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9 04: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码头公司工作总结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总结目的:首先,要明确写作目的,是为了总结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成果,还是为了分析存在的问题,或者是为了提出改进措施。明确目的有助于确定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 确定时间范围:工作总结要针对特定的时间段,如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明确时间范围有助于梳理工作成果和问题。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工作总结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a. 引言:简要介绍总结的目的、时间范围和主要内容。
b. 工作成果:概括总结过去一段时间内码头公司取得的成果,如货物吞吐量、经济效益、安全生产等。
c. 存在问题: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管理、设备、人员等方面。
d. 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e. 结语:总结全文,强调工作总结的重要性,展望未来。
4. 数据支撑:在描述工作成果和问题时,要尽量使用数据来支撑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5. 客观公正:在评价工作成果和问题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既要肯定成绩,也要指出不足。
6. 语言表达:工作总结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同时,要注意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理解。
7. 附件和图表:如有必要,
去年以来,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港航海事支队,谋深做实“护民强港”品牌,推出了系列创新举措,不管是“两江游执法服务站”的设立,还是“智慧执法”手段的运用,都取得了可感可知的积极成效。
“护民强港”这个水域品牌为何而建?还有哪些全新目标要去实现?重庆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总队港航海事支队党总支书记、支队长万新荣进行了详细解答。
问:我们提出的“护民强港”品牌的内涵是什么?
万新荣:“护民强港”品牌是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为港航海事执法专门打造的综合性执法品牌,聚焦“让港口更规范、让航道更畅通、让水运更便捷、让航行更安全、让水域更清洁”的“五让五更”监管理念,全力构建“安全、畅通、高效、绿色”的内河航运治理体系,其中,“护民”是价值原点,即聚焦民生安全与权益保障,体现“执法为民”的根本属性;“强港”是实践路径,即锚定港口高质量发展,助力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
问:围绕“护民强港”品牌建设,我们港航海事支队做了哪些工作?
万新荣:一是建成投用两江游执法服务站。根据全市大综合一体化城市治理工作要求,支队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虚假宣传、异地乘船等突出问题,主动对接8家相关职能单位,按照窗口前移、服务前置、部门协同的思路,于今年1月在洪崖洞客运码头共建“两江游执法服务站”。服务站日常运行按照“3+N”方式进行,其中“3”是3家常态化联动单位,重点做好高峰时段常态化便民服务及执法联动工作,“N”是其余6家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参与法治宣传等工作。通过建立完善联动执法、便民服务、普法宣传、联合值守、信息共享、定期交流等六项机制,为群众营造放心、舒心、暖心的出游环境。服务站投运以来,接受群众咨询8000余人次,处置购票等投诉40余件。
二是全面夯实“五让五更”工作基础。让港口更规范,坚持客货危滚四类码头分类治理,总结形成客运码头“三环节九事项”、普货码头“全时段”、危险货物港口“沉浸式”、滚装码头“四必查”检查流程,保障全市港口吞吐量突破2.3亿吨,同比增长2.9%;三峡游、两江游、洪磁线、凤磁线累计471.8万人次安全出行,同比增长14.3%。让航道更畅通,坚持影响航道环境各类因素和通航建筑物运行、船舶过闸“两关注”,突出涉客、川黔籍、待闸船舶等监管重点,保障2476艘次船舶、88.2万吨货物安全过闸,同比提升12.6%、21.7%。让水运更便捷,落实《川渝水路交通运输执法合作协议》,携手四川武胜、合川支队开展“砺剑2024”专项行动,落实《乌江(重庆段)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联防联控机制》,定期组织参与片区季度会议,联合港航中心推进与贵州、乌江航道管理部门及涪陵、武隆、彭水、酉阳等支队在联合巡航、船舶过闸、保电调峰服务等方面联动协作。让航行更安全,开展恶劣气象信息共享和传递1100余条,成功应对8波洪峰安全过境,其中汛期“三阶段十到位”工作法被交通运输部选入“四基四化”建设典型案例。让水域更清洁,配合出台《重庆市船舶污染防治条例》,通过燃油抽检、示踪剂溯源、船E行核查等方式推进污染物“船—港—城”上岸交付,持续巩固“零排放”成效。
三是充分释放智慧执法应用潜力。搭建“一库一图”,与长江重庆通信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在嘉陵江68公里流域建立水上数字资源服务应用,集成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动态信息、船舶船员船公司三基数据和沿线视频监控等信息,实现水上综合信息“一图展示、一库查询”功能。丰富“艇机协同”场景,构建优化以无人机、长江北斗系统、AIS、CCTV等组成的非现场执法监管架构,逐步补齐险滩、桥区、水工作业区域监管短板。完善数字平台建设,推进“危险货物港口监管”“中心城区嘉陵江客运航线安全监管”“中心城区嘉陵江船舶水污染监管”三个“一件事”建设,持续提升智能化监管能力、协同处置效率及应急响应水平。
四是纵深推进执法监督精准覆盖。突出三峡库区、乌江片区、渝西片区等流域不同特点,分类开展勤务提醒、暗访检查、区域联动及全市专项等督导,推动145处隐患闭环整改。立足云阳、奉节环保督察典型案例,举一反三建立9区县135座码头、直管127座码头“一码头一表”,对22座问题码头整改(保持)情况“回头看”。现场指导涪陵“1·19”船舶碰撞事故、合川“7·25”船舶打流险情处置和潼南涪江车渡重大事故隐患整改。
五是聚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体系。深化“直属+地方”合作,贯彻落实《长江上游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管部门联勤联动合作协议》,与重庆朝天门海事处签订《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联勤联动合作协议》,在外事活动、重要安保、重大节庆活动(如今年春晚重庆分会场)中联合加强交通管制,在汛期应对、应急处置、联合检查中信息共享、齐抓共管。深化“中心+区域”合作,贯彻落实《川渝黔滇交通运输“数字赋能·智慧执法”协作共识》,深化数字执法制度共享、执法信息归集共享、跨省共治优化营商环境等9个方面,参与了四川总队牵头对南充、宜宾等5地的实地调研,推进川渝执法管理协同、信息互通及船舶异地监管等机制,联合合川支队等部门多维度探索梳理枯水期、汛期对广元、广安、南充等川籍船舶安全过境“一域一策”措施,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问:今年港航海事支队对继续打造“护民强港”有哪些新思路?
万新荣:总体思路是“1183”。即聚焦安全平稳向好“1”个总体目标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深化护民强港“1”个标志性品牌服务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抓实党建统领、港口规范、航道畅通、水运便捷、航行安全、水域清洁、法治保障、区县指导“8”项重点任务,发挥好管理机制、执法能力、数字赋能“3”个方面支撑保障。
“护民”方面,继续规范各类港口经营行为,维护从业者合法权益;消除影响航道环境各类因素,关注通航建筑物运行和船舶过闸情况,保障航道畅通秩序;严厉打击船舶污染物偷排超排、港口码头违法建设及违法侵占港口岸线违法行为,守护“一江绿水、两岸青山”。特别是持续规范两江游水路运输辅助业经营行为,发挥好交通“窗口”作用,进一步在为民服务上做加法,在联动合作上做乘法,在规范涉企检查、为企业减负上做减法,以朝天门游客集散中心建造为契机,进一步拓展联动单位综合服务功能,建设更加完善的新“两江游执法服务站”,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执法服务就在身边。严格实施船舶安全检查,实时监控通航环境,多形式为川籍过境船舶开展低水位条件下的护航带航,建立以执法艇为平台的“移动船员之家”,构建传递执法温度的“暖心驿站”,确保过境船舶航行安全有序。
“强港”方面,继续分类开展客货危滚码头“一港一策”治理,助力港口高效运转;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在“一干四支六线”航道网络发展构架中发挥干支衔接、通江达海、支持保障工作合力;着眼执法服务、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及信息互通,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水运高质量发展形势;扎实推进“一线一册(策)”“一桥一册(策)”“一域一策”治理,夯实航行安全本质;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和“两防一清”工作举措,落实重庆两江地区检察院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双检”协同合作,持续巩固污染物“船—港—城”上岸交付,共筑长江上游绿色屏障。
上游新闻 涂源
来源:云南糖网
中粮集团桑托斯港码头本月投入运营
YNTW.COM 近日,中粮集团(COFCO)宣布将于三月底开始在巴西桑托斯港(Santos)正式启动其大型码头(STS-11)的运营。这一项目不仅是中粮集团布局全球农业供应链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在拉美地区取得了显著进展。
(以上内容源自中粮国际)
中粮集团早在2014年便通过收购海外资产进入巴西市场,但一直以来依赖第三方码头,导致物流成本较高,竞争力受限。为了解决这一瓶颈,中粮决定自建码头,整合巴西全产业链的货运资源。2022年竞拍获得桑托斯港STS-11码头25年经营权,随即于2023年开启建设改造,该项目总投资约2.85亿美元,集中承载中粮集团在巴西的全部货运业务,一举使现有出口能力从约450万吨跃升至预计1400万吨甚至更高,从而实现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和供应链掌控力的显著提升
根据中粮方面的规划,待今年底码头设施全部竣工后,其年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1400万吨,主要集中在大豆、玉米和糖类产品的出口。到2025年,该码头预计将实现800万吨的年吞吐量,其中大豆和玉米约占550万吨,糖约250万吨。这将使其成为桑托斯港动态货物吞吐量最大的码头之一,进一步巩固该港口作为全球重要农产品出口枢纽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中粮巴西首席执行官Luiz Noto透露,为应对巴拿马运河可能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未来从桑托斯新码头出发前往中国的船只将改道非洲好望角。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中粮集团在供应链安全方面的战略前瞻性,也为全球农业贸易带来了新的物流格局和备选方案。
回顾中粮集团在巴西市场的发展历程,2014年通过收购荷兰粮食贸易商Nidera控股权成功进入巴西市场以来,中粮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并深化与本地生产商的合作关系。虽然在2022年中粮尚未跻身巴西企业前1000强,但短短两年内,到2024年即跃升至第14位,这种迅速成长无疑彰显了其战略布局的成功性和市场认可度。
总体来看,中粮集团桑托斯港码头的正式运营,既是中国企业国际化布局的典型代表,也体现了中巴农业合作的深化与升级。随着全球粮食安全议题日益凸显,中粮集团通过在拉美地区尤其是巴西的布局,将进一步发挥全球农业资源配置优势,提升自身在全球农业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同时,这一项目也将为巴西农业经济和就业市场带来积极影响,体现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双赢效应。
桑托斯港码头正式运营对中粮糖业板块的意义
中粮集团桑托斯港码头的正式运营,对于中粮糖业板块来说,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和积极影响。这不仅是中粮集团整体全球布局的重要一步,也直接关系到中粮糖业板块的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以下内容为个人观点,欢迎留言指正:
1. 提升出口能力,强化巴西糖业供应链
2. 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力
3. 契合中粮集团全球战略,服务中国市场需求
总结一下:
中粮集团桑托斯港码头的正式运营,对于中粮糖业而言,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举措。它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中粮糖业的出口能力,降低物流成本,强化供应链韧性,更能深度契合中粮集团的全球战略和中国的粮食安全需求。此外,该项目还体现了中粮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可以预见,随着桑托斯港码头的全面运营,中粮糖业将在全球糖业市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并为中巴农产品贸易的深化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官方机构,欢迎留言指正!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