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8 23:15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理解教材内容: - 仔细阅读《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的相关章节,确保对教材中的核心概念、观点和理论有深刻的理解。 - 思考教材中的案例和实例,理解其背后的道德原则和社会价值观。
2. 明确作文主题: - 根据教材内容,确定作文的主题。例如,可以是关于诚信、友善、公平、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 - 确保主题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避免偏离主题。
3. 结构清晰: - 开头:简洁明了地引入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论点。 - 主体:分段论述,每段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使用教材中的例子和理论支撑观点。 -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观点,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展望。
4. 论证有力: - 使用教材中的观点和理论作为论据,确保论证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增强作文的现实意义和可读性。
5. 语言表达: -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和网络用语。 - 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6. 遵守格式要求: - 按照学校或老师要求的作文格式进行写作,包括标题、开头
原创 周叶中 民主与法制周刊
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打造成我国政治文化的金色名片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
周叶中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我们党的徙木立信之举。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面对具有顽固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作风问题,充分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文化要求,切实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有助于实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点在于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钉钉子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然而,面对中央三令五申,仍有一些党员干部无视规定、心存侥幸、顶风违纪。例如在学习教育期间仍有违规吃喝典型案例被通报,暴露出一些地方“吃喝风”“圈子文化”等依然盛行。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要进一步严明规矩,推动整治看得见的不正之风,也要深化思想认同,着力消除背后的腐朽文化根源,营造标本兼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因此,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既要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硬规矩”要求,严格贯彻落实以中央八项规定为基础形成的一系列作风建设的具体规定,也要充分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党纠治“四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有助于发挥其在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方面的正确价值导向。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的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文化。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其不仅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而且对党的公信力、党的形象造成致命破坏。面对当前“四风”问题禁而不绝甚至不断衍生出来的新形态新表现,应当提高政治站位,从加强政治文化的高度深刻认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因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不顾党和国家大局,搞部门或者地方保护主义的”“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等纳入政治纪律范畴;另一方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看似小事小节,但一旦成风,往往会衍生很多其他问题,出现由风及腐、风腐一体、风腐交织的现象,污染党内政治生态。因此,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加强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有力举措,通过纠治“四风”带动解决党内其他问题,确保党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
切实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打造成我国政治文化的金色名片。立足新征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一是通过学习教育加深对“四风”问题政治危害性的认识,在党内优良政治文化的浸润滋养下,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一种重要政治共识,引导人们向善向上,进一步增强全党的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二是在实践中持之以恒严明规矩、狠抓落实,保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刚性约束作用,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对规矩心有敬畏而非心存侥幸,切实发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净化政治生态、推进治国理政方面的政治效能。三是注意改进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方法举措,正确处理好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严格监督执纪和保护正当权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违纪惩处的精准度和信服度,切实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文化。
原标题:《周叶中: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打造成我国政治文化的金色名片》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题: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重庆、云南、青海、甘肃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新华社记者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重庆、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做到真查真改、落地见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以案为鉴“治未病” “刀刃向内”查问题
开展警示教育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举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着眼提升警示教育实效性,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分层分类分领域推动警示教育,因时因势探索创新方法路径和形式载体,实现警示教育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权力关、金钱关和美色关,我这‘三关’,关关‘失守’,对自己痛恨自责……”前不久,在重庆云阳县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警示教育会上,警示教育片《风腐歧路》披露了云阳县民政局原局长向国成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由风及腐的案件细节,令在场云阳县部门、乡镇党政“一把手”深受教育。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云阳县深入剖析相关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暴露出的内部约束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在思想上加强警示,在监督上做实举措。”云阳县纪委书记王磊说,县里结合监督检查、巡视巡察、信访举报等,从政治素质、担当尽责、廉洁作风等方面对部门单位“一把手”及班子成员开展精准“政治画像”,提升对“关键少数”监督实效。
“依托学习教育,完善办案、监督、教育闭环管理机制。”云南曲靖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曲靖市在对问题干部审查调查中,同步采集忏悔书、剖析材料等,建立警示教育资源库;审查调查结束后,召开案情通报会、专题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会等,对案发单位进行政治生态分析调研,督促查漏补缺、建章立制,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综合效果。
强化问题整改整治 持续筑牢作风防线
“清廉不是口号,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近日,重庆梁平区屏锦镇举办了一场以“清廉青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该镇11名年轻干部上台演讲,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基层带来的深刻变化中挖掘鲜活素材,讲身边人说身边事。
“坚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作为年轻干部‘成长第一课’和‘终身必修课’,严管厚爱校准成长航向。”屏锦镇纪委书记刘德成说,年轻干部思想活跃但定力有待锤炼。通过学习教育,促使年轻干部系牢思想“安全带”,筑牢作风防线。
学习教育期间,各地推动干部开展“自我体检”,加强理论学习、问题查摆、整改整治。结合“自我体检”、领导干部帮助指导等,青海湟源县寺寨乡党委副书记李红霞深入查摆了自己的问题。“我分管党建经费管理工作,以前对相关政策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通过学习教育,系统学习了党建经费管理办法、为民服务经费专项管理办法。只有把政策学透,才能正确用权履职。”李红霞说。
云南德宏州针对资源集中、权力集中部门关键岗位干部,构建“纪检+审计+群众”多元监督体系,全程监管资金使用、项目决策等环节。德宏州梁河县以任前培训、廉政谈话、风险排查为抓手,为新任职干部注入“防腐疫苗”,已开展150余人次岗前廉政教育。
工作实效检验学习成效 小事入手写好“民生答卷”
各地坚持敞开大门搞学习教育,接受群众监督,接受群众评判,在乡村振兴、企业发展、民生保障等一线工作中,以工作实效检验学习成效。
“晒尔村留守孤寡老人吃饭不方便,新村里有食堂,可不能忘了老村的人”“邻居装修水漏到了我家,请村里帮忙调解一下”……在青海湟源县池汉新村议事亭里,村民围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反映生活中的困难。驻村第一书记蒋咸俊边听边记边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池汉新村由晒尔村、莫布拉脑村等易地搬迁村组成。从驻村开始,蒋咸俊想得最多的还是如何让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结合学习教育,蒋咸俊在村里落实开门教育要求,通过群众座谈会、入户走访等,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以往一半的时间得用在开会、检查等事务性工作上,现在我们把这些时间都放在园区大棚里、村民家里,随时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和群众需求。”甘肃皋兰县阳洼窑村党总支书记魏正家每天扎在产业园里,跟企业聊行情,跟村民聊生活。
指导市级以下层面将所有考核事项整合为一个综合考核;加快规范村(社区)组织工作事务和证明事项……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肃持续巩固精简基层考核事项工作成果,帮助像魏正家这样的基层干部减轻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精力聚焦主责主业。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让基层作风焕然一新。记者在阳洼窑村采访时,大伙儿说现在村里出现了“三多三少”:“虚头巴脑”的事情少了,实事求是的动作多了;基层干部坐办公室的时间少了,走村入户的次数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真抓实干的举动多了。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