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取保候审申请书成功率》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8 15:42

如何写《取保候审申请书成功率》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撰写取保候审申请书,提高成功率的关键事项
正文:
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重要的诉讼保障措施,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确保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撰写一份成功的取保候审申请书,对于当事人来说至关重要。以下是在撰写取保候审申请书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事项:
1. 了解法律依据
在撰写申请书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明确申请取保候审的条件和程序。只有准确把握法律依据,才能确保申请书的合法性。
2. 客观陈述事实
申请书应客观、真实地陈述案件事实,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涉嫌的犯罪事实、证据情况等。避免夸大或隐瞒事实,以免影响申请的审查。
3. 强调取保候审的必要性
在申请书中,要充分阐述取保候审的必要性,包括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家庭、工作、社会关系等,以及取保候审对其本人和案件的积极影响。如有可能,可以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4. 提供担保措施
在申请书中,要明确表示愿意提供担保措施,如保证人、保证金等。同时,要确保担保措施合法、有效,避免因担保问题导致申请失败。
5. 注意申请书的格式和语言
申请书的格式要规范,语言要简洁、准确、得体

有律师告诉你“取保候审成功率100%”是真的吗?

如果有刑事律师在未知案件全貌时对你说:

放心,我保证把当事人取保候审出来!100%的。

听我一句劝。遇到这样的刑事律师,多长一个心眼。


2021年1月至10月,全国检察机关不捕率为29.9%,同比增加7.4个百分点。最高检工作报告也指出,2021年,检察机关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对捕后可不继续羁押的,依法建议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5.6万人,诉前羁押率从2018年54.9%降至2021年42.7%

从整体数据来看,取保候审的成功率是上升了,但每个案件都有其特殊性,如果有人在未知案件全貌的时候跟你说取保率百分百,多半要踩坑。

但如果你选择了一位专业的刑事案件律师,取保候审成功率可能不是100%,但律师肯定会100%投入协助。

下面是关于取保候审的简要流程

1. 撰写取保候审申请书,并向办案机关提交申请书。

2. 等待取保候审的决定,决定机关一般在取到申请书后7天内答复。

3. 等待结果。

(如果申请书因为理由不够充分被办案机关驳回,则赶快聘请一位专业的刑事案件律师来撰写,可能还有机会!)

4. 决定机关同意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取保候审的注意点!

1. 不是所有人都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而且申请时间很关键,建议在律师的帮助下分析案情,协助取保候审。

2. 取保候审后,也不要掉以轻心,案件还没有结束!取保候审期间公安会继续进行侦查,侦查到足够的证据递交到检察院后,检察院可能会对你起诉,如果被起诉,建议尽快找一位刑事律师为你辩护,争取最佳的机会!


如果你还不知道去哪找靠谱律师,庭立方严选全国优秀刑事律师,律师资质经平台审核和担保!可在下方留言或私信【案件+地区】,为你推荐当地的好律师。

为什么你的取保申请总被拒?这些取保成功的秘密,家属必看!

#逮捕通知书下来后,怎么申请取保?#

“我老公被带走了,家里突然收到逮捕通知书,全家都慌了……”这,正是无数刑事案件家属在突遭变故时的真实写照。逮捕通知书,宛如一记重锤,无情地砸碎了原本平静的生活,但与此同时,也敲响了行动的倒计时——那珍贵的黄金37天,是法律为嫌疑人和家属留下的“救命窗口期”,而取保候审,往往就是这扇窗口透进的第一缕希望之光。

先来讲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2023年,杭州某科技公司的一位高管,因涉嫌职务侵占被警方逮捕。当家属收到逮捕通知书时,时间已经过去了5天。他们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委托律师介入。律师在仔细研究案件后发现,关键证据存在明显瑕疵,而且嫌疑人患有严重糖尿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于是,律师迅速提交了病历、公司账目审计报告等一系列材料,最终在第10天成功为嫌疑人办理了取保候审。然而,与这个幸运案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另一个案件的家属,却因迷信“找关系”,错过了最佳时机,最终当事人被判处实刑。时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但专业的行动却有可能改写命运的结局。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如何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抢占先机。

第一步:看懂逮捕通知书的“潜台词”
逮捕通知书,它不仅仅是一张告知“人被关押”的纸条,更是案件正式进入侦查阶段的关键信号。法律规定,逮捕后的最长羁押期限为2个月,而这段时间,恰恰是证据固定的黄金时期。在此,一定要牢记:逮捕并不等同于定罪!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逮捕仅代表“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而最终是否构成犯罪,仍需由法院进行判决。因此,家属此时最应该做的,不是慌乱哭泣,而是立刻采取行动:联系专业律师、整理相关案件材料、准备必要的资金。

第二步:取保候审的“通关密码”——四大条件缺一不可
“只要能交钱就能放人?”这是许多人在面对取保候审时最常见的误区。实际上,取保候审的核心在于“社会危险性评估”。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只有符合以下任一条件,才有可能获批取保候审:

  •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单处罚金(如醉驾、小额盗窃等轻微犯罪);
  •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但取保后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如初犯、过失犯罪等);
  •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处于哺乳期(需提供三甲医院的证明);
  • 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结案。

去年在上海发生的一起故意伤害案中,嫌疑人因与邻居发生争执,导致对方轻伤。律师通过积极调解赔偿、出具邻里关系证明、单位担保函等材料,成功证明了嫌疑人无社会危险性,仅在3天内就获批取保候审。这个案例的关键点在于:要用证据说话,而不是单纯地“求情”。

第三步:申请流程的“生死时速”——7天决定期
很多家属认为,只要提交了取保候审申请,就可以坐等结果了。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成败:

  • 谁有权申请?嫌疑人本人、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或委托的律师都有权提出申请。
  • 材料清单:申请书(需详细写明理由和保证方式)、身份证明、病历/怀孕证明(如适用)、保证金/保证人资料。
  • 黄金时间点:公安机关必须在7日内给出答复,如果超期未回复,家属可以向上级机关申诉。

曾有一位深圳的企业家,因涉嫌非法经营被逮捕。家属在自行提交申请时,漏交了银行流水证明,导致申请被拒。后来,在律师的介入下,补充了企业经营合规材料、纳税记录等,第二次申请才得以通过。这个教训告诉我们:专业的事情,必须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第四步:保证金还是保证人?选错可能“人财两空”
“保证金交得越多越容易通过?”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法律规定,保证金的起点为1000元,最高不超过5万元,具体金额会根据案情、经济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例如,醉驾案通常需要交纳2000-5000元的保证金,而经济犯罪则可能按涉案金额的1-3倍来计算。而保证人则需要满足四项硬性指标:与案件无关、有固定住所和收入、有能力监督、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2022年,在北京发生的一起诈骗案中,家属选择了提供保证人(嫌疑人的堂兄)。然而,由于堂兄有赌博前科,导致申请被拒,耽误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后来,律师紧急切换为保证金方式,并详细说明了理由,最终在第6天成功获批。因此,一定要切记:保证人必须“干干净净”,否则,宁可多交一些保证金。

第五步:取保成功只是开始——这些红线碰不得!
“人出来了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取保期间,如果违反以下规定,嫌疑人将被立即收监:

  • 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在的市县;
  • 住址或工作发生变动,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
  • 不得干扰证人、毁灭证据;
  • 必须随传随到。

在南京发生的一起案件中,嫌疑人在取保后偷偷联系证人,要求其改口供。结果,这一行为被监听发现,嫌疑人当天就被收押,最终刑期还加重了30%。因此,一定要明白:取保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戴着镣铐的信任。

第六步:为什么你需要律师?——3个血泪教训

  • 会见权垄断:家属不能会见嫌疑人,只有律师才能当面与其沟通案情、核实证据的真实性。
  • 证据收集窗口期短:律师可以第一时间固定有利证据,为后续的辩护打下坚实基础。
  • 法律技术博弈:如何运用“羁押必要性审查”“侦查监督”等程序为嫌疑人争取机会?这需要多年的刑案经验作为支撑。

正如德国法学家耶林所说:“法律不会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去年在成都发生的一起涉黑案中,家属犹豫了2周后才委托律师,导致关键证人失联、监控录像灭失,无罪辩护的难度倍增。

黑暗中的光,是专业与信任的温度
每收到一封逮捕通知书,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在经历着至暗时刻。但我们始终坚信:法律并不是冰冷的铁链,而是保护无辜者的坚固盾牌。取保候审的本质,是法律对“未经审判即为无罪”这一原则的深刻尊重。作为执业多年的刑辩团队,我们曾为突发心梗的嫌疑人争取保外就医的机会,也曾为被诬告的高管洗清冤屈。你的每一次主动求助,都是对命运的有力反击。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正义而战!

作者简介:陈五争律师,北京刑事辩护律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每年全国接案办案,数百起案件办理经验,擅长领域:刑事辩护,在宋某诈骗案、莫某盗窃案、朱某职务侵占案、宋某敲诈勒索罪等众多刑事案件的辩护中,均为当事人争取了超预期的合法权益。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