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手把手教你写《为民服务站工作总结》,(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3 15:11

手把手教你写《为民服务站工作总结》,(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为民服务站工作总结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为民服务站的工作总结。确保全文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避免偏题。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为民服务站的工作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详细阐述为民服务站的工作内容、成果和不足;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改进措施。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要详细描述为民服务站的工作内容,包括服务对象、服务项目、服务流程等。同时,要结合具体事例,展示为民服务站的工作成果和亮点。
4. 数据支撑:在描述为民服务站的工作成果时,尽量使用数据和图表等量化指标,以增强说服力。例如,可以列出服务次数、满意度调查结果等。
5. 分析问题:在总结为民服务站的工作时,要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提高为民服务站的服务质量。
6. 提出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建议。这有助于为民服务站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提升服务水平。
7. 语言规范:作文应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同时,注意语句通顺、逻辑清晰,使读者易于理解。
8. 突出重点:在作文中,要突出为民服务站的工作重点和亮点,使读者对为民

获评省标杆站,虎门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助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日前,广东省民政厅公布“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标杆社工站名单。虎门镇社会工作服务站(下称“虎门镇社工站”)凭借出色的表现获评“标杆社工站”。

虎门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活动。

虎门镇于2019年启动社工站建设。2021年,“双百工程”虎门镇社工站正式揭牌,标志着该站从“双百计划”向“双百工程”转型升级。目前,该站统筹32名“双百”社工,通过“双岗联动”,为全镇30个社区提供兜底民生服务,实现全覆盖。

经过多年探索,虎门镇社工站现已形成独具特色的“1674模式”,即“1个社工站、6个社工点、7个莞爱慈善驿站、4个重点特色项目”,通过“五社联动”精准识别需求,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该站因民生服务表现突出,获评东莞市“标杆社会工作服务站”。

在项目运营上,通过走访摸排和链接慈善资源,在镇公共服务办和慈善会的指导和资助下,开发了“银发守护”困难长者医养结合项目、“擦亮小珍珠”青少年关爱项目等12个项目,全方位帮扶低保、特困、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群体。其中,“银发守护”项目已被写入2022年虎门镇人大及镇政府工作报告。

同时,在市民政局和虎门镇公共服务办支持下,虎门镇社工站还建成了慈善超市示范点和莞爱慈善驿站,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积极营造“全民慈善”“温暖东莞”氛围。

近年来虎门镇社工站已累计荣获省级、市级、镇级奖项26项。未来,该站将以此次荣获省标杆社工站为新起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总结推广服务经验,持续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助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南方+记者 何明强

【作者】 何明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法治为民践初心 奋楫扬帆续新章——旬阳市司法局段家河司法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旬阳市司法局段家河司法所在市司法局的坚强领导和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大局,发挥职能优势,创新工作方式,细化工作举措,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业务工作,强化基层基础,落实责任措施,助推基层政府法治建设。

聚焦“调有力”,矛盾纠纷化解实现新提升

充分利用“安康网格通”信息化平台和旬阳市“治理+说理”新中心运行模式及镇村“联管服”等平台,实现“线上”信息收集、“线下”纠纷调解,有效拓展群众反馈问题信息收集渠道。以“321”基层治理模式为载体,健全“三线”联系群众工作法,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走进群众家中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紧盯婚姻家庭、邻里矛盾、土地纠纷、合同债务、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按照“前端抓疏导、中端抓调处、末端守底线”的化解模式,及时收集和妥善保存相关证据,精准掌握辖区矛盾隐患,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将风险隐患防范在村组,将矛盾纠纷排查触角延伸至每家每户,抓早抓小、应调尽调。全年共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2起,调处成功30起,调处成功率达94%。其中运用“三力联调”化解案件13件,调解协议涉及金额110.6万元。

聚焦“管有措”,社矫安帮工作实现新质效

严格规范入矫程序、严控外出请假,重点人员重点掌控,工作流程更加标准。对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全部做到登记有表格、谈话有笔录、宣告有文书、管理有方案、工作有台账,重点人员管控更加规范。通过“人防+技防”、“日核查、周研判、月走访、季考核、年评价”的监管方式,切实做到“闻其声、知其行、见其面、知其情”。全年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4名,解除社区矫正对象3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2名,审前调查评估3人,组织集中学习9次,警示教育6次。

逐村开展辖区内刑释解矫人员的摸底排查工作,会同辖区派出所、卫生院、平安法治办及各村全面调查了解情况,共排查刑释解矫人员94名,已衔接人员61名,掌握了自2009年以来刑满释放人员信息。对在册33名安置帮教人员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建立档案,严格落实第一时间见面制度,确定安置帮教小组成员,坚持定期电话回访、实地走访,认真落实衔接、安置、帮教等各项工作措施,有效预防重新违法犯罪。

聚焦“法惠民”,普法依法治理展现新风貌

聚焦“八五”普法年度目标任务,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紧扣“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6.26”国际禁毒日、以及“樱花季”法治宣传等大型活动及重要普法宣传日,联合镇平安法治办、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等单位,开展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常用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增强群众守法维权意识,全面提升宣传效果。突出重点对象,紧盯镇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抓住中小学生、村“两委”干部、执法队伍等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法治理念入脑入心。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所工作人员积极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全年共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宣传22场次,其中《民法典》大宣讲11场次,提供法律咨询7人次;开展防电信诈骗知识宣讲8场次,惠及群众1500余人次;利用党员活动日、小组院落会、群众会开展各类法律法规知识宣讲12场次,受教育群众累计达400余人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资料2000余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聚焦“贴民心”,公共法律服务实现新突破

坚持以满足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统筹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法律明白人”、村(社区)法律顾问、综治网格员四支队伍作用,为群众提供普惠、精准、及时、有效的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纠纷调解、引导法律援助、公证等公共法律服务;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为民便民服务渠道,将村(社区)法律顾问拉入各村微信群,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解答交通损害赔偿、遗产继承、人身损害赔偿、婚姻家庭等常见法律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2025年,段家河司法所将继续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整合多方力量、紧盯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职能作用,全力完成市司法局交办的各项任务和镇中心工作,用实际行动画好基层社会共治的同心圆,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通讯员:吕小宁)

编辑:赵佳欣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