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手把手教你写《中国成就作文》,(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7 09:56

手把手教你写《中国成就作文》,(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中国成就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主题明确:首先要确定作文的主题,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关于中国成就的作文,可以围绕国家综合实力、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展开。
2. 结构完整:一篇优秀的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背景,正文部分详细阐述中国成就,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化主题。
3. 内容充实:作文内容要丰富,既要展现中国成就的辉煌,也要关注存在的问题。在阐述成就时,可以结合具体事例和数据,增强说服力。
4. 观点鲜明:在作文中,要表达出自己对国家成就的看法,观点要鲜明、正确。可以引用国家领导人讲话、专家观点等权威资料,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有力支持。
5. 语言表达:作文语言要准确、流畅、生动。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同时,要注意避免语法错误和错别字。
6. 逻辑严密:作文中的论述要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在阐述成就时,要注意前后呼应,使文章内容连贯。
7. 素材丰富:在写作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丰富的素材,如历史典故、名人名言、时事新闻等,以增强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8. 遵循作文要求:注意作文题目要求,如字

大国制造,步履铿锵——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就综述

仰望太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实现快速交会对接;俯瞰大地,智能高铁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全线浇筑到顶。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加速与工业深度融合。从高端装备、重大工程到基础材料、精密仪器,中国制造体系逐渐完善、结构优化升级、竞争力与日俱增。不断向高质量发展攀登的大国制造,步履铿锵。

大国重器彰显硬核实力

2020年12月27日,雄安站内,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发出,驶向北京西站。

广泛应用新一代移动通信等设备,智能化设计达70余项……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不仅将北京与雄安紧紧连接,更作为智能高铁的新标杆,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2020年12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制造业水平上;大国重器,是制造业综合实力的有力证明。

回望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只能生产少量粗加工产品。如今,我国创建了门类齐全、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在重要领域形成了一批产能产量居世界前列的工业产品。

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投产,国产大飞机C919、AG600水陆两栖飞机相继成功首飞,“奋斗者”号万米深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批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国之重器亮相,从逐梦深蓝到砺剑长空,从技术攻克到应用探索,每一项突破都是自主创新的有力见证,映照了一国制造的步履铿锵。

2017年,我国成为第二大国际专利申请国;2019年,我国位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4位……一个个闪亮的数字背后,是中国制造创新能力、发展实力的不断攀升。

“我国制造业创新从跟跑为主,进入跟跑在加快、并跑在增多、领跑在涌现的新阶段。”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说。

智能升级释放发展潜力

6月2日,华为发布多款搭载HarmonyOS2(鸿蒙)的新产品。

作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鸿蒙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的“语言”,让应用创新更加便捷。华为表示,已有300多家应用和服务厂商、1000多家硬件厂商共同参与到鸿蒙生态建设当中。

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发布,是产业智能化升级的缩影。

数字化、智能化步伐提速,不仅孵化了新的业态、激发了很多创新,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更是改变了生产方式、催生了新的空间。

5月14日,工人在位于苏州吴江区的一个纺织智能车间内作业。(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化纤制造商恒逸石化下属工厂里,工段长王礼娜有些不适应:一个月前,她的工作还是拿着强光手电筒肉眼检测化纤丝,现在只需坐在流水线旁,看着智能质检设备将“异常”的产品送来复检。从一群人到一台设备,借助百度智能云将光学成像与算法结合,恒逸石化实现产品智能质检和自动筛查。

智能协同,不仅意味着效率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工业生产的绿色转型和节能减排。

将扬尘噪音监测系统与智慧工地喷雾降尘关联使用,中建三局北京公司保定深圳园项目实现多方降尘,节约增效;通过智慧用电平台设计个性化用电方案,工业边缘计算采集分布式能源等数据,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助力制造企业实现错峰用能,打造“零碳工厂”;将自主研发的温水水冷技术应用到高性能计算平台,联想用科技降低计算、存储能耗……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2.1%和73%,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总数达到7300万台。到2023年,工信部将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30个5G全连接工厂,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加速融合。

格局之变拓宽未来空间

2020年12月29日,当3000多台笔记本电脑载满最后一辆物流车,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全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合肥“千亿企业”宣告诞生。

工作人员在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忙碌。(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新型显示、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围绕“芯屏器合”的产业战略加快布局,2020年合肥GDP突破万亿大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50%。

近年来,不少地方在立足自身禀赋的同时打破传统,布局新兴产业,打造创新生态,将自身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合肥是我国制造业格局不断升级的写照。

依靠科技创新,湖北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湖南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前不久,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在上海成立,携手打造生物医药等产业联盟,为制造业创新、开放增添新注脚。

区域发展空间释放,产业格局不断优化。

建设智能制造中心和智慧供应链体系,形成产业链协同配合,vivo具备年产近2亿台智能终端设备的生产能力;大型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上平台,共享开放的合作模式逐步走俏……“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说。

风雨兼程,大国制造步履铿锵。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创新升级,新起点上,中国制造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奋力前行。(记者 张辛欣)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劳动成就梦想——劳动精神述评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光明日报记者 杜羽 方莉

烈日炎炎,农民在田野间劳作,汗珠砸在泥土上,一株株秧苗结出沉甸甸的粮食;天寒地冻,外卖小哥骑着电瓶车在大街小巷穿梭,头盔染上了白霜,保温箱里的饭菜还是热气腾腾;冬去春来,老师始终站在三尺讲台,陪着孩子们慢慢长大;花开花落,科技工作者一直守在实验室,验证一个个奇思妙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劳动者,耕耘着,创造着,用汗水和心血浇灌着劳动的果实,实现着人生的价值。

马克思把劳动比喻为整个社会都在围绕旋转的“太阳”,将劳动视作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凭借一双勤劳的双手,人类的祖先打磨几块冷石,生起一团热火,告别茹毛饮血,迈向新的生活。凭借一双勤劳的双手,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路,作舟以行水”,用汗水与智慧开启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凭借一双勤劳的双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共同创造着幸福生活。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如今,踏上新征程的我们,仍然需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继续奋斗,勇往直前,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钢水·汗水(油画)广廷渤

崇尚劳动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崇尚劳动的民族。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耕作,到“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的纺织,再到“六月调神曲,正朝汲美泉”的酿造……古往今来,对劳动的赞歌绵延不绝。

“青春激情绘理想,攀科学高峰为祖国争光。机器轰鸣马达响,云霓织成锦绣万里长。麦浪滚滚牛羊壮,丰收的歌声传遍四方……”建党百年前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一段戏曲表演生动再现了新中国劳动者意气风发登上历史舞台的场景,令观众久久难忘。劳动的光荣、崇高、伟大与美丽,凝聚在唱词里,也驻留在人们心间。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愈发崇尚劳动。

因为崇尚劳动,我们有着“咱们工人有力量”的豪迈,有着“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的勇气,有着“紧摇桨来掌稳舵,双手赢得丰收年”的底气,有着“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的自信。

劳动,创造了财富,也砥砺着精神。人行天地间,只有不图安逸,不惧困苦,爬过高山,蹚过激流,拼搏过,奉献过,才能感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喜悦与充盈,才能体会生而为人的自在与尊严。

“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因为崇尚劳动,我们对每位劳动者都充满敬意。当耄耋之年的袁隆平又一次走进稻田,查看水稻长势;当钟南山挤进火车餐车,奔赴武汉抗疫前线;当张定宇拖着正在萎缩的双腿,在病房里奔走;当张桂梅伸出贴满膏药的双手,鼓励她的学生……谁人不曾感动?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在劳动中所体现出的坚守与热爱,更是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他们让我们相信,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农民在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安溪畲族乡木犀花村雪梨基地采摘雪梨。新华社发

热爱劳动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不少参观者在一组题为《十八颗红手印》的雕塑前停下了脚步。雕塑中的18位农民,有人蹲着思考,有人站着议论,有人挽起袖子,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郑重按下手印。

这是1978年冬天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当18位农民依次按下自己的手印,改革开放的奇迹随之展开。这些农民为何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因为他们内心,有对劳动的满腔热忱;因为他们相信,辛勤的劳动一定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论身处哪个行业,只要付出足够的辛劳与智慧,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就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有这样的期待:“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在田间地头,就要精心耕作,努力赢得丰收。在商场店铺,就要笑迎天下客,童叟无欺,提供优质的服务。”“当老师,就要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做研究,就要甘于寂寞,或是皓首穷经,或是扎根实验室,‘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搞创作,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出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

在普普通通的百货柜台,张秉贵练就了一身绝活,卖货“一抓准”,算账“一口清”;为了掌握焊接技术,高凤林拿着筷子练,端着水杯练,举着铁块练,终于练就了为火箭焊接“心脏”的绝技;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练厅,高悬着“戏比天大”四个大字,培养了一代代演员对事业的敬与爱,排演了一出出经典的话剧……他们对职业的礼敬、坚守,源自对劳动的尊崇与热爱。

如今,热爱劳动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播撒。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当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等作出了具体要求,让学生们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在党的领导下,一代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层出不穷,一曲曲豪迈激越、铿锵有力的新时代劳动者之歌响彻云霄。

辛勤劳动

8月19日上午,义乌西站,一列挂着大红花的火车,鸣笛起程,驶向德国罗斯托克港。这是中欧(义新欧)班列义乌平台累计开行的第3000列班列。

四五十年前,这个浙中小县还不富裕,义乌人拿着拨浪鼓走街串巷,鸡毛换糖,艰苦创业。后来,条件稍好,义乌人在路边支起小摊,虽然经营场所相对固定了,但依旧简陋;再后来,义乌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又进军海外市场,被誉为“世界小商品之都”。有外媒戏称,“圣诞节的真正故乡其实是义乌”。因为,这个奇特的中国城市“是全球节庆饰品的主要来源地”。

义乌发展的奥秘,就是辛勤劳动。中国奇迹的源头,也是辛勤劳动。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三峡工程竣工、青藏铁路通车,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嫦娥”飞天、“蛟龙”潜水……每个“中国奇迹”的背后,都是众多劳动者经年累月的辛勤奋斗。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农民们用四季的辛勤耕耘,换来秋天的丰收喜悦;工人们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优质产品;老师们用年复一年的辛勤教学,获得桃李满天下的累累硕果。

当今的中国,劳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劳动者的主动性、创造性愈加彰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成为时代的要求,但辛勤劳动仍然不可或缺。无论是知识分子、工人还是农民,都需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不断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打破既有的思维模式、劳动习惯,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改造劳动工具、劳动方法,提升劳动效率,升华劳动价值。这意味着,很多劳动者从程序化、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创新创造。这也意味着,社会需要提供更为宽松的创新环境、更加完善的分配制度、更为顺畅的晋升渠道,从制度层面保障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切实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让辛勤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

4月14日,《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发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科技成果合同金额17.17亿元,排名第一。这样的成果与一项重要改革分不开——6年前,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启动了科技成果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改革,全面深入推进体制机制、评价方式、资源配置、激励机制等变革举措落地。沉睡在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被唤醒了,科研人员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今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

获得感、幸福感,无疑使“劳动”这个词更富吸引力,让辛勤劳动更有价值。而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最终会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出新的“中国奇迹”。

诚实劳动

在遍布大街小巷的同仁堂药店门前,有一副古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既是对消费者的承诺,也是这家老字号创立300多年屹立不倒的秘诀。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劳动是个体实践,也是社会行为。每个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收获财富,社会的基本秩序才能够得以维系。偷工减料、制假售假、抄袭盗版、科研作假等失信行为,通过瞒与骗的不当手段或许换来了一时的私利,但最终全社会都要为诚信缺失“买单”,没有人是受益者——地沟油的使用者或许就是毒奶粉的受害者,毒奶粉的制造者或许有一天会买到“山寨货”,“山寨货”的生产者或许有一天也将和“老赖”过招……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倡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对一切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的思想。”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原项目经理、副总工程师范玉恕,干了几十年的建筑,始终对自己要求“四个一样”:大事小事一个样,外露工程和隐蔽工程一个样,分内事和分外事一个样,甲方有要求和没要求一个样。他常说:“我们建筑工人讲诚信,最根本的就是要确保工程质量。”“老老实实做人,结结实实盖楼”的他多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誉为“群众信得过的建房人”。

1997年,市场上的小麦种子炒卖到1公斤80元的高价。那时,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农技推广中心研究员梁增基,培育出了综合性优良、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长武134”。梁增基不仅没有借机高价售卖种子,反倒把他培育的种子装成二两的小袋,分散供给农民,让他们自己繁育推广。一颗“粮心”为人民的梁增基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在田间地头耕耘一个甲子,不断把干旱地区的小麦种植水平推上新台阶,受到广泛推崇。

在别人看得见的地方要诚实劳动,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诚实劳动;经商需要诚实劳动,竞技体育需要诚实,科学研究、文艺创作也需要诚实劳动……我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就要诚实地付出劳动、从事劳动。以诚为先、以诚为重、以诚为美,这才是劳动应有之义。

今日中国,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已经成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旗帜,是灯塔,指引着千千万万劳动者只争朝夕的奋斗足迹。当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智慧播撒到中华大地,就埋下了千千万万梦想的种子。当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汗水滴灌在中华大地,千千万万的梦想定会茁壮成长!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28日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