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手把手教你写《电视台实习自我鉴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7 19:13

手把手教你写《电视台实习自我鉴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电视台实习自我鉴定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真实性与客观性": - 确保所写内容真实反映你在实习期间的经历和感受。 - 保持客观,避免过度夸大或贬低自己的表现。
2. "结构清晰": - 遵循一定的结构,如开头、正文和结尾。 - 开头简要介绍实习的基本情况,正文详细描述实习经历和收获,结尾总结心得体会。
3. "重点突出": - 突出实习期间的重要事件、项目或任务,以及你在其中的角色和贡献。 - 强调你在实习中学到的关键技能和知识。
4. "具体事例": - 使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持你的观点,使内容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 - 描述你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你是如何解决的。
5. "反思与总结": - 反思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 - 总结实习经历对你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
6. "专业术语": - 如果适用,可以使用电视台相关的专业术语,以显示你的专业素养。 - 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让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
7. "语言表达": - 使用准确、简洁、流畅的语言。 - 避免使用口语化或过于随意的表达。
8. "格式规范"

陈燮阳从艺60周年:指挥棒不停,心跳就不会老去

步入耄耋之年,很多人都在享受悠闲的晚年生活,陈燮阳却步履不停,指挥身影频现国内外的舞台上。

2016年,77岁的陈燮阳重新出发、挑战自我,担任苏州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九年飞逝,这支年轻乐团如今已经成为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5月4日,陈燮阳迎来86岁生日,今年也是这位“不老传奇”从艺60周年。他为何能在时光洪流中始终矗立潮头,那支仿佛被施了魔法的指挥棒里封存着怎样的密钥?

陈燮阳

改革家之路,书写音乐史多个第一

从蛇皮二胡到交响殿堂,陈燮阳用指挥棒丈量了中国交响音乐现代化的历程。这位总是笑称自己“幸运”的指挥家,用每一次精准的人生抉择证明:机遇永远垂青那些做好准备的艺术灵魂。

童年陈燮阳(左三)与父亲、继母、祖父母等合影

陈燮阳出生于一个浸润着艺术气息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前清秀才,外祖父是国画家,精通昆曲、京剧。母亲朱明庆擅长琴棋书画。父亲陈蝶衣则是中国流行音乐先驱,创作了《南屏晚钟》《香格里拉》等传唱至今的经典歌曲。

文艺世家的基因在幼年陈燮阳身上悄然发芽。他常在客人面前表演京剧唱段如《武家坡》《甘露寺》,为昆曲打节奏,会画画会写作,展现出夺目的艺术天赋。

母亲早逝后,陈燮阳跟随祖父母在乡间生活。贫困孤独中,他用蛇皮蒙制二胡,剪黄牛尾毛做弓弦,无师自通地用二胡拉奏民歌小调。

学生时代的陈燮阳(右一)

1953年,在姐姐的带领下,14岁的陈燮阳带着一把二胡,赴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他以《歌唱二郎山》《歌唱井冈山》“两座山”征服考官,在三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首届51名录取生中的“特一号”。这个编号预示着他将书写中国音乐史的多个“第一”。

从不识五线谱的音乐白丁起步,陈燮阳在琴房度过无数个周末,埋头练琴和听唱片。他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奥伊斯特拉赫、杨·沃伊库等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音乐家来访带来的艺术养分,迅速成长。“开心得不得了,到天堂了。”他这样形容上音附中的时光。

大学时期,陈燮阳成为黄晓同的门生。这位“中国指挥界一代宗师”桃李满天下,汤沐海、张国勇、谭利华等都是他的弟子。“他教我特别投入、特别认真,和我一起四手联弹,教我总谱读法、作品分析。”有时候生病躺在床上,黄晓同也会把陈燮阳叫到房里“开小灶”。

初中攻钢琴、高中习作曲、大学专指挥,这条正宗的科班之路,为陈燮阳奠定了全面扎实的音乐根基。

陈燮阳(左)和黄晓同

1965年毕业后,陈燮阳被分配到上海芭蕾舞团管弦乐队,迎来了特殊的艺术成长期。

他指挥《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剧目出访朝鲜、日本、法国、加拿大,成为“芭蕾外交”使者。《白毛女》也是接待外宾的重要剧目,十几年上千场演出后,他能将总谱倒背如流,这种能力也让来看《白毛女》的费城交响乐团惊叹。

“一毕业就有乐队实践,我很幸运。”陈燮阳感念这段经历,他的指挥业务没断过,手上功夫一直都在。

1981年,陈燮阳在小泽征尔家中做客

1981年的美国之行,开阔和重塑了陈燮阳的艺术视野。

作为访问学者,他自由出入卡内基音乐厅,与作曲家科普兰同坐包厢,和祖宾·梅塔面对面,聆听伯恩斯坦手持啤酒香烟的魔幻排练,受邀到小泽征尔波士顿的家中品尝生鱼片。

“想听哪场音乐会,我打个电话就能拿票。”与世界级指挥大师的亲密接触,让他洞见了交响艺术的至高境界,这些体验也都转化为他日后改革中国乐团的内在动力。

1987年,陈燮阳执棒上交,牵手大提琴家马友友

1991年,陈燮阳执棒上交,牵手长笛演奏家奥瑞尔·尼古莱

1984年,老团长黄贻钧迈入古稀之年,上海交响乐团到了需要新掌门人的时候。时年45岁、年富力强的陈燮阳,成为最有力的接班者。

陈燮阳开启了中国交响乐史上最激荡的改革篇章。他首创音乐总监制,将行政权下放,专注艺术创作;大胆引进外籍乐手,开创外援先河;建立交响乐事业基金会和交响乐爱好者协会,重构乐团生态……这些源自西方经验的创新和活化,使上交成为全国艺术院团体制改革的排头兵。

1985年,上交策划贝多芬交响全集音乐会,填补了上海音乐界空白,黄贻钧、曹鹏、陈燮阳接力指挥8场音乐会,乐迷通宵排队购票,盛况空前。1988年,陈燮阳又指挥上交演出并录制贝多芬九部交响曲,成为中国录制贝多芬交响全集的第一人。

在陈燮阳掌舵24年间,这支百年老团实现了从本土劲旅到国际名团的跨越,蒸蒸日上。“稳定、发展、提高”——这六个字背后,是一位指挥家对艺术理想的执着坚守。

“中国民乐就像牛皮糖,有弹性,有韵味。西方音乐重在轻响快慢。”陈燮阳也是少有能横跨中西乐团的指挥家。1998年,他首次指挥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历史性演出,对中国民乐走向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陈燮阳的画作

高龄再出发,跨越双城的音乐使命

2016年,77岁的陈燮阳以更炽热的姿态开启人生新篇章——执掌新成立的苏州交响乐团。谈及高龄“再创业”,他笑说:“指挥没有退休年龄,只要指挥棒还握得住。”

苏州与上海近在咫尺,让双城生活成为可能。这座江南古城的经济实力与文化抱负,点燃了他的艺术理想,“我希望打造一支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乐团。”

苏交乐手写给陈燮阳的卡片,圆号首席Alex来自葡萄牙,单簧管首席Matteo来自意大利。陈燮阳和苏交图片均由苏交供图。

苏交初创即面向全球招聘,短短两个月收到来自12个国家的应聘邮件。乐团最终汇集了20个国家和地区的乐手,外籍乐手占比60%,堪比“小联合国”。

“交响乐本是西方艺术,管乐演奏尤其需要国际水准。”谈及为何招聘大量外籍乐手,陈燮阳展现出了改革家的气魄。更让他骄傲的是,乐团起点高,从演奏水平到合作能力,在建团初期就表现出高水准。

这支“多国部队”不仅演出了大量西方经典,也在用西方技法诠释中国灵魂,乐手们在中国旋律中收获了“新大陆般的惊奇”。

2022年,陈燮阳率领苏交,亮相“相约北京 遇见江南”苏州文化艺术展示周

“中国乐团、中国指挥家必须演中国作品。”这是陈燮阳坚守的艺术信念。这些年,他一直在不遗余力推广中国作品。

他策划华夏音乐节,不断向观众传送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回声,至今已上演各类中国作品近百部,还挖掘了一批蒙尘的宝藏作品。他推动金鸡湖国际作曲比赛,征集作品来自全球,要求体现苏州元素,反映江南地区的人文景观。

作为一支扎根苏州的乐团,苏交成为江南文化的展示窗口:乐团曾以“独白苏州”为题,5位作曲家为古城谱写独白情书;乐团曾将昆曲《牡丹亭》与竖琴、弦乐五重奏结合,探寻苏州传统戏曲与西方室内乐的碰撞;乐团还曾上演“历程的献词”音乐会,通过《姑苏人家尽枕河》等7部原创委约作品,在乐声中展开千年姑苏画卷。

这种“在地性”的创作理念,让苏交成为江南文化的现代转译者。“委约创作是一次次冒险,但再难也要坚持耕耘。”陈燮阳说。

2019年,陈燮阳率领苏交,走进纽约联合国总部

2024年,陈燮阳率领苏交,登台阿尔及尔国家歌剧院

在陈燮阳的率领下,苏交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登台纽约联合国总部,上演中西交融、年味十足的新春音乐会;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展开亚洲巡演,一首《我的中国心》让马来西亚华人集体泪崩;远赴非洲阿尔及利亚,在“双乐团”“双指挥”的设置下加深两国人民友谊。

精进水平的同时,苏交每年坚持举办大量艺术普及活动,出版《从入门到入迷——古典乐这么听》,拉近苏州市民和古典音乐的距离;创建苏州青少年交响乐团,培育新苗,陈燮阳也会陪“青团子”排练,更亲率孩子们登台国家大剧院。

九年来,陈燮阳见证着苏交从零起步,一路成长,职业化程度在国内名列前茅。如今,听苏交的音乐会已成苏州市民的新时尚,本地观众购票踊跃。国外一流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纷至沓来,吸引了长三角乐迷跨城看戏,在高铁上展开音乐之旅。

陈燮阳看望苏青交的小团员们

舞台上的陈燮阳拥有绝对话语权,这种掌控全局的地位,并没有让他产生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在苏交的排练现场,他平和谦逊,不动怒不训人,强调互相尊重,“发火没有用,反而会让人更紧张,徒增压力。”

青年指挥如何才能获得乐团的信任和指挥的机会?他赠予三重箴言:夯实基础,哪怕指挥学生乐团也是磨砺;修炼人格,指挥是和人打交道的艺术,别做盛气凌人的指挥皇帝;静待花开,是金子终会发光,但急功近利者难成大器。

2024年,陈燮阳指挥苏交,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排练

86岁高龄仍活跃在舞台上,陈燮阳的“超长待机”引发好奇。

他有自己的养生之道:不运动,父亲99岁高寿证明,保存体力胜过盲目消耗;不抽烟,不喝酒,坚持食饮有节;不停歇,工作即养生,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运动让他保持年轻。

“指挥棒不停,心跳就不会老去。”从浦江之畔到姑苏水巷,陈燮阳用双城轨迹,书写着中国交响乐的另一种可能。闲暇时,他喜欢在风景如画的金鸡湖边散步,也和苏州本地人一样,喜欢吃爆鱼面、焖肉面。

当被问及对苏交未来的期许,这位“常青树”希望,苏交创作的中国作品能成经典,在世界交响版图中绽放光彩;他也希望,苏交能争取更多走出去的机会,在世界顶级舞台持续发出中国声音。

2025年4月28日,排练结束后,苏交为陈燮阳准备了一个小小的“生日惊喜”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实习生 陈欣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十二位央视美女主持人,每一位都是才貌双全

1 董卿




董卿,1973年11月17日出生于上海,主持人、制片人,先后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99届本科班和华东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研究生班,并获得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学位。1994年,董卿在浙江电视台开始自己的主持生涯;1998年,董卿在上海东方电视台开始主持《相约星期六》,这档节目开播仅仅一年,便创下了10%的收视率,董卿随即家喻户晓。

主持代表作品

《相约星期六》《欢乐中国行》《朗读者》《故事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


重要奖项

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第六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奖

第七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第八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最佳电视节目主持人”​,

中央电视台年度“优秀播音员主持人” 等




董卿是一位自我要求很高的主持人,她不能接受自己停滞不前,害怕重复的工作状态,她对工作充满激情,敢于打破常态,挑战不可能。(央视网评)

2 周涛




周涛,1968年3月23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淮南市,大学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中国著名主持人、制片人、导演。1995年,周涛进入央视,成为《综艺大观》的主持人。次年,周涛第一次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此后到2011年,周涛连续16年担任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

主持代表作品

《综艺大观》《真情无限》《奥林匹克公园音乐季》

重要奖项

1999年第四届全国主持人“金话筒”奖

2004年度中央电视台十佳主持人

2005年度中央电视台十佳主持人

201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她的黄金主持生涯看起来灿烂却短暂,尽管她主持了17次春晚,至今仍为所有央视女主持人之最。她眉眼柔和、情绪稳定,说话字正腔圆、娓娓道来,一脸风调雨顺。她表达清晰,语句通顺,绝少错漏,一如在任何一台大型晚会中所呈现的模样。(南方人物周刊评)

3 龙洋




龙洋,1989年12月17日出生,祖籍是湖南省郴州市,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2007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正式开始播音主持方面的学习,在大学期间参与和主持了各大电视台比赛和节目,获得了“谁来齐鲁做主持”主持人大赛亚军等奖项。2015年,受到央视加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担任资讯节目《第一时间》的主持人,开始被更多观众所熟知。

主持代表作品

《中国国宝大会第一季》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

重要奖项

首届金牌主播评选活动中荣获十佳金牌主播(2017年)

央视广播电视台首届青年英才(2022年)

央视广播电视台第二届十佳电视播音员主持人(2022年)




首次亮相《第一时间》的龙洋把轻松有亲和力的主持风格带到了新环境,状态十分放松,“调侃”起新搭档来也毫不含糊。(扬子晚报评)

4 李思思




李思思,1986年11月4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曾任中央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节目主持人,曾主持《挑战主持人》《舞蹈世界》《回声嘹亮》等节目。即将大四时,李思思进入中央电视台实习,实习时曾先后主持《综艺快报》《挑战主持人》。2008年,李思思保送至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研究生,两年后,她正式成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主持代表作品

《挑战主持人》《回声嘹亮》《衣尚中国》

重要奖项

2006年《挑战主持人》综艺节目主持人全国选拔赛季军

2014年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授予第二届十佳电视主持新星称号




李思思大一时参加《挑战主持人》,成为该节目史上第一位八期女擂主。次年再次参加《挑战主持人》全国选拔赛,并荣获季军。在比赛期间,她不俗的谈吐、稳健大方的台风,被誉为“美貌与智慧并重”的才女。(华商晨报评)

5 张蕾




张蕾,1979年4月1日出生于山西阳泉,中国内地女主持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张蕾在2006年4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综艺节目主持人选拔大赛《挑战主持人》,最终从11000多名选手脱颖而出于2007年年初获得大赛冠军,并当场与中央电视台签署合约,成为了中央电视台正式的节目主持人。

主持代表作品

《欢乐英雄》《综艺盛典》《欢乐城市派》

重要奖项

2007年获得中国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大赛冠军

2011年入围第二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最受大学生喜爱女主持人




张蕾以其简洁大方的主持风格和甜美可人的外表被誉为“央视新锐女主播第一人”。(新浪网评)

6 李红




李红,1978年3月28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毕业于吉林大学,中央电视台女主持人。1998年,李红开始主持吉林电视台的《晚新闻》节目。2002年,李红进入吉林大学文学院的新闻学专业学习。并于次年进入央视正式成为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节目的主持人。

主持代表作品

《海峡两岸》《想挑战吗》

重要奖项

2013年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主持人"

2008年中央电视台"先进工作者"




北疆的水土养育了清纯靓丽的李红,表现在她的主持风格,既有北方之大气豪爽,同时,不失南国之文雅细腻。她的儒雅睿智,清新脱俗,堪称央视第一。(新华网评)

7 马凡舒




马凡舒,1993年11月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12级播音主持专业。2011年,马凡舒参加海南岛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并获得第四名。次年,她签约腾讯体育,成为腾讯体育NBA专栏首位签约女主播。2014年受央视进入CCTV5体育频道,成为《天下足球》的女主持人。

主持代表作品

《天下足球》《豪门盛宴》《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重要奖项

2011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大使第四名

2014年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第二名




马凡舒一面是爱分享爱穿搭的时尚达人,一面又是爱唱跳、爱开卡丁车的活力少女。(央视频评)

8 王嘉宁




王嘉宁,籍贯辽宁省沈阳市,出生于1994年6月18日,中国内地节目女主持人,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2020年1月,王嘉宁参与录制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励志挑战节目《挑战不可能新春盛典》,她在节目中担任挑战推荐人,这是她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首秀。

主持代表作品

《今日说法》《典籍里的中国》《勇攀巅峰之挑战不可能第五季》

重要奖项

2014安徽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大赛全国第四名、最佳人气奖

2015黑龙江电视台“我主荧屏”全国主持人大赛三等奖

2015苏州广电全国主持人大赛冠军

2019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新闻类银奖




王嘉宁在主持人大赛上的表现足够亮眼,而离开比赛入职央视的主持机会同样让其他选手眼红。主持人大赛后的两年时间内, 王嘉宁在所有签约央视的新闻类选手中资源数一数二的。而主持《今日说法》让王嘉宁拥有更高的知名度。(中国播音主持网评)

9 刘芳菲




刘芳菲,1977年10月10日出生于内蒙古,籍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中央电视台女主持人,曾任吉林省政协委员。刘芳菲毕业于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1999年毕业后正式进入辽宁电视台工作。2000年刘芳菲参加“荣事达”杯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荣获优秀奖和观众推荐奖。同年正式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

主持代表作品

《搜索发现》《走进非洲》《国际艺苑》《影视俱乐部》《影视同期声》《光荣绽放》《文明之旅》

重要奖项

2001中央电视台“荣事达”杯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

优秀奖和观众推荐奖




和刘芳菲聊天是一种享受,这个谈吐不俗的女孩总会冷不丁地给对话者带来一丝惊喜。刘芳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好像跳跃着的音符,带着点难以抑制的兴奋和节奏感般的欢快。(央视国际评)

10 秦方




秦方,1981年7月17日出生于重庆市南川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2003年,秦方面临大学毕业后就业问题,正好中央电视台开播新闻频道,大量招聘人员,于是秦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往面试。经过两次面试后,她被录取,成为央视新闻频道的一员。

主持代表作品

《天气·资讯》《国际时讯》《第一时间》《天下财经》



美丽的秦方像大多数重庆女孩一样,天资聪颖、率直无邪。主持中的她思维敏捷,形象大气,风格落落大方,气质儒雅,并凭借理性的思维,鲜明的观点深受观众喜爱,也被赋予了“知性美女”的称谓。(央视悦动评)

11 胡蝶




胡蝶,女,1983年2月16日出生于陕西汉中,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一级播音员、央视新闻中心首席出镜记者。2005年6月,胡蝶进入北京电视台,走上了新闻播音主持的道路。2007年,胡蝶夺得第五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冠军。2008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CCTV-4《今日亚洲》《中国新闻》主播。

主持代表作品

CCTV-新闻《朝闻天下》

重要奖项

中央电视台第五届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冠军奖)

2009中国最美50人

2009年度最受关注的主持人

2010年度名优主持人



胡蝶曾经是怀着热腾腾的理想,为梦想破釜沉舟的新闻人;如今历经成长与蜕变,在主播台上绽放光彩的她拥有了更多的身份,对于生活也有了更多思考。——《中国播音主持网》

12 李梓萌



李梓萌,1977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李梓萌在临毕业前,进入央视播音组实习,参与了《文化报道》的播音工作。随后,李梓萌通过三轮考试,成为央视打造的全新资讯栏目《国际时讯》的首位主持人。2006年6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始改版,李梓萌与康辉首次亮相《新闻联播》,她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新闻联播》播音员。

主持代表作品

《新闻联播》《文化报道》《国际时讯》

重要奖项

2016年央视年度十佳播音员主持人

第5届大学生电视节最受大学生喜爱的新闻主播奖

首届CCTV杯女职工风采大赛冠军




李梓萌大方沉稳、充满青春活力和亲和力的播报风格赢得了众多观众的认可。(人民网评)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