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放飞蜻蜓读后感》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7 05:11

如何写《放飞蜻蜓读后感》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放飞蜻蜓》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定你的读后感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对蜻蜓这种生物的喜爱,还是对故事中人物情感的共鸣,或是从故事中得到的某种启示。
2. "整体结构": - "开头":简要介绍《放飞蜻蜓》这本书,包括作者、故事背景等,并点明你的读后感主题。 - "主体":详细阐述你对这本书的感受和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人物形象:分析故事中的人物,他们的性格、行为以及对你产生的影响。 - 情节分析:对故事情节进行解读,分析情节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主题思想:阐述故事所传达的主题思想,以及它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 写作手法:评价作者的写作手法,如语言风格、叙述方式等。 - "结尾":总结你的读后感,再次强调你对这本书的感受,并可以提出一些建议或期待。
3. "语言表达": - "准确用词":使用恰当的词汇和成语,避免出现错别字。 - "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 "流畅自然":注意文章的语序和句式

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120)成熟与童真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往往对成熟满怀憧憬,渴望凭借成熟去应对生活的种种挑战。然而,高尔基却留下这样的箴言:“真正的伟人决不抛弃童真。”成熟与童真,看似矛盾的两者,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一)材料解读

本题意在探讨成熟与童真的关系。成熟通常意味着稳重、理智、有担当,能够妥善处理复杂事务;而童真则代表着纯真、善良和感性。表面上成熟与童真似乎相互对立,但高尔基指出,二者并非对立,而是人性光谱的两端:成熟是应对现实的铠甲,童真则是滋养灵魂的清泉。真正的伟人既能以成熟的智慧驾驭世事,又能以童真的纯粹守护初心。

(二)参考立意

①童真的价值:强调童真在成熟过程中的重要性,童真能为成熟注入活力与创造力,避免人在成熟后变得世故、冷漠。

②成熟中的童真坚守:阐述成熟与童真并非互斥,真正成熟的人能在保持理智的同时,坚守内心的童真,如孩童般纯粹地热爱生活、追求梦想,不被世俗的繁杂污染。

【参考范文】

在时光长河里做个天真的赶路人

古希腊德尔斐古城的石碑上刻着"认识你自己",三千年时光流转,这句话依然像清泉般洗涤着每个迷途者的心灵。世人总将成熟与童真视作天平两端,却不知真正的智者早已参透:生命最美的状态,是左手执岁月沉淀的睿智,右手捧赤子独有的澄明。

雅典城邦的囚室里,摇曳的油灯照亮苏格拉底布满皱纹的脸庞。这位被判饮下毒酒的哲人,在最后时刻依然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他用手指蘸着牢狱的积水,在地面勾画几何图形,向弟子演示圆锥曲线的奥秘。当卫士送来哭嚎的妻儿时,他温柔地抚摸学生头发:"为何悲伤?难道你们没看见晨光中露珠折射出的七彩光芒?"此刻的苏格拉底,既是洞悉人性的智者,又是永远睁大双眼观察世界的孩童。他留给世人的不仅是"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的箴言,更是用一生诠释的真理:对世界的惊奇之心,才是哲学永恒的源头。

文艺复兴的曙光中,佛罗伦萨的街头走来一位背着画架的中年人。达芬奇站在美第奇家族的花园里,俯身观察蚂蚁搬运面包屑的轨迹,蹲在河岸记录水流漩涡的形态。市政厅的官员们嘲笑这位"长不大的天才",他却在《大西洋手稿》中写道:"童年的视野里藏着上帝的密码。"当米兰公爵要求他设计战争器械时,这位通晓机械原理的画家却在草稿边缘画满飞翔的鸟儿;当教皇委托绘制教堂穹顶时,他先在脚手架上放飞蜻蜓观察振翅的频率。正是这种永不停息的天真目光,让他既能精确计算人体黄金比例,又能捕捉蒙娜丽莎嘴角那抹神秘的笑意。

明代贵州龙场的瘴疠之地,王阳明在山洞中点燃篝火,将《大学》竹简铺展在膝头。贬谪的苦难未能磨灭他的赤子之心,反而在格竹七日的经历中淬炼出"心即理"的顿悟。当他创建书院讲学时,会带着学生到溪边观察鹅卵石的圆润,在竹林里聆听风过枝桠的韵律。"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句充满禅意的哲思,恰似老顽童在山水间捕捉到的永恒刹那。王阳明用半生宦海沉浮证明:最深邃的智慧往往诞生于对世界始终保持初恋般凝视的眼睛。

敦煌莫高窟的经变壁画里,飞天衣袂飘飘穿越千年时空;苏州园林的漏窗前,斑驳光影编织着四季轮回。古人早将生命真谛镌刻在亭台楼阁之间:既要有阅尽沧桑后的通透,也要保留初见世界时的惊颤。就像深秋的银杏树,金黄的落叶铺就智慧之路,挺拔的枝干依然向着阳光生长。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让我们左手握着沧桑馈赠的清醒,右手捧着赤子之心的纯粹,在时光长河里做个天真的赶路人。



持成熟之智,守童真之心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将成熟视为应对风雨的铠甲,渴望以沉稳老练的姿态闯荡世界。然而,高尔基 “真正的伟人决不抛弃童真” 的箴言,却如一声惊雷,提醒我们童真并非幼稚的代名词,而是心灵深处珍贵的宝藏。成熟与童真,并非非此即彼的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人生哲学,唯有将二者融会贯通,方能在复杂的世界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道路。

成熟是历经岁月沉淀后形成的智慧与担当,是我们应对生活挑战的坚实底气。它意味着理性的思考、稳健的决策和对责任的勇敢承担。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在无数次失败与质疑面前,他以成熟的心态不断调整实验方案,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解决了数亿人的温饱问题;钟南山在新冠疫情肆虐时,以八十余岁高龄临危受命,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专业判断,为疫情防控指明方向。这些伟人用行动诠释了成熟的力量,正是这种成熟,让他们在时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童真则是心灵深处未经世俗污染的纯粹与好奇,是对世界永葆热情的生命态度。它代表着对未知的探索欲、对美好的向往和不受拘束的想象力。画家毕加索一生都在追求像孩子一样画画,他的作品充满天马行空的创意,用简单的线条和浓烈的色彩表达对世界的独特感受;爱因斯坦小时候对罗盘指针的转动充满好奇,这份童真般的探索精神,驱使他不断追问宇宙的奥秘,最终提出相对论,改变了人类对时空的认知。童真让我们在功利的世界里保持内心的柔软,在疲惫的生活中找到快乐与希望的源泉。

真正的人生智慧,在于将成熟与童真巧妙融合。在面对工作与责任时,我们应以成熟的态度严谨认真,展现专业与担当;在面对生活与自我时,不妨保留一份童真,用好奇的目光发现美好,用单纯的心境感受快乐。就像作家沈从文,在动荡的年代里,他以成熟的坚韧完成《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这一巨著,在学术领域深耕不辍;同时,他又始终保持着对湘西故土的赤子之心,用充满童真的笔触描绘《边城》中那个纯净美好的世界。这种成熟与童真的平衡,让他的人生既有厚重的价值,又不失灵动的诗意。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将成熟与童真割裂开来。成熟不是让我们变得冷漠世故,童真也不是幼稚无知的借口。当我们以成熟之智直面现实,以童真之心拥抱生活,就能在复杂的世界中既保持清醒的头脑,又不失对生命的热爱。愿我们都能在成熟与童真的交融中,书写出既智慧又鲜活的人生篇章,在岁月的长河中,成为那个既能撑起责任,又能仰望星空的人。

携童真之羽,赴成熟之约

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上,成熟如熠熠星辰,吸引着人们不断追寻,渴望凭借它从容应对生活的惊涛骇浪。然而,高尔基却提醒我们:“真正的伟人决不抛弃童真。”成熟与童真,并非水火不容的矛盾体,而是人生画卷中相得益彰的绚丽色彩,我们应携童真之羽,赴成熟之约。

成熟,是历经风雨后的沉稳与睿智,是岁月沉淀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它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挫折时,能保持冷静,理性分析,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克服困难。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成熟之姿,书写着人生的壮丽篇章。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他凭借着成熟的心境,在困境中依然能保持豁达乐观,留下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千古名句。他在政治的风云变幻中,以成熟的智慧应对,既坚守自己的原则,又能灵活变通,为后人所敬仰。成熟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前行的方向,不被眼前的困难所迷惑,不被一时的得失所左右。

然而,若一味追求成熟,而抛弃了童真,人生便会失去许多色彩。童真,是人性中最纯粹、最美好的部分,它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我们内心的角落。拥有童真的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热爱,他们能看到生活中的小确幸,感受到平凡中的美好。丰子恺先生便是这样一位童真未泯的人,他的画作充满了生活情趣,用简单的笔触描绘出人间的温暖与美好。在他的眼中,万物皆有灵性,孩子们的天真无邪、花草树木的生机勃勃,都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童真让我们保持一颗善良、纯净的心,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侵蚀,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能感受到生活的诗意与浪漫。

成熟与童真,恰似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成熟赋予我们应对生活的能力,而童真则给予我们感受生活的热情。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不会失去童真,而是会将童真融入到成熟之中。他们既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担当,又有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就像杨绛先生,她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后,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童真。她在文字中展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同时又流露出对世间万物的温柔与善意。她的作品,既有成熟的思想深度,又有童真的温暖与灵动,让读者在感受生活苦难的同时,也能看到生活的希望与美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在追求成熟的道路上,渐渐迷失了自我,变得世故、冷漠。他们为了名利不择手段,忘记了生活的初心,失去了那份纯真的快乐。而另一些人,则始终保持着童真,却缺乏应对生活的能力,在现实面前显得脆弱无力。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在成熟与童真之间找到平衡,让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塑造一个完整而美好的人生。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追求成熟,同时也不忘守护内心的童真。携童真之羽,赴成熟之约,在岁月的长河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朱永新点评“皮卡成长记”:这是一套好玩有趣的儿童生命教育小说

近日,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在微博#童书过眼录#话题,逐册点评“皮卡成长记”,对该系列作品给予很高评价,说是“一套好玩有趣的儿童生命教育小说”,也讲道“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

朱永新教授是教育和阅读领域的大咖,在微博拥有410万+粉丝。微博认证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其实他还是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以下是朱永新教授的详细点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来感受成长的妙不可言。

停不住的啼哭

皮卡成长记 · 彩绘注音版(1)

朱永新教授点评:

这是一本好玩有趣的儿童生命教育小说。因为和曹文轩先生是老乡,读到开头关于皮卡的姓名中的“卡”应该读“ka”而不读“qia”的时候,就感觉到特别亲切。这是其它地方的人无法理解的“密码”。

皮卡的成长从一出生就充满了戏剧色彩,让人哭笑不得。他“卡”在妈妈的那里,千呼万唤不出来。无奈之下,医生就像拔萝卜一样,硬是将他拔了出来。在医院里,皮卡很安静,一切正常。但是一回家,便哭喊不停,成为让爸爸妈妈伤透脑筋的“夜啼郎”。到医院检查,一切正常,不哭不闹,一回家就哭个不停。更为滑稽的是,哥哥皮达一逗,就停止哭闹,爸爸如法炮制却无济于事。皮卡没完没了地哭,哭得全楼的人睡不好觉,全家人很尴尬,伤尽了脑筋。最后,奶奶用了乡下人经常用过的招数,把写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念一遍,我儿一觉睡到大天亮”的纸条到处张贴,皮卡竟然奇迹般地恢复了正常。

这本书讲述了母亲从妊辰到新生儿出生的过程,让儿童了解一个生命从孕育到出生的过程,体验养育的艰辛,成长的不易。有人评价这套书的特点是“有品质的幽默,有灵性的成长”,我颇有同感。总的来说,曹文轩的作品比较严肃严谨,但这套书却幽默风趣,笑料不断。

谁将离开北京

皮卡成长记 · 彩绘注音版(2)

朱永新教授点评:

皮卡的爸爸妈妈都有自己的事业,都处在人生打拼的最重要的阶段。大学教师的爸爸在家里成了天然的“保姆”,被两个孩子折腾得几乎无法写作。更麻烦的是,喜欢和弟弟玩耍的皮达经常因为和皮卡玩而耽误了学习。夫妻俩最后决定送皮卡去乡下的爷爷奶奶家。

于是,爸爸在一个早晨带着皮卡悄悄地上路了。没有想到,皮卡在离开北京去往曹文轩书中经常出现的家乡油麻地,途中却出奇地乖巧。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好心的人,每个人都好喜欢皮卡,都想摸摸他的大耳朵。在爷爷奶奶家里,皮卡成为大家的掌上明珠,特别是几个姑姑轮番照料。皮卡在这里学会了说话,走路,对整个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这本儿童成长小说反映了二胎政策下许多中国家庭养育的现实状况与困境,对于隔代抚养等问题也进行了探索。正如封四介绍的那样,这本书“好玩,勇气,智慧,力量”,阅读中可以“感受成长的妙不可言”。

十根花指头

皮卡成长记 · 彩绘注音版(3)

朱永新教授点评:

皮卡在爷爷奶奶家中健康成长。但是,皮卡有很多怪诞的行为,也有许多让人惊讶的本领,一副54张的扑克牌,他看都不用看,就知道少了一张。每天要拿着扑克牌上床,少了一张都不肯睡觉。

后来三姑的铅笔套又让他着迷,用五颜六色的铅笔套让自己的十个手指头变得花花绿绿,而且从此再也不肯把铅笔套拿下来。少掉一个也不依不饶,大哭大闹,不肯睡觉。害得全家人半夜帮助他到处寻找丢失的铅笔套。再后来迷上了捉蜻蜓,铅笔套又丢掉了一边去。

他的尖叫,更是一绝,分贝之高,嘹亮无比,能够惊跑天上的鸟,河里的鱼。有一次,居然还把天空的一朵云给叫碎,变成了雨。一直到他的尖叫吓坏了幼儿园的小女孩,皮卡的尖叫声才在天地间永远消失。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皮卡,就是我们每个家庭经常遇见的不听话,固执而顽强,兴趣不断转移的小孩子。

亲子共读,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而每个父母也可以感悟如何对待孩子的任性与固执。

漂来的猫

皮卡成长记 · 彩绘注音版(4)

朱永新教授点评:

这一本主要讲述皮卡和小动物之间的有趣故事。故事的前半部分讲皮卡捉蜻蜓的本领和趣事,差不多把家里弄成了一个蜻蜓王国,而这个王国的国王就是皮卡。一直到蜻蜓遭受鸡群的洗劫,以及蜻蜓由于被关押没有食物奄奄一息,皮卡才无奈地放飞蜻蜓回到大自然。

接下来又有一件事情让皮卡入迷,他在大河边看到河面上漂来了一块木板,木板上有一只颜色像狐狸的火红的猫。皮卡和姑姑将猫带了回家。从此以后,猫成了皮卡的新爱,甚至成为他的生命。他和猫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带着猫到爷爷的校园溜达,让好多孩子羡慕万分,排着队想来摸一摸这只猫。有一天,猫由于吃了有毒的河豚鱼而突然昏迷了,皮卡很伤心,一直耐心安静地守护着他的猫。最后在姑姑的救治下,猫终于起死回生,皮卡也松了一口气。

值得说一下这套书的插画,这套书的图文比例接近2:1,每本超过60张图 。插画均为全彩漫画,不是简单地为文字配图,而是对书的内容进行了幽默风趣的解读,如原文谈到爷爷帮助皮卡建养蜻蜓的小房子,大家以为他在砌猪圈。爷爷告诉大家不是养猪而是养蜻蜓,大家以为养蜻蜓是新兴产业,比养猪赚钱,让爷爷教大家如何养殖蜻蜓等。夸张的表情,幽默的对话,在书中随处可见。

天是一条河

皮卡成长记 · 彩绘注音版(5)

朱永新教授点评:

这一本仍然讲述皮卡与小动物的故事。只不过,从蜻蜓变成了鸽子。作者的家乡油麻地经常下雨,一年四季雨水不断,所以,天成为一条漏河。

和所有的小孩子一样,皮卡最喜欢下雨。有一天的雨后,爷爷家的屋顶上飞来了两只鸽子。看到鸽子,皮卡立马两眼发光。鸽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的心,爷爷帮助打了一个鸽子笼,“筑巢引鸽”,皮卡拆掉床上的芦席为鸽子提供建窝的材料,鸽子终于在这里安上了家,开始繁殖后代。每天皮卡关注着鸽子的一举一动,外出打食,建造小窝,孵出小鸽。

最惊险的一幕是鸽子爸爸妈妈摆脱老鹰追捕的场面,扣人心弦。但是,学习飞的一只小鸽子最终没有逃脱家里那只被抢救活过来的猫咪的扑捉。愤怒的皮卡一气之下把心爱的猫咪关进笼子送了出去。

在孩子们的眼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而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这本书把孩子们喜爱动物的天性和爱憎分明的善良本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头小白牛

皮卡成长记 · 彩绘注音版(6)

朱永新教授点评:

这是皮卡成长记系列的最后一本,仍然是讲述皮卡与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在小白鸽丧生,小猫送走以后,皮卡一直不快乐,经常在梦里哭得很伤心。三姑耐心地告诉他,“有些事情人是没有办法的,云在天上飘,水在河里淌,都有自己的路自己的道,人是管不着的,只能由它们自己去了”,有些事情等他长大了才能明白。就在这个时候,一头小白牛闯入了皮卡的生活。

一天早晨,奶奶打开院门,惊讶地发现,门口卧着一头小白牛!小白牛一见到皮卡就亲热得不得了,朝皮卡喷气,用热乎乎的舌头舔皮卡,跟在皮卡身边不愿离开。皮卡喜欢小白牛,常常骑着它到处溜达,和它没完没了地说话。爷爷为小白牛取了一个名字叫“皮三”。

可是,天上掉下来的这头小白牛的主人终于找上门来了。第一次,空手而归。第二次,看到皮卡与皮三那么深厚的感情,和爷爷喝了一顿酒以后离开了。第三次,因为小白牛渐渐长大,犄角出现,有了强烈的破坏欲望,践踏菜园,顶撞大人和孩子,差点闯下大祸。无奈之下,爷爷请主人带走了皮三。皮卡也和爸爸、奶奶一起告别了油麻地,踏上了回北京的旅程。

皮卡的童年,也是许多孩子的童年。皮卡的成长故事,也是许多孩子的成长故事。一个人的一生是围绕着童年展开的。皮卡这样的童年经历,会给他一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期待曹文轩老师能够继续皮卡成长的故事。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