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8 08:12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撰写结亲计划作文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正文:
结亲计划作文是一种结合了文学性与实用性的写作任务,它不仅要求表达个人情感,还要考虑实际操作。以下是在撰写结亲计划作文时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1. 明确主题和目的 - 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和目的。是为了表达对亲情的珍视,还是为了探讨如何通过结亲来促进家族或社区的和谐发展?
2. 了解背景信息 - 在作文中,要详细描述结亲的背景,包括家族历史、双方家庭的关系、结亲的契机等,使读者对结亲计划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3. 结构清晰 - 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结亲计划的背景和重要性;正文部分详细阐述计划的具体内容、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结亲计划的意义和价值。
4. 内容充实 - 内容要充实,不仅要描述结亲的具体事项,还要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例如,可以提及如何安排双方家庭的见面、如何进行文化传承、如何促进家族成员的交流等。
5. 语言表达 - 语言要生动、流畅,富有感染力。在描述结亲计划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学色彩。 - 注意语言的得
●本报记者 潘瑞雄
11月26日一大早,太阳还未升起,三师四十四团原种场便热闹起来:妇女们忙着打扫屋子、准备早饭,男人们、孩子们走出家门,聚到场部院内——来自乌鲁木齐的“亲戚”要来认门啦。
与此同时,在开往喀什方向的K9786 次列车上,兵团日报社首批赴四十四团原种场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的党员干部早早醒来,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期待。
下了火车,又转乘汽车,大家直奔原种场。终于到了!“亲人”终于相见了!握手,问候,真情驱走了冬日的寒冷,温暖包裹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卡地·司马义是兵团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副社长王瀚林新结的“亲戚”,怕卡地·司马义看不懂汉字,细心的王瀚林在联系卡上用维吾尔语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以后你就是我的‘哥哥’了,我们要常联系、常走动,一起努力把生活过好。”王瀚林高兴地对卡地·司马义说。
见到期盼已久的亲人,吾斯曼吾吉·阿不都拉流下了喜悦的泪水,兵团日报社结亲干部姜书艺贴心地为“哥哥”拭去眼角的泪水,并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天气虽然寒冷,但是我们觉得特别温暖,乌鲁木齐与四十四团虽相隔千里,但我们的心已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了一起。一次结亲,终生结缘,结亲之后,我们会经常想着这里,牵挂着大家,和大家一起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作贡献。”王瀚林动情地说。
结对认亲座谈会结束后,结亲干部与“亲戚”们拍了全家福。随后,结亲干部带上用自己工资购买的大米、清油等礼品到“亲戚”家里认门。结对认亲的维吾尔族群众也早已在家中摆上了水果、馓子等招待“亲人”。
来到卡地·司马义家中,王瀚林向“亲人”一一问好,详细了解卡地·司马义的家庭情况。卡地·司马义为“弟弟”戴上了维吾尔族传统花帽,并告诉王瀚林自己有一个儿子4 个女儿,大女儿在和田市当教师,大儿子是卡车司机,其他的孩子都在上学,自己每个月能领到2600 元的退休工资,家中还承包着20 亩地,一家人的生活蒸蒸日上。
“我们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以后要常走动、多联系,遇到困难别忘了还有我这个‘亲戚’,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们。”王瀚林说。
在职工阿不都热衣木·艾山的家里,兵团日报社副总编辑牛永刚与“弟弟”促膝长谈,询问他和家人收入怎么样,生活得好不好?
在艾买提·艾山家中,兵团日报社结亲干部叶建忠在聊天中得知“弟弟”是一名手艺不错的木匠,靠辛勤劳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叶建忠对弟弟竖起了大拇指说:“以后我们要一起努力,把生活过得更好。”
围坐在干净整洁的地毯上,喝着热乎乎的奶茶,结亲干部与“亲戚”很快熟络起来。通过拉家常,结亲干部了解了“亲戚”的家庭情况,心里计划着今后为“亲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午饭时分,大家聚在兵团日报社结亲干部刘江的“亲戚”吾吉阿西木·达吾提家中,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共同跳起了欢快的麦西来甫。
相聚总是短暂。“保重!”“霍西!(维吾尔语,意为再见)”……在一片祝福声中,结亲干部与“亲戚”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久久不愿松开,大家眼中满是不舍……
11月26日,吃过团圆饭后,结对认亲双方跳起了麦西来甫。本报记者 潘瑞雄 摄
扫庭院、教孩子写作业、拾棉花……自治区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开展以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教育厅、文化厅、民政厅、侨联迅速行动,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进一步凝聚民心,与结对亲戚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共进步,力所能及地为亲戚解决实际困难,在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在学习交流中加深情谊,亲如一家。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携手爱心促团结
自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开展以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78名干部分两批深入乌什县前进镇开展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与村民开展“四同”活动。入户走访过程中,着重了解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开展帮扶解困行动,帮助经济困难家庭解决燃眉之急,让他们过上一个充满温暖的冬天。
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积极协调下,新疆祥汇控股集团在乌什县前进镇托万克麦盖提村举行爱心捐赠仪式,为5个驻村点的150名困难学生捐赠助学金25万元,为1039户贫困户、“四老”人员每户捐赠1袋大米、2桶清油。
困难家庭学生代表祖力胡玛尔·萨吾提说:“今后我一定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成为一名祖国需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回馈祖国、报答社会。”
自治区文化厅:
帮亲戚干农活
“真舍不得您走,下次来多住几天!”12月17日,在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苏盖特艾日克村村委会门口,自治区文化厅参加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的首批干部与亲戚们依依惜别,77岁的苏瓦汗·尼牙孜拉着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任华的手叮嘱道。
当天,在英艾日克乡阔什库都克村,新疆文化艺术学校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第二批结亲干部住进亲戚家。得知村民阿布都尼亚孜·达吾提计划到种棉大户家收购棉花,结亲干部次日早早起床跟他一起去收棉花,还充当了搬运工。
“亲戚真心实意来帮我,我能不感动吗?原以为他们只会演节目,干农活不一定吃得了苦,没想到农活也干得这么好。今天他们累了一天,晚上我要请他们好好吃顿饭。”说起这群城里来的“卡德尔(维吾尔语干部的意思)”,阿布都尼亚孜赞不绝口。
自治区教育厅:
当义务辅导老师
12月15日,自治区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帕尔哈提·艾孜木来到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各驻村点,一方面召集结亲干部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负责人开会,了解结亲工作开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一方面深入农户家中看望结亲干部和干部的亲戚,与他们交流交谈,共同展望美好未来。结合日常学习心得和参加自治区统一培训的收获,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形式,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看,怎么办”,向村民宣讲了党的十九大精神。
董明实是新疆教科院的一名语文教研员。这次结亲,他住进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喀拉苏村亲戚萨塔尔·艾力亚家,亲戚7岁的孙女阿比代·买买提每天都要找董明实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渐渐地,除了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外,教阿比代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练书法成了董明实最上心的事。得知董明实一个星期后就要回乌鲁木齐,阿比代有些舍不得,她说:“我觉得和董叔叔学习很有乐趣,他要是能一直在我家住多好啊!”
自治区民政厅:
开展拾花比赛
12月19日,自治区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厅长托乎提·亚克夫带领第二批159名干部职工抵达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开展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
当天,民政厅社工中心干部阿优吐兹·伊利亚斯来到乌鲁却勒镇库木艾日克村亲戚米日古丽·吐尔逊家的地里拾棉花,和阿优吐兹一起参加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的3名干部也来帮忙。结对认亲后,阿优吐兹了解到米日古丽家缺少劳动力,心里一直惦记着亲戚家的棉花没人拾,她说:“这次来住一周,我和同事们都会尽全力帮她。”
四名结亲干部开展了拾花比赛,1个小时大家拾了30公斤棉花。看到他们的手背被棉花秆刮出一道道印子,米日古丽感动地说:“他们都是城里来的干部,干农活一点也不叫苦叫累,我亲戚的手都被刮破了,有这么好的亲戚,我很幸福。”
自治区侨联:
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12月10日,自治区侨联机关参加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的第一批4名党员干部在自治区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兼秘书长韩博的带领下,赶赴温宿县佳木镇加依村与亲戚开展“四同”活动。
12月11日,韩博阿克苏地区宣讲团专程到加依村举办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
自治区侨联“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提前对结亲户的思想状况、家庭情况、住房条件、困难问题等开展摸底调查,为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期间,自治区侨联党员干部与亲戚在“四同”过程中增进情谊,向亲戚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帮助亲戚干农活、打扫庭院卫生、美化周边环境,针对亲戚家的不同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亲戚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