腑的滋味。桂花香飘过几千年时光,至今依然历久弥香。   

秋风萧萧,桂花飘香,在秋光流泻的山水之城,银杏树风姿卓约,桂花树满城飘香,这座森林之市变得更加美丽。在街道,在公园,在小区。在社区,千万株桂花争先恐后地开放在秋风里,正是:“金桂银桂花似景,幽幽气香溢满城”。你从窗外飘来的一阵阵桂花香里,仿佛闻到,那是吴刚从天上月宫里捧来的桂花酒,浓郁的桂花香像酒一样让人陶醉。

八yus桂花飘香。八月,清凉初秋,花香萦绕,捻一抹馨香,掬一棒岁月,把往事永贮心底。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牟洪营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牟洪营,性别:男,民族:汉,1967年9月9日出生。笔名毋治、晓睦、不挡,微信名叫: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现住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协会会员、德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作家协会会员,2002年3月12日被聘为:《德州日报》编辑和记者,2010年11月28日齐鲁晚报优秀最佳通迅员,2012年9月6日被聘为:《领导科学报》记者,2013年4月19日被聘为:《齐鲁晚报》记者。自1999年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山东广播电视报》、《农村大众》、《齐鲁晚报》、《德州日报》、《德州日报周末版》、《德州日报德城版》、《德州晚报》、《华夏牟氏》、《华夏牟氏望族报》、《商务时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中国交通报》、《读者文摘》、《菊城晚刊》、《长河晨刊》、《德州广播电视报》、《德州公安报》、《民俗与方志》、《平原古今》、《诗刊》、《散文诗》、《鲁北文学》、《山东工人报》、《山东青年》、《山东文学》、《齐河文学诗刊》、《小母指诗刊》、《知音》等报刊开始发表新闻、散文、诗歌等作品20000多篇作品,2005年在《现代交通报》上“我与交通同行征文”之中荣获优秀奖。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