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军训活动背景》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8 01:57

如何写《军训活动背景》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军训活动背景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军训活动的背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确保文章内容紧扣主题。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作文需要具备清晰的结构。在写作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段落,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3. 内容充实:军训活动背景的作文需要充实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a. 军训的目的和意义:简要介绍军训的目的,如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国防意识等。
b. 军训的历史背景:阐述军训在我国的历史渊源,如新中国成立后的军训制度、改革开放后的军训改革等。
c. 军训的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军训的发展状况,包括军训的组织形式、内容、实施效果等。
d. 军训的意义和价值:探讨军训对学生个人、学校、社会的影响,以及军训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作用。
4. 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注意以下几点:
a. 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口语化、啰嗦的表达。
b.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c. 注意文章的节奏和韵律,使文章读起来流畅自然。
5. 观点明确:在作文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军训活动背景,

吉大军训ing:野外生存,战味十足

2019年9月,吉林大学军训旅按照训练计划,组织参训新生开展战术背景下的野外生存训练。参训学生按照军训旅下达的行军命令,采取摩托化行军和徒步行军方式,于当日下午14时到达吉林大学农业实验基地。

快速集结,下达行军命令。

下达野外生存训练任务。

参训学生以营为单位,在军训教官、武装干部和辅导员老师的指挥下,按照军训旅下达的命令分工合作,在两小时内完成了帐篷搭设、营地设置和野炊灶的构筑等训练课目,并按照标准顺利完成挖灶、取水、劈柴、生火、做饭、架设帐篷和布置警戒等任务。

为激发同学们团结协作、勇夺第一的精神,军训旅还组织了野炊评比、帐篷架设与撤收、内务卫生评比、篝火晚会等活动。夜晚来临时,同学们在军训旅派出12人一组的外围警戒保护下,高歌一曲,缓解训练一天的疲劳。

军训旅组织野炊饭菜评比,不仅比野炊速度,还要评饭菜质量。

同学们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吃得格外香,连汤一滴也不剩。

训练中同学们克服了天气转凉、小雨连绵的困难,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意志完成了此次野外生存训练。

2019年,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野外生存训练被列入选训科目。吉林大学作为全国学生军训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已连续三年成功组织军训新生开展野外生存训练。军训是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而野外生存训练作为军训的难点训练内容,对于拓展学生军事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力更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野外生存训练结束,军训旅组织训练讲评,宣布野外生存训练活动各项评比结果。

高校担负人才培养之重任,不能仅仅依靠书本,和平年代更应该传授给学生带有战术背景条件下的野外生存技能,让广大青年学子心系国防、铭记使命担当,这是实现军训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更是践行“三全育人”的积极探索。

军训,让青春在淬火中闪光

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当中国人民以空前的热忱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时,我国大中学校学生军训的“绿色列车”重新启动。作为贯穿改革开放的实践之一,学生军训产生于改革之中,又充满改革之举,33年间探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

试点,高校参与数量逐年增多

1985年1月,首都北京,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通知,当年9月将在全国部分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进行军事训练试点。那一年,各地选定的第一批试点学校大多是具有开展军事训练基本条件的国家和地区重点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都榜上有名。

当时,组织学生军训是军民共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承训部队把训练当作政治任务完成,纷纷选拔军事素质好、指挥能力强的官兵充实到教官队伍中。1985年,北京卫戍区抽调了82名优秀官兵前往清华,对新生进行为期20天的军事训练。在军训中,青年学生和军人群体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解放军的好传统、好作风开始走进校园。

各省、市、自治区对学生军训十分重视,纷纷成立军训领导小组。以深圳为例,该市党政机关领导深感:大学生军训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国防观念,更是为深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市政府每年为深圳大学拨出军训专项经费,并予以政策倾斜。

1985年,军训试点高校52所;1986年,试点高校69所;1987年,试点高校105所;1989年,试点高校143所……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列入试点的高校越来越多。

学生军训之所以迅速走进校园并持续升温,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历史的必然。1985年,我军裁军100万。减少常备兵员,是党和国家根据国内外形势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军队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实际行动。在这个大背景下,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学生军训,无疑是国防教育、兵员储备的一条重要途径。

普及,全面纳入高校教学计划

2001年11月,全国学生军训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军队和地方各级领导要从战略全局和时代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学生军训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利国强军的一件大事来抓。”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学生军训从试点正式迈入普及发展阶段。

如果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生军训只是“作为一项阶段性工作来抓”的话,那么2002年6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颁布,则意味着学生军训正式“纳入教学体系”“作为课程来建设”。这份教学大纲规定:“将军事课列入高校教学计划,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作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军训在多年的实践中,给学校建设和学生思想带来了可喜变化。

蚌埠医学院教师霍强说:“学生军训回来后,宿舍整洁了,上课准点了,组织纪律性有很大提高。”广西中医药大学新生余心怡说:“教官用自己的好样子为我树立了榜样,训练课目他们能做到,我也要高标准完成!”汇报仪式上,家长们见到身穿绿军装的学生军姿标准、精神饱满时,掌声经久不息。各院校组织教学质量调查,军训过的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在“军训课”一栏打了“优”。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大中学校领导主动要求扩大军训规模和时间。青年学生要求参军、报考军校的人数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16年,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张连栋主动到西北边陲边防部队服役,在发给同学的视频里,张连栋掷地有声地说:“边关有我,请祖国放心!”

33年时间,学生军训从1985年的52所高校、102所高中发展到如今全国2000多所高校、2.2万所高中,速度之快,令人鼓舞。有外国媒体称:“如此宏伟的社会工程,如此巨大的成就,堪称奇迹。”

规范,法规制度体系日趋完善

新事物的发展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从试点到普及,我国学生军训工作在获得进一步发展空间的同时,教官力量短缺、军训课目单一、商业化施训等问题逐渐出现。

“学生军训工作细致繁杂,以2018年数据为例,军训人数达2000多万,人数之多超乎想象。在此情况下,只有坚持规范化建设,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全军学生军训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军训工作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201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军训承训官兵和帮训人员教育管理的通知》对承训人员选拔考核、监督管理提出明确要求;2017年,《关于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强学生军训的组织领导、训练教学、师资队伍、承训力量、质量监测等体系建设;2018年,全国深化学生军训改革全面展开,明确提出不准社会力量承训、市场化运营、商业化施训。

在探索学生军训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中,军地摸索出不少实在管用的好办法。

——在北京,兼具“训、学、吃、住、保障”功能的基地化训练路子越走越宽,自1990年建成全国第一个学生军训基地后,北京已投入使用的军训基地有11个,年承训能力达30多万人次。

——在广东,高等学校纷纷在临床医学、通信工程等专业开展军民融合训练试点,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在贵州,多所大学针对地区多山的特点,在军训中加入防空袭、防生化等课目,增强学生实战化体验。

——在广西,军地走开错峰军训的路子,分期分批训练大大缓解驻军部队的承训压力。

——在福建、江苏、安徽等地,军地积极选拔优秀预备役官兵、民兵骨干、退役士兵参与军训工作,所有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学生军训事关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培养,事关国防建设的未来。33年来,我国学生军训在改革中求突破、谋创新,日益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道路,收到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益,更为强军兴军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