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2 15:14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关于坚强读书笔记作文,你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一、明确作文主题
在撰写关于坚强的读书笔记作文时,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主题可以是关于坚强品质的重要性,也可以是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对坚强品质的理解和感悟。明确主题有助于作文内容的展开和论述。
二、挑选合适的书籍
在阅读过程中,要挑选与坚强品质相关的书籍。这类书籍可以包括文学作品、传记、历史故事等。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可以深入了解坚强品质的内涵,为自己的作文积累素材。
三、提炼书中的典型事例
在阅读书籍时,要关注书中关于坚强品质的典型事例。这些事例可以是主人公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可以是作者对坚强品质的阐述。提炼这些事例,有助于在作文中运用实例进行论证。
四、结合自身实际
在撰写作文时,要将书中的坚强品质与自己的实际经历相结合。这样可以使作文更具说服力,同时也能展现自己的思考深度。可以谈谈自己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学习书中的坚强品质,以及这些品质对自己的影响。
五、合理安排作文结构
一篇优秀的读书笔记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以下是一个参考结构:
1. 引言:简要介绍所读书籍及主题。
2. 主体部分: a. 提炼书中的典型事例,进行论述。 b.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坚强品质的理解和感悟。 c. 总结书中的
作者:王云芳 单位:天津社科院文学所
蒋子龙的散文集《人间世笔记》(作家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包括四辑,前三辑共计37篇,以或长或短的篇什讲述作者平生遇到的奇人、奇事儿;第四辑名曰“碎思万端”,以碎片杂感透视世间万象,吉光片羽中时现思想火花。
整部作品透过俗世人生,与时代现实对话。蒋子龙对时代变化、现实人生保持着充分的好奇心与敏锐度。谈及小说家的散文,汪曾祺曾说过:“小说家的散文有啥特点?我看没有什么特点。一定要说,是有人物。”其中当然有汪老先生的自谦成分,但小说家的散文爱写人的确是个特色。关注现实,关注人的文字永远都有鲜活的生命力。前三辑中,蒋子龙几乎每篇文章都围绕人物写。他以温润的目光注视着芸芸众生,既是写人,也是通过人来透视世间百态。《树精》《道爷》讲树木幻化为人形的传说,都有些神秘的气息,似乎无法见容于科学世界,但蒋子龙正是通过诡异、奇谲的文字对那些破坏生态平衡的种种行为敲响警钟。《男人的故事》透过社会表象、聚焦时代变迁在男性精神上烙下的印记,讽刺时尚的漂浮不定,等等。第四辑写于疫情期间,作者自言“操闲心、听闲话、读闲书……有感便记下来,不过是些碎片碎思”,与当下社会生活同步。蒋子龙的文字,时而幽默,时而犀利,时而洒脱,时而荒诞,时而冷峻……人生阅历的累积,使他在洞察世间百态时入木三分。回顾历史,他不粉饰;面对当下,他不盲从。他的文字貌似少了些锐气与锋利,但生命的智慧又使其平添了几分睿智、幽默与从容。
《人间世笔记》还善于书写奇人奇事,记录人性中的真善美。《辞海》中,关于“传奇”这样解释: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出寻常。蒋子龙曾在访谈中透露自己的写作主张:“一是真实,包括你所说的‘志怪’,也不是科幻,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存在,是我自己和我的亲朋好友的亲眼所见或亲身经历。二是具有传奇性,才可入笔记。三是精短,篇幅不能太长。”这部散文集讲述了许多奇人奇事,传奇性是一个鲜明特色。
不过,蒋子龙并未像古代传奇小说那样过分渲染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他的选材注重奇人奇事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下笔极有节制。《人间世笔记》选择的人物,其实大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但他们在特殊的历史时刻绽放出独特的光彩。沿着人格的线索,许多奇事看似出乎意料却又合乎情理之中。世事无常,这些奇人能超越世俗功利与实用主义的观念,坚守本心,与人为善,结果反倒显出不同寻常之处。应该说,蒋子龙了解世俗的偏见与冷漠,但他并不随波逐流;他深谙人性的弱点,但更欣赏那些与命运抗争、柔韧地坚守自身品格的“奇人”。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作者世事洞明却能保守内心的澄澈,他及时捕捉那些有趣、顽强、高洁、智慧的灵魂,借以彰显坚强、善良、自尊等人性的闪光点。在幽默有趣的阅读中,那些高贵的生命所带来的真善美也逐渐氤氲在读者心中。
《人间世笔记》的语言大都简洁质朴,故事却颇耐人寻味、发人深省。从蒋子龙的文字中,我们能看到人间众生相。同时,现实生活的坎坷与磨难,经过蒋子龙长期的心灵酝酿,都凝结成了艺术的美酒。散文的背后站立着作者。读着这些文字,我仿佛看到一个豁达、幽默、洒脱、睿智的蒋子龙在娓娓而谈。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2日1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难度:★★
工具:A3方格本、彩色铅笔、水性纤维笔(用于绘画)、签字黑笔(用于书写)
书籍:《羊脂球》经典译林版第三章——《西蒙的爸爸》
仪式:沐浴更衣(至少把手洗干净)
准备工作:至少阅读两遍原著,网络、相关书籍查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先看看《西蒙的爸爸》手绘读书笔记整体效果吧!
《西蒙的爸爸》是莫泊桑的经典作品,也是他众多小说中的一个另类。《西蒙的爸爸》与《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短篇小说收录在莫泊桑短篇小说选《羊脂球》里。
《西蒙的爸爸》是莫泊桑小说中为数不多的偏向于浪漫主义的作品,在《羊脂球》以后,莫泊桑的风格更偏向于现实主义文学,更多地对当时社会、资产阶级的嘲讽和批判。
接下来以西蒙与他“爸爸”的画像,作为整篇手绘笔记的中心,开始读书笔记的创作吧!
《西蒙的爸爸》讲述的是西蒙在第一天上学时被同学们嘲笑没有爸爸,他走到河边,回想起之前从河里捞起来一个死人,他面容安详、没有痛苦,于是西蒙想要投河自尽。
铁匠工人菲利普发现在河边哭泣的西蒙,他送西蒙回家后,西蒙强烈要求菲利普当他的爸爸,菲利普开玩笑般答应了。第二天西蒙向众人宣布他有个一爸爸,但同学们不承认,因为菲利普不是西蒙妈妈的丈夫。
西蒙将这件事告诉菲利普,就在那天晚上菲利普到西蒙的家里向西蒙妈妈求婚。从此以后,西蒙有了一个真正的爸爸。
《西蒙的爸爸》小说篇幅不长、通俗易懂,对内容进行梳理的难度不高,只需要按时间顺序对内容进行划分。
手绘读书笔记tips:
1、创作笔记时需要确认一个主色调,在这里我以菲利普工人服的蓝色为主色调,绘图时多使用蓝色,让笔记有整体感;
2、在对小说的内容进行梳理时,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可以提前将各部分故事概要提炼出来,根据内容对方格本的空间进行划分,最后书写;
3、内容梳理可以以列表的形式,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适当添加简笔画。此处我画上8张“小纸张”,将8个部分填写在各个纸张里,最后用实线将各个“小纸张”按顺序连接起来。
我们从莫泊桑的小说里经常可以看到,他对于非故事主干的描写,总是那么精要、简练。比如在《羊脂球》里,莫泊桑对天气的描写:“好几天来,地面由于严寒已经冻得很硬。到了星期一下午三点钟光景,来自北方的乌云又带来一场大雪,纷纷扬扬,从下午下起,一直下到第二天早晨都没有停止。”他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地方在于,其他作家可以用大篇幅的言语对环境进行描写,但是莫泊桑总是点到即止。
《西蒙的爸爸》里有几处非常经典的环境描写。西蒙来到河边想要投河自杀,他却看到了他来到河边,看着潺潺的流水。几条鱼儿在清澈的河水里追逐嬉戏着,有时轻轻一跃,一口叼住正在水面上飞舞着的小虫子。鱼儿的这种技巧使他入迷,他看着看着,哭也停止了。
西蒙的心情与周围的环境并不影响,很多作家在描述主人公悲哀的时候经常描写乌云密布、狂风暴雨的环境,莫泊桑却让周围的环境更加真实,让读者更加贴近小说的世界。他尽可能对小说删繁就简,就是为了不让细枝末节吸引读者注意力,影响主干内容。
在《茶花女》里,小仲马尽可能地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为读者塑造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让小说人物的性格、心理赤裸裸地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人物。而莫泊桑则相反,他尽可能地描写人物的客观行为,减少心理活动的描写,为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比如在描写西蒙妈妈与菲利普第一次相遇时,“这个年轻的女人立刻两颊绯红,痛苦得像万箭穿心,紧紧抱住她的孩子,眼泪簌簌地流下来。”这是从菲利普的视角看到的西蒙妈妈,读者却能从西蒙妈妈的行为可以体会到她内心的痛苦与悔恨。
手绘读书笔记tips:
1、 记录笔记时不必像书评般详尽,用简单的句子进行记录即可;
2、 记录时需为其他笔记预留适当的空间,用蓝色的边框围住艺术特色部分,让笔记空间感更强。
《西蒙的爸爸》是莫泊桑较为成熟的作品,这篇小说之所以能让读者体会到生活中的苦难与感动,是因为莫泊桑描绘了生活中各种“戏剧性”的瞬间,将《西蒙的爸爸》一步步推向巅峰。
西蒙为何没有爸爸,是因为爸爸死了,还是爸爸离开这个家?在故事开头并没有交代,而是直接描述了西蒙没有爸爸的结果——被同学们嘲笑、殴打,也就是校园欺凌。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不管是小说还是生活中,都让人心痛。
明明寡妇的儿子也没有爸爸,为何大家不嘲笑他?当西蒙将这个事实说出来辩驳时,寡妇的儿子却傲气十足地说:“我的爸爸,他躺在墓地里!”此时,一阵嗡嗡的赞许声在这群孩子中传开,好像有一个躺在墓地里的死了的爸爸的这一事实抬高了他们同伴的身价。
这本是十分荒诞的场面,却被莫泊桑描绘得合情合理,因为西蒙说不出来他爸爸在哪里,可想而知西蒙妈妈将他保护得很好,以至于他以往都没遇到这种情况,没有追究爸爸在哪里。
这是从儿童的角度描写“死亡”的话题。西蒙是否真的了解什么是“死亡”?当然不是,他回忆里,那个从河里捞上来的人面容安详,别人在周围评论:“他现在倒幸福了。”西蒙以为投河自尽就可以幸福。但是西蒙一下子被旁边的小青蛙吸引了注意力,西蒙毕竟只是个小孩。
菲利普在认识西蒙和他妈妈的第一天里,就答应当西蒙的爸爸,在现实中是否是荒诞的画面?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轻易答应小孩的要求,以为小孩不会太较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忘了。菲利普为了让西蒙绝了自杀的心,答应这个要求。但是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场面依旧是“荒诞式”的。
莫泊桑以小见大的创作手法,总能在篇幅有限的小说里将人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一开始同学们只是嘲笑西蒙没有爸爸,后来西蒙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爸爸”,同学们又揭穿他菲利普并不是他真正的爸爸。其实西蒙有没有爸爸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影响,但是在大人们恶意讨论的环境渲染下,孩子们也变得刻薄而霸道。
菲利普认识、了解西蒙母子的时间并不长,他也是新搬到这个地方。从小说里我们并不能看出他有多喜欢西蒙,多爱西蒙母亲,甚至菲利普是在铁匠铺众人讨论说西蒙母亲是诚实且坚强的女人,菲利普才决定去跟西蒙妈妈求婚。
更戏剧性的一幕是,文中没有描述关于他们感情升华的部分,西蒙的妈妈却答应了。也许莫泊桑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也许他想着重赞扬人性之美,故事发展再荒诞也不为过了。
手绘读书笔记tips:
1、因笔记空间有限,需要对戏剧性的内容进行提炼、简化;
2、对数字部分加粗、配色,笔记会更加美观。
《西蒙的爸爸》在知名度上不及《羊脂球》,因为《羊脂球》着重批判法国当时资产阶级丑陋的面目,现实主义的作品更受当时文学批评家们的欢迎。而《西蒙的爸爸》更注重赞扬人性之美,偏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已经逐步退下法国的舞台。
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西蒙的爸爸》依旧是莫泊桑的上乘之作,他对人生戏剧性的变化描绘得出神入化,更能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
——END——
我是@爱打机的妹子,青云获得者,用文字与你们分享生活之美。
★关注我,了解更多手绘读书笔记教程~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