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9 12:1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日记作文,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首先,确定你的日记主题,比如学习新知识、解决数学难题、课堂趣事等。
2. "条理清晰":日记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通常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3. "内容具体":具体描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事件,如解题过程、与同学老师的互动等。
4. "语言生动":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5. "字数适中":五年级的日记篇幅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00-300字为宜。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注意事项:
"开头": - 简要介绍日记的主题,比如“今天,我在数学课上遇到了一个难题,让我印象深刻。”
"中间": - "学习新知识":可以描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例如:“今天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我一开始觉得很困难,但是在老师的耐心讲解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终于明白了。” - "解决数学难题":描述解题的思路和过程,如:“我在做作业时遇到了一道难题,经过一番思考,我终于找到了解题方法。” - "课堂趣事":分享课堂上的有趣事情,如:“今天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大家争相回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结尾": - 总结感受,如:“通过今天的数学学习,我
这天晚上,妮妮坐在桌前发呆,那表情比被数学题支配时还要无助。我问她:“妮妮,作业都写完了吗?”只见她甩了甩脑袋:“哎呀妈,作文剩最后一个日记没写,别催了,头大!”
我站她身后瞄了一眼,看到上一篇日记,内容是:“今天阳光明媚,我和妈妈在楼下玩滑梯,很开心。”不到五十字。我又想笑,又想叹气。这不,新一轮写日记的“头脑风暴”又开始了……
正头疼着,隔壁的王阿姨来串门。她家儿子小宝现在六年级了,作文可是一绝。王阿姨边喝茶边聊起写作经验:“哎,你别愁,咱家小宝以前也写不出来,后来老师教了‘五加一’法,啥日记都能写得头头是道,还带点意思。”
我一听,有门道!赶紧问:“什么五加一?”
王阿姨说:“很简单——五个基本要素,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一个都不能少。‘加一’呢,就是你的感受。一篇日记只要把这些串起来,想写不出来都难。”
我转头给妮妮讲了一遍,她忽然来了精神。“那我试试!”她嗦嗦啦啦写起来,我们娘仨就在餐桌开了个“头脑风暴会”。你别说,妮妮还真有想法,而且胆子越来越大,直接“真人真事”来了一套。
她写的是上星期跟班里李磊闹别扭的事儿。瞧她第一句:“今天上午第一节课,在教室里,我和李磊发生了一场严重的争执,因为谁借走了我的橡皮差一点吵了起来……”
我刚看到这心想,该不会把小秘密兜出来吧?果然妮妮越说越起劲,把小学生吵架的细节都写进去了什么“他瞪着我,我委屈地快哭了”,还有她脑子里的小九九:“我当时想,要不要告诉老师呢?可是又怕同学笑话我太小气……”
妙就妙在这里,这“五加一”一下把事儿捋顺了,而且还多了个“感受”,顿时和稀烂流水账拉开了差距。结尾更是神来一笔:“后来,我忍住了,回家把这件事和妈妈说了。妈妈告诉我,同学之间应该互相理解,于是我第二天主动跟李磊道歉了。虽然橡皮没找回来,但我们还是好朋友。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一点。”
看完,我立马点赞:“妮妮,这篇真棒,真实,还能让人看出来你学会了道理!”王阿姨也夸她,妮妮笑得嘴都咧到耳朵根去了。
我后来琢磨,其实“五加一”法不光让孩子写日记头脑清晰,对咱们当家长的也很有启发:啥事能说清楚,想明白,无非是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讲细,再加入自己的感受,无论跟老板周旋,还是家里婆媳沟通,都有章可循。日常生活嘛,离不开柴米油盐,更离不开这些家长里短。你说咱现在还不是每天写“日记”,只是没人打分罢了!
说回妮妮,那天过后,她居然迷上了写日记。有一天我翻到她新日记,内容是“和妈妈在菜市场抢折扣花椰菜”,“在超市看见邻居买了特价西瓜”“家里老爸穿反袜子还自信满满”……这些生活的小碎片,被她写得欢天喜地,看得我哭笑不得。
有一次,班里组织征文比赛,妮妮挑了一篇写家里换台灯的事参赛。文章用“五加一”法写得生动极了,既有趣又真挚,还拿了学生组二等奖。她回家抱着奖状得瑟半天:“妈妈,这是五加一法的功劳!”
说到底,小学生写日记不用追求什么高大上的修辞,最重要的就是写出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记录生活的点滴。每一天的平凡小事,都值得用心去描绘。五加一法,不仅帮了妮妮,也帮了我们一家在碎碎念中,找到温暖的意义。
你看,不就是生活的滋味吗?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
《四月攻势敌情汇编》由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部参谋处编译,出版于1939年7月。“四月攻势”系1939年3月27日南昌沦陷后,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反攻这一军事行动,其中又以反攻南昌为主,不过经过为时一月的反攻后,最终仍未能克复南昌。
罗卓英、刘膺古题词
本书的序言指出:“我们的战略,是消耗战,能够在每一次战役里,都给它以重大的打击,那么拿破仑莫斯科的惨败,眼看敌人会在我们国境里第二次遭受到。”刘膺古为该书的题词亦是“敌军进入愈深则我胜利越近”。尽管这两句话未必没有“持久战”的思想,不过此语多少还是为克复南昌未成功圆场。
全书主要由反攻南昌概要、缴获日军各部队、陆军省的命令、会报、编制表、阵中日记、教材、地图等文件组成,日军士兵的日记、书信、口供与缴获日军文件中反映出的国军此次反攻的战绩。
在书前的《编纂大意》中,作者王逸曙指出本书“均为直译,不加饰词”,此外尚有一部分缴获文书已先行呈缴,故未列入此书。在编后记中,该书译者则指出本书“深望阅者们慎重保管,尤须注意勿流入敌人或汉奸之手,致将来增加侦查敌情之困难”,可见该书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译者之一王逸曙本名金弘壹,朝鲜人,此时在罗卓英部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审问日军俘虏、翻译缴获文书,1945年任韩国光复军参谋长,回韩国后任陆军士官学校校长、陆军综合大学校长等职,军衔中将。
本书篇幅较长,包含大量的缴获文书,本文将仅介绍其中的日军士兵日记部分,以窥其时的日军士兵心态、日军的有关状况。尽管其时日军内部对于思想与言论有着较高程度的管制,一般士兵的真实情绪未必能形诸书信与公开场合,但此时对个人思想的管控尚未如在其他地方所见的那样,及于个人日记,这一点在接下来引录的日军士兵日记即可看出。因此观察日军士兵的日记,十分有助于把握他们的真实心态与所见所闻。
高田正明,东京人,隶属第106师团第147联队第1小队第1分队。他于1939年3月3日在日记中写道:“下次战斗,会暴尸异国,也未可知。想起自身的命运,悲痛欲绝。”第二天,中队长传达师团长进攻南昌的指令,他便写道:“现在及将来之我,确如风前之烛,夫复何想?”3月7日,他又在日记中写道:“以绝望二字来形容此时的心情,我以为是最好的形容词。”
由此可见,高田正明的日记里反映出强烈的悲观色彩,尽管这未必上升到对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前途的悲观,也不一定和反战或是反省相联系。3月21日,进攻发起后,他看到友军横在地上的一百多具尸体,顿有兔死狐悲之感——“国内人士,不知战地情况,依旧祈祷‘武运长久’吧!”4月13日,高田正明在日记中写道:“每个士兵都怀抱着满肚皮的反抗,但未看见发表出来。”这两条日记均反映出当时日军士兵的内心世界,与我们透过当时日军的一些公开出版物、公文所看到的相异。
3月10日,亦即日军当时的“陆军纪念日”(纪念1905年3月10日日军在日俄战争中攻下奉天),高田正明报怨部队在这一天里没有发下香烟:“所谓的‘陆军纪念日’,什么也不给,待遇有稍微改善的必要。不发香烟与甜的食品我们是最愤慨的。”第二天,他又说:“没有香烟抽,真是残酷的待遇,这是战斗前的待遇吗?这种待遇,不止现在吧!其他的东西,什么都领不到,这样的生活,继续到何时呢?”
香烟尽管非生活必需品,但是在高度紧张、艰苦与危险的战斗环境中,其对于维持士气,稳定军心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以解放军为例,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尽管条件艰苦,但是部队仍努力“有计划地解决部队吃烟的问题”。但是,面对环境的恶化,这一点自然不容易保持,同样是在1947年,中共中央华东局即决议全军所有干部、战士一律取消发给纸烟。
高田正明的日记里,对日军后勤的反映自然不独香烟。4月7日,他看到墙壁上写满、画满宣传“日本军到处鸡犬不留”与“日本兵用刀刺鸡用手牵狗”的抗战标语、宣传画时,他苦笑不止,并说:“粮秣没有来,每日皆反覆征发中国米,不好吃,若无调味,真不堪设想。故连日各队皆出发征发蒜与其他野菜。”4月9日,继而写道:“日军稍停之处,田园为荒,鸡豚绝迹。”此外,有关强征妇女、放火烧屋、四处搜刮等日军暴行在他的日记中均有记录。
子安喜重,辎重兵,隶属于第101师团第157联队第3大队。1939年3月6日,他看到一群补充兵在练习拼刺刀,于是在日记中写道:“虽然对此无恐怖之必要,现在是正练习着肉体的冲锋,但是仔细思量,不觉泪涌下来。”同时,此时上级要求储备粮食,一次不要下太多米,他又写道:“无论如何空着肚是不能打仗的。联队长的训示‘增进健康’不过是空文而已。”由此可见,他的日记与高田正明的日记相似,都反映了日军士兵对个人命运的悲观与对补给不足的不满。
不过,他的不满也许未必停留在口头,1939年1月4日,部队里举行天皇敕谕“捧读式”,第二天队长并要来巡视宿舍,他于是在日记中写道:“真讨厌!一到警备的时候,马上就有什么巡视、检查,刚在火线上侥幸保存了一条生命就拿出什么军纪、风纪来,在四十岁的男子面前,说这些乱七八糟的话,真是讨厌!”
由这一条日记可见,子安喜重其人应该是四十多岁了,对于这种情况,后来冈村宁次总结道:如果结婚多年或者深受世俗生活影响的中年士兵占多数的话,随着纯洁性与遵守军纪的精神的消失,军纪、风纪就会容易紊乱。
不过,他对上级的不满未必全是来自对上级管束的不满,1939年3月19日,子安喜重写道:“官长命令做集积弹药的壕,藏人的壕却不要做,他们(指官长)的壕连掩盖也要做上!……军队里面阶级是要讲的,上官可以任意处置一切,口里说是敬爱团结!心里完全两样,不把我们的生命当作生命!”可见,日军内部这一种官僚作风多少加剧了军纪的恶化。
不可否认的是,日军并非没有自觉地维护军纪与维护日军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但是这一行为与其侵略行径是必然产生矛盾的,最终只会由此产生许多纠葛。1939年4月3日,子安喜重准备进南昌城征发马粮,结果为步哨所阻拦,步哨说:“奉命非有中队长以上之证明不得入城。”事实上就是不允许他们进城征发,他于是愤而在日记中写道:“补给品什么都不发给,征发又不许可的话,除了饿死之外,尚有何法?打起仗来任意杀人,这时候甚至征发也不许可;这不过是宣抚班所赐,如果这样是对的话,还不如由中国撤兵回去,还来得痛快!”
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8月14日(日期可能有误),子安喜重目睹日军步兵第三联队“被中国军队袭击,碰着痛苦的事情,形容憔悴”,于是便在日记中写道:“东京的军队都是不能打仗的。”(步兵第三联队编成地为东京)此外,他的日记亦记录了日军施放毒气、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殴打民夫等暴行。而从他的日记来看,他对这些罪行,并非没有感觉到“羞耻”、“可耻”,但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不惟自己也参与其中,同时也未在日记中有更多的反省。
第157联队第1、2大队死伤表
秋间修一郎,隶属于第101师团第103联队第2大队第5中队,东京人。1939年3月23日,他在日记中记下,第157联队的重伤者有145名。此时第157联队亦正在参与进攻南昌的作战,日军称之为“修水渡河战及南昌攻略战”。根据第157联队下辖三个大队后来的战斗详报,第157联队2月1日至4月5日大约死伤153人(死54名,伤99名,不过其中的第三大队笔者仅见3月23日以前的死伤数字,可能是该部在后来的“南昌攻略战”中没有伤亡)。此外,在第157联队编撰的《我联队之战史》中,“修水渡河战”(1939年3月19日至3月23日,事实上,2月1日至此该部的主要作战经历也就是这一次作战),第157联队战死59人,战伤将校5人,战伤准士官以下竟付诸阙如。若此日记中记载的数字完全准确,则不难推知日方战报中的数字当有一定程度上的缩水。
《二十八年二月修河对阵间敌对我阵地侦察图》
此外,秋间修一郎的日记中亦记录了前述日军暴行,他对于这类暴行尽管积极参加,但也不免流露出暧昧的态度:“虽说是以年轻的女人该为军人安慰,但是惨酷啊!”
川喜一郎,隶属于第101师团第103联队第5中队。他的日记与其他人日记相较没有太多新鲜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前述子安喜重1939年4月3日曾准备进南昌城征发为步哨所阻,第二天,川喜一郎即在日记中记下,日军即将在南昌城内征发糖与罐头,可见在补给困难这一现实面前,日军想要维持军纪终究是缘木求鱼。
宫川军曹,隶属于第101师团第103联队第2大队第5中队。从宫川的日记中可见,抗战初期的淞沪战场,国军的交通破坏作战做得较为彻底,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1937年11月20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因道过坏,大家都要哭。”12月22日,他又在日记中写道:“敌桥皆毁,工兵甚忙。”
以上便是这本书中有一定价值的日记片段,当然,其他这里没有摘录的日记中,有价值的还有不少,特别是尚有不少日记记录了日军每天动向、死伤人数与国军反击、敌后游击的情况,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事实上,四月攻势缴获的诸多文书中,国军自身也十分重视其中日军士兵的个人日记。1939年5月18日,白崇禧致电蒋介石,转报陈诚5月14日发来的电文,呈报此次战役缴获的日记情况,并称“其后续部队多已疲乏不堪,落伍者每中队平均十分之四、五。敌因粮食缺乏,随地掠夺,用农民谷物、牲畜为食,并利用耕牛为运输工具”,同时谈到“有兽兵十八名强奸一十八岁女子,该敌亦自承惨酷”。由此可见日军日记的价值。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