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1 05:14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新民主主义论》读书笔记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写作目的:明确你写这篇读书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梳理自己的学习心得,还是为了与他人分享你的理解,或者是为了参加某个活动或比赛。
2. 了解《新民主主义论》的基本内容:在写作之前,要熟悉《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观点、理论体系和历史背景。了解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背景、意义和影响。
3. 分析作者观点:分析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其核心观点、理论基础、历史条件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领导权;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和社会主义;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略和策略。
4. 结合实际:在分析作者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谈谈你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认同和感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意义; b. 新民主主义理论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影响; c. 个人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看法和体会。
5.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读书笔记,结构要清晰。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
a. 引言:简要介绍《新民主主义论》的背景和作者;
为了驳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共叫嚣,中国革命由谁领导和将往何处去等问题,1939年12月,毛泽东同志撰写了这篇《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后撰写的重要理论著作之一,文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一起,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代表作。
本文共分为两章,分别是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
中国社会这一章回顾了中国的历史特别是封建社会史,分析了当时中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总结了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第一节中华民族中,毛泽东热情称赞了我们中国的光荣历史、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和地大物博的自然禀赋,读后很有自豪感。这一段小学生也能读得懂,甚至应该选入小学语文教材。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善良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她的人民却饱受压迫和残害。第二节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就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对于农民阶级的严酷压迫。
中国历代的农民,就在这种封建的经济剥削和封建的政治压迫之下,过着贫穷困苦的奴隶式的生活。农民是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地主阶级这样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所造成的农民的极端的穷苦和落后,这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
对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农民阶级也曾反抗过。大小数百次的农民起义,最终还是无法推动社会的进步,还是继续在封建社会的周期律中轮回。想起了主席晚年的一首诗。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贺新郎·读史》
第三节中,正确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性质,总结了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特点。正确指出了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而尤以后者为重。
中国革命这一章回顾了百年以来的革命运动,分析了新的阶段中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以及这个革命的前途。
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抗战阶段主要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革命的主要方法是武装斗争。革命的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革命和推翻封建地主压迫实现民主革命,最主要的是民族革命。但是二者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革命的的动力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一定时期内的民族资产阶级等一切同盟军。
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论述是毛泽东同志天才的发明。后面读新民主主义论的时候再写。中国革命的前途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开辟社会主义的前途。在这一革命过程中,只有可能依靠中国共产党以及无产阶级的领导。
本文是中国近代史的集中概括,建议每一个在学历史的初高中生和大一学生都读一下这篇文章。集中指出了中国革命的路线、观点、方法等问题,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伟大战略。
这篇文章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本文了中国将往何处去这一重要问题,同时也被称为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是一篇经典的毛泽东思想文献。讲演就中国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应该是怎样的,这个国家的前途是什么等问题,做了系统的。科学地总结了帝国主义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特别是中国革命的经验,揭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基本规律。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和纲领,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政治纲领、经济纲领、文化纲领。该讲演从理论上批判了党内“左”右倾机会主义,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使全党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阶段革命的性质、内容、领导权和发展前途有了一个明确而完整的认识,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
讲演共讲了十五个问题:
一、中国向何处去;这是引言部分,指出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二、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拥有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的新中国。
三、中国的历史特点;中国的历史特点就在于她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拥有封建的旧经济和旧文化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经济和旧文化。而我们需要的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是新民主主义的。
四、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国革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是反帝反封建的。介绍了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体和民主集中制的政体。
六、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反帝反封建的,要走“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的路。
七、驳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的路是走不通的,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八、驳“左”倾空谈主义;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之前必不可少的一个准备条件。
九、驳顽固派;对比分析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区别和联系。相同部分是三民主义的基本纲领同共产主义的最低纲领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革命纲领一部分不同,有无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阶段,宇宙观不同。
十、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对比分析了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指出只有结合了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才是真正的三民主义,指出抱残守缺的伪三民主义者的可笑。
十一、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十二、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十三、四个时期;五四运动到党的成立,党的成立到大革命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战时期。
十四、文化性质问题上的偏向;新文化是以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十五、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