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户外活动信息》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8 08:42

如何写《户外活动信息》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户外活动信息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确保内容围绕户外活动展开。例如,可以写一次徒步旅行、露营体验或户外运动等。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户外活动的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详细描述活动过程、感受和收获;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对户外活动的看法。
3. 内容丰富:在正文部分,要尽量丰富内容,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流程、个人感受等。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具生动性。
4. 视角独特:在描述户外活动时,要尽量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户外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和成长。
5. 语言生动: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同时,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6. 突出重点:在作文中,要突出户外活动的亮点和特色,如美丽的风景、有趣的活动、深刻的感悟等。这样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提高作文的评分。
7. 引用名言警句:在适当的地方引用一些与户外活动相关的名言警句,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使文章更具深度。
8.

组“野团”爬山成风尚 谨防“轻组织、重风险”

组“野团”爬山成风尚 谨防“轻组织、重风险”

近年来,徒步、登山、露营等户外运动走入大众视野。在社交平台上,大量“轻松”“无门槛”“小白友好”的户外活动招募信息吸引着众多年轻人。不少团体还结合“联谊”等社交元素,进一步拓宽户外运动的参与边界。然而,表面看似休闲轻松的“轻户外”,实则潜藏风险。

安全环节常被忽视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户外团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微信群或社交平台组织发布,报名流程简单高效。组织者会提前说明线路安排、出发时间、交通方式与团费细节,价格多在50元至300元之间,多为“全包价”。

报名者通常通过微信转账或小程序付款,随后被拉入微信群,后续通知和装备清单均在群内发布。一些团队还提供登山杖、护膝、防晒帽等租赁服务,组织看似颇为专业。

但在“看上去专业”的背后,一些关键细节往往被忽略。例如,尽管招募页面普遍标注“含保险”,但多数并未明确说明承保公司或保单条款。

在出发当天,队员多在地铁口集合乘坐大巴前往徒步地,部分大型团队设有“前中后”三名领队,但记者发现,不少团队仅配备一名兼职领队,且未受过专业培训。活动过程中若发生掉队、迷路、受伤等情况,常常缺乏应急响应。

市民贝女士向记者分享了一次亲历的“惊险一日游”。她在社交平台报名参加了一场前往宁波蜘蛛岭古道的徒步活动,页面写明费用包含了保险和交通费用。付款通过微信转账完成,招募详情中写明:“本活动为相约出行,组织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徒步当天伴随小雨,需穿越草木繁茂地段。贝女士说,全程大概10公里,进行时并未意识到风险,只是觉得走的路太“野”,“快回到大巴车上时,听说有人被蚂蟥咬了,才开始紧张。”几名团员腿部和脚踝处出现明显血迹。贝女士回家换衣服时也发现自己袜子和裤脚处有血迹,便赶紧进行伤口处理,虽然观察几日后身体并无大碍,但她还是有些后怕。

当天的团队中还有几个带孩子的家庭,孩子大多在10岁以下。贝女士说,现场领队虽然用碘酒帮忙处理了伤口,也安抚称“蚂蟥吸血后会自动脱落,不必过度担心”,但因缺乏事先提醒,不少家长情绪一度紧张。既然登山行程并不限制年龄,贝女士认为应对未成年人同行的特殊风险提前评估、充分告知。

组织资质较为模糊

随着徒步市场快速扩展,“谁能带团”成了一个模糊的问题。按规定,组织包含交通、食宿、导览等内容的户外活动,原则上应取得旅行社资质,并接受相关监管。根据《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第十条,经营旅游类服务的平台和机构应依法备案。

但在实践中,不少户外团体打着“自由组队”“AA拼车”的名义,实质上收费内容中却含有车费、领队费、保险等项目,已具备商业性质。收款方式灵活,微信转账、群内收款屡见不鲜,一旦出现事故,组织方可以轻易“免责”,而参与者则陷入维权难的境地。兼职领队周先生透露,不少户外组织的行前声明常写道:“活动为自愿参与、风险自负,组织者不承担任何责任。”实际上,这类表述在法律上并非免责护身符。

而领队也没有什么准入门槛,虽然中国登山协会设有“初级山地户外指导员”培训认证,但相关证书目前并非强制要求,而且从培训到考证,花费要超过三千元,不少领队未持证上岗。记者以“兼职领队”为由联系了几家户外团体,均表示“无证也可带队”,只需“性格开朗、热爱户外”。“绝大多数都是户外爱好者半路出家。”领队周先生坦言,“如果遇到突发状况,基本靠经验与临场反应处理。”

与国外相比,我国民间户外活动仍缺乏统一管理体系。在日本、美国,进入部分自然保护区前需报备行程、登记名单,一旦逾期未归,将触发救援机制。

相较之下,我国民间户外活动仍处于较为松散的状态。监管多集中在“事后处置”,对事前备案、路线审批、领队资质等方面缺乏统一制度。2024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针对户外探险游活动,提出应落实“谁发起、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团队人员依法追责。一些体育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在探索备案机制、培训体系和平台审核责任,但整体仍处在起步阶段。

在行业规范尚未健全之前,参与者也需增强风险意识,不盲目跟风徒步,在出发前也要主动了解路线地形、评估体力储备、购买专业保险,并确认组织方资质与安全方案。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王一凡)

预警发布!雷暴大风、大暴雨来袭!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来源:央视财经

记者从海南省气象台了解到,南海热带低压已于今天上午在南海中部海面生成,上午8时其中心位于西沙永兴岛东偏南方向约285公里的海面上,也就是北纬15.8度、东经114.8度附近,中心附近最大风力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0百帕。

预计,该低压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缓慢移动,强度缓慢加强,可能于24小时内加强为今年第1号台风,逐渐向海南岛南部到广东西部一带沿海靠近,之后将于13日前后在上述沿海登陆(强热带风暴级到台风级,10-12级,25-33米/秒),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江西省气象台2025年06月10日11时10分变更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内,吉安、南昌、景德镇、上饶、鹰潭、抚州、赣州七市和宜春市东部的部分地区有雷电活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防范。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雷工作;

2.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海南省气象台2025年06月10日09时31分继续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本岛南部海面10时到20时可能出现雷雨大风天气,风力达7~9级,并伴有强雷电,建议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工作。船只做好避风准备

海南省气象部门提醒,南海热带低压在南海中东部海面生成后,将逐渐靠近海南岛东部至广东西部一带近海,请海上作业平台及过往船只做好避风准备。

今明两天南方降雨逐步减弱

12日起华南将现台风雨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黑龙江中东部、吉林北部、云南西南部、江南中东部和西南部、华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黑龙江中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中南部、广东北部、广西中东部等地局地有暴雨。

明天,江南中东部、华南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海南岛中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后天,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河北北部、浙江东部、广东南部、海南岛、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海南岛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气象部门提醒,今明两天南方降雨逐步减弱,但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仍需注意防范山洪、滑坡、泥石流的发生,远离山区等危险地带;雨天路滑、能见度不佳,出行请留意交通安全。12日至15日,华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或现明显风雨天气,公众请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做好台风防范工作。

西北西南华北等地高温将连成片

多地高温耐力十足

6月5日以来,受暖高压脊影响,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高温天气逐渐发展。昨天,高温范围扩大,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局地最高气温达到40℃左右,体感炎热。

今天,受冷空气影响,华北、黄淮一带的高温短暂缩减,但四川盆地高温发展。明天开始,我国高温范围又会迅速扩展,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江汉西部到华北黄淮等地的高温将连成一片,而且华北、黄淮、四川盆地等地高温会持续多日,耐力十足。

大城市中,郑州明起7天高温全勤,部分时段可达38℃至39℃,成都10日至13日或连遭4天高温。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公众请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避开在高温时段外出,谨防中暑。

台风来了,该往哪里躲?

室内

1.台风经过当地、风力很大时,应躲在卫生间等没有窗户或窗户很小的房间

2.检查并及时加固门窗、室外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室外搭建物。可在窗玻璃上用胶布贴“米”字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室外

1.不要在临时建筑物、广告牌、铁塔、大树等附近避风避雨。

2.避免在靠近河、湖、海的路堤和桥上行走,以免被风吹倒或吹落水中。

3.如果在水面上(如游泳),应立即上岸避风避雨

4.强台风过后,千万不要马上离开躲避处。台风“风眼”在上空掠过后,地面虽会平静一段时间,但风暴并未结束。通常不到1小时,风就会从相反的方向卷土重来。

华南沿海地区的公众

请密切关注

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动态

提前做好防台风准备

此外

今明两天我国多地

有短时强降水天气

黑龙江、吉林、江西、浙江、广东等地局地

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

来源:中国天气网、国家应急广播、中央气象台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