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写作《《战马》读后感400字》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8 23:41

写作《《战马》读后感400字》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战马》读后感的400字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突出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战马》这本书的读后感,围绕书中的内容、情感、思想等方面展开。
2. 简洁明了:由于字数限制,作文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啰嗦。在400字的篇幅内,要抓住重点,突出自己的观点。
3.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开头部分简要介绍《战马》这本书的背景和作者;中间部分阐述自己的读后感,包括对书中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4. 语言生动: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作文语言生动形象。可以适当引用书中的经典语句,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5. 观点鲜明:在作文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既要肯定书中的优点,也要指出不足之处。观点要具有说服力,避免过于主观或偏激。
6. 情感真挚: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你对《战马》这本书的喜爱和感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这本书给你带来的启发和影响。
7. 避免剧透:在作文中,尽量避免透露书中的关键情节,以免影响其他读者的阅读体验。
8. 注意字数:

李林:卫国何须分男女,誓以我血荐炎黄

生平简介

李林(1915.11.15—1940.4.26),原名李秀若,女,福建龙溪人。幼年遭弃被侨眷收养,侨居印尼。1929年底回国,1933年参加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救亡青年团”。1936年后半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奔赴太原,参加山西牺盟会在国民师范举办的军政训练班。

1937年抗战爆发后,她坚决要求上前线,先被派大同,后在今朔州市参与创建晋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地方组织。1937年底,李林被任命为她亲手创建的晋绥第八抗日游击队队长。1938年春,担任八路军120师雁北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率部驰骋雁北、绥南,屡建战功。贺龙称她是“我们的女英雄”。1940年4月,日伪军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疯狂“围剿”,她为掩护我抗日队伍突围而不顾身孕率骑兵排勇猛冲杀,壮烈殉国,时年不满25岁。

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李林说

●“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

——写于1935年,李林的读书时代。

●“木兰替父赴战场,红妆挥戈胜儿郎。卫国何须分男女,誓以我血荐炎黄。”

——1935年,在上海爱国女中时,在一篇题为《读<木兰辞>有感》的作文中,李林表达了自己效法花木兰杀敌报国的决心。

●“如果我倒下了,你们要接过去,红旗绝不能倒!”

——1936年12月在北平为“七君子”事件游行时,作为队伍的总旗手的她说出此言。

●“当黄色的风沙吹起在沙滩上,我的战马快如飞,飞过山岳,飞过平川。风啊,我和你比一比;敌寇的血,染红了我的马蹄;敌寇的头,滚在我的脚底。”

——1937年,在训练游击队过程中,李林驯服了烈马菊花青后,写下即兴短诗《心爱的战马》。

可能很多人都无法理解,81年前,她所做出的那个抉择。

那是1940年春,本是最美人间四月天,她腹中五个月的小生命,和这个季节孕育着的一切生命一样,勃勃萌动。这时,她未满25岁,第一次成为准妈妈,欣喜、期盼可想而知……

可现实的“春天”却并未到来,在当时她所在的晋绥边区,甚至更广阔的中华大地,都“春风刺骨”!

随着日伪军一次次的“大围剿”,4月26日,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700余人被包围。为了掩护队伍突围,作为第11行政专员公署秘书主任的她,不顾怀有数月的身孕,率骑兵排勇猛冲杀,将日伪军引开,自己却被围困。在多处负伤后,仍英勇抗击,毙伤日伪军6人。被日伪军包围后,她宁死不屈,用最后一颗子弹射进自己的颔下而壮烈牺牲,也决绝带走了她未出生的孩子。

她,就是烈士李林!她,就是“我们的女英雄”!

81年后,当我们回顾那个春天的往事时,仍心有戚戚。为一个年将25岁如花生命的凋零悲恸,为一个蕴含希望胎儿的早夭遗憾,为一个遗孤永远无法成为母亲的梦碎心悸,更为祖国失去这样一位好女儿痛惜!

但,一切选择,皆不偶然,正如李林。她的故事,还要从1915年11月那个冬天讲起,李林的生父母在她出生40多天后,就将其遗弃于福建漳州塔口庵,幸被侨眷领养,3岁后侨居印尼(荷属爪哇)10年,身受殖民统治压迫。

1929年底,经济危机袭击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侨民遭遇疯狂排华,养父的商业也遭严重打击。14岁的李林,怀着对于帝国主义的愤恨和对祖国的憧憬,随养母回到故乡,进入厦门集美学校读书,并加入集美抗日救国会义勇队。

1931年,随着“九一八事变”发生,抗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荼,席卷全国,这时李林抗日救国的热情迅速增长。到了1935年春,李林在就读上海爱国女中时,参加了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救亡青年团”,当时才20岁的她就写下“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

1936年7月,李林为寻找职业革命家之路,来到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北平,入读北平民国学院政治系。这一时期,她一面从马列主义著作中吸吮营养,一面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同年12月12日,北平学联为抗议国民党政府在上海逮捕救国会“七君子”事件,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李林被选任总旗手。当她的总红旗遭遇警察抢夺时,李林舍命护旗,头部被警棒打伤,鲜血洒在红旗上,最终保住了红旗。这时,她已经初具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气魄。

一个星期后,21岁的李林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为这一信仰的终生实践者。

年底,她奔赴太原,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在国民师范举办的军政训练班,接受军事训练。她和同道的女学员们,也成为抗战前夕在国统区公开武装起来的第一批女战士。

1937年,震惊华夏的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李林的热血沸腾了,坚决要求到前线去工作。遂被派到大同,任牺盟会大同中心区委宣传部部长。后二出雁门关,随晋绥边区工作委员会到今朔州市平鲁区参与创建晋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地方组织。到前线后,组织开办训练班,编写军事、政治教材,亲自授课,教育和武装青年……李林还利用工作余暇时间走村串户,拉起一支200余人的抗日游击队,并被组织上任命为游击队的队长兼政治主任。

1938年春,当各个地方游击队被改编为八路军120师雁北独立六支队时,李林随队担任了骑兵营教导员,率部驰骋雁北、绥南,屡建战功,威震晋绥。对于这位骁勇善战的女英雄,敌人又恨又怕,悬赏5000大洋捉拿李林,但老百姓用心掩护着她。两年后在晋西北人民代表大会上,贺龙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

同年9月,晋绥边牺盟工作委员会成立,李林便被调任到边委工作,任宣传部部长,兼管地方武装,她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当时,敌人对晋绥边根据地进行第7次“围剿”,调集4000多名日伪军,把几十个村子团团包围,妄想困死和根除抗日武装。面对严峻形势,李林带领游击队发起了围魏救赵的奇袭岱岳之战,成功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李林威名再震,也越来越成为敌人的心头刺。尤其是日益巩固的洪涛山抗日根据地,正处在敌人战略地区的腹心地带。因此,敌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前来进攻。果真,更疯狂的“围剿”在第二年春天到来。

1940年4月,日伪军又调集1.2万兵力,分兵6路猛扑,对我根据地腹地发动第9次“围剿”,来势空前。

而这个时候的李林已经结婚并且怀孕,军队其他人让她在后方准备撤离,她坚决不肯,誓死要在战场上杀敌。

本文最前的那一幕出现了——4月26日,晋绥边区特委、第11行政专员公署机关和群众团体等700余人被包围,情况十分紧急。李林不顾数月的身孕,一马当先冲在前面,率骑兵排勇猛冲杀。

在后来的一些史料里,详细记录了那天发生的一切:为了掩护机关与群众团体突围,李林故意在马上站立,左右开弓向敌人射击,敌人的主力被她吸引过来,开始围追李林和她的战士们。机关和干训班的同志们利用这个机会,迅速沿着右沟南岔疾走,翻过南山突围而去。

李林催马正往前赶,打到西短川村口,本来已经完成掩护任务并身处安全位置,但她担心我队伍突围状况,掉转马头,二次攻击,冲上郭家村背后的荫凉山。

这个时候,她的战马不幸中弹倒地,身边剩下的两个战士都已负伤多处,而她的腿部和胸部也多处负伤。日军从四面扑上来,围住她们嚎叫着要“抓活的”。李林和受伤的战士奋力拼战,冲向山顶的一座小庙。

最后,她把驳壳枪的子弹打光了,小手枪里也只剩下一发子弹。眼看日军越来越近,她见突围已不可能,坚决不当俘虏。于是,她用最后一颗子弹打进自己的颔下……

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5岁,而她腹中的孩子终未能看一眼这个世界、喊一声妈妈!

5月26日,中共中央妇委从延安发出哀悼李林烈士的唁电。延安《新中华报》《中国妇女》杂志,重庆《新华日报》,全国解放区和大后方的许多报刊,都发表了李林烈士的英雄事迹,悼念这位抗日女英烈。

其中,中共中央晋西北党委机关报《新西北报》在《悼李林同志》的社论中高度评价说:“有不少民族女英雄……但能指挥武装部队,领导工农群众与敌人冲锋陷阵、血肉相拼,一直坚持三年之久,创造了辉煌永远不可磨灭战绩的,恐怕只有李林同志了!”

……

而今,她去世的荫凉山早竖起了“民族女英雄李林同志于1940年4月26日光荣牺牲之地”的石碑;朔州市平鲁区烈士陵园,也矗立起她跃马提枪、飒爽英姿的塑像;在上海爱国中学、厦门集美中学也都有李林烈士塑像和纪念碑。

历史不会忘记,即使时光已经走过了81载。而面对她当初抉择的不解,时间也终于给了我们答案!

相信此时,她一定在天堂里微笑注视着华夏大地,繁花似锦、江山秀丽,再没有倭寇战乱、再不需血染征衣,这盛世如你所愿,请君安息!

山西晚报记者 范璐

(本文鸣谢:李林英雄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宝国)

记者手记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有句话:“死亡不是真正的逝去,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这些天,当我一遍遍温习李林的故事、书写李林的事迹、感受李林的人生时,这句话总会不自然地跳出来。

她是如此不幸,生活在那样的年代、遭遇过那样的经历、人生并未展开就匆匆凋谢;但她又是如此幸运,她真的从不曾被后世人忘记。她离开81年了,除了那些石碑、雕塑,还有影视剧、书籍中,总是有人不断在传颂着她的故事。

去年,我就曾两次与李林“相遇”,一次是审读一个名为《红色晋绥》的剧本,其中为她着墨不少;另一次是在单位组织的党员活动,参观当年山西牺盟会所在的国民师范学校旧址,观看她当年的事迹。在她去世后的这么多年,她正是以这样的方式,留存于后世间。

我想,没有比这样的“活着”更长久!

(责编:candy)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读后感


篇1:《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读后感400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400字(一)

暑假里,我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不禁备受启迪。

保尔,一个正直,敢作敢当的男子汉,十几岁的他,因为正义,敢出手教训市里的无赖;保尔是机灵的,身处牢中的他,能抓住机会,轻而易举地使愚昧的敌人中计而躲过魔爪;保尔是勇敢的,刚参军的他,纵马挥刀地向前猛冲,完全进入奋不顾身和忘我杀敌的精神境界;保尔是坚强的,作战的他,在头部严重烧伤后,在坚定的革命信念的支持下,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以继续抗战;保尔是伟大的,他几次与死神进行生死搏斗,最终以胜利而回到亲人的身边,回到战友的身边。

这就是作者塑造的保尔,一个令无数人赞叹的保尔,他用坚强的毅力显示出他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残疾人没有气馁,而是刚强屹立在困难的面前,毫不屈服,努力的为祖国的壮丽事业而奋斗,他为我们树立了身残志坚的光辉榜样。是他——保尔,使千千万万的人增添了力量,使我们鼓起了勇气,使人们乐观地看待人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英雄在岁月的风雨中成长,生命在时代的洪流中放歌。愿生命永远都能放出核能,愿生命永远都光芒闪烁,愿生命焕化为友谊的磁场,愿生命放射出情感的电波。英雄的灵魂永不朽,生命的歌声永不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400字(二)

最近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了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贫寒,天份不高,悲伤和苦难主宰了他整个童年。后来他在布尔什维克共产主义战士朱赫来的正确引导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从一名红军骑兵侦察员成长为一名领导者。虽然长期的伤痛最终使保尔全身瘫痪,但他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写出了伟大的著作《风雪所诞生的》。书中通过对保尔?柯察金的描写使我感受到了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情感世界。他同保尔的经历完全交织在一起。可以说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因为作者和他所描写的主人公保尔一样都是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都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满腔的热血,都有着坎坷的一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明白了没有天生的英雄,更不能空谈理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习保尔?柯察金钢铁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400字(三)

暑假里,我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不禁备受启迪。

保尔,一个正直,敢作敢当的男子汉,十几岁的他,因为正义,敢出手教训市里的无赖;保尔是机灵的,身处牢中的他,能抓住机会,轻而易举地使愚昧的敌人中计而躲过魔爪;保尔是勇敢的,刚参军的他,纵马挥刀地向前猛冲,完全进入奋不顾身和忘我杀敌的精神境界;保尔是坚强的,作战的他,在头部严重烧伤后,在坚定的革命信念的支持下,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以继续抗战;保尔是伟大的,他几次与死神进行生死搏斗,最终以胜利而回到亲人的身边,回到战友的身边。

这就是作者塑造的保尔,一个令无数人赞叹的保尔,他用坚强的毅力显示出他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残疾人没有气馁,而是刚强屹立在困难的面前,毫不屈服,努力的为祖国的壮丽事业而奋斗,他为我们树立了身残志坚的光辉榜样。是他——保尔,使千千万万的人增添了力量,使我们鼓起了勇气,使人们乐观地看待人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英雄在岁月的风雨中成长,生命在时代的洪流中放歌。愿生命永远都能放出核能,愿生命永远都光芒闪烁,愿生命焕化为友谊的磁场,愿生命放射出情感的电波。英雄的灵魂永不朽,生命的歌声永不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400字(四)

近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感触很深。读时的心情是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www.lz13.cn)细细品味着这本书,品味着保尔的精神。越发觉得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记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差不多没有一个人甘心平平庸庸的生活,因为即使是小草也在努力着为春天增添一丝绿色,希望在春回大地的彩卷上留下自己的身影。但是却未必人人都会炼就一块好钢。

那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信大家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那烈焰熊熊的炼钢场面。其实,人生就如同炼钢!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的,“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炼!有人说保尔是天生的英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天生的英雄的。保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努力——在战火纷飞的战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后退;在疾风暴雪的建设工地,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劳动强度和饥寒,他没有倒下;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面对书稿丢失、身体每况愈下的无情打击,他仍没有屈服,终于从一个出身贫苦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顽强作风的共产主义战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五)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这是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令人久久不能平静的书中的一段文字。是啊,就像书中塑造的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同志,这个令我听到就信心百倍,浑生充满力量的响亮的名字,一个以超人的毅力一次又一次从死神手里夺回自己的生命,却又置生死于度外,全身心投入到党和解放事业中去。虽然双目失明,不能在前线战斗,但他仍然不望在后方继续为解放事业而奋斗!他和我国的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等人一样,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为我们过上现在这种好日子打下了基础。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为地主们放牛、放马呢。

这本书结合了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亲生经历,真实、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战火纷飞的乌克兰地区。直到现在,书中的保尔·柯察金同志的精神还支撑着数万名儿童、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

来吧,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他,了解他,学习他吧,让我们为和平而奋斗到底!

篇2:关于《钢铁是怎么炼成》读后感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带着满怀的热情,带着无限的期待,我看完了这部著作。就在这平凡的一天,我感受到了一位英雄不平凡的品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视为生活的教科书,人生的路标和精神补品,一直被一代代的读者所传承。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生动地描述了一代工人阶级青年在苦难中诞生,在苦难中成长的过程。在风雨如磐的沙皇暴政下,在地主资本家,在外国侵略者的重重压迫下,懂得了爱和恨,增长了知识,炼就了坚毅顽强的性格,在十月革命的风暴中,百炼成钢,从自发的反抗者,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其中,主要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坚忍不拔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并以他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当时苏联的历史画面和人们艰难的斗争生活。

说起保尔,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他是一位英雄,是一个顽强的人。当他负伤不得不退出战场之际,他仍然在后方不停地努力贡献;当他被诊断神经中枢有问题时,他没有退缩,一如既往地工作,为社会无私奉献。他一直奋斗着,他两腿瘫痪,双目失明,可他依旧没有放弃,坚决拿起手中的笔,与命运做斗争。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最可怕的敌人,就是自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这不就是人生的意义吗?

保尔做到了,他没有虚度年华,也没有碌碌无为,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斗争,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篇3:关于《钢铁是怎么炼成》读后感

里面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正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正因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主人公保尔,在小时候,经历了无数的痛苦与磨难,但他没有被困难打倒。青年时代,保尔遇到了朱赫来,他的思想进一步成熟,奋不顾身的投入国家革命事业中。即使疾病缠身,即使前方困难无比,你依然没有放弃,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事业中。你忘我地工作,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保尔,用自己顽强的斗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向我们展示了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保尔,敢于向命运挑战,在革命的烈火中焚烧,是我们新一代青年努力学习的榜样。

保尔,就是那钢铁,那坚硬不屈的钢铁。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会遇到无数的坎坷,我们也要学习保尔那种坚韧不屈,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李超

人应该怎样地活着才有意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行动了这一问题.保尔他残废后,毫不灰心,还要顽强的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造.后来双目失明了,这对于已经瘫痪的人来说,要是一场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可是他却毅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坚持写作,每写一个字,他都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劳动.

经过顽强的努力,他终于成功的写出了小说《在暴风雨里诞生》的前几章.读着,读着,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保尔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这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呢?我读完这本书,在书中我终于明白了,这是那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呼着他创造奇迹,这就是他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国庆红色分割线.

李蒙召

最近几天,我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本书。它,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本书说的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经历,从他的身上,我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保尔的一生非常坎坷,然而他凭什么使自己继续活下去呢是毅力。在各种困难中,他凭借着他的毅力冲破了难关。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革命事业,为了革命,他可以牺牲掉一切。在身体残疾的痛苦煎熬中,他不屈不挠。如书中所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而在现实中,我们能像保尔一样吗?答案是“能”!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坚毅不屈,迎难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活保尔。我们没有战争,生活在这个年代的我们,就更要懂得克服各种困难,一点点的困难不算上是些什么!为每一个人而加油!

只要勇敢地去面对每一件困难,等事情一过,你会发觉,原来自己是有毅力的。保尔·柯察金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望每一个人都是坚毅的保尔!

杨宜卓

在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书中主人公保尔的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小时候艰苦的生活,参军后沉重的伤残以及后来的双目失明、下肢瘫痪……一个又一个不幸的挫折,降临在他年轻的生命中。但在这一系列困难面前,他从不曾低头,凭借钢铁般的意志,他一次次站了起来。他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毅力的青年,在战乱期间,他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抗战。在一次战斗中,他被子弹夺去了右眼,没有人会猜到他能醒来,但是他不只醒了过来,而且在治疗期间竟没喊一个痛字。他一生都在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双目失明时,他尽然写了一本书,这对看不见光明的人来说是多么困难,他瘫痪在床,还是没有停止写作,在表妹的帮助下,最后,他的小说终于获得了发表。

这本书和主人公保尔让我明白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轩安南

“每个伟大人物的历史好处,是以他对祖国的功勋来衡量的,他的人品是以他的爱国行动来衡量的。”俄罗斯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这样说过。

也许保尔并没有龚自珍的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并没有文天祥的从容就义、以死报国;也并没有岳飞的武略非凡、身先士卒。但是,他一个平民,从小就抱有为国献身的信念,最后做到铁路工厂的团委书记,一生为国而奋斗,实属不易。

为了供应木材,保尔修建铁路的重大任务之中。恶劣的条件、疾病的威胁、饥饿的煎熬,土匪的强袭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决心。他们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最后修通了铁路。他为了保卫祖国,投入红军的革命活动中。他的爱国情怀令人折服。

保尔为了革命,一次次的倒下,又一次次的爬起。他是祖国的骄傲,是人民的英雄。

生活中不恰恰就是这个样貌吗?只要你意志坚强,勇往直前,再坚固的冰石也是会化的。

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

篇4:关于《钢铁是怎么炼成》读后感

终于把它读完了。不知道为什么读到一半竟然有点读不下去的念头,觉得保尔的坚持似乎毫无意义,个人的努力有时候在时局面前苍白无力,可能我看到的现实生活中如拉兹瓦利辛这样的人占据多数,也可能因为我是一个容易悲观妥协的人。当看完保尔的小说成功出版他又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我深深的被震撼了。不由的有些羞愧,是否被生活压迫而妥协太久了忘记了如何去抵抗?有信仰的保尔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保尔有钢铁般意志的保尔不懈战斗的保尔生命力顽强的保尔,他是一个勇士,每个国家为有这样的战士而自豪,而每个人都应该努力成为如他那般勇敢而无畏,生生不息。

“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不敢妄加评论,只道感想。读此书,受益匪浅。

芸芸众生,愿我半生如保夫鲁沙一样,做一个勇士。

篇5:关于《钢铁是怎么炼成》读后感

理想,是每一个人的向往与追求。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像大海中一只孤单的小船,随波逐流。如果一个人有理想,但目标并不明确,也会导致失败;如果一个人有理想,而且目标明确,就能对国家和民族作出巨大的贡献。

这些使人受益匪浅的道理就通过阅读这本书所领悟出来的,而书中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的高尚品德也值得我敬佩。

保尔那钢铁般的意志深深的感动了我,特别他拥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正因为这样,保尔就从一个贫穷的孩子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这使我深深受益。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种信念一直支撑着保尔,使他拥有了钢铁般坚硬的坚强气概。

在充满着白色恐怖的情况下,他给地下工作者打探消息,送情报,在危险时刻救下革命者。因为这样,他受过刑,坐过牢。在革命战争年代时,跨战马,挥战刀,同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十分艰苦的环境里,他斗严寒,战冰雪,忍饥挨饿,奋力抢修铁路。在和平年代时,他还在工厂里忘我的工作。最令人感动的是,他双目失明仍然坚持写作,并最终完成了世界名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篇6:《钢铁是怎样炼成》读后感

真金不怕火炼,百炼才能成钢。

烈火撕咬着钢的肌肤。他却一声不吭,总是沉默着。可在这死一般寂静的夜里,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衡的。

保尔生长在俄国反法西斯战争时的艰苦环境中,与困难斗争了一生。儿时他被迫成了童工,尝尽了人间的冷暖。他以钢铁一般的毅力,一次次硬挺下去,他在革命者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十几年辗转之下,在感情的一波三折之下,他没有因为肉体与精神上的压力而倒下,而凭借他那钢铁一般的坚强斗志,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变得更加坚强,他如同一块会说话的钢铁,尽管最终上天夺走了他的健康,但他依旧用另一种方式来革命——写作。

看了作者埃德加·斯诺的简介后,我知道这不只是在写保尔,而是在写他自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困苦中炼成的,百炼之后方能成钢。

成为真正的钢铁,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