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八一纪念馆观后感1000》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3 02:56

如何写《八一纪念馆观后感1000》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八一纪念馆观后感的1000字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八一纪念馆的参观感受。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使文章结构清晰。
2. 结构完整:一篇完整的作文应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八一纪念馆的背景和参观目的;正文部分详细描述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抒发自己的情感。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要详细描述参观八一纪念馆的过程,包括馆内展品、历史照片、实物等。结合自身感受,谈谈对革命先烈的敬佩之情,以及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识。
4. 语言表达: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5. 观点鲜明:在作文中,要表达出自己对八一纪念馆参观的深刻认识,如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对革命历史的珍视等。观点要鲜明,避免模糊不清。
6. 情感真挚:在描述参观感受时,要真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参观后的感悟和启示。
7. 规范格式:按照作文要求,规范文章格式。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等。
8. 适当引用:在作文中,可以适当引用一些与八一

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1927年8月1日凌晨,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起义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朱德等人领导,贺龙为总指挥。

1927年7月下旬,贺龙的第20军进驻江西大旅社,这座当时南昌第一大楼被当作起义的总指挥部。起义军在8月1日凌晨2点发起起义,经4个多小时激战,起义军取得了胜利。

八一南昌起义确实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8身1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后发展成为解放军,皆以8月1日为建军纪念日,后将8月1日定为建军节。

余曾先后三次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第一次是1963年,在南昌读书时,和同学们去过一次。纪念馆位于南昌市的中山路与胜利路的交汇处,高四层。走进纪念馆,里面分别有“贺龙同志办公室”,“起义军前敌委员会会议室,”“叶挺同志卧室”,还有起义领导人贺龙的怀表,朱德、刘伯承、叶挺等人用过的武器和生活用品。二楼还有起义的檄文,中共中央的指示等。大厅里还摆放着当年用过的迫击炮、步枪、刺刀、大刀、马克沁重机枪及轻机枪。

第二次再次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是1991年,这次观后感,与63年的馆内文物摆设,并无多大差别。

第三次是今年5月,我再次参观起义纪念馆,这次参观,感觉与往年比,纪念馆的陈列藏品多了,增加了多处雕塑作品,配以声光,显得格外逼真。进入大门,一组起义领导人的五人雕像栩栩如生,他们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还有铜雕八一起义,展示了起义的全景。增加了参与起义者人员的名单。听着解说员的解说,看着武器类和书信类的历史文物,感受到了前辈们为了革命,不畏牺牲,听从党的指挥,敢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武装斗争的第一枪。革命不易,八一精神永存。






凝聚青春力量 讲好八一故事——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薪火”先锋队

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以下简称八一馆)更是这座英雄城市地图上一个重要地标。和平年代,怎样向观众更生动地讲述那些烽火岁月的革命故事?如何进一步激活红色资源?八一馆组建了一支年轻的宣讲队伍——“八一薪火”先锋队。他们努力探索“以史叙事,以事带人,以人见精神”,让英雄事迹从墙上“走”进参观者脑海中,让红色文物“讲”出故事,让八一精神“带”人前进。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9岁的年轻人,开展了一批又一批活动项目,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创新突破,取得了一项又一项骄人成绩,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八一宣教之路,让南昌“天下英雄城”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展形象——青春之声传递信仰力量

青春因奋斗而无悔。“八一薪火”先锋队秉持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的使命,深度挖掘八一馆的红色资源和史料故事,依托馆内专业讲解团队,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精心设计讲解内容和红色课堂,不仅十年如一日扎根一线向世界观众讲述八一故事、弘扬八一精神,还积极参与全国、省、市大型活动(展览)的宣传、讲解、演出、接待等,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党史学习教育新教材,用青春之声传递信仰力量。

立足阵地优势,以最高的标准完成讲解服务。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八一薪火”先锋队始终坚持以“高标准”为原则,用“个性化、专业化、特色化、现代化”的服务接待观众2300余万人次,免费讲解8.6万余批,让红色场馆里的英雄故事、战斗时的感人细节以及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鲜活地“走出去”,持续扩大宣讲品牌的覆盖面。

展示南昌形象,以年轻的风貌亮相各大活动。先锋队不仅是英雄城南昌的名片,更代表着红土地江西的形象。为推进文旅融合,服务文化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先锋队先后参加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主办的“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主办的“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世界VR产业大会等全国、省市大型活动、重要展览讲解工作300余次,充分展现英雄城儿女的形象。

延展八一舞台,以优异的成绩完成红色宣讲。2012年以来,“八一薪火”先锋队组织小分队,以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微宣讲”“微党课”的形式分赴全国各地讲述八一故事。据统计,先后前往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地的学校、部队、机关,开展红色宣讲300余场,通过小故事讲“活”大道理,线上线下受众数亿人次,参与人群覆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高校、社会团体等。



育新人——青春之光闪耀成长之路

青春因前进而激昂。“八一薪火”先锋队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优势,面向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深深镌刻在青少年和大学生的心里,让青春之光闪耀时代新人成长之路。

馆校联动,上好“英雄城里的开学第一课”。“八一薪火”先锋队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上好思政课,自觉担当起青少年思政教育的重任。为将红色文化和青少年德育、美育相结合,先锋队每年以送展览、送课程的方式走进课堂,将研究的最新成果融入思政课教学,培育时代新人。目前,累计与省内一百余所学校建立合作共建关系,进校800余次,服务200多万名学生,打造10节红色故事教学课程。其中,每年开学季推出的“英雄城里的开学第一课”深受中小学生欢迎,吸引了中央电视台、文旅中国等媒体关注和报道,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创新模式,开展建军历史现场研学活动。“八一薪火”先锋队依托八一馆红色基因,深挖红色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如今,八一馆已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打卡地之一,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阵地。为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先锋队将红色文化和非遗传统文化、新媒体研学等有机结合,针对青少年设计精品研学路线5条、推出品牌研学活动30余个。自2017年以来吸引百万余名来自各地的青少年和大学生走入建军历史现场,倾听历史的声音,体味革命的温度。

深化服务,让童言童语讲述红色故事。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更体现在对于广大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上。先锋队将红色文化和志愿服务相结合,通过面向社会招募、与学校合作选拔等方式培育400余位红领巾讲解员,服务时长达到11000个小时,完成接待杨利伟、翟志刚、景海鹏等航天员的重要接待任务50余次,让来自建军起点的光芒,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铸品牌——青春之美奏响奋斗华章

青春因梦想而不朽。“八一薪火”先锋队用实干打破刻板印象,以前瞻眼光开创宣传新高地,让“八一”品牌勇立潮头,将青春之美奏响奋斗华章。

守正创新,传播南昌红色文化。先锋队敢为人先,抢抓机遇,潜心打造原创品牌系列社教活动,领跑红色文化宣教。近年来,推出了“折纸云共祭 白云兰有话对您说”清明祭英烈活动、“行走八一”一馆五址行进式教育活动以及“小军军与二十四节气的甜蜜邂逅”等百余个品牌宣教项目。尤其是在建党百年推出的红色教育三部曲——“红色故事百人团”百位志愿者宣讲百年、《八一军旗红》红色故事情景讲述展演、江西省首部革命旧址沉浸式实景剧《那年八一》,以独特的文化视角,将八一红色宣教推向高潮,吸引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50余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还先后荣获江西省红色主题社教示范项目(革命类博物馆)。

讲好故事,展现不朽精神。“八一薪火”先锋队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让观众通过体会“活”的历史,感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经过不断努力,这支队伍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奖章,他们当中既有全国“金牌讲解员”,全国、省级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也有“全省十佳革命文物讲述人”“岗位学雷锋标兵”“道德模范”等先进榜样,他们勇争先、做示范,在国家、省市级讲解比赛和评选中摘金夺银,引领前进,也为江西省思想文化宣传系统立标杆、树品牌。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先锋队精心策划了首届“八一”文化艺术节,拟在7月至8月精彩亮相。整个活动包含了升级版本的《那年八一》和《八一军旗红》剧目,以及红色文创造物集市、“八一”建军系列主题视频、青少年思政教育沉浸式体验课堂等一系列内容,用青春活力点燃英雄城之夜。

作为红色文化传播人,年轻的“八一薪火”先锋队员们,积极主动投入到南昌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用奉献点亮青春,用奋斗诠释青春,努力在新时代宣教事业中书写新华章,让更多人坚定信仰,奉献赤诚。



来源:文物之声

编辑:省文旅宣推中心 王书玥

初审:杨可、邓高正

复审:周琦

终审:宋靖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